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沙漠玫瑰8682

    感謝邀請。我小時候我老爹跟我講過很多事情。故事說不上,算是他的經歷吧。他年紀大了以後也經常跟我們提起他小時候的事。他小時候倆姐姐遠嫁,早早的也沒了爹孃,哥哥家的大兒子跟他差不多大,哥哥嫂子屬於那種比《牛郎織女》裡面那對哥嫂還過分的兩口子,我老爹吃不飽穿不暖,冬天腿都凍得裂了大口子化膿了還要去集市上賣東西,也沒有上過學,13歲被分家,分文沒有,平時不是農忙的時候還給村裡的人家幫忙幹活,就這麼著辛苦長大了。不過,苦難的生活並沒有讓他心懷怨恨,他經常跟我們說要對村裡的人家好,不要老想著人家的不好,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他對自己的哥嫂那真是跟對父母一樣的,年輕人不會了解這種感情,說實話,我也不太瞭解。經歷的多了,看淡了一些事情,也就理解了。恨,或許原來是有的,可是看著那個人慢慢變老,那點恨也就慢慢變沒了。

  • 2 # 夸克新基民

    為什麼那麼多糧食作物,只有豆莢、芝麻穗子多(可能還有多的我不知道)——民間神話故事

    我講我媽小時候跟我講的一個愛惜糧食的故事吧,雖然過了二十多年,我還是記得的,可謂記憶深刻。再不說我怕失傳了。廢話不多說開始:很久以前的農業社會,物產豐富,糧食產量很高,像小麥、玉米、稻穀這些農作物都是有多個穗的,就是一顆上面有好多個穗子。每戶人家都囤積了幾年也吃不完的糧食。主管糧食的菩薩決定下凡檢視下民間疾苦。看到地裡面糧食漲勢很好,農民的家裡也儲藏了好多的糧食。隨後自己化身為一個乞討的老太太,首先進了一個農家院,看到一位小媳婦正在烙餅,旁邊凳子上坐著一個小寶寶。菩薩剛想說話,小寶寶拉屎了,小媳婦隨手用大餅幫孩子擦了屎,又拿了一張餅墊在了孩子屁股下面。菩薩大驚說到:怎麼可以這麼糟蹋糧食,你吃不完給我吃一個吧。小媳婦一看她那麼髒就往外趕:呀你這麼髒,趕緊走趕緊走我還忙著呢。把菩薩氣的夠嗆,第二家居然拿饅頭餵豬。菩薩立馬從他家裡出來了。菩薩邊走邊心裡想你們怎麼能這麼糟蹋糧食,那好我把農作物的穗都給你們毀掉,讓你們浪費。說著菩薩居去了田裡。這個時候有一隻黃狗就跪在後面求菩薩:菩薩,求你留一個吧、留一個吧。菩薩一看人間都沒了也不行啊,況且黃狗求情,就留了一個。當菩薩拔到黃豆、芝麻的時候發現扎手,就沒拔。所以黃豆、芝麻穗多。這故事是教育我們要愛惜糧食、不要浪費。所以有人叫狗剩我也不覺得奇怪。都是吃狗求下來的。

  • 3 # 家是我的信仰

    相信每個朋友小時候都會纏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給講故事!

    故事有真有假!

    就如《宰相劉羅鍋》片尾曲裡的歌詞:

    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裡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我小的時候聽我大爺講過一個關於節約的故事:

    他小的時候,家裡很窮,住的土坯房、吃的紅薯面窩窩、醃的白蘿蔔,有時候還吃不飽,一家四五口人睡在一張炕上,沒錢上學,怎麼辦?

    為了生計,他們哥幾個每個人早上起來背個糞箕(我們老家的叫法,應該就是可以揹著的筐),滿大街跑著拾糞、撿柴火,田裡忙的時候跟著幹活!

    過年過節的整點棒子麵整個窩窩吃,條件稍好點的摻點白麵!

