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遛狗的老漢
-
2 # 人生線上2020
沒有技術,都是扯淡,18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下滑,19年如果政府不出臺刺激性消費政策,汽車銷量還將繼續萎縮!汽車消費井噴時代已經不會再現,後期能活的精彩的,都是手裡握有技術的,看看手機界的華為吧!
-
3 # 天和Auto
吉利、長城、比亞迪這三個品牌在不同領域已經形成包圍圈,需要突圍的僅是長安、奇瑞之類的二線品牌而已。
吉利長城兩個品牌在中國產燃油動力汽車裡各自有領先地位,吉利產品線豐富不僅迎合的了SUV熱而且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在中國產車普遍乏力的轎車領域也幾乎有“統治地位”。在發力燃油車的同時涉足新能源汽車領域,雖然表現一般也沒有核心技術、三電均靠採購,但汽車品牌裡除了比亞迪能做到絕對垂直以外哪個品牌不是這樣呢?
不過吉利也確實存在問題,問題在於持續的熱銷貌似衝昏的頭腦,在售車型品質有明顯下降、發動機變速箱也在走偏門,前期出現過乾式雙離合的錯誤後期矯枉過正又走了三缸路線。從吉利開始佈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研發來看,這個品牌已經在佈局油轉電的轉型而在逐步放棄燃油車了,在這一階段的吉利汽車會有不小的考驗但一旦開始轉型這幾年儲備的技術還是能快速回到一線陣營的。
長城放棄了轎車MPV等車型,目前主攻SUV領域也確定了“SUV領導者”的地位,以銷量和綜合品質判斷確實也算名副其實;其次在商用皮卡車領域也是常年銷冠,N多競品聯盟搞怪也沒有影響其熱銷。
在這種狀態下的長城汽車看似很風光,不過背後隱隱的危機還是比較明顯的,這點從長城汽車嚴重的新能源汽車負積分可以判斷。在油轉電之後是否能找到強有力的技術支援或品牌戰略合作伙伴是重點,不過時間還長至少目前來看長城仍是巨大包圍圈裡非常有力的一面。
比亞迪汽車沒有什麼值得聊的,新能源領域電池全球排名第二、電機電控自主研發,有自己的發動機變速箱工廠,商用車出口幾十個國家目前只有美國在找茬。
其他品牌和比亞迪競爭意義不大,這家企業20多個事業部涉及的領域包括地產、礦業、軌道交通、商用車、儲能電池、能源行業、IT代工、燈廠、發動機變速箱、車在電器配套製造銷售還有BIU等等,把這個品牌擠兌到不生產汽車可能量產車型裡還有會很多品牌使用BYD的動力傳動甚至平臺,即使不造車在後期能源戰略轉型之後體量也不是這些車企可以相提並論的,比亞迪造車其實只是玩票而已。
長安汽車這兩年負面纏身但銷量還能控制在比較理想的水平,只是從中國產一線淪為二線確實很可惜,作為一個曲線輔助中國產汽車發展合資哪個品牌就弄倒哪個品牌的良心企業應該得到認可……在燃油車領域長安只能在一二線之間浮動,也許香格里拉計劃實現之後長安的春天才算真的到來。
奇瑞汽車“牛、無敵、霸氣、技術、碉堡了”,愛怎麼想怎麼想吧。
-
4 # 文慶144128018
很難說,因為各家有各家之長。
那年奇瑞還是大哥的時候,知道無三大件受人制約,無技術被人排擠,(修車排隊)也是那年榮獲的,如今奇瑞捨去銷量求三大件重資打造觀致,瑞虎7叫好不叫座,艾5上市2年狂掃20萬臺銷量由月銷2萬臺之後暴跌至現在5/6千臺,從中原因未見奇瑞官方,公關任何補救,艾5爆出質量問題不是生鏽就是異響投訴月月見,也不見奇瑞公關補救,奇瑞新車上市,(們三事件)俄羅斯事件,官方就來一句話存在就是合理,而不處理公關事件(對比某利差遠了),然後來了最寒老車主一招,狂降價,當初上市1分不少,銷量少後5千行不行,不行再少5千,能買,能看,能開的起奇瑞車的都是準車主啊,房貨,車貨,家庭,那方面不需要支出,能少則少,都是咬牙買車,不求你優惠大就好了,現在又這樣,不傷車主嗎,酒香不怕巷子深,要多多惠顧老,準車主,才會有口碑,有銷量(介紹求10人購買奇,無1人購)。
