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朝和清朝以前歷史上有名的事件不可信的確實有。特別是明史又是不可信的較多,比如史書說朱元璋的長相太差,比豬腰子臉都難看太多了。又比如透過野史詆譭朱棣是朝鮮族和回族。這可能嗎?而其中,又數明成祖朱棣讓鄭和七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最不可信。你認為明清以前歷史事件哪件最不可信?
5
回覆列表
  • 1 # 明明的意思

    如果將時間限制到明清之前,那麼我認為最不可信的就是三皇五帝時期的禪讓了。

    我們必須承認,即便是在遠古時期,也有原始的民主集中制,這些原則始終被保留下來。比如蒙古人的金帳大會,滿清的四大王共議制度等等。無論是王還是部落首領,都缺乏絕對權威,在很多大事情上必須徵求大多數人的意見以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但就連大事情都不能拍板決定,靠指定繼承人的方式能夠順利的完成權力交接嗎?所以禪讓肯定是儒家編出來的。權力的交接絕對不可能是禪讓的形式,而只會是在實力支援下的另一次選舉罷了。

  • 2 # 石塔游龍

    中國的正史二十四史的編撰始終與道家文化的傳承有關。而皇朝的建立、皇帝的登基總是與“正統觀”結合在一起。因此每當皇帝登基,便出現正史與野史的交鋒。也就是當權派與敵對派在鞏固政權基礎上的輿論對決。汙衊與反汙衊,這就此產生眾多的歷史謎團。

    說朱元璋的長相太差,比豬腰子臉都難看太多了,這畢竟有畫傳下來,況且朱元璋長的如何誰也不知道,因此可信度尚存。

    透過野史詆譭朱棣是北韓族和回族,這純屬攻擊,是敵對勢力對於朱棣靖難之役的不滿,認為朱棣的“篡位”不具合法性,因此想借朱棣是異族來詆譭朱棣繼位的合法性。

    明成祖朱棣讓鄭和七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到底可不可信這倒有些疑慮,因為建文帝的生死是一個歷史謎團。如果建文帝未死真實成立,那麼鄭和七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從朱棣的動機上說些許有些道理,但這一目的不是主要因素罷了。

    相比於野史,真正不可信的是李自成九宮山被殺。清李自成死後,清朝英親王愛新覺羅·阿濟格與明朝湖廣總督何騰蛟分別上奏各自朝廷,說天意亡闖,但屍首卻沒找到……按顧誠的推測,應該是由大順軍餘部就地秘密埋藏,既未立碑也未堆墳,以免被清軍或明軍起獲,那就死不得安寧。然而從證據上說,李自成九宮山被殺沒有歷史依據。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桃花聖解庵日記》裡這樣描寫的這件事:嘻戲遊宴,耽溺男寵,日就裸瘠,旋患癰,項腹各一,皆濃潰,日未昏,殆不知人。

    你看,這位萬歲爺才18歲啊,已經玩膩了小姐開始搞基,搞基還搞出了病來。

    《四朝佚聞》則寫的更詳細:穆宗之崩,傳者不一,或雲天花,或雲內毒,而醫藥不能盡合。

    這裡說明一點,野史不可盡信,但涉及到皇帝的官方記載更是受政治操控難以客觀。

    有一種說法是,同治得的就是梅毒,但慈禧勒令御醫按天花來治,最後把人給治死了。這一切都是為了阻止皇帝親政,延續自己權勢的權威長存。

    換句話說,慈禧有學習武則天的想法。武則天能掐死襁褓中的女兒,她葉赫那拉也能幹掉不老實的兒子。於是同治十八歲親政,十九歲就死了。

    大清同治年是什麼時代?正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崛起的年月,風風火火的太平天國運動燒焦

    了半壁江山,又迅速的被撲滅。咸豐年的外侮和洋人的歷史遺留問題,促使中國發生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洋務運動。

