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口碑榜

    很多演員,觀眾會記住她最經典的作品,比如《還珠格格》的趙薇,即使後來她又拍了無數部作品、做了無數次轉型,提起趙薇,粉絲還是習慣於稱她為“小燕子”,導演也一樣,陳凱歌,1993年執導了電影《霸王別姬》,這部電影上映已經25年,卻仍然是很多粉絲心裡無法抹去的經典,《霸王別姬》豆瓣評分高達9.5分,一直穩穩佔據豆瓣電影評分前三甲的地位不可撼動。

    《霸王別姬》可以說是陳凱歌導演最精彩的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也是張國榮生前的絕唱,雖然在拍《霸王別姬》前張國榮已經是香港影帝,但無疑《霸王別姬》讓張國榮的演藝事業達到了最高峰,而後來張國榮的意外離世,也讓這部電影成了千古絕唱。

    《霸王別姬》之所以經典、一舉拿下十幾個國內外電影大獎,除了張國榮、張豐毅、鞏俐等演員的精彩演繹外,《霸王別姬》在劇情上更是對人性進行了血淋淋的剖析。小石頭和小豆子兩個人從小在戲班子裡吃盡了苦頭,經過一番磨礪,兩個人成了享譽京城的名角名旦段小樓和程蝶衣,而在長期扭曲的環境下一路成長起來的程蝶衣,因為過於沉迷於國粹京劇,尤其是《霸王別姬》這場戲,程蝶衣的性取向也漸漸模糊,隨著年齡的增長,程蝶衣對段小樓的情感越發強烈。

    可以說《霸王別姬》裡渲染了太多的人世悲哀,程蝶衣扭曲悲慘的人生,大環境下人性的脆弱和不堪,還有不被容忍的同性之戀,跌宕起伏的劇情和演員精彩的演技把《霸王別姬》推到了一個至高點,有人說:《霸王別姬》之後再無陳凱歌,張國榮之後再無虞姬,其實一點也不過分。

    拍攝《霸王別姬》時陳凱歌41歲,無論是精力還是人生閱歷,那都是陳凱歌創作生涯的鼎盛時期。《霸王別姬》後陳凱歌也曾拍攝過幾部情懷大作,《無極》、《梅蘭芳》、《搜尋》等,還有2017年上映的斥資10幾個億建唐城的《妖貓傳》,雖然這幾部電影也成績不俗,但卻無法超越《霸王別姬》的經典。

    有人說《霸王別姬》已經用盡了陳凱歌所有才華,有“電影詩人”之稱的陳凱歌,在《霸王別姬》中他淋漓盡致的揮灑自己的情感和才情,他的瘋狂成就了電影《霸王別姬》,成就了哥哥張國榮,也成就了他自己的夢想。

  • 2 # 阿野小先生

    提起陳凱歌,不得不說華語影視上數一數二的霸王別姬,可能是陳凱歌導演開局出了個四個二帶倆王把自己也炸的懵了,徐楓說陳凱歌不會挑劇本,當時也是費了老大勁才說服陳凱歌拍霸王別姬的,而且由張國榮先生演程蝶衣這個角色也是在各方投票後才決定的。而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導演竟沒有一部可以說得上的作品,包括近些年的道士下山,妖貓傳等等口碑都並不好。那這究竟是何原因呢?

    其實我認為就一句話,他能拍好別人的故事而拍不好自己編的故事,以圖為例這是陳凱歌導演拍的別人的故事,這是陳凱歌拍的有自己編劇的故事。

    請自行對比,以上僅為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 3 # 壽州說史

    《霸王別姬》的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論功勞,陳凱歌只佔其中一部分。

    首先,《霸王別姬》本身就已經是比較成熟而又暢銷的小說,作者李碧華以其高超的寫作水平,自成一派的文字功底,為讀者奉獻了一道經典精神大餐,這部小說本身題材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它講述了時代的大背景變換之下,個人命運的變化,與人間的愛恨情仇、悲歡離合。故事裡的那種細密的情感糾葛刻畫的是淋漓盡致,讓人讀後唏噓不已。這麼成功的一部小說,拿給誰拍,也不會拍的很差。

    第二,這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張國榮等人的努力,香港巨星張國榮,為了拍好裡面的京劇藝術家的生活狀態和表演特點,特意花一段時間專門來學習,真正用心的在把表演當成藝術來進行潛心的創作,和現在的一些流量明星相比,張國榮是真正的演員,他的那種敬業精神和對藝術的追求,是一般人達不到的境界,正是張國榮的勤奮努力,才有了至今無法超越的經典人物形象-程蝶衣。

    第三,時代環境,上世紀90年代,陳凱歌拍攝的這部影片,是國內電影製片廠和香港電影公司之間的一次友好合作成果。是體制內資源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取得的成功。陳凱歌可以不用計較太多的市場需求因素,調動優質的拍攝團隊資源,一門心思的投入到電影藝術的創作中去,把它當作藝術來做,把對電影藝術的理解與自己的藝術追求融入電影中去,使這部電影更加的充滿了藝術魅力。

    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很難再遇到這麼優秀的劇本,很難再遇到像張國榮這麼優秀的演員,很難不去考慮市場因素,當一個人名揚天下之後,別人對他的期待增加了,給陳凱歌這樣的大導演的壓力也就增大了,各方面都要考慮得當,有時候,考慮的多了,觀眾未必會買賬,所以,對比一下霸王別姬,人們覺得陳凱歌已經達不到當年的藝術高度了,其實,觀眾對陳凱歌,一直還是有期待的.....

