-
1 # 涼州七里
-
2 # 紹興李珍
《二十四孝》裡,最著名的《臥冰求鯉》故事,究竟是細思恐極的偽善,還是真情流露的人之本性。
感恩邀答:
儒家自成一體:《孝經》為綱,《弟子規》為目,《二十四孝》是舉例說明。但在《二十四孝》舉例中,您所述的《臥冰求鯉》卻屬於《搜神記》裡,是歸於道家推選上來的。但王祥(字休徵)其人是西晉之官員。
因為是道家《搜神記》推薦,所以我們不必追問故事的真實性。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王祥老先生一定是個孝子,這點不用懷疑。
繼母對其不好,對自己的孩子好,還要在父親面前說他的不是,使父親也不愛他。老先生不但不記恨,而且始終是恭敬侍奉這點也一定是真的。
繼母生病時期胃口不好,老先生一定想方設法努力讓繼母胃口好起來,只有胃口好,身體才會健康,這點也一定是真的。
至於是不是一定要《臥冰求鯉》已經不重要了,但他臥化的是繼母內心冰一樣的心是真的。
將心比心我們對於生我養我的親生之父母又能做到哪一層呢?我們有能力臥化冰一樣的心嗎?我們具備了這樣的赤子情懷嗎?這個便是《臥冰求鯉》之問。敬奉!
-
3 # 譜寫春樂
偽善或本性?你找出證據才行吧。
二十四孝是教人行孝盡善,最多和現在的西式思想不同而已。
吃飽了撐的吧。
-
4 # 老夫很年輕
臥冰求鯉應該是封建社會對孝道的弘揚與誇大,在那個訊息閉塞的時代,以訛傳訛的例子屢見不鮮,現今社會也是一樣,假訊息假影片滿天飛,有多少人知道真相,孝道值得弘揚,一定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
-
5 # 紅雁紅玉
這首先就是一個故事,但他傳遞的確實是正能量。如果你偏要追根究底,那我就問你西方基督教裡的所謂的神到底是欺騙還是真的有神?
-
6 # 雨夜聽風001
臥冰求鯉,明顯是作秀,第一誰脫掉衣服去厚厚的冰河上試試,估計沒融化多少冰人就是死了。第二為什麼一定要用身體的溫度去融化冰面,而不是用工具鑿開一個洞口,哪種方法更快更好?
-
7 # 麟角1
《二十四孝》,是儒家宣揚孝道的一本通俗讀物,它是元朝至正年間,有個叫郭居敬的學者,他輯錄了元代之前所流傳的孝子中最最感人的故事而編成。(距今已有六百七十餘年)
臥冰求鯉,是《二十四孝》中的第18個故事,說:冰天雪地的有一天,晉代人王祥為了他的繼母一時想吃魚 ,可能是市場無售,於是他便跑到結了冰的河面,解開上衣,用自己溫暖的身體趴在冰上來融化河冰,後來河冰終於被他融化,當即有二條鯉魚被感動的跳了出來獻身。再後來,這事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皇帝也感動的不得了,於是立即破格封了王祥一個大官。
你想喲,這則故事能真實嗎?一個人趴在冰面能融冰嗎?我看,不凍死才奇怪。所以,這純屬就是像“愚公移山”一樣的神話。
從這則故事就可以看出,王祥本是儒家用來宣揚孝道的一個“典範”,可是故事裡卻摻和著佛教之說的“因果報應”的現世報,並帶有道教的神話色彩。由此可知,中國的儒釋道是一家。
有人說《二十四孝》,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若說“二十四孝”中,有些故事是中華文化的“美德”還可,但決不是所謂的“瑰寶”。因為在《二十四孝》中,有幾則故事,我認為則是中華文化的“垃圾”。比如:這則“臥冰求鯉”的故事,就是封建孝道的極其愚蠢的“偽善”。還有一則故事,不但“偽善”,而且還很殘忍,那就是第9個“埋兒奉母”的故事,說晉人有個叫郭巨的孝子,家有妻 和老母親及一個三歲的兒子,他家很窮,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他為了老母親能多吃上幾口,就對妻子說:母親只有一個 ,兒子可以再生。我們還是把兒子給活埋了吧?妻子無奈 ,含淚點頭。於是他就挖坑準備埋兒 ,(看到這裡,我都膽寒發豎地不忍卒讀。)但是還好,坑挖到一半,卻挖出了一罈金子,說是“天賜”。於是,郭巨發了大財。~這、這、這簡直是在以“無情的倫理”而泯滅人性!為了父母,而不惜讓兒女去死。天下若有這種的“孝道”,那麼天下便沒了人性。