    後世常將慈禧太后列為禍國殃民的妖婦、食古不化的改革阻擋者、守舊勢力的帶頭人。但實際上這個女人在同治朝垂簾聽政,把國家治理的非常的好。

    她配合和支援洋務派改革,又平衡壓下了守舊派的老頑固,一網打盡咸豐的所謂“顧命八大臣”。大膽任用漢人官僚和武裝,給了曾國藩莫大的支援,僅用幾年時間就平息了太平天國。一時之間,政通人和,百廢待興,居然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

    慈禧太后在垂簾聽政期間展示了她強大的治國能力。但同治皇帝18歲登基開始,莫大功勞的慈禧卻只能退居二線了。退居二線其實也沒什麼,國家總體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小皇帝只要按部就班的來就行了。

    可青春年盛的小皇帝基本是個叛逆期的小屁孩,他上朝之後便是準備大興土木修建頤和園。為此不惜憑藉權威將一干重臣全部撤職。最後還是慈禧趕緊跑出來撲火才把這事兒圓了過去。

    總之,慈禧可能是覺得這個兒子不堪大用,或者還是放不下自己攥到手心的權威,又或者她是回憶起了自己那爛泥扶不上牆,自甘墮落的老公,反正同治是不明不白的死了。

    正史記載同治死因是很詳盡的,包括使用的藥方都有儲存。所以很明確的告訴世人,同治是死於天花的。

    如清宮御醫的脈案這樣敘述:十一月二十九日“牙脹面腫”;三十日“面頰腫硬,牙浮口黏”;十二月初一日“面頰硬腫,牙齦黑糜口臭”;初二日“各處痘癰俱見正膿,唇腮硬腫,牙齦黑糜,舌乾口臭,大便黑黏”;初四日“牙齦黑臭,勢恐口疳穿腮,毒熱內擾”。

    可民間野史卻偏偏反著來,不少資料都一口咬定同治死於梅毒。例如給同治治病的御醫李立德的曾孫就一直撰文強調同治染的是梅毒不是天花。

    歷史名家蕭一山,在所著的《清代通史》中也多次提及同治死於梅毒而非天花,這在今天似乎都變成了一種民間定論。

    但翁同龢則記敘了不一樣的文字,這個威望於品德兼備的大臣應該不會摻和進檔案造假中。

    •聞傳蟒袍補褂,聖躬有天花之喜。

    •“花極稠密”;氣色皆盛,頭面皆灌漿泡飽滿”。

    •晤太醫李竹軒、莊某於內務府坐處,據云:脈息皆弱而無力,腰間腫處,兩孔皆流膿,亦流腥水,而根盤甚大,漸流向背,外潰則口甚大,內潰則不可言,意甚為難。”

    •太醫雲:“腰間潰如椀,其口在邊上,揭膏藥則汁如箭激,醜刻如此,卯刻復揭,又流半盅。

    •揭膏藥擠膿,膿已半盅,色白而氣腥,漫腫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

    總之,一邊咬死是天花,一邊說是梅毒,同治爺的萬歲生涯就這麼二年而終了。老王一直覺得慈禧太后在裡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謂“把梅毒當天花治”絕不似完全的空穴來風。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1.保住了皇室的尊嚴和麵子,畢竟天花比梅毒好聽。

    2.利用症狀類似的病症,來欺騙老臣,透過御醫治死皇帝。畢竟翁同龢這類老臣不一定如醫生那麼專業分的清天花和晚期梅毒。

    呵,反正一切都沉澱在歷史雲煙之中。你看乾隆皇帝,這十全老人打的野炮豈不倍數於同治呼?有染病嗎?

