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羿教易學7r6t
-
2 # 朱清國1
周易是不是世界第一奇書,我不知道,因為我不可能讀完世界上那麼多書。周易是不是中國第一奇書,我是知道的。周易是奇書,奇就奇在周易不僅有文字,而且有卦象符號。所以,凡讀周易者,必須讀懂周易的卦象之義,必須讀懂周易卦辭和爻辭的原本之義。不讀周易卦象之義,只讀卦辭和爻辭,就會見仁見智,千萬人就有千萬解釋。周易卦辭和爻辭是根據卦象之義創作的,故而卦象之義是我們讀解周易卦辭和爻辭的鑰匙。讀周易,只能根據卦象之義讀解經文,不能言必言易傳,話必話易傳,離不開以易傳來解釋周易本義。否則,你所理解的周易是易傳而不是周易原本之義。我們只能將易傳作為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
3 # 獅子坐104497881
解讀出周易這兩個象形字你就會知道周易是一本很普通的書。那些把周易往哲學玄學上引的,全是騙子,沒有一個例外。不信你可以叫h他們解讀易字的象形就可以清楚的辨識。
周易是否是奇書.先要看其內容,在古往今來諸多易學家中唯獨杭辛齋於此有獨具慧眼的見解。在《學易》中他論及《陽卦多陰,陰卦多陽》《易》道陰陽之大義,為全《易》之關鍵。辯卦陰陽之德行,數之體用,乃學者入手之綱領,故設為問答以明之。
陽卦者《震》《坎》《良》,皆一陽而二陰。陰者《巽》《離》《兌》,皆一陰而二陽。《乾》《坤》為各卦之原,且純體不易,其陰陽易知,故不在此設問之列。歷來注易家於一君二民、二民一君之義,異說,莫可折表”。其實孔子語義,甚為明白君二民,謂君得其一,民得其二也。二君一民謂君得其二,民得其也。一二兩字不過表示多寡之意。
故下文曰君子之道,小人之道。經又顯豁呈露,無待曲解,何以時歷三千年,經無數之經師大儒而未講明,是可怪也杭氏此解大異於前人,可謂一革命性的獨到之見。他把原話中的一二解釋為得”之多少,即獲利之大小。二君一民是君得多而民得少,損下益上,是失德的小人之道,即昏庸的政治路線。反之,一君二民則是,君得少而民得多,損上益下,是為有德的君子之道,即賢明的政治路線。非常明顯,在這裡杭氏是以《損》《益》二卦的精神來闡釋這一命題。
《損》卦象辭為“損下益上,其道上行。”正由於損下以益上,故謂之《損》。而《益》卦之所以為益,則正如辭所謂“損上益下,民悅無疆”之故。以《損》《益》二卦的精神來考察杭氏“得失”之說,就會一目瞭然但杭氏所說,雖不落舊套,卻未免脫離原文,而有標新立異之嫌。如果我們將杭氏之說與《繫辭》原文對照,仔細思索,便會感到兩者之間難以水乳交融,契合無首先,問題的提出在於陽卦多陰,陰卦多陽,由陰陽而及於君民,由君民之一二以至於君子與小人。這一連串的問題,難以用“得失”二字加以串連。如同難以用“有無”二字來說明這一命題的全部含義一樣。
因為無論韓氏的“有無”說或杭氏的“得失”說,都脫離了《繫辭》此節的主旨《繫辭》此節的主旨是從卦之陰陽論及君子小人之道。孔子認為陽卦多陰,陰卦多陽的原因在於陽奇陰偶,即以陽之一或二,確定為陽卦或陰卦。所以離開奇偶這個爻數,便理解不了原話的真意。所謂一君二民,就是一陽二陰;二君一民就得二陽一陰。
前者是君子之道,後者是小人之道。應該這樣來理解才對。得失與有無,都是脫離原文而衍化出來的釋義。如果我們進一步從三爻卦擴充套件到六爻卦來作觀察,情況就顯得更加清楚。
所以周易交給我們太多的道理,怎能一時言明,所以熟讀周易的人才知此書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