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寫作雲集

    說到香辣醬,我是特愛吃,以前自己不會做,就常常在超市去買老乾媽來夾饅頭,拌涼麵或者燒個豆腐什麼的,總覺得特好吃,後來慢慢的學會了做飯菜,就想想自己可不可以做點香辣醬之類的,來代替老乾媽,自己做的乾淨又衛生。下面我就把我自己自制香辣醬的做法告訴大家吧,自我覺得味道還不錯喲。

    下面我們就分三步給大家解說:

    1、首先準備用料:辣椒麵、豆豉、蔥薑蒜末、鹽、糖、雞精、花椒、八角、香葉、草果、桂皮、去皮熟花生碎、熟瓜wfg 、熟芝麻、海天耗油、菜籽油。

    2、鍋內倒入菜籽油,放適量八角,花椒 ,香葉,桂皮,草果小火慢炸,炸上七,八分鐘後將調料全部撈出。

    3、然後鍋中放入蔥薑蒜末大火翻炒,爆出香味後放入豆豉翻炒,隨後加入二、三湯匙耗油、適量鹽、糖。炒上幾分鐘後調中小火,放入辣椒麵繼續翻炒。炒至紅油浸出,香味撲鼻時放熟芝麻、熟花生、熟瓜子會、雞精攪勻即可關火。

    注意:辣椒麵不要選壓得太細的,花生不要切得過細,翻炒過程中嚐嚐,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增減調料用量,喜歡甜辣味的可以稍微多放點糖即可。

  • 2 # 娟子美食記

    自制香辣醬,娟子為您介紹一道特別好吃的香辣醬,喜歡的不妨照這個方法做試試,特別上癮,關鍵是做法簡單,一看就會;

    花生米、雞肉、乾紅辣椒、鹽、五香粉

    1;先將花生米用開水浸泡5分鐘,去除外衣,擦乾水分

    2;鍋中倒油放入花生米炸熟,盛出

    3;用擀麵杖壓碎備用

    4;幹辣椒放入料理機內打成面

    5;雞肉洗淨,切成小丁,放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時撈出

    6;取一大碗放入辣椒麵、五香粉、鹽

    7;鍋中倒油約是辣椒麵的3倍燒至油冒煙,關火倒入大碗內

    8;加花生米和雞肉丁攪拌均勻,晾涼後裝入瓶中

    9;一道香辣的雞肉醬就做好了

  • 3 # 悠然見東山

    自己種辣椒,自己製作辣椒醬,這在農村是很普遍的事情,做的次數多了,就會總結出怎樣才能做出更好吃的辣椒醬經驗。

    依照個人口味,喜歡辣的多放辣椒,喜歡香的多放花生芝麻。

    把花生油炸後放涼去皮,用蒜臼子搗成花生碎,芝麻炒熟備用,辣椒剁碎備用。

    鍋裡放油,放入五花肉肉丁翻炒,看到肉熟後加入蔥薑蒜以及花椒提味,等鍋裡的菜變微黃,放入辣椒生抽繼續炒,一直炒到出現紅辣椒油。

    最後是依照個人口味調味,花生碎和芝麻往裡放,適當的鹽,喜歡甜口的還可以加點白糖。

    東西放齊後稍微一翻炒,可以關火出鍋了,找一個乾淨容器,悠然一般用豆腐乳吃剩的瓶子,洗淨控幹水分,裝滿滿一瓶。

    用這樣製作的辣椒醬來拌麵條,米飯,味道非常不錯,花生碎的酥脆更是讓食者胃口大開。

    悠然用的是自己家種的花生,辣椒,芝麻,還有花生油,花椒,好吃放心。

  • 4 # 洞庭清水塘

    如何自制辣椒醬?