    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該上學的時候了,家裡孩子多怎麼辦?都想上學,沒辦法抓鬮,我大爺抓到了!沒抓到的怎麼辦?他們每天揹著糞箕坐在教室的窗戶下面偷聽偷學!(那會學校的教室很破,學校連個院牆都沒有)

    每年趕上農忙的時候學校放假(老師也是農村人),就這樣慢慢的上了高中,考了大學!問題又來了,大學在我們市裡,離我們老家一百二十多公里(兩百四十里地),車費:兩塊零五分 ,一個星期回去一趟,回去一會就得花四塊多!捨不得啊!怎麼辦?

    星期六早上五六點從學校出發,走著回家,到下午六七點能到家!晚上準備好下個星期要帶的伙食(地瓜幹、窩窩頭、醃的鹹菜)就現在裝化肥的袋子差不多半袋吧!,第二天早晨起來扛著伙食再走著回去!

    就這樣,畢業後慢慢的工作了,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或許父輩的人都給我們講述過這些故事!

    說實話,當時甚至十年前聽著就覺著沒那麼誇張!

    現在每月領著好幾千的退休金,依然捨不得亂花一分錢!

    有一次我問他,都這麼大歲數了,幹嘛還這麼節省啊?

    大爺說:窮日子過慣了,好日子不會過!

    其實我明白,他們不是不會過,是不捨的過!

    每年過年回家爸媽都會準備特別多的菜,每次都吃不完,等到下頓飯的時候,爸媽都會先吃上次剩下的,把新鮮感留給我們!

    父母在保留勤儉節約的傳統上,他們更在乎的是子女!

  • 4 # 是陶也是桃兒

    是聽我爺爺說的了,很久了,我家住在南京周邊,不知道有沒有附近的人也聽過這個故事。

    很多年前,大雪剛過,路上交通事故頻發,小城市嘛,那時候交通規則也沒現在那麼健全,就發生了車禍,一個十幾歲的初中生被撞了,拖到醫院搶救,昏迷了幾天幾夜,爸媽急的團團轉,然後終於被搶救回來,小孩兒說不認識他爸媽,說自己是蘇州哪個縣的人,親人是誰誰誰,從事外貿工作,今年三十多歲了,鬧著要回去。

    孩子爸媽還以為他中邪了,請了先生來看。後來孩子漸漸不鬧了,也開始上學了,有一天失蹤了,爸媽報警,警察推測有可能是去蘇州了,於是就跟著孩子以前說的地址地方去找,還真找到了,並且確實蘇州那家人兒子是三十多,以前從事外貿工作,只是前幾年車禍去世了,這孩子把以前的事一一說出來,一模一樣,那家人也就把孩子當兒子了,這下好了,身體和靈魂不是一個人的。

    至於後來聽說兩家人當親戚走動了,那孩子後來也確實又從事了外貿行業。很久了,具體細節不記得了。

  • 5 # 烏蘇裡168

    過去小時候聽奶奶講過的故事。

    有一個背靠大山面朝河邊的村子,住著幾戶于姓人家,幾畝薄地為生,一年的收成除了交租外所剩無幾,勉強的維持著生活。

    於志明是其中的一戶和母親相依為命,家族三代單傳,由於家裡貧窮,三十歲多了在老母親多方的張羅下,終於找了個媳婦成了家,分居過日子。

    於志明憨厚老實,家裡的一切事情媳婦說了算,結婚幾年後生了個兒子。

    於家有了後,一家人把孩子當成了寶貝,兩家只要有一口好吃的,都是給孩子於寶留著。

    孫子五歲那年老人有病躺在炕上不能自理,一切靠媳婦兒子照顧。

    媳婦嫌棄老人髒不登門,拉尿都由兒子負責,做好了飯叫小於寶端給奶奶。

    過小年這天,媳婦包了白麵肉餡和黑麵素餡兩種餃子,煮好後叫於寶端著黑麵餃子送給奶奶,於寶說:“怎麼給奶奶黑麵餃子吃?”媳婦說“奶奶眼睛看不見,不能幹活吃碗黑麵餃子,餓不死就行了。”

    從此孩子明白了,知道了人老了不能幹活餓不死就行了。

    媳婦一開始幾天還打發於寶給奶奶送碗飯去,飯碗裡的飯由滿碗逐漸的變少了,到後來乾脆就是個碗底。

    到了除夕晚上,包的餃子,一家三口圍坐在一起,於志明問媳婦:“過年了,給她奶奶送餃子了嗎?”於寶剛要說,媳婦搶先說:“你吃飯吧,送去了。”實際上於寶就給奶奶送了一個黑麵餃子,

    初一一家三口來到老人家拜年,於志明看到母親床前碗裡一個白麵餃子說:“媽,碗裡還有一個餃子你怎麼不吃了?”老人說:“我不餓吃不下了。”

    孩子說:“爸不對呀,我媽叫我端給奶奶的碗裡是一個黑麵餃子,怎麼變成了一個白麵的?”

