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文化的差異,我們只能從生命的角度反思仇恨、戰爭帶來的傷痛。相信如果是土生土長的波蘭人更能感受電影中的歷史文化背景。
電影《沃倫》,又名《仇恨》,講述了二戰時期,一位波蘭少女因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不可磨滅的民族仇恨而在戰爭中流離,親人、愛人相繼離去,前路未卜。
沃倫是地名,曾經是波蘭的東部邊疆,現在屬於烏克蘭。由於納粹德國和蘇聯人的介入,讓這片土地成為非常混亂的無政府地帶。
電影第一場戲的選擇非常高明,圍繞著一場波蘭女孩(女主人公的姐姐)和烏克蘭男孩的婚禮,將兩族人的仇恨及主要人物的塑造都悉數完成。本來應該歡樂喜慶的婚禮上,卻一直暗流湧動,有民族主義者在其中散播仇恨,製造了強烈的戲劇性。
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習俗文化,新郎的哥哥用斧頭在門檻上砍掉了新娘的辮子。導演在結尾做了呼應,這位嫁給烏克蘭人的波蘭女孩,被報復烏克蘭人的波蘭人用斧頭在門檻上斬首。
故事的視角聚焦在主人公,一個波蘭女孩身上。她愛上了烏克蘭人,但被父親強制嫁給了一位有兩個孩子的中年農夫。在戰爭中,她的烏克蘭愛人和波蘭丈夫相繼死掉,她嘗試救下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她在村子被烏克蘭屠夫殺戮後偽裝成烏克蘭人逃亡,她被烏克蘭姐夫救下又目睹姐姐、姐夫被同胞殺害。
這種講述的視角很有力量,命運多難。影片在前半部分一直使用人物的命運為牽引,直到民族仇恨爆發的頂點,有一大段血淋淋的屠殺戲份。我個人不喜歡這種直接的虐殺戲份,太過直接,但有一段戲的處理非常優秀。是關於幾個教派的牧師,穿插被煽動的烏克蘭人和擔驚受怕的波蘭人。導演先製造了兩族人合談的假象,之後給出強有力的反轉,牧師的煽動和屠殺的場面非常諷刺。
結尾導演使用了一個表現手法,女主人公被陌生人救下。她意識模糊,想象著自己走過幾個軍人身邊,因為只有軍隊才能保護她的安全。同時在現實空間裡,救下她的陌生人是死去的烏克蘭愛人的樣子,這算是導演給劇中人和觀眾們一絲心理安慰吧。
由於文化的差異,我們只能從生命的角度反思仇恨、戰爭帶來的傷痛。相信如果是土生土長的波蘭人更能感受電影中的歷史文化背景。
電影《沃倫》,又名《仇恨》,講述了二戰時期,一位波蘭少女因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不可磨滅的民族仇恨而在戰爭中流離,親人、愛人相繼離去,前路未卜。
沃倫是地名,曾經是波蘭的東部邊疆,現在屬於烏克蘭。由於納粹德國和蘇聯人的介入,讓這片土地成為非常混亂的無政府地帶。
電影第一場戲的選擇非常高明,圍繞著一場波蘭女孩(女主人公的姐姐)和烏克蘭男孩的婚禮,將兩族人的仇恨及主要人物的塑造都悉數完成。本來應該歡樂喜慶的婚禮上,卻一直暗流湧動,有民族主義者在其中散播仇恨,製造了強烈的戲劇性。
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習俗文化,新郎的哥哥用斧頭在門檻上砍掉了新娘的辮子。導演在結尾做了呼應,這位嫁給烏克蘭人的波蘭女孩,被報復烏克蘭人的波蘭人用斧頭在門檻上斬首。
故事的視角聚焦在主人公,一個波蘭女孩身上。她愛上了烏克蘭人,但被父親強制嫁給了一位有兩個孩子的中年農夫。在戰爭中,她的烏克蘭愛人和波蘭丈夫相繼死掉,她嘗試救下被納粹屠殺的猶太人,她在村子被烏克蘭屠夫殺戮後偽裝成烏克蘭人逃亡,她被烏克蘭姐夫救下又目睹姐姐、姐夫被同胞殺害。
這種講述的視角很有力量,命運多難。影片在前半部分一直使用人物的命運為牽引,直到民族仇恨爆發的頂點,有一大段血淋淋的屠殺戲份。我個人不喜歡這種直接的虐殺戲份,太過直接,但有一段戲的處理非常優秀。是關於幾個教派的牧師,穿插被煽動的烏克蘭人和擔驚受怕的波蘭人。導演先製造了兩族人合談的假象,之後給出強有力的反轉,牧師的煽動和屠殺的場面非常諷刺。
結尾導演使用了一個表現手法,女主人公被陌生人救下。她意識模糊,想象著自己走過幾個軍人身邊,因為只有軍隊才能保護她的安全。同時在現實空間裡,救下她的陌生人是死去的烏克蘭愛人的樣子,這算是導演給劇中人和觀眾們一絲心理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