    如何製作辣椒醬呢?接下來,我來說說我們這裡辣椒醬的做法。

    一,採摘辣椒。用來做辣椒醬的辣椒必須新鮮成熟的,不能夠是青辣椒,我們這邊都是用紅辣椒來做辣椒醬的。

    二,清洗辣椒。將辣椒一個一個的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晾乾水份。

    三,切碎辣椒。辣椒比較長,一般我們都會把晾乾水份的辣椒切斷,切成大概2-3公分一截。這樣切斷了的辣椒才好磨碎或者打碎。

    四,磨碎辣椒。以前都是用石磨磨出來的,現在都是用機器直接打碎了。

    五、加鹽。磨碎了的辣椒是非常稀的,磨好後按照1斤辣椒1兩鹽的比例往裡面加入食鹽,並要攪拌均勻。

    六、曬制。這是一個關鍵步驟。辣椒醬味道好壞全部在這個步驟裡。平常做辣椒醬時要提前看好天氣,選擇在最近一個禮拜時間不會下雨時候磨製辣椒。

    曬制辣椒醬的時候,將辣椒醬放入缽裡面,然後上面蓋上一層細孔的絲網用來防止蒼蠅、蚊子。選擇在太陽天把缽放在太陽底下暴曬4-5天。曬制過程會有氣泡冒出,這是裡面在發酵,曬制過程中不能攪動辣椒醬,晚上要收回房間,白天拿出去再曬。是否曬制好的標準是最上面那層辣椒醬變由紅色變成深紅色或者褐色,辣椒醬曬得比較稠,可以用筷子挑取裡面一點點辣椒醬試味,不酸帶醬香味為正好。

    這個時候辣椒醬曬制完成。曬好後的辣椒醬可以放入罈子裡密封儲存,需要吃的時候再取即可。如果要更香的味道可以在磨辣椒的時候放入一些大蒜一同磨碎,這樣做出來的辣椒醬還會帶有大蒜的香味。

    以上就是我們這裡的辣椒醬做法。這樣子做出來的辣椒醬味道濃郁、鮮美。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 5 # 金水農家

    辣椒醬味道相當不錯,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近年來,種辣椒的農戶很多,每年辣椒收穫時,一些殘次品和最後一批下樹辣椒由於賣不上好價錢,很多家庭就把他們用來自制辣椒醬吃。

    下面,我就為大家講講我們當地做辣椒醬的傳統方法:

    一、辣椒麵的準備。

    每年的九、十月份,將收穫的辣椒曬乾,或用小火慢炒,全部脫水後,用石臼將其研碎。這個過程中,辣椒麵磨得也細越好,然後將磨好的辣椒麵用塑膠袋封存起來,以作備用。

    二、豆腐渣的準備。

    自九月份以後,地裡的大豆開始收穫,曬乾以後,農村家庭婦女們就開始著手準備歲末年尾殺過年豬用的豆腐啦。做一個約15一20公斤的豆腐估計就會剩下3公斤左右的豆腐渣。

    這些豆腐渣可是下醬用的寶貝,婦女們精心地將它捏成拳頭大小的坨,然後用乾淨的稻草包裹好,捆紮起來放到自家灶房火堂的上方,慢慢烘乾。

    這一過程一定要記住,不能用太陽曬,一定是要用火烘,火煙在豆腐渣的烘乾過程中,有著一定的“助黴化”作用。大約一、兩週後,當稻草中散發出豆腐渣的黴香味來時,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釀製了。

    三、辣椒醬的釀製。

    1、取來乾淨的盆具,將豆腐渣捏碎,放入辣椒麵,兩者的比例可以自由掌握。喜歡辣味重一點的,辣椒麵就可以多放一些。

    2、將它們均勻攪拌,兌入清水,乾溼度以達到粘稠、能粘手為最佳。

    3、將花椒麵、食鹽等其他作料放進去,再進行均勻攪拌,然後用手挑一點放嘴裡嘗一嘗鹹味是否足夠。

    4、調好的初成品就要用乾淨的土壇裝起來,上面蓋上塑膠布密封好,等待辣椒醬的發酵。

    在這一環節中,尤其要牢記:釀醬的全部過程都沾不得任何油汙,否則會壞掉!

    這種傳統的方法釀出來的醬,我認為是最好吃的!

    最後,就是開壇吃醬啦!一一開春以後,開啟醬罈子,立即就能聞到濃烈的醬香味,吃飯的時候用小勺舀上一小碗紅豔豔的辣椒醬,就成為,一家人最好的下飯調味品了!

