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沸騰的故事

    朱棣派鄭和數次下西洋,用意其實是有很多的:

    1、炫耀國力,永樂皇帝南征北戰,國力強盛,不免驕傲自大,這個時候皇帝想的什麼?很簡單盛唐之時萬邦來賀才是夢想啊,人家不來怎麼辦,派人去找,找國家來,內陸往西走得差不多了,不重要,往海里找。天朝上國的旗幟跟隨鄭和的船艦一路揚帆,事實上功效斐然,很多小國慕名而來,朝拜天朝上國。

    2、尋找朱允炆,這個原因並非無計可查,《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不僅見與明史,很多文獻中都有過關於朱允炆並沒有死的推測。相信這些推測肯定讓朱棣寢食難安,所以除了陸地上的尋找,鄭和出海之時,即便本不為此,朱棣恐怕也會暗中囑咐一番的。

    以上兩個原因大概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但是畢竟是這麼大的一個工程,皇帝心思縝密,恐怕還有很多其他用意,後人一般推測還有很多

    比如,效仿張騫出塞尋找勢力共同對抗帖木兒帝國,企圖加強對外的貿易環節財政支出,消滅沿海張士誠舊部,等等等等。也許每一次出海用意都不相同

  • 2 # 澹奕

    明帝國永樂時代,國力強盛。明成祖命三寶太監鄭和率領2.7萬人,數百艘船舶組成的龐大艦隊,前往東南亞、南亞、西亞甚至非洲,沿途經過數十個國家,創造了東方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創舉。而明成祖為何會選中一個宮廷宦官承擔如此任務呢?

    第一,鄭和從小就跟在明成祖朱棣身邊,也是“靖難之變”中的功臣,是成祖的心腹之人。而且鄭和追隨成祖南征北戰,有非常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對於成祖進行龐大的下西洋活動的目的一直以來眾說紛紜,但有一點可以確認,必須要心腹之人才能夠擔任。

    第二,鄭和的知識豐富,雖然只是個內廷宦官,但是鄭和從小在王府伴隨朱棣長大,對各國的地理、天文、風俗等知識非常熟知。

    第三,鄭和是個伊斯蘭徒眾後代,但是卻又對佛教非常推崇,也是個佛教徒,對於佛教與伊斯蘭教的各種教義、規矩等都非常熟知。鄭和下西洋當時經過的各個國家,主要信奉的就是佛教與伊斯蘭教。

    鄭和鞠躬盡瘁,最後一次下西洋的時候積勞成疾,病逝在了古裡國(印度半島的古國)

  • 3 # 清史宴

    明成祖朱棣為何會選擇鄭和這個太監來擔任下西洋這一艱鉅而又偉大的任務,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一、鄭和是個太監

    朱棣作為雄才偉略的帝王,他不但要成為陸地上的霸主,還要稱雄于海洋,陸地在朱棣的心中是有界限的,但海洋對他來說真的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他的意識中只知道海很寬很大,為了探索未知的海洋和宣揚大明的強盛,他需要選派一名對他對大明都絕無二心的人來完成此艱鉅任務,人都是有慾望的,尤其是當一個手握鉅額財富以及數萬精兵,並且身居海外,如果他禁不住誘惑變志了怎麼辦?萬里之遙,朱棣如何發兵征討?太監,是男人,但又不是男人,因為他無根,無根則貪慾就不會過分的強烈,最起碼比正常男人讓朱棣放心,所以鄭和成為了最熱門的候選人。二、黑衣宰相姚廣孝

    朱棣胸懷大志,一直都在覬覦皇位,只是命運不濟,他不是嫡長子,而其父皇朱元璋又是一位非常強悍的開國皇帝,他無論如何也不敢胡來,只能把一切深深的埋藏在心裡,當一位和朱棣一樣不甘平庸的和尚出現在朱棣的視野時,兩顆火熱的心即可爆發了無限的能量,這位和尚就是人稱黑衣宰相的姚廣孝,正是在姚廣孝的鼎力相助之下,才有了後來的永樂盛世。當年朱棣還是燕王的時候,姚廣孝住在燕王府,一次偶然的機會,使其結識了太監鄭和,或許是緣分吧,姚廣孝收下了他一生中唯一的一位關門弟子,從此鄭和在姚廣孝的悉心教導之下,其整個人猶如脫胎換骨,當朱棣在猶豫選誰出海的時候,姚廣孝的舉薦,成了鄭和勝選的關鍵。三、建文帝朱允炆