總之,我對《二十四孝》,總體沒什麼好感。可能是因為其中的幾則荒唐的故事,讓我很是反感。所以,我認為“臥冰求鯉”的故事,應屬於“偽善”。
-
8 # 博書
百善孝為先。“臥冰求鯉”的故事,最早出現在東晉文學家幹寶所寫的《搜神記》,講的是西晉時期王祥的故事。雖然幹寶與王祥所處時代相差的時間並不久,但是這一個故事也不一定是真實的。在後來的唐代房玄齡等人編纂的《晉書》中,幾乎是原文記錄了幹寶所寫的故事,因此臥冰求鯉的故事流傳下來。到了元朝,郭居敬輯錄了古代的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臥冰求鯉”位列其中。
“臥冰求鯉”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在《搜神記》和《晉書》中的記錄,翻譯成今天的話,大概如下:
有一個叫王祥的人,祖父叫王仁,曾經擔任青州刺史,他爹王蓉融,被舉薦為官,但是推辭不就。
王祥這個孩子非常的孝順,很小的時候他媽就死了。他爹重新娶了一個繼母朱氏。都說後孃心狠,朱氏也不是一個好東西,經常在王祥他爹的面前,說王祥的壞話,久而久之,讓他失去了父親的寵愛。
後孃朱氏還經常安排他幹一些繁重的家務活,比如打掃牛圈,王祥每次都很聽話。王祥衣不解帶,親自給他們端湯喂藥。後孃想吃魚,當時天寒地凍,王祥就跑到野外脫掉衣服趴在冰上,用體溫融化掉冰塊,連鯉魚都被他感動了。
有兩條鯉魚從冰洞裡面跳出來,王祥抓了魚回去煮給他後孃吃。他後孃又想吃烤黃雀,於是飛來幾十只黃雀,一下鑽到他的網裡面,王翔抓了黃雀回去烤熟給他後孃吃。鄰里鄉親都很驚歎,認為是王祥的孝順感動了天地。
院子裡面的蘋果樹結了果實,後孃命他日夜守候,遇到颳風下雨,王祥抱著樹哭泣也不離開。他的孝順到了這樣的地步。
“臥冰求鯉”的故事值得提倡嗎?中國古代以孝道之天下,尤其是在魏晉時期,一個人因為對父母孝順,甚至可以因此而被舉薦為官,朝廷專門設定了“孝廉”這一個官職。我們常常在歷史書中讀到舉孝廉,就是說一個人對父母孝順,正派廉明,就能夠被地方上舉薦到朝廷擔任官職,曹操就曾經舉過孝廉。
古代社會為了維持封建統治階級的穩定,通常任人唯賢,而非任人唯才,一個人即使沒有什麼才幹,只要他忠於君王,忠於父母,就會得到統治階級的認可。到了宋元明清時期,儒學的發展,更是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一套發揮到極致。
所以出現了二十四孝這樣的故事也就不足為奇,說白了就是統治階級給老百姓洗腦用的。
臥冰求鯉的故事,是愚孝,與古代封建社會倡導的愚忠是一樣的道理,並不值得提倡。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沒有必要再提倡這種迂腐而落後的孝道觀念。並不是說我們不應該孝順父母,而是真正文明進步的家庭,子女和父母之間,應該是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和體諒的。
如果父母不講道理,或者因為某些觀念和子女之間出現衝突,也應該本著互相理解的態度來溝通解決,而不是站在孝道的制高點,對子女提出種種無理要求,而且逼迫他們無條件聽從父母的安排。
比如兩個互相喜歡的人,因為父母反對而不能在一起,這就很荒謬。我們不能因為父母就放棄了自己的生活,法律規定我們對父母有基本的贍養義務,為人子女,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對於父母的蠻橫無理,決不能縱容。就像小時候,你爸你媽管你,我們長大了,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具有明辨是非的知識,有時候應該聽從自己的內心安排,而不是一味遷就父母。
END.