  • 4 # 珠海淘竹

    明清的有名事件很多。例如清朝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的生事之謎(說乾隆為海寧陳家後人)極不可信。在小說,評書,電視劇中皆是。尤其是金庸筆下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雪山飛狐》中都有乾隆出生在海寧陳家的細節。我認為有如下幾點可以佐證乾隆不是陳家生的。1.清朝森嚴的滿漢等級制度。清朝從建立初到同治年間,漢族始終都無法進入權力機構,唯有曾國藩在太平天國起義時清朝滿人失半壁江山之際,力挽狂瀾,鎮壓有功,才被封侯。海寧陳家雖為江南大戶,但是漢人生孩掉包之說就更天方夜譚。2皇帝是帝國主宰,雍正一定是慎之又慎,怎麼會叫漢人玩弄。3.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文字獄大興,牽連的江南文士多達幹人,民怨四起,特別是文士不平,藉此狸貓換太子之計抵毀清朝尊嚴。4.清朝前期的大一統未完,各地的起義不斷,反清復明的民族情緒高漲。特別是白蓮教起義,福建南明殘勢天地會反抗。紅花會的義士反抗,其中紅花會總舵主陳家洛(在小說中與乾隆為陳家生的一對雙胞胎兄弟)。這些起義抹黑乾隆生世,讓義事為易成功,同時出師有名。大家怎麼看?

  • 5 # 背影看世界

    明清以前歷史上有名的事件不可信的確實不少,個別朝代甚至達到數不勝數的地步,這又是為什麼呢。大家知道,歷史往往是由後人書寫的,統治者為了證明自己統治的合法性,常常會摻入很多私貨。在歷史學中,又數明史不可信的為多,因為清朝書寫明史時加入了太多的意圖。比如說,到康熙的時候,清朝統治都已經94年了,然而明史卻還沒有著落,也就是說還沒有定稿,那又是為什麼呢?

    當然不為什麼,是為了統治者的統治需要唄,是為了抹黑明史,但抹黑的效果還沒有達到清朝的要求唄,就這樣拖了又拖,最後還沒有定稿。

    這裡要舉一例說明:明成祖讓鄭和七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嗎?當然不是,那完全是一種抹黑行為,不可信也。

    首先我們要說說看為什麼要抹黑鄭和七下西洋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大家都知道,明朝在前期興盛的時候,曾形成了萬國來朝的繁榮局面。特別是很多東南亞的海上國家也都來明朝朝貢。這既宣揚了國威,又為明朝的經貿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也為世界各華人民的交往和貿易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在清朝描述明朝的歷史的過程中,卻把這一利國利民的好事卻被描繪為明成祖個人的意圖是為了尋找建文帝,從而殺之,以達到自己穩固統治的利己目的,這顯然是一種抹黑行為也是極不可信的。

    不可信的理由如下:

    一是他動用了鄭和下西洋洋的艦隊。這一艦隊大家知道有多大嗎?最龐大的時候,那龐大的艦隊都有幾公里長,所有的人員加起來都有兩萬多呢,難道為了到海上去溜達一圈,去尋找建文帝這一個目的嗎?

    二是顯然明朝的歷史不會這麼記載的,如果這麼記載的話,當時的作者他不怕殺頭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清朝在寫這個歷史的時候,專門有意去加入了尋找建文帝這一意圖去抹黑的。

    三就是為了說明朝皇帝不顧百姓的利益需要,而是把大量搜刮起來的錢財去為了實現皇帝自己的個人目的,糟蹋國民財富,浪費國家財富,從而導致明朝必然要滅亡,讓人民來痛恨明朝,痛恨明朝的皇帝,都是一些小肚雞腸的人,對自己的親侄子都痛下殺手的叔叔來當皇帝,這樣的統治這樣的王朝,老百姓不要去維護他啦,從而有利於清朝統治者的統治。

    總之,我們在學古代歷史的時候不要被一葉障目,不要被歷史上的一些做過美化或者醜化處理的小伎倆所欺騙。

    特別是對一些重要的有名的古代歷史事件,我們更要帶著分析的,批判的眼光去播雲見日分析背後的真實的情況。

    切不可讀死書,全信書,人云亦云,那樣的學習是無用的。或者會被帶入歧途的。

    你有什麼認為不可信的古代歷史事件可分享的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人年紀比女人小,在情感上會有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