    朱棣是依靠武力來奪去的皇位,可當他率軍攻入南京城的時候,皇帝不見了,而且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即是挖地三尺也沒有找到,但由於時間緊迫,朱棣沒有時間來拖延,他只好先坐上龍椅再說,雖然他最終如願順利的坐上了龍椅,但他最怕的就是不知道在未來的哪一天,朱允炆突然冒出來了,或者是別有用心的人打著朱允炆的旗號來惹是生非,所以他要搜尋朱允炆的下落,而且還要秘密進行,對於這樣的任務,是必須要派給最忠心於他的人百才行。對於海上的搜尋任務,他交給了鄭和,因為鄭和是在他燕王府長大的,而且在靖難之役中立有大功的,所以鄭和下西洋的另一重要任務就是搜尋建文帝朱允炆。總而言之,朱棣沒有選錯人,從後來的結果來看,鄭和也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 4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明朝人才濟濟,但是適合領導船隊下西洋的人著實不多。

    首先這個人必須要被朱棣百分之百信任。就這一條,建文朝的人一個也不行,必須是從朱棣從北平帶過來的人。那其實沒多少人,鄭和、朱能、張玉、張輔、顧成,姚廣孝,還有他的兩個兒子。說實話,朱棣手下的能人是真的不多。

    但是這幫人裡,他兩個兒子肯定不行,朱高熾身體有問題,朱高煦武夫一個,而且天天忙著和他哥爭權,你讓他去他也不去。

    下西洋這件事,一來是要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二來就是宣揚大明國威。所選之人要既能當好一個使節,也得要心思細膩。朱能,張玉,張輔等人戰場上沒話說,也不適合幹這活。總部能讓姚廣孝去吧,所以朱棣自然就想到了鄭和。

    而且鄭和當時也不是個什麼小太監,鄭和從小就是燕王的侍從,朱棣對他是知根知底,且信任有加,靖難之役,在鄭壩村又建大功。靖難成功後,朱棣還讓鄭和主辦祭祀朱棣的乳母馮氏

    不僅如此,姚廣孝也非常賞識鄭和,曾幫鄭和在他刊行的佛學經典中題詞。

    可以看出,鄭和深得朱棣信任,又具備高水平的軍事才能,而且鄭和還是文武雙全,對佛學,伊斯蘭教都有很深的涉獵。下西洋正好需要接觸這些,所以鄭和就是無二的人選。

  • 5 # 學之味

    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取代了朱允炆,繼帝位,年號永樂。永樂初年,宮外盛傳朱允炆持朱元璋度牒出逃。對此謠言,永樂皇帝自然不敢掉以輕心,他一面派出情報人員收集謠言,四處暗訪朱允炆下落;一面澄清朱允炆死於自焚,以向世人告示自已沒有篡位。據謠言,有人懷疑是朱允炆的主錄僧溥洽禪師曾幫助朱允炆逃跑,於是朱棣將其抓捕,逼問他朱允炆下落何處。溥洽禪師無所畏懼答:“如果是我幫助朱允炆逃跑,我定隨他一同去,何必等著你們來抓我呢?朱允炆已自焚了”,朱棣因無證據,又無法從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口中得到朱允炆下落,於是無奈將他軟禁了起來。

    鄭和畫像

    這是朱棣初登皇帝寶座之時,與找朱允炆下落相比,更為要緊的是迅速接管地方政權,以安天下。由於靖難之役的正當性在當時頗受民間質疑,為免因大失小,朱棣派人尋找朱允炆下落一事只能秘密地,小規模地進行,所以派去的人也沒有太大的收穫。待國家政權穩定後,已是永樂三年。這年,情報人員根據探訪結果和收集到的民間各種傳說,上報說朱允炆或已逃往南方,甚至於遠渡國外。永樂皇帝認為:如果朱允炆勾結異域國家,恐有後患,此事不宜久拖,應Superb親信之人去打聽下。這時,他想到在他身邊長大的家奴,與他一起參加靖難之役的鄭和。