    媳婦打了孩子一巴掌:“你胡說什麼呢!”奶奶舉起顫抖的手指著媳婦,氣的嘴皮直哆嗦,說不出話來,轉手指著兒子半晌從喉嚨裡擠出一句:“報應啊!”

    兒子立刻跪在床前說:“母親,都是兒不孝啊!”抬頭看看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停止了呼吸,兒子說:“大過年的,如何是好啊?”

    媳婦說:“大年初一死了驢,不好也得說好!過了初一發殯。”

    初二這天開始發殯,天氣晴朗Sunny明媚,天空中偶而飄著小青雪花。

    街面上一口紅紅的壽棺,一家三口披麻戴孝,跪在棺材前面,主喪人說:起棺!眾人抬著棺材緩步朝前走去,兒子孫子在棺材前面引路,媳婦在棺材後邊。

    棺材抬出村子時,女的就此跪下道別,媳婦大聲哭說:“母親你走好啊!”話音未落,突然眼前一亮一聲巨響,天空行落下一個火球,將媳婦化為灰燼。

    眾人說:這是對老人不孝,虐待老人,受到蒼天的懲罰。

  • 6 # 隆德小北

    小時候聽村裡老人講過《黃豆與黑豆》的民間故事。

    從前,有個窮苦人家,兩夫妻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黃豆。黃豆從小受母親的影響,聽話懂事,做事踏實。一家人雖然日子過得有些苦,但是其樂融融。

    可是好景不長,在黃豆十歲那年,黃豆的母親病死了。後來黃豆的父親又給黃豆找了個後媽,她後媽來的時候還帶著一個她和別人生的孩子,叫黑豆。黃豆的父親去地主家打長工去了,家裡只剩下黃豆,黑豆和她後媽。黃豆後媽每次把好吃的都偷偷的讓黑豆一個人吃,最累的活讓黃豆乾。黃豆是既吃不飽又穿不暖,還時常挨後媽的打。

    黃豆的後媽覺得黃豆在這個家裡是多餘的,多一個人多一張嘴,想方設法想讓黃豆永遠消失,終於她想了一個好辦法。有一天,黃豆後媽在水井邊打水,突然她故意把水桶丟了下去,然後大聲叫來黃豆,讓黃豆趴在水井邊看,黃豆真的趴在了水井邊尋找桶的位置,這時黃豆後媽一把推黃豆下去,黃豆掉進水井裡後,黃豆媽和黑豆滾來很大一塊石頭,把水井封的嚴嚴實實,然後心裡高興的盤算著,到時黃豆父親回來問起來就說打水的時候不小心掉進水井裡淹死了。

    黃豆掉下去被水井裡的神仙救了,神仙看他是個可憐的孩子,給了黃豆一袋子金子,讓黃豆拿回去告訴她後媽,就說井底還有很多金子。黃豆按照神仙的吩咐,第二天,黃豆揹著一袋子金子出現在他後媽跟前,她後媽以為是鬼嚇了個半死。最後聽黃豆說完一切,確定黃豆沒死,又給她帶了這麼多金子後,她後媽特別開心。於是,讓自己的親生兒子從井裡跳了下去,然後怎麼叫也沒有上來。黃豆後媽等不住,自己又跳下去,最後兩個人淹死在井底。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人一定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 7 # 吉祥閒話