-
9 # 好玩的國學
事出非常必有妖,有些不合常理的孝,就是出於偽善,是表演,而不是孝道。孝道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以封建宗法制為基礎的中國社會制度,其實是建立在血緣關係上的。血緣關係維繫了宗法制度,而維繫血緣關係的倫理制度,就是孝。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所有的文化制度,其實是建立在孝道文化之上的,也就是說,孝是中國文化制度的核心。
然而,孝道的理念,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理念。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孝道要符合天人之道,中庸之道,要符合誠的原則。就是中庸裡面所說的,“喜怒衰樂之末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人所有的感情,要講究一個節制,要講究和諧,所有做出違背天道和常理的,所有違揹人之常情的,都被認為是過,或者是不及。這是先秦儒家所反對的。
在孝道的精神上,同樣如此。
孔子在孝道文化上的理念,非常中庸。孔子首先強調的是敬,這是一種心中的最真實最樸素的情感。孝順父母不是看你給他們吃什麼穿什麼,而是要看你的心是否敬。所以孔子又提出了另外一個孝順的方法,就是色難。就是說真正的孝,要把溫暖的笑容掛在心中,掛在臉上,讓父母開心,而不在於給父母吃香的喝辣的。孔子認為孝是做最好的自己,你不要讓父母擔心,要讓父母之擔心你會不會生病,而不是擔心你幹壞事違法亂紀丟了性命。
由此可見,先秦儒家的孝,是理性的,是節制的。比如,曾子曾經犯錯被他老爸打,他老爸下手很重,曾子不躲,被老爸打的皮開肉綻,孔子聽說了,要開除曾子。曾子不解,認為自己是個大孝子,而孔子卻說他不孝,要開除他。孔子說,你要是被老爸打死,你自己受了傷害,老爸也要被官府抓走,還讓老爸蒙上惡名,這就是不孝。
從這個故事來看,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很理性很節制,絕不會出現二十四孝中出現的郭巨埋兒臥冰求鯉的情況出現。
在先秦儒家之後,後世的儒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後來的宋明理學已經不是原始意義上的儒家了。宋明理學過分強調天理,主張消滅人慾,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既然達不到,那麼宋明理學中所標榜的一些道德實踐,就只能出現一種情況,就是裝。裝深情,裝矯情,就只能是一種偽善了。
為什麼要假裝一種深情的孝道呢,因為當時社會輿論就崇拜這個,而且能得到實際的利益。舉孝廉就是這個意思。你孝,你越孝,你越出位的孝,越有可能獲得名譽和地位。所以才會出現郭巨埋兒和臥冰求鯉這樣荒唐的故事發生。
所以,從先秦儒家思想道到宋明理學思想,孝道的表現形式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顯然,這是一種倒退。這種極端的孝道思想,只能帶來一個後果,那就是我們全變成了偽善的小人了。
-
10 # 人者仁義也
臥冰求鯉是二十四孝之一,其中的主人公就是王祥,但是王祥有一個特殊的身份,他是東晉時代四大門閥士族之一琅琊王氏的開端者。他在曹魏時代擔任三公,封爵睢陵侯。西晉建立,拜太保,進封睢陵公。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來看臥冰求鯉的故事,就會有進一步的認識。臥冰求鯉典故的來源和記載
我們目前看到的最早的臥冰求鯉是來自幹寶的《搜神記》,而後在《晉書》裡面也能夠看到,大致的故事是這樣的:
琅琊人王祥十分孝順,他的母親早年去世,父親新娶了後母朱氏,朱氏對王祥很不好,經常在父親面前說王祥的壞話,王祥父親聽了後母的話,於是讓王祥去掃牛棚。但是王祥的父母要是生病了,他就會忙著照顧父母,連衣帶都來不及解開。有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突然想吃鯉魚,但是冬天河水都被冰封了,王祥於是想了一個辦法,他赤身臥在冰凍的河水上,但是忽然間河水的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條鯉魚,王祥急忙抓住這兩條鯉魚送給繼母吃。但是後來繼母又想吃烤黃雀,黃雀很難抓在王祥擔心之時,忽然有數十隻黃雀飛進他捕鳥的網中,他大喜,旋即又用來供奉繼母。由於他的孝順,他在當時被傳為佳話。
《晉書》的記載也大致相同,但是增加了一個繼母朱氏讓王祥守著丹柰讓這棵樹結出果實的事情,王祥在風雨之時經常抱著奈樹,奈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水果。
這裡王祥有三個事蹟,各個都表現的是王祥的純孝,但是接下來需要看看事蹟到底如何?
