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哥253669141
-
2 # 兵工科技
從理論上不排除這種可能性。美國發現頻道的節目曾經進行過一個實驗,其中有一個實驗:在一艘小型輪船的下方放置氣泡發生裝置,產生大量氣泡包裹船體,隨著氣泡的破裂,小船最終傾覆沉沒了。很多人因此提出一種理論,百慕大三角洲的輪船飛機失蹤,可能就是該地區海底存在大量的甲烷氣體沉積,有時會釋放出巨大的甲烷氣泡,吞沒船隻。
首先,由誰來執行這項任務,目前看來只能使用大型潛艇。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為例,其水下長有數百米、寬幾十米,而如果要建造的潛水攻擊艇僅幾十米長、幾米寬,由此所產生的氣泡顯然無法包罩住航母的底部,其艇內所容納的壓縮氣體量也遠達不到要求。如果建造一艘長百餘米,寬十餘米大型潛水攻擊艇,它的水下排水量即超過1萬餘噸,絕對是一個水下龐然大物。這麼一個大傢伙儘管是在水下潛航,但在當今先進的監視、探測體系面前,很難“隱匿藏身”,常常是“尚未出師先現身”,隨即會遭到對方的多向飽和攻擊,甚或導致艇沉人亡的下場。即便大型潛水攻擊艇能夠潛航至航空母艦的下方,那要想保持同步,也只是瞬間的事,因為如今大型航母的航速多在30節乃至30節以上;而大型潛水攻擊艇的水下航速最多也就10多節,很難保持同步航行;換言之,航空母艦不可能“老老實實”地呆在大型潛水攻擊艇的正上方,乖乖地讓你釋放大量氣泡,把自己擊沉。退一步來說,假定大型潛水攻擊艇所釋放的大量氣泡真能奏效,而由此所產生的反衝運動,也將在瞬間給潛水攻擊艇帶來極難迴避的滅頂之災。
所以潛艇要能真的悄悄潛入航母下方,真沒必要如此費事,不如直接發射兩枚魚雷省事。
-
3 # 三度武器裝備故事
這個是有可能的,至少有理論支援。有個定律叫伯努利效應 :瑞士科學家,伯努利透過無數次實驗,發現了“邊界層表面效應”:流體速度加快時,物體與流體接觸的介面上的壓力會減小,反之壓力會增加。
伯努利效應適用於包括氣體在內的一切流體,是流體作穩定流動時的基本現象之一,反映出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流速與壓強的關係: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流體的流速越小,壓強越大。
這個定律也適用於本命題。在航母下方如果製造大量氣泡,因為大量的氣泡破裂瞬間將產生一個高速負壓的空腔。這個空腔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會吞噬所承載的物體。
曾經有科學家提出“百慕大三角”區就有可能是這種現象。百慕大的海底可能存在大量氣泡溢位,在一定的區域產生了這種可怕的負壓區,造成了船隻和飛機失事。
當然要製造一個這樣的氣泡發生器產生這麼大的空腔其實也挺有難度的。但是人類的誕生到現在本身就是一個戰勝困難的過程。任何問題都難不倒人類的科學家。
-
4 # 人生就是無盡的傳奇
以前看過一篇科幻小說覺得挺有意思。其實為什麼要幹掉航母?航母本身只是武裝運輸船,真正的威脅是航母上的飛機,那篇小說曾經描述過直接在航母上方空投一層塗料,落在甲板後使甲板摩擦係數大大降低,戰機無法起飛,從而失去戰鬥力。
改變甲板跑道的摩擦係數確實能達到這樣的效果,摩擦係數為零或者急劇增大都可能讓戰鬥機無法起飛,而這種粘合劑或者潤滑油可以加入附著劑,讓其難以去除,至少可以在一段時間裡讓航母失去戰鬥力,從而讓其他武器可以突破它的防衛圈
-
5 # 軍備解碼
題目中的這種情況,科研中將其稱為“氣泡湯”。所謂氣泡湯,就是海底噴發出的大量氣體造成海面“沸騰”現象,形似沸騰翻滾的開水。說白了,就是氣與水的混合物。
大家知道,船漂浮在海面上,靠的是海水對船的浮力,由於浮力的存在,船在海面上就像被海水拖舉著一樣能夠保持不沉。由於船受到的浮力等於它排開海水的重量,海水密度越小,對船的浮力越小。在“氣泡湯”狀態,大量氣體和海水混合,使得區域內的海水密度變小,如果此時船從“氣泡湯”上方駛過,就會像秤砣一樣沉入海水中。
可以看到,正常情況下可以漂浮在水面的小船,在透過大量氣體冒出的水域時,會迅速沉入水中。就是由於水氣混合形成的“氣泡湯”密度大大降低,“氣泡湯”對小船的浮力小於船和人的重量,必然會下沉。
回到題目當中,如果在航母下方釋放大量氣泡,航母完全有可能像上面的實驗一樣,迅速的沉入到大海中。當然,這裡最關鍵的一點是:必須有足夠的氣體(氣泡)。
這是由於航母的噸位以數萬噸計,因此其形體非常龐大,美國尼米茲級航母長度達332.8米,寬40.8米,滿載排水量9.1噸。要讓航母沉沒,必須使得航母下方大約300米*40米範圍內的氣體與海水混合物密度大大降低,最終使航母下方“氣泡湯”的浮力小於航母的總重。
實現這個目標,估算起碼需要數十萬方的氣體,這個數量對於任何一項實驗而言,都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更不要說在戰爭中如何在航母下方快速、準確的釋放了,根本就沒有能力和機會。
而且,還有一點很重要:由於航母艙室的密閉效能良好,航母全部浸入水中後,如果停止釋放氣泡,這種“氣泡湯”現象就會消失,那麼航母又將重新浮出水面;如果想讓航母徹底沉入海底,就需要持續不斷的釋放氣體,使得航母持續下沉,密封結構被海水壓力破壞,直至航母沉底撞擊徹底損壞,但這需要的氣體更將是一個天文數字。
實際上,以“氣泡湯”的方式使航母沉沒,只有藉助大自然的力量。
很多研究表明,數百年來令人惶惑的“百慕大三角沉船之謎”就與“氣泡湯”直接有關。百慕大三角地區海底有時會釋放出大量氣泡,並在海面形成“氣泡湯”,從而吞沒船隻,甚至還會影響天上的飛機。
海水中大量氣體的來源有兩種:一是海底火山噴發出的大量水蒸汽和二氧化碳等;二是海底地殼變動時引起可燃冰(甲烷水合物)沉積層崩裂,釋放大量甲烷氣體。由於百慕大三角地處板塊交界處,特殊的地質構造,頻繁的地殼運動,使該處海底有時會持續釋放出大量氣體,如果此時航母不幸經過此處的“氣泡湯”,就很有可能被永遠的留在海底。
回覆列表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悟空這個問題就很神奇!用水淹死一條魚和用氣泡沉掉一航母都一樣神奇。由於航母太大,這個實驗看來是做不了了。在大洋的海底下沉了很多航母,但都是被炸沉的,目前還沒有被氣泡掀沉的。但我相信,只要有足夠多的氣泡,航母也是會沉沒的。不信你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