    我講一個發生在一百年前的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兒時的隔壁鄰居盧爺爺和盧奶奶,我記憶中的盧爺爺留著一戳小鬍子,長的有點像蘇聯電影中的列寧。他喜歡坐在門前一塊磨的非常光滑的石頭上,背靠在發著黑黃色的老木板牆上,面對著大院的大門。每當我爺爺來回進出出現在院子裡時,盧爺爺都會和我爺爺掐上兩句,什麼時事政治了,什麼天氣預報了。盧爺爺不識字,但是,他天天聽戲匣子,知道的事情特別多。我爺爺每天上班忙的只能看報紙,卻特別喜歡和盧爺爺抬槓,無論哪方面的話題,兩個人的觀點基本都不相同。你有來言,我有去語,爭論不休。那時我看不明白,老擔心兩個爺爺打起來。其實他們一輩子沒打過仗,紅臉可是天天都發生的事情。盧奶奶個頭高高的,面色白淨,頭髮一絲不亂的打著髮髻。她不太出門,每天洗衣做飯,然後就是看書看報。

    家裡幾個兒子相貌堂堂,無論是學習和工作都很好,也都是安安靜靜的。

    我奇怪盧爺爺和盧奶奶一點也不像一樣的人,盧奶奶有文化,盧爺爺大字不識一籮筐,盧奶奶怎麼會嫁給他。

    我去問奶奶,奶奶邊做活,邊給我講了盧爺爺和盧奶奶的故事。

    1,孤身一人背井離鄉學廚藝

    年輕時的盧滿倉練了一身好武力,和爸媽還有兩個妹妹一起租種了幾畝土地,交完租子一家人過的緊巴巴的。有一年的夏天鬧了洪災,緊接著一場瘟疫奪走了爸媽和兩個妹妹的性命。在土地上勞作到死的爸爸用最後一口氣告訴兒子,今後不要再種地了,要學廚藝,當廚師,廚師餓不死。

    盧滿倉背井離鄉到城裡學廚藝,他有力氣,肯吃苦,沒多久就做的一手好菜。有一個俄羅斯軍官非常喜歡他做的菜,經常帶著老婆孩子來飯店吃飯。軍官的兒子也是軍人,給飯店老闆一筆錢,把盧滿倉帶回了家。

    2,與小姐相愛又別離

    軍官家生活非常講究,他們喜歡吃中餐,可是小姐經常挑刺兒,對他發脾氣。盧滿倉儘量待在廚房裡避免和小姐見面,可是小姐不停的說菜做的有毛病,端到廚房重新做。旁邊的傭人偷偷笑他,一個小丫頭悄悄告訴他,小姐喜歡和他在一起,盧滿倉翻了個白眼走開了。

    盧滿倉用心和俄羅斯廚師學藝,加上中餐的一些方法,誰吃了都讚不絕口。軍官樂的大請宴席,經常來的一位地方官員姓陳,最喜歡他做的菜,每次都帶著太太和小姐陳婉儀一起來。軍官的兒子看到美麗的陳婉儀眼睛都直了,央求父母同意娶陳婉儀當太太。

    陳大人一點沒猶豫的拒絕了,他可捨不得把獨生女兒進到一個充滿暴力的外國軍人家庭,不但女兒受罪,老祖宗的臉也丟盡了。

    盧滿倉有時候被陳大人請到家裡做飯,每次他到陳家都非常開心,文質彬彬的陳大人對他很客氣。小姐也十分和善,從來不像軍官家的小姐喜怒無常。一次陳婉儀下樓時不小心摔下去了,大腿拉傷,胳膊骨折。盧滿倉抱起她送到醫院,又每天做好骨頭湯,雞湯送到她病床前。

    小姐能下地後他陪她練習走路,教她運氣,很快她就完全好了。

    兩個人不知不覺竟然難捨難分了,陳大人看出問題就不太讓他來家裡了。陳婉儀給他寫信,他不識字,只好暗自思念。

    3,為救小姐受傷

    酩酊大醉的軍官兒子又在家大鬧起來,逼著父母要娶陳婉儀。看著砸了一地的陶瓷,心疼的軍官全身顫抖,答應帶著兒子去陳家提親,若不答應,就把陳大人找個理由發配邊疆。

    盧滿倉聽到他們的話急忙跑到陳家,把訊息告訴陳大人。陳大人又氣又怕,讓兩個傭人和盧滿倉一起護送小姐先逃走。

    在大門口遇到軍官,他們看陳小姐要跑,伸手就搶。盧滿倉把手裡的包裹一甩,像猛虎一樣撲過去打倒軍官的兒子,又逼退兩個士兵,急呼傭人帶小姐回到房間。陳大人和太太看到小姐跑回房間,急忙關好門窗,守護小姐。軍官兒子發瘋似的往裡闖,盧滿倉拼命阻擋,軍官兒子掏出手槍朝盧滿倉射擊。周圍的鄰居圍了過來,警察也呼呼跑過來,軍官只好拉著兒子走了。