那年吉利還是當紅小生,知道大佬們都看不起他,要技術,沒技術,資金沒資金,人才沒人材,無需防吉利,吉利不需要大佬看上他,不怕沒資金,沒人才,因為浙商很團結,很努力,為獲得了準生證,求大佬門網開一面,給自主一條路,能走多遠,多久,吉利未知,前路漫漫無人撐燈,吉利摸,爬滾打,一步一腳印積累資金過來,大佬門冷眼觀望,你說我沒技術,沒事,我有資金,買,沒人才,買,……,客戶有什麼需求,吉利,買,買,買,裝上,客戶車都買了,也不差點裝飾,安全之類的產品,只要客戶需要,吉利就能做到。
那年,長安還是公子哥,要錢有錢,有人有人,要技術,啥,技術,沒問題,爹會幫我找有技術的婆娘,什麼,還要技術,爹再幫你找婆娘,只要能學到技術,多少婆娘都給你找回…………
那年奇瑞還是大哥,油鹽不進,從未聽未來車主意見,我行我素,那年奇瑞已不是大哥,依然那樣不食人間煙火,銷量慘淡。
那年吉利還是當紅小生,只求一條路,我命由我不由天,不行買,買,買,那年,吉利已是大哥,回頭,當年大哥已不知在伺處,不是敵太猛,而是大哥太弱軟。
那年長安還是公子哥,不要問公子來至何處,也不要問公子,要到何處,因為爹爹從來不需要我想太多……那年公子又離婚了……不要問那麼多
那年我也是瞎扯的,你們別相信,那年我也不知道誰是為來自主老大,瞎扯的。
-
5 # 唐東方一戰略專家
吉利、奇瑞、比亞迪、長安、長城、比亞迪都是中國最優秀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都曾當過自主品牌汽車的老大。當然還有上汽自主乘用車、廣汽傳褀,近幾年也發展非常不錯,是新興崛起的代表。
我在《戰略選擇》一書中對吉利、長城、比亞迪的戰略進行過系統的比較。
吉利、長城、比亞迪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發展戰略。吉利選擇了一條逐步改良,透過收購引進技術,引進品牌,追趕跨國汽車巨頭的戰略;長城透過細分SUV領域,專注做一種品類的集中化戰略;而比亞迪選擇了一條透過產業創新,顛覆跨國巨頭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
2008年到2016年,長城發展最好。我們看長城汽車的銷量。長城2004年前是一家皮卡汽車企業,2005年推出了哈弗品牌的SUV汽車,並之後戰略重心專注SUV汽車細分領域,使之銷量從2006年的7.36萬輛,增長到2016年的107萬輛,10年間從到10萬輛,實現了100萬輛的跨越。在這之中,長城完成了對吉利、比亞迪的超越,併成為了中國最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但近兩年遇到了發展瓶頸,銷量在原地踏步。
2014年至2018年,吉利發展得很好,汽車銷量節節攀升,從2014年的41.8萬輛攀升至2018年的150萬輛。
與長城、吉利相比,比亞迪傳統汽車銷量慘不忍睹,從2014年的41.7萬輛下降至2018年的27.3萬輛。比亞迪也喪失了曾經的自主品牌第一的位置,先後被長城、吉利超越。
但比亞迪這些年透過專注新能源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收穫不少。比亞迪新能源汽車2009年的銷量僅有48輛,2018年銷量上升到24.8萬輛,增速非常快。目前銷量已經具有一定規模,這使得高額的研發成本可以透過銷量規模實現較好的平攤,比亞迪最初開創新產業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
三種不同的戰略代表三種不同的方向。
到底是長城更具有發展前景,還是吉利發展更具前景,還是比亞迪更具前景?