    劇照

    鄭和原名馬三寶,10歲左右入宮,少年時就跟隨朱棣,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很強的軍事指揮才能,被朱棣視為心腹,因馬三寶是回族人,在當時是低等民族,沒有漢人的身份高,為提高其社會地位,朱棣親賜其名為“鄭和”。朱棣找來鄭和,對他說:“那個讓我不得安心的子侄,現今下落不明。經我派出的人員回探,說他極有可能去了南方或是西洋某國。如果他勾結異邦,恐怕今後我們將難以應付。現我派支軍隊給你,主要任務是下西洋尋找,找到後你可自行處置,此事你要秘密進行,千萬不可對外走漏風聲。倘若你尋他在國內,則將他好好看管起來,再回報於我,我要問他傳國玉璽的下落。此外,朱棣還交待:這也是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動,你也要藉此次機會耀兵於異域,示我中國富強,讓這些國家與中國通好。鄭和領命而去。這一次鄭和下西洋,路程花費了二年多時間,回來時已經是永樂五年九月。鄭和回報說:沒有找到朱允炆下落。這個結果也在朱棣的意料之中,茫茫人海之中找個人就好比找根針一樣困難,何況關於朱允炆下落的傳說如此之多了,西洋如此之大。因鄭和這次下西洋,外交事務處理得當,永樂帝還是賞賜了他。此後,永樂皇帝又派鄭和下了六次西洋尋訪。

    鄭和下西洋線路圖

    除了水陸尋找外,朱棣也沒讓路陸停歇著。從永樂五年(1407)開始,還加大了尋訪力度。他調整了陸路尋訪的人選,進一步加大了排查力量,派心腹戶科給事中胡濙以外訪張三丰,普查全國寺院度牒為名到福建、浙江、雲南等地暗訪朱允炆蹤跡。

    胡濙尋訪

    胡濙,朱允炆二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永樂元年投降明成祖朱棣,遷戶科給事中。值得一提的是,胡濙在尋訪朱允炆下落期間,曾因其母親去世,請求永樂帝讓他回去守喪,但永樂帝不準,反而把升他為禮部左侍郎,暗示他“你找不到就不要回來了”。永樂十七年(1419年),胡濙出巡江、浙、湖、湘等各省府州。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一個夜裡,胡濙突然回到京城,離家多年,他不是先回家,而是直奔宣府拜見永樂帝。當時已是晚上十點多,朱棣已經就寢,要是在以前永樂帝是不會在這個時間再召見大臣了,但他聽說胡濙到來,立即起身見他,而且兩人密談了很久,直到二三點才結束。歷經千辛萬苦之後,這一次,永樂帝終於準確得知朱允炆的下落,朱允炆真的還活著。

  • 6 # 區塊鏈專案解讀

    我個人的理解是,他的位子是搶奪他侄兒的,怕不被人承認,為了豎立自己的良好名聲,對外多做宣傳他得到了統治權,派一個太監其次一部分原因是找允文,然後一系列問題解決後,宣傳好了,國家已經穩固,就開始禁海,燒海圖最後導致老百姓生機問題,倭寇橫行,為大明埋下禍根。

  • 7 # 人文散客

    話說公元1402年朱棣當上了皇帝,他用武力奪了侄子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對於惠帝到底去哪了朱棣一直耿耿於懷,他在國內到處搜尋惠帝,但始終找不到,畢竟惠帝是合法的皇位繼承人,是唯一一個能威脅到朱棣皇位的人,在國內沒找到,他就一直懷疑惠帝流亡海外了,於是一次偉大航海時代到來了,鄭和七下西洋,鄭和七下西洋一是為了宣揚大明朝的國威,促進同國外的貿易;另一個目的就是找尋明惠帝朱允炆。

  • 8 # 庭州行者

    朱棣為何會派鄭和下西洋?從明史上的記載來看,不外乎兩種目的:第一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因為有傳言說建文帝自南京城破之後便逃出了中國,出海避難;第二是為了下西洋宣揚國威,即朱棣希望營造出一種“萬國來朝”的景象。

    但仔細分析,可以發現,第一種說法相當不靠譜,因為當時明朝已經實行了海禁,所謂片甲不得下海,建文帝如何可能出海逃亡?再者,鄭和出海時,朱棣已經基本上站穩了腳跟,此時建文帝對他的威脅幾乎為零,他根本沒有必要廢如此大的財力和物力去尋找一個無關緊要的人。所以,明史中記載的第二種原因可以算一種可能性。

    除此之外,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可能還有以下幾種:第一,為了進一步加強海禁;第二,為了滿足皇室的物質需求和內廷的收入