    盧滿倉左肩受傷,獻血染紅了衣服。陳大人讓人攙扶他進到房間,請了大夫給他治傷。小姐一刻不離的照顧他,細心的喂他吃喝。陳太太看到他們這樣心裡默默同意了他們在一起。陳先生到處請親朋好友給女兒找婆家。大家都知道俄羅斯軍官的兒子要娶小姐,哪個還敢頂著搶眼上,都避之不及。

    4,危急時刻有情人終成眷屬

    軍官回家後看兒子每天出去尋花問柳,天天喝的不省人事,知道不把陳小姐娶回來兒子就會一直沉迷下去,他請陳大人的頂頭上司去陳家說媒。

    陳大人明白了太太說的姑爺就是盧滿倉,他心領神會了太太的意圖,也彎腰請上司去裡面喝酒,一邊讓傭人招呼姑爺來拜見大人。

    盧滿倉一聽就明白了大人和太太的用意,大大方方下樓拜見大人,吃飯時連著敬酒三杯。陳大人看到他為了自己的女兒死都不怕,再想想平時結交的非富即貴的親朋好友在危難時躲的遠遠的,再看盧滿倉不顧性命的保護自己的女兒,他從心裡接受了這個沒有財富,沒有地位,沒有文化的姑爺。

    上司是個聰明人,心裡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佩服盧滿倉的勇氣和痴情。喝完酒到軍官那裡好頓周旋,又送了大禮,平息了軍官的怒氣。軍官知道事情再沒有轉機了,怕兒子鬧事,讓老婆帶兒子回國,再不許他回來。

    聽奶奶講了盧爺爺和盧奶奶的故事,我更加敬重他們了,每當一進院門看到盧爺爺翹起的鬍子,聽他哈哈的笑聲就覺得好親切,他是我心裡的大英雄。盧奶奶還是每天把房間收拾的乾乾淨淨,穿戴整齊,頭髮一絲不亂的為盧爺爺做飯,然後就安安靜靜的看書。

  • 8 # 測字姓名學詹林豔

    我出生是一個農村孩子,在過去經濟科學不發達,沒有電視,網路時代,娛樂時講講故事樂一樂,對我深刻的記憶裡,小時候在山上放牛經常聽老人叫一些故事,狼和羊的故事

    草原上野獸有的是肉食動物,比如說狼,只吃羊不吃草,狼吃小動物內來養活自己,繁衍後代。

    狼為了讓自己的家族更好的發展,吃到更多的肥羊,每天都在想辦法,怎樣才能吃到更多的羊。可羊每天除吃草以外,還要格外小心防備狼的來襲,雖然生活有點緊張,但還是有一定的安全性,日子過的還不錯。

    不過羊媽媽經常告訴自己的孩子,狼是我們的敵人,我們要隨時提高警惕,小心狼群突然來襲。如果羊群隨時都提高警惕,這樣狼想吃到羊是比較困難的。

    有一天,羊婆婆得病了,因為吃了汙染的食物。羊群裡大家都很著急,苦於沒有好的救治辦法。最後,大家眼睜睜看著羊婆婆因病而死去,大家十分傷心。羊公公帶領羊群用最高的禮節給羊婆婆安葬了。送走了羊婆婆,大家坐下來商量怎樣提高羊群的體質,使得羊群能更健康,大家七嘴八舌,討論很久,卻沒有找到好辦法。

    不久,羊群裡發生的事情,狼群都知道了,因為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狼群裡有更機靈的狼,它突然說道:“我告訴大家機會來了。”其它狼問到:“有什麼機會?”機靈狼說:“不過我得去一趟羊群,我要是直接去羊群,它們認識我一定不歡迎我的,會躲的遠遠的,我現在改變一下外型,把自己打扮成健康醫生的形象。”其它狼都大聲說道:“好!好!好!”一切準備妥當,機靈狼化妝成了醫師的形象。