臥冰求鯉的真實性首選說一下幹寶的《搜神記》本生就是一個志怪小說型別的書籍,也就是說幹寶覺得故事太玄奇於是記載了下來。以人生的溫度躺著結冰的河水上,河水溫度在零下幾度,人體溫度才37度,怎麼可能融化得了河冰。除非是那塊冰不結實,被壓塌了。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就是王祥沒有赤裸身體去融化河冰,而是在當時可能用了一些工具把河冰打破了,然後撈到了魚。為什麼這麼說?
王祥臥冰求鯉的事情應該是在東晉年代傳播的,懂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東晉在前期有一句話叫做“王與馬,共天下”。講的就是琅琊王氏這個門閥士族在東晉時期的巨大影響力。琅琊王氏作為當時的門閥貴族,自然會創造一些神話,以表明自己的身份高貴,如同歷史上各個皇帝都喜歡把自己祖先追溯到黃帝后裔。琅琊王氏也不例外。王祥是琅琊王氏的開始者,他在魏晉時期位列三公,德高望重,琅琊王氏的後人以這個先祖為重,自然要在他的身上編造神話。
於是可能早年間,王祥給繼母在冬天尋魚的故事就被演化成王祥臥冰求鯉的神話故事。王祥的事情是真實存在的,但是被琅琊王氏後繼者給神話了,作為東晉南北朝時期的門閥士族,擁有龐大的社會影響力,於是這件事情就被各種人神話,最後變成我們現在知道的樣子。
回覆列表
臥冰求鯉是載於史冊的典故,而王祥也是正史人物,魏晉名臣,但含金量究竟幾何,請聽筆者分析。
論演員的自我修養--“臥冰求鯉”新編聽說隔壁那個小夥子要去“臥冰求鯉”,我覺得肯定是有病,不然怎麼可能嘛。
然後這人又回來了,還帶著一尾活蹦亂跳的大鯉魚,吃驚之餘筆者追問來歷,對方開心地告訴我,我剛剛躺下,這冰就自己化開了,這魚是自己蹦上來的,想必是有神靈庇佑吧。
我又不甘心地追問,冰化開了您沒直接掉窟窿裡去啊?對方尷尬的笑了笑,還好我反應快。於是我笑了笑,好吧,你說的都對。
▲二十四孝之臥冰求鯉
我想,這人家裡窮到連把破冰的鋤頭都沒有,想必也不至於請人現場驗證,當時也沒有可供自拍的手機,姑且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吧。
於是再後來,“臥冰求鯉”的事蹟就廣為流傳了,郡守聽說治下有這麼孝順的人,那肯定是我教化有方,於是將他推薦為“感動中原十大人物”,並向京城打報告。
再後來,這個人就成了“廉孝”,可以當官了。皇帝的徵召都下來了,我這位傻乎乎的鄰居竟然以奉養老母為名不接受。這個傻孩子喲,難道他不會將母親一起帶去享福嗎?什麼,是母親不同意?要是我能養出這麼個出息的兒子,肯定不能讓他這麼不顧前途地待在家裡。
總之,這事就這麼耽誤了二十年,鄰居小夥並沒有銷聲匿跡,反而因為歷任郡守的三顧茅廬和皇帝的屢次徵召而名聲更顯,直至老母親去世,他才不情不願地接受徵召。
小夥子已經成了中年男人,此時出仕起點不光低還很晚,但是這些都沒關係,他短短十多年就從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這位就是名利雙收的西晉王翔。
“及高貴鄉公之弒也,朝臣舉哀,祥號哭曰“老臣無狀”,涕淚交流,眾有愧色。頃之,拜司空。”--《晉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三》
▲不小心哭成了司空
原來是這麼升上去的,看來當朝的司馬氏並不是什麼奸臣,還知道推崇忠於“昏君”的老臣,可能是曹髦的不對吧。可是,為啥他還要接受呢?再怎麼說君王不是等同父母嗎?