  • 4 # 清虛子

    看《霸王別姬》,從故事架構,敘事手法,文化沉澱,對人性的唏噓,場面恢弘又不失細膩,激烈而又內斂,對中國清末,民國,日佔,文革中國四個時代的文化刻畫精準,京劇由下九流到角兒,從角兒到日本學習摩拜的藝術大師,從藝術大師到臭老九,從臭老九到新中國的藝術家……一把辛酸淚凝聚了一代名伶的悲劇一生。這部劇年輕導演幾乎是拍不出這個味道來的,以陳導後期作品來看,要不就是偶有神作,要不……呵呵了

  • 5 # 西堤讀文史

    每每看到這種論斷,我都覺得說出這類話的人就是不懂瞎說。

    陳凱歌拍完《霸王別姬》之後,在1999年還拍過另一部不遜於《霸王別姬》的佳作,那就是《荊軻刺秦王》,只不過此片票房不高,一直被嚴重低估。

    看名字,就知道這部電影要講什麼,不就是荊軻帶著秦舞陽去秦宮獻圖刺秦失敗的故事嗎?其實不然,陳凱歌作為國內有名的文人導演,想透過電影表達的可不僅僅是一個歷史故事,他在這部電影裡探討的深邃問題,並不亞於《霸王別姬》,甚至猶有過之!

    我們先來看看這部電影的片頭字幕,簡直是一種歷史藝術,絲毫不差於這個時代裡的那些特效片頭。

    每一個名字都展現了漢字之美,同時融合了歷史上刀槍劍戟長短不一的特點,這種創意,讓人歎服。

    接下來要說一說這部電影的演員,真得是群英薈萃,匯聚了當時國內最頂尖的男女演員和文藝工作者。

    李雪健飾演秦王嬴政。鞏俐飾演跟秦王青梅竹馬的趙女。

    王志文飾演小鳥巨大的嫪毐,史書上說可以轉車輪。

    沙瑞金書記楚霸王小石頭張豐毅飾演荊軻。

    打虎英雄東來局長武都頭飾演嚇尿了的秦舞陽。

    同時趙本山和潘長江分別客串了一個大夫和一個典獄長。

    周迅飾演了一位被荊軻殺了全家的盲女。

    接下來就必須要好好說道說道陳凱歌導演在這部電影的主旨裡探討的一個歷史問題,那就是歷史程序和天下蒼生的矛盾。

    我們中國的歷史裡,素來就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傳統,秦王嬴政要統一六國,和合天下,這大體上符合歷史的程序吧,但是在統一的過程中,受苦受難的是天下蒼生,他們要麼去殺人,要麼被殺,無一能置身事外。

    電影的開頭,秦要滅韓,有人就阻止,因為有人要跟統一對著幹,所以秦王就跟這些人發生了衝突。南韓兩個畫工獻上南韓地圖,面對他們,秦王說了一番振聾發聵的話,也許這也是陳凱歌導演的歷史觀。

    秦王說:南韓是要滅亡了,但是,你們會有一個更大的,大得多的國家,天下的人都是這個國家的百姓,這個國家只有一個王,一個好的君王,這個君王在六國滅亡的時候,要救護那裡的百姓、人民,。。。到處都建立郡縣,讓清廉的官吏來官管理,讓遍地都長滿了禾黍,百姓可以安居樂業。電影的中程,秦要滅趙,有人望天怒吼,數十年後就沒有趙人了。(這個大喊的是王千源)

    無數黎民百姓喪生城下,尤其趙華人,寧死不降秦國。

    此片的一大淚點是,面對秦國強大軍隊的攻城威勢,趙國集結邯鄲城內的兒童,集體跳下城牆,寧死不降!

    城破之後,秦軍仍舊俘虜了一大群趙國孩子,秦王本來要放了他們,但是,一個孩子向秦王臉上吐了一大口唾沫,秦王害怕了,因為他當年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在趙國當人質,受盡了苦頭,所以他滅趙也是為了報仇。他覺得把這些孩子留下,這些孩子將來也可能會找他報仇,於是他把這些孩子全部活埋了。

    歷史程序和天下蒼生的矛盾集中體現出來了。秦滅六國,統一天下的過程中,無數蒼生命喪戰火之下。

    但是秦王嬴政面對這些質疑的時候,卻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要建立一個大得多的國家,天下的人都是這個國家的百姓,。。。到處都建立郡縣,讓清廉的官吏來官管理,讓遍地都長滿了禾黍,百姓可以安居樂業。

    陳凱歌在這部電影裡要探討的命題比《霸王別姬》時期更宏大,更牽動了每一個人,而不僅僅是拘囿於一兩個人的命運。

    但是因為這個歷史程序,又有多少人要白白犧牲掉性命。

    歷史的車輪滾滾不息,天下蒼生皆被無情碾過。

    這部電影,李雪健老師飾演的秦始皇簡直太讚了,演技超一流。一個眼神的變化都是神演技。

    看完這部電影,就別再說什麼《霸王別姬》之後再無陳凱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家裡養寵物沒有?平時喜歡什麼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