    狼醫生來到了羊群的聚居地門前,門衛有禮貌的上前:“請問醫生您找誰呀?”狼醫生說:“我是路過你們這裡,聽說你們想得到健康知識,我是來宣傳健康知識的,你們學習了健康知識後,就會長的健康壯實,不會生病。”一聽說是來宣傳健康知識的,門衛急忙把狼醫生請了進來。

    狼醫生的第一步計劃已經成功了。

    狼醫生走進羊群,它的心裡哎呀一聲,有這麼多好吃的羊,狼醫生心想,我今天要是吃了一隻羊,明天我再打扮成醫生它們是不會讓我進來的了,為了讓狼群能吃到更多得羊,今天我得忍著。

    羊兒們很快聚攏過來,都想聽聽,這位從未謀面的醫生,不知道給我們介紹什麼樣的健康知識?

    狼醫生開口說道:“要想健康,你們應該做到吃青綠的草,喝乾淨的水,還要呼吸新鮮的空氣,還要多多地運動,這樣你們才能健康長壽,什麼是青綠的草,就是早晨太陽還沒有起山,露水掛在青草上的草。什麼是乾淨的水,就地下冒出來的水,還沒有受到過任何的汙染的水。新鮮的空氣就是還沒有受到人類和其它同類汙染的空氣。至於運動嘛我想大家是知道的,每天都在做。”大家聽的很認真,覺得醫生的話很有道理。羊群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狼醫生說:“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到這裡,下次我再來介紹更多的內容。”狼醫生已經埋下了伏筆,下次再來。狼醫生在大家的掌聲中離開了羊舍。狼醫生走了,大家議論起來,覺得狼醫生的話是很有道理的。

    過了二天,狼醫生又來了,帶來了一位助手,其實助手是來偵察情況的。可是狼醫生告訴大家,我的這位助手,學歷很高的,有豐富的健康知識。助手說:“你們很渴望健康,可是你們居住的這樣擁擠,也沒有窗戶又沒有後門,這樣舍內空氣很不好。是不利於健康的。”話題當然都離不開大家所關心的健康問題,這樣大家才愛聽。助手又說沒有後門,空氣就不好流通,不好流通新鮮空氣就少,所以不利於健康,你們必須開個後門,其實助手是為了將來襲擊羊群做準備,故意讓羊舍開個後門。說完狼醫生和助手走了,說好過幾天再來傳授更新的知識。現在大家對狼醫生是深信不疑了,羊群們果然按照助手的吩咐,開上了後門。

    一切都在狼子野心的安排下進行著,機靈狼也在家中和大家商量,我們現在去襲擊果然是好,有前門,也有後門,要是它們發現不對勁,賭住了前後門,我們不是前功盡棄嗎,於是又一個更大膽的設想在機靈狼腦海浮現:憑藉羊群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最好叫它們把牆拆了,這樣我們的狼群才有足夠的空間來逮住更多的羊。

  • 9 # 鄧槐林

    小時候,奶奶常給我一個懶人的故事。

    故事裡講,一個人很懶,他的母親外出走親戚,怕他餓著,給他烙了個骨圈(一種大餅丿戴在脖子上,他只吃嘴下的那部分,等娘回來時,他已經餓死了。

    這個故事雖然很斷,但意義深遠。當時只知道做人不能懶,要勤快。

    漸漸的明白了他的深刻道理,勤奮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它還告訴那些做父母的,不要過渡溺愛孩子,你這樣做只能害孩子。

    那些巨嬰不就是父母的過渡溺愛造成的嗎?