    鄭和下西洋,很多人認為這是明朝走向開放的證據,然而,事實恰好與此相反,鄭和下西洋,是為了配合明朝閉關的國策。自鄭和下西洋之後,明朝徹底建立了一套朝貢貿易體系,民間貿易從此絕跡,民間與外國之間的貿易完全被官方所壟斷,因而明朝對於海外貿易的控制更加嚴格;另外,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一路拔除了不少自宋元以來華人在南亞,東南亞建立的貿易點,使得華人商人在海外的力量受到巨大的打擊。這一切,均是為了進一步加強閉關鎖國。

    鄭和下西洋一共七次,在最後一次航海途中鄭和病逝。鄭和病逝之後,明朝內部的做法非常令人意外,官方清除了鄭和下西洋幾乎所有的記錄,彷彿這場大航海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般,同時將鄭和航海的船隻全部銷燬。這種看似反常的舉動,實際上不難理解,因為鄭和下西洋並不是一種明朝官方的行動,而是朱棣作為皇帝的個人行為。日本很多史學家認為,鄭和下西洋的一大目的就是為了滿足朱棣作為皇帝的物質需求,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在宣揚國威的同時也大肆收集奇珍異寶供皇室享樂。按理來說,這部分的支出應當由皇帝本人的內廷支出來承擔而不應當動用國庫錢糧,但朱棣卻繞過了政府(文官)而動用國庫來滿足自己的一己之私。

    所以,文官集團對於這種由內廷太監主導的航海行動自然深惡痛疾,所以,在朱棣死後,文官集團開始了反擊,鄭和下西洋的記錄以及船隻均被毀掉。

    綜上,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大體如此。

  • 9 # 尚武菌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當時,鄭和先後達東南亞的30多個國家,最遠到達了非洲東部,比西方著名Nautilus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開闢新航道、發現新大陸的歷史還要早1個世紀,是當時航海事業的頂峰。西洋,在當時指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與日本所處的“東洋”相對應。

    公元1402年,朱棣把侄子朱允炆(wen)拉下皇位,自己登基,史稱“明成祖”。雖然明成祖登上皇位的過程並不光彩,但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位有為的皇帝。他任用人才,發展生產,打擊北方蒙古殘餘勢力的侵略,明朝國力日益強盛。為了向外國宣揚明朝的國威,也為了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1405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一支由240多條海船、27400多名船員組成的龐大船隊,從蘇州瀏家港(今江蘇太倉)出發,前往東南亞等地,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外交活動。

    鄭和的船隊先後到達過占城(今越南)、爪哇(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蘇門答臘(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群島)、真臘(今高棉)、暹(xian)羅(今泰國)、錫蘭(今斯里蘭卡)、天方(今阿拉伯半島)等30多個國家。每到一國,鄭和都向當地國王送上豐厚的禮物,表達明朝的和平友好意願,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鄭和對各國不論強弱親疏,都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受到各國的尊重。 在鄭和的影響下,很多東南亞國家與明朝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經常派遣使者到明朝朝貢,有的甚至由國王親自到明朝出訪。公元1417年,蘇祿國的三位國王前來明朝友好訪問,受到了明成祖的隆重接待。在回國途中,中一名國王不幸因病在德州(今山東德州)去世。明成祖親自寫下祭文,派使者負責主持葬禮,將那名國王安葬在華夏大地上。國王的一些後裔留在當地為商焚庸 國王守墓,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直到今天,德州還保留著蘇大 祿國王的墓葬,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深厚情誼的見證。

    “鄭和下西洋”的盛舉,其航程之長、技術之先進、人數之多、影響之巨大,在當時的世界上,都是遙遙領先的。“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絡,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至今,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還存在著些以“三寶”命名的地名,就是為了紀念鄭和(鄭和小名三寶,也被人稱為“三寶太監”)。

    然而,“鄭和下西洋”的航海成就,卻沒能持續推動中國的航海事業發展,而是曇花一現,迅速消失了。之後的中國,進入了閉關鎖國的狀態。而歐洲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等Nautilus開闢的航海事業,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興起和發展。“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便開始逐漸落後於世界的發展潮流,這也是歷史的一大遺憾。

  • 10 # 煮酒君

    鄭和這個人我們大家都並不陌生,明朝時聲勢浩大的"鄭和下西洋"的主人公便是他。

    鄭和原名馬三保,從小便對航海有著極高的興趣。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據說靖難之變以後,鄭和還曾在鄭家壩一役中為朱棣獻計立功,朱棣為了褒獎鄭和同時為了紀念本次戰果,特地為鄭和賜姓"鄭"。後來鄭和便一直追隨朱棣征戰四方,立下汗馬功勞,成了朱棣的寵臣。朱棣稱帝后鄭和也隨之升官,任南京守備太監。

    永樂三年(1405),朱棣正式命他下西洋,鄭和也不辱使命,每次回來都有豐富的收穫。那麼,朱棣為什麼派鄭和下西洋呢?