作為鄰居的我則眼鏡碎了一地,原來還可以這麼玩,早知道我也可以位列三公啊。
“臥冰求鯉”故事的來歷這事聽來實封扯淡,如果冰封的河面能夠承受住一個成年人的重量,那意味著至少有十釐米左右,溫度在零下十度以下,從純粹的物理學角度而言,想要化開這樣的冰面,將人當做生物燃料給焚燒了都不一定做得到,何況呼嘯的北風還要吹走絕大部分的熱量。
▲本應該是這樣的
如果沒有上天顯靈的話,河面上也許會多出一座生動的冰雕而被當做“守株待兔”之類的千年笑柄。從生命去從事一件註定失敗的事情,我們不能稱之為執著,而只能說愚蠢了。
那麼,“臥冰求鯉”故事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父母有疾,衣不解帶。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母又思黃雀炙,復有黃雀數十入其幕,復以供母。--東晉.幹寶《搜神記》
▲實際上是這樣
這是最早的記載,除“臥冰求鯉”之外,還有“黃雀入幕”的神奇。幹寶也的確是一位史學家,但《搜神記》卻只是一本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從字面上看就可見一斑。作者記錄這些只是當做小說雜談,倒是後來房玄齡鄭重其事的將這些記入了《晉書》作為正史流傳下來。
丹柰結實,母命守之,每風雨,祥輒抱樹而泣。其篤孝純至如此。--《晉書.列傳·第三章》
王祥事後母朱夫人甚謹... ...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還,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請死。母於是感悟,愛之如己子。--《世說新語》
《晉書》對《搜神記》的記載幾乎是一字不差的照搬,還追加了一個“抱樹守李”的橋段。
▲看懂了嗎?
而《世說新語》又追加了一個“求死事母”的華麗篇章,後母想砍死他,不記仇反而“跪前請死”,於是二人就和好如初了。
事情越來越玄乎,參照“二十四孝”的入圍標準,王祥甚至可以連續四屆當選。
進一步分析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之而歸。--《晉書.列傳.第三章》回到事件本身,正史或者其他記載中都沒有“臥冰”的行為出現,而是明明白白寫著“欲剖冰”,意味著主人公只是準備破開冰面抓魚而已。但前面“祥解衣”的記載則讓真相有點模糊,他要麼是準備“臥冰”,要麼準備下水抓魚。然而在完成這些計劃動作之前,鯉魚就自行上岸了。
故而“臥冰”只是後人對的附會罷了,孝順就是孝順,在古人描繪的世界有些用力過猛了。
關於這一點,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魯迅先生曾有過深刻的描述:
這雖然不過薄薄的一本書,但是下圖上說,鬼少人多,又為我一人所獨有,使我高興極了。那裡面的故事,似乎是誰都知道的;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只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地講出這一段的事蹟。但是,我於高興之餘,接著就是掃興,因為我請人講完了二十四個故事之後,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於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魯迅《二十四孝圖》
▲司空王祥
在魯迅先生看來,想達成哪怕是模仿“二十四孝”的行為無異於痴心妄想,當然這只是表面,他的潛臺詞是說宣傳和表演的意味太重,明顯已經超越了合理的孝道,顯得不近人情了。
這也跟大家的認同相符:天天吹牛的必然胸無點墨,熱衷於充當“戲精”想必心裡有鬼。