  • 10 # 白雲悠悠盡情的遊

    有一個穿長袍的老大伯伯,經常身邊圍著一群孩子,聚精會神聽他講故事,這群孩子裡面有當年的我。

    老大伯伯講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個故事說完了,我們拉著他的長袍子央求他,再講一個再講一個。於是他又說,話說當年啦,有一個名叫柳三槐的人,被強盜打劫,搶走了錢財。還故意將他殺死,沉入塘底。

    有一天一位老先生經過這口塘時,突然下起了雪,然後柳樹上掉下三匹葉子。老先生說,真奇怪,莫非塘裡有柳三槐,他的話音剛落,柳三槐的屍體就從塘裡漂起來了,從此無頭案就有了著落。

    兒時的故事至今記憶猶新。

  • 11 # 祝福29920228

    五大爺是嶺東一帶的工頭。

    過去當工頭的,不僅有膽量有見識,還要有幾手絕活,否則不能服眾。

    五大爺的硬功出眾,三丶五百斤重的石碾子,他氣運丹田,一墩而就,硬是一個旱地拔蔥,高高躍起,然後氣不喘,臉不紅。

    輕功更是絕臻,什麼燕子戲水,登萍浮渡,雖然沒有一葦渡江,但運起功來,身輕如燕。

    五大爺後來成了大地主劉萬財家的工頭,手下男僕女婦幾十號人。

    有一年秋收,玉米高粱大豆堆滿了一場院,一天夜裡,東山的一股鬍子聞風而動,下山搶糧。

    鬍子有人有槍,眼看著一窩蜂湧來,守衛在場院的長工們拿著大刀長棍,早嚇得籟籟發抖,縮成一堆。

    緊急時刻,只見五大爺一把將黃豆撒開,手執桃木劍,對著來人,口中唸唸有詞,喝聲"疾",剎那間,天昏地暗,烏雲翻滾,只見一隊隊士兵荷槍實彈向鬍子衝去。

    雙方頓時廝殺起來。說來也怪,鬍子砍倒一人,馬上隨風飄散,而鬍子轉眼就被幾個人圍在一起,砍翻在地。

    眼見得不是路,鬍子頭目一聲唿哨,帶頭撤了。五大爺也把神兵收了。

    這樣的怪事在五大爺身上經常發生。

    有一年夏天,海對面高麗國發大水,南風一刮,海面上全是浮材。

    這下劉萬財樂壞了,這送上門來的東西他那能不要?他讓五大爺組織人下水打撈。

    撈了二天,沙灘上堆滿小山高的浮材,長工們早已累的精疲力盡,東倒西歪,躺下去就呼呼大睡。

    劉萬財在半坡上搭了涼篷,登高遠眺,遠遠看見上游漂下來一棵大樹,便吆喝五大爺趕緊去撈。

    聞訊,五大爺整了整衣服,運足一口氣,他想施展輕功過去,然後把東西拉上岸。誰知他蹭地竄過去,一看大吃一驚。海面上只有一截高梁杆,根本沒有樹木,他一口氣使盡,腳底沒有著力點,一頭扎進海里。

    岸上的人看了仔細,趕緊組織人打撈,可是茫茫大海,海底流急,瞬間失去蹤跡。

    可是大家明明看見上游漂下來是一棵大樹,怎麼變成高粱杆呢?

    事後,劉萬財很生氣,他一個勁嘟嘟。沒有彎彎肚,吞什麼鐮刀?自己找死。

  • 12 # 榮990

    我的母親在我們小時候很喜歡講故事,我們一邊圍在一起搓玉米粒,一邊聽著母親講故事,一點也不覺得累。我今天講的故事是一個母親和兒子的故事。說是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兒子看著老母親越來越老,成為兒子生活的負擔,就想把老母親埋在亂墳崗上,在一個漆黑的夜裡,兒子揹著母親往亂墳崗子走去,母親什麼都明白了,不但沒有責怪這個不孝順的兒子還不停的囑咐著兒子小心點,別摔著,義無反顧的去赴黃泉。兒子被母親的行為感動了,放棄了那罪惡的想法又把母親揹回家去。從此,這個兒子良心發現改邪歸正,拼命掙錢孝順老孃,生活越來越富裕。

  • 13 # 松雪41

    因為過去幾十年前,有好多真話不能講,也不能說,怕惹禍上身,所以以前的老年人很少講故事。要是講,也是勸人行善,勸人勤儉之類的。

    我小時候,聽別的小朋友經常唱: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去割燕麥。割一升,餵鴨青(公鴨),鴨青下個包包蛋,打到鍋裡團團轉。爹一碗,媽一碗,娃娃回來舔鍋鏟。

    當然,這首兒歌是虛構的,但它很順口,深得那個年代兒童的喜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廁所裡寫著“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那麼女廁所裡應該怎麼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