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代的建築對於研究天文學有什麼幫助嗎?利用考古學和天文學的方法來研究古代人類文明的各種遺址和遺物,從中收集古代天文學相關的資訊,以知曉古代人類對天文學的瞭解程度,這種方法科學嗎?
16
回覆列表
  • 1 # 終南高揚

    太有關係了!

    “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這是說城市和建築選址的大原則,這個大原則來自於天上北斗七星圍繞北極星的週而復始的旋轉,方九里,旁三門,承天制城,合於后土。

    稱為“象天法地”。

    比如咸陽城、大興城、長安城、洛陽城就是一個典型的天文學建制的城市建築。

    不只是城市建設,大型建築甚至家庭院落也是參照天象:太乙在人間,居中央,天之正中曰紫薇垣,紫薇垣正中曰北極,北極第五星曰天樞,天樞旁邊無形處曰赤極,這就是上帝之所,在大型建築這個地方就是主位,天下歸於太乙。在辦公樓這就是老闆辦公室,在一家這就是主人臥室。

  • 2 # 應作如是觀

    昨天看到這個問題還沒有答案,今天就有了,你說神奇不神奇。

    這源於,最近我在看《古文觀止》,早晨在公交車上恰好看到班固的《兩都賦》有一段恰好描述的是古代建築與天文的關係。

    “其宮室也,體象乎天地,經緯乎陰陽。據坤靈之正位,仿太紫之圓方。樹中天之華闕,豐冠山之朱堂。因瑰材而究奇,抗應龍之虹梁。”

    中國先民信奉“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建築,尤其是皇室,高官富賈的宅院,在建造之時,需要風水定位,暗合天地玄理,以“天人合一”“法天象地”“天圓地方”作為基本的原則。

    《詩經·國風·鄘風》首句“定之方中,作於楚宮”。其中“定”指的是“定星”,又叫做營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宮室。這說明至少在秦漢以前,古人就已經用“營室星”來確定建築的方位。

    《周禮‧六官》開宗明義便是“惟王建國,辨方正位,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以為民極。”“惟王建國,辯證方位”則說明在古代治理國建建立都城,首要的任務就是“辯證方位”。

    中國現在存世的古代建築群,比如紫禁城,三孔,在建造時都依據“天圓地方”“法天象地”的原則建造。依照中國古代的星象學說,紫微垣是天帝居住之處,天人對應,所以皇帝的宮殿被稱為紫禁城。

    事實上,中國的北方房屋“坐北朝南”的佈局,也是與天文學息息相關。中國處於北半球、太陽多從東偏南升起,從西邊落下。“坐北朝南”的房屋佈局,夏季可減少Sunny直射,冬季能增加Sunny直射,且節避開西北寒風,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額,數了半天,只說了中國的古代建築,國外的建築隻字未提。其實國外很多古代的建築業都與天文學息息相關,甚至本身就是為了測量天體運轉而建造的。不過,這一塊網上的資料有很多,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和好朋友的朋友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