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偷懶的蜜蜂
-
2 # 使用者6375065512416
與學習有關的文言文語句如下:
1、清 周希陶《增廣賢文》: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譯文:在讀書、學習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也沒有順風船可駛,如果你想要在廣博的書山、學海中汲取更多更廣的知識,“勤奮”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這句詩可以做為座右銘來激勵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學習上哪怕不聰明,只有勤奮、堅持不懈,才會有所收穫,走向成功。
2、唐 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譯文:學業由於勤奮而專精,由於玩樂而荒廢;德行由於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於因循隨俗而敗壞。 古往今來,多少成就事業的人是由於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又有多少的歷史典故正說明了這個道理。
3、春秋 孔子《論語·為政》: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孔子說:“複習舊的知識從而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在能力範圍以內,儘量廣泛閱覽典籍,反覆思考其中的涵義,對已經聽聞的知識,也要定期複習,能有心得、有領悟;並且也要盡力吸收新知;如此則進可以開拓人類知識的領域,退也可以為先賢的智慧賦予時代的意義。
4、春秋 孔子《論語·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譯文:孔子說:學到的東西有機會付諸於實踐,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隱含的意思是追求真理,並能在實踐中獲得檢驗、應用與完善,在實踐中體現學習的價值,這才是令人開心的事!
5、戰國 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譯文: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 君子廣泛學習,而且每天檢查省察自己,就會知識通達,行為沒有過錯。
回覆列表
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出自:《應閒》東漢 張衡釋義:人一輩子要勤奮努力,倘不積極地探索研究,哪會有收穫或成就呢?
2、“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出自:《勸學解》唐 韓愈釋義:學業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辦事要多思考,不可做事隨便。
3、“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出自:王充在批判孟軻的“良知”、“良能”時說的話。 釋義:不學習自己就瞭解,不問人自己就明白,古今做事沒有這樣的。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出自:《誡子書》三國 諸葛亮釋義: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立志就無法成就學業。
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出自:《論語·公冶長》春秋 孔子釋義:天資聰明而又好學,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恥。敏:聰明;好:喜好。
6、“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出自:《勸學篇》戰國 荀況釋義: 謂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 引申為: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7、“生也有涯,知(智)也無涯。” 出自:《莊子.養生主》釋義: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邊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
8、“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出自: 《鶴林玉露》宋 羅大經釋義:繩鋸木斷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出自:《論語·為政》春秋 孔子釋義:只是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思考而不學習,那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出自:《論語·述而》春秋 孔子釋義:自己學習永不滿足,教誨別人永不疲倦。
11、“學然後知不足。”出自:《禮記·學記》 釋義: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
12、“學無止境。”出自:《問說》清 劉開釋義:學無止境指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激勵人們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