  • 6 # 美食餘掌門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城鄉化差異逐漸變小。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日常所需的各種食材已經沒有季節性的這個概念。一些傳統的食物製作方法漸漸被工業化和科技化代替,時間一久總會有些味道似曾相識卻又似是而非。這就出現了一個新詞兒——自制,人們總在試圖透過的自己雙手製作出一些在記憶深處的味道。

    也許是媽媽的味道,也許是奶奶的味道,也有可能是外婆的味道。而我要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家辣椒醬的味道,那是媽媽的味道。

    辣椒醬這個叫法,地域不同包含的種類做法也不同。大概分帶水的辣椒醬和帶油的辣椒醬,而這其中又分剁的粗一點,或者打碎的辣椒醬。我們家說的辣椒醬是用石磨磨細的,家鄉叫“稀辣子”,在四川烹調行業中通常叫“紅醬”。

    我們家每年都會種辣椒,也會自己做辣椒醬。而且非常傳統的做法,做一次就夠吃一年了。可以用來做菜,亦可佐餐下飯。下面我就把這種方法分享給大家。

    一,辣椒的選擇:

    我們家一般種二荊條辣椒,是四川比較常見的一種。微辣適中,且味道比其他辣椒的香味也更加濃郁。像甜椒、菜椒之類的不適合做辣椒醬,不宜儲存。立秋左右辣椒就開始變紅了,我媽會選擇一個好的天氣去摘鮮紅的辣椒回來準備做辣椒醬。

    二,初加工:

    採摘回來的辣椒我會跟妹妹一起分揀裡面的雜質,辣椒葉子之類的。然後媽媽將辣椒淘洗乾淨,放在筲箕裡瀝乾水份。

    將瀝乾水的辣椒放在木盆裡,加入生薑(小黃心姜)、大蒜(紫皮獨頭蒜)、鮮紅花椒用剁刀剁到稍微粗點的辣椒碎塊。

    將剁好的辣椒塊,用手磨(老家叫水磨,石頭的做的,分上下扇,單箇中獎五十公斤左右,加在磨槽上面)將辣椒塊磨成漿狀(單不會太細)。磨的時候不用加水,生薑喝辣椒都會有水份。

    三,製作方法:

    磨好的辣椒裝在木盆裡,加入食鹽,少量白酒攪拌均勻。其實有的食物,只要簡單的調料。經過時間的烹調,誘惑的味道總會讓人控制不住。

    四,儲存方式:

    做好的辣椒醬媽媽會把它裝入洗淨沒有任何油脂的泡菜壇裡,但是壇沿不用加水。

    放在陰涼的地方,避免Sunny直射。

    半個左右就可以食用,辣而不燥,醇香濃厚的味道總會讓人食慾大開。做菜,佐餐都可以了。這是童年的記憶,是媽媽的味道。

  • 7 # 農飛鳳舞

    說到辣椒醬,感覺一股口水就回蕩在口腔。嗯,我們最常見的有研磨的辣椒醬、剁的辣椒醬(又叫剁椒)、研磨的辣椒醬加黴豆瓣(又叫豆瓣醬),做法大同小異。我最喜歡吃的是剁椒,現在以研磨辣椒醬為例講解一下,其他的適當增減。

    1.食材準備。採摘或者購買新鮮的辣椒洗淨晾乾,新鮮的姜、蒜瓣洗淨晾乾,花椒、山胡椒等適量。

    2.食材加工。研磨辣椒醬,將上述食材放到鋼磨裡打碎。辣椒、姜、蒜都可以適當切一下,到時候容易打爛打細,口感更好。剁椒就是用刀切成小塊。做豆瓣醬也是切塊。

    3.撒鹽攪勻。按照二十斤辣椒一斤鹽的比例,把鹽撒進去,邊撒邊攪拌。如果喜歡吃酸椒,可以少放一點鹽,如果放的時間長,可以多放一點。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剁椒和豆瓣醬也是根據自己的口味放鹽。

    4.裝壇密封。辣椒醬和剁椒都是用密閉的罈子裝好,用保鮮膜扎口,壇沿上可以加入水,可以更好的密封。如果做豆瓣醬,這裡就有點不一樣。把淘好晾乾的黴豆瓣一起放入罈子,加入桂皮、紫蘇,加入剁好的辣椒、姜、蒜和花椒、鹽,放入涼開水沒過所有的食材,然後用玻璃蓋住罈子口,放到太陽下暴曬。一般過個一兩個月,水份被蒸發一大半,美味的豆瓣醬就做好了。