你看好長城的戰略發展模式,還是吉利的戰略發展模式,還是比亞迪的發展模式?
不過長城、吉利和比亞迪未來的發展之路還不平坦,它們的發展之路還任重道遠。
隨著中國進入90後、00後為汽車消費主體的年代,汽車消費觀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汽車本身是一種形象的象徵,反映車主的自身價值和身份地位,消費者購買汽車的心理需求也表現更為重要,原來以價效比來吸引消費者產品戰略已經越來越不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變動趨勢和社會發展趨勢。
長城集中力量在細分suv領域上,力爭全球做到最好,吉利在努力提高品質,以求實現品質上的追趕,比亞迪在努力鑽研新技術,以求實現技術上的超越。
然而,未來汽車產業的競爭的核心,不是在細分領域,也不是在高品質,也不是在高技術,而是滿足消費者心理需求的戰略高地。德國汽車企業、日本汽車佔領了汽車戰略高地,而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處於戰略低地。從戰略高地往戰略低地打容易,而從戰略低地往戰略高地進攻非常艱難。
汽車產業的戰略高地不是品質,也不是技術,而是滿足消費者心理因素的自身價格和身份地位。如果從自身價格和身份地位來考慮,中國自主品牌原來本身具有價格方面的優勢,未來可能會成為競爭方面的劣勢。
中國自主汽車企業該好好考慮高階汽車、高階品牌的發展。吉利已經做了這方面戰略的考慮,收購了沃爾沃、寶騰路特斯、美國的飛行汽車公司,也成為了賓士的母公司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併合資市立了中高階品牌凌克。比亞迪也在努力改變自己的低檔形象,聘請了原奧迪設計總監來幫公司設計了秦、宋、唐、元系列車型,力求形象上大改觀。然而,這一切都不夠,還沒有直指戰略高地的核心,高階品牌、高階產品。在競爭的關鍵時刻,還是表現為自己的本性,價格競爭是殺手鐧。在未來戰略高地爭奪上,外來物種法拉第、尉來考慮得要好很多,但缺乏產業基礎。
當然,高階汽車、高階品牌的發展不是一兩年鑄就,而且需要以高品質、高技術為基礎。但高品質、高技術不是目的,只是基礎,我們的目的一定是高階汽車、高階品牌。我們需要以高階汽車和高階品牌為目的,透過高品質、高技術為基礎,高階汽車研發與發展,高階品牌塑造等為戰略手段,最終實現高階汽車和高階品牌的目的。
兩軍對壘,首佔高地,從高往低打容易,從低往高打難,我們一定要搶佔未來的戰略高地。
長城、吉利、比亞迪,當然還有長安、奇瑞,幾大民族品牌汽車,你最看好誰呢?
謝謝閱讀,如果認同某些觀點,請點一個贊!我是唐東方,近20年從事企業戰略諮詢與研究,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問題,擔任多家大中型企業常年戰略顧問,著有暢銷書“發展戰略四部曲”:《戰略選擇》《戰略規劃三部曲》《戰略績效管理》《戰略對決》。歡迎關注我,一起就共同話題進行分享與探討!
回覆列表
奇瑞,比亞迪!奇瑞唯一自主研發生產三大件。平臺化生產後成本降低,捷途,虎8相對價效比就非常好!馬上最強1.6T上市,將拉大燃油車的優勢,並新增圖中功能,未來科技感十足的配置,必將大火!簽下了前寶馬,馬自達設計師凱汶萊斯,把自己的短板變優勢!比亞迪則掌握了最強的電動技術,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兩個企業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