    出於對鄭和的賞識和信任。

    當初鄭和下西洋的陣仗可謂極其龐大:全體人員27800人,船隊分為5種船: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嗎,共計208艘。

    據史書記載:"寶船共計63艘,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最大的寶船換算成現在的長度就是151.18米,寬61.6米。船高達四層,可容納乘員上千人。船上有9桅可以懸掛12張帆,鐵錨就有幾千斤重。

    如此巨大的艦船,在世界木船製造的歷史上已經是登峰造極的水平,在當時簡直就是航空母艦一般。

    如此耗資巨大的行動,稍有不慎,朱棣便會是人財兩空。要想有充分的保障,那這個人便只能是朱棣的親信無疑,而自幼跟隨朱棣的鄭和便是再合適不過的人選了。

    此外,鄭和的知識儲備也是十分豐富:他熟悉西洋各國的歷史地理文化宗教等知識。在鄭和下西洋之前,還曾代表明朝作為特使出使暹羅和日本,有著一定的外交活動的經驗,外交才能卓越。在他擔任內宮監的時候,時常監造宮殿的船舶,他還有著豐富的造船知識。

    還有便是明朝政治的弊端之一就在於皇帝不信任文臣武將,卻對太監情有獨鍾。因為謀反篡位是帝王的大忌,而太監無後,篡位後也後繼無人,所以不大具備篡位動機。因此,而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時鄭和已經在他身邊做了十幾年的太監了,鄭和一直以來的忠心他都看在眼裡,因此給予了鄭和極高的信任。鄭和多年追隨朱棣,朱棣對他的人品、忠心、才智以及能力可以說都是有著極其深刻的認識的,派遣鄭和下西洋,也算是朱棣深思熟路的結果。

    下西洋的目的特殊

    明初年間,蒙古得勢力已被驅逐到了長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統治也逐步鞏固。

    明朝的國力日漸強盛,向海外發展則是一種趨勢,所以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的一個重要目的就在於宣揚國威,促進各國交流。

    鄭和身份十分特殊,鄭和出生回族世家,是忠實的伊斯蘭教徒,對伊斯蘭教的教義教規以及宗教習俗都十分的瞭解。靖難之役前夕,鄭和又改信了佛教,受了菩薩弟子戒,對佛教也是十分熟悉。而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不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就是信奉佛教的國家。而鄭和既是伊斯蘭教徒又是佛教弟子的身份,無異於成了與別國交流之間的優勢,透過共同的宗教信仰來拉近關係從而使得明朝的國威得以更好得宣揚。

    此項重任,由鄭和來負責,是再好不過了。

    還有一種說法則猜測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讓鄭和幫自己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靖難之役以後,建文帝朱允炆便失蹤了。要知道,這對朱棣來說可是心頭大患,有人揣測建文帝朱允炆或許是逃亡到了海外。朱棣的帝王心術作祟,擔心朱允炆不除,將來會給他的皇位造成威脅。明清史專家孟森在《建文遜國考》中說:“果如橫雲所言,成祖命中使(宦官)出其屍於火,驗明的系建文,始以禮葬,則何必疑於人言,分遣胡濙、鄭和輩海內海外,遍行大索二十餘年之久?”

    因此,朱棣派鄭和暗中偵察建文帝的蹤跡。如此隱秘之事,朱棣自然要交給自己的心腹鄭和才會放心。

    正是因為有了朱棣的信任和支援,再加之鄭和自身過人的才能。中國歷史上最聲勢浩大的一場航海之旅"鄭和下西洋"才得以實現。

    這場航海之旅,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國際的聲望和地位,也把中國和國際的貿易推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不得不說,鄭和下西洋之舉,是明成祖朱棣所做的一個重要的決策,也是中國外交史和航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十多歲的年紀,為了不讓自己後悔,應該做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