    怎麼樣,一次學了三種,感覺不錯吧。要味道好,一定要選擇新鮮的食材。其次注意各種食材的配比,第三是保持密封。

  • 8 # 一個愛好廚藝的人

    謝謝邀請。辣椒醬,把這三個字分解開就是”辣椒“和“醤”。這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搭配,也是不可或缺的兩種主材。但人們的味蕾對滋味的滿足是沒有止境的,為了追求更多的味型便添加了能夠改善辣醬口味的食材,由此派生出豆豉、牛肉、豬肉、魚籽(或蝦籽)花生、香菇、蒜蓉、芝麻、蠶豆、西瓜、金鉤(海米)、三丁、……等多種辣椒醤。味型則有香辣、清辣、麻辣、甜辣等,這些味型需新增不同調、配料而獲得,但最基本的辣椒和醤是必不可少的,沒醤的只能叫辣椒糊。做辣椒醬的主要方法主要有三種,一是油炒,二是水熬,三是發酵。現將做法簡述如下:一、油炒法。油炒法多用幹辣椒粉和豆瓣醬、(或黃豆醤、幹黃醤、甜麵醬、大醤)及其它輔料經熱油加溫在鍋中先將辣椒粉及輔料炒香,然後加入稀釋過的醬用小火勤攪慢炒至熟後即可。二、水熬法則多用鮮辣椒刴碎並將稀釋的醤同時入鍋慢火熬煮,期間加入其它配料及調料,熬製至熟即可。三、發酵法是用鮮辣椒及其它輔料一齊刴碎裝入潔淨容器內加鹽加白酒密封發酵而成,一般需15天至1個月不等。但要把辣椒做的好吃是有一定技巧和經驗的。如:1.做肉辣醬應先將肉糜入鍋炒香炒酥時再加入辣椒粉炒香,調好口味後再下入稀釋好的醤一同小火慢炒至熟。2.辣椒與醬的比例一般為0.5:2~3(也可根據個人喜好調整)對辣椒的選擇則根據個人耐辣程度選擇不同辣度的辣椒。3.用發酵法則需注意將辣椒洗淨並徹底控水並注意容器消毒(可用開水或白酒)並在封壇時加入適量白酒。4.油炒法時則應把要加入的其它輔料加工至熟後加入,同醬一起炒。5.醤的調味可加入生薑、蒜蓉、花椒、白糖、味精等,但食鹽的加入因醬已含鹽要嘗試後加入,不可太鹹或太淡。

  • 9 # 小毛驢玩遊戲

    普通做法的是用幹辣椒麵,和香料熬製的,不過現在各個好吃的辣椒醬都有各自的配方,在這裡給大家一個配方是湘菜剁椒魚頭的辣椒,用新鮮的小米椒做的,材料:新鮮小米椒,黃色的蒜蓉辣椒醬,瀏陽豆豉,泡椒,剁椒醬少許,大蒜沫,大姜沫,白酒,蠔油,鹽,然後用十成油溫炸香製成,個人做法,僅攻參考,具體比例,私信回覆

  • 10 # 荔浦青山

    作為桂林三寶之一的辣椒醬,確實是一個讓人胃口大開的配套小菜。然而在農村家裡手工做的辣椒醬就與超市裡賣的桂林辣椒醬看起來會有一定的區別。但是自己動手做成的辣椒醬卻讓您時刻有一種成就感在心頭。

    一、現在市場上的紅辣椒比較多,正是做辣椒醬的時候。您要把購買回家(或摘回家)的新鮮紅辣椒連柄一起清洗乾淨,放在菜籃裡晾於表面水分,再摘掉辣椒柄。

    二、喜歡吃蒜蓉辣椒醬的要提前剝好大蒜備用,喜歡吃豆岐(黑色,市場有賣)也要準備好。

    三、切辣椒前,最好戴上膠手套,以免辣椒辣手就讓人難受了。。

    四、以前切碎辣椒是放在砧板上細細的切碎,這種切辣椒的方式會出現辣椒跑出砧板外的現象。現在可用一節二頭通大竹筒或大塑膠,把竹筒放在砧板上,再往竹筒裡放入三分之一量的辣椒與大蒜,最後用插刀“喳、喳、喳。。。。”的切碎辣椒與大蒜即可。

    五、把切碎的辣椒、大蒜蓉放入盆裡,放入比您平時煮菜放鹽稍多些的量,要不,鹽太少的情況下,辣椒醬很容易出現酸味。

    六、按一斤辣椒放1---2瓶蓋五十度以上的高度酒攪拌均勻即可裝瓶或裝壇。這個時候喜歡吃豆岐的,在攪拌前就可以放入豆岐了。

    醃辣椒醬的時間沒有很多講究,對於我這個喉嚨出筷子的人來說,上午做好辣椒醬,明天就可以開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姚明、林書豪、胡衛東、易建聯和劉玉棟,首發不考慮輪換能不能和NBA墊底球隊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