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之類的。“陸績懷桔”也並不難,只要有闊人請我吃飯。“魯迅先生作賓客而懷橘乎?”我便跪答雲,“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闊人十分佩服,於是孝子就做穩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筍”就可疑,怕我的精誠未必會這樣感動天地。但是哭不出筍來,還不過拋臉而已,到“臥冰求鯉”,可就有性命之虞了。--魯迅《二十四孝圖》
▲舞臺重現“臥冰求鯉”
因而所謂的“臥冰求鯉”有很大的誇大和附會成分。畢竟當時沒有證人,更沒有可以錄製影片的手機,事情想必來自王祥的自述,或者是口口相傳後的逐漸放大。
無需求全責備,或者刨根問底
其實不光臥冰求鯉,“二十四孝”都充滿了這樣經不起推敲的故事,其產生的根源都在於社會的需要--察舉制度。
從三代的世卿世祿到兩漢的察舉制度,華人第一次部分擺脫了“將相王侯確實有種”的束縛。
其有意稱明德者,必身勸為之駕,遣詣相國府,署行義年。有而弗言,覺免。年老癃病,勿遣。--《高帝求賢詔》
漢高祖劉邦設立的察舉制,是為了打破任子、貲選等世襲制和軍功家族把控朝廷大多數職位的局面,為下層民眾打開了為官的道路,因而要求各地推薦“稱明德者”(有美德和美名者)入朝為官,不得推辭。這後來演變出一個名為“孝弟力田”的制度,即將孝悌和耕田出眾的兩類人選任為官,到漢武帝時終於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察舉制”。
師古曰:“孝謂曰善事父母者,廉謂清潔有廉隅者。”--《漢書·武帝紀》
察舉制度分為“孝廉”、“茂才”、“勇猛知兵法”和“尤異”等科目,以最主要、最重要的科目“孝廉”為例,主要考察民間人士的“孝”和基層官員的“廉”。
可是,做好了這兩點真的就是一個合格的官員了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
簡單點說,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樣的人就不會冒犯上級長輩,而順從上級和長輩就不會造反。孝順父母、順從兄長就是所謂的“仁”的根本,推廣下去,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這就是仁的根本。
因此二者的聯絡就在於此,自“獨尊儒術”以來,各朝是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國,也就是傳統的“以德治國”。在預先設定的道路上,孝悌代表了對朝廷的的忠誠,能夠做到貧寒而不忘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那麼道德修養自然是不差的,自然也就會廉潔。至於能力上的選拔,可以在漫長的升遷之路中慢慢淘汰。
▲魏晉的“名士”
自曹丕篡漢之時,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廣泛支援,他們將察舉制度“升級”成了“九品官人法”,本質而言並無區別,不過是將察舉權利進一步固定在世家手中而已。
這就是當時的高考制度,對比“學而優則仕”的科舉和現下的高考並非沒有合理性:雖然缺乏對於能力的客觀考察,但科舉也看不出官員的品性,高考也考不出動手能力,任何制度都有缺陷性和先進性,不能一棍子掄翻。
無需求全責備,或者刨根問底對於王祥本人,沒有必要苛責他的表演,因為當時的察舉制度需要這樣的敲門磚,哪怕生於四世三公之家的子弟也必須經歷被推薦這一步,何況他只是世家支系一個不受待見的孩子呢?甚至在父親去世之後他尚且可以帶著後母隱居避世三十年,這就不是純粹的表演所能達到的境界了。
從王祥的官場經歷來看,他始終是一個名望和政績皆備的正面典範,沒有表現出什麼道德上的瑕疵或行為上的失態,無非就是沒有為曹魏殉葬而已。我們可以嘗試理解,畢竟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身後還有龐大的家族,其人生經歷不過是一個世家子弟的標準操作罷了。
我們不能用上帝視角和今天的眼光來看待古人,作為察舉制度下的應考者,王祥的表現已經足夠優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