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娛百貨專營店
-
2 # 吳體光—玉墨書法
肯定是不行,到了一定程度,可以邊讀邊臨!書法修煉需要眼高手低,但如果只動眼不動手,那就變成真正的眼高手低了,因為想的再好,意境再高,都是要透過手來表達出來,也就是說,書法完全離開匠心還是不行的!
-
3 # 99聽雨
謝邀。這兩天連續收到十多個有關書法的問題,好像俺是大書法家似的。一個不回沒禮貌,就選上一個說幾句個人短見。關於書法,大家公認的是既要讀帖又要臨帖,我也這樣認為,因為這樣可以使人快速進步,少走彎路。但是也不盡然。學習書法靠的是“汗水十靈感",缺一不可。我認識一位美朮老師,其美術作品很優秀,但他的字真的不敢恭維,儘管他一直在臨帖卻進步不大。他也承認自己"沒靈感,再練廿年也寫不出個樣來"。我們現在學習書法要臨帖,但有疑問,古代的這些大書法家寫的那麼好,他們臨過帖嗎?又是臨誰的帖?往前推,總有人不臨帖而成為書法家的。總而言之,臨帖固然好,終歸還是要"汗水十靈感"。個人短見,不妥改之。
-
4 # 使志安寧之秋
學習書法只讀帖不臨帖是不行的。
“學書無日不臨池”,臨池就是寫字或臨帖,一般書家每天都要寫寫字或臨臨帖成必修課,不然幾天沒寫字會手生的,何況是學習書法的。
學習書法只讀帖不臨帖,就不能深刻感受原帖結字與筆法的魅力所在,也不可能寫出合乎法度的字來。
自古以來,應該還沒有隻讀帖而不臨帖的書法能人吧!臨帖是讀帖的鞏固與提高,讀貼又是臨帖的前提條件,只讀不臨、或只臨不讀帖,都是不完整的學書方法。只有讀帖與臨帖相結合,才能學到原帖的精氣神,才能學好書法之法則。如果你即讀帖又臨帖,學習書法也要經歷一段長長的過程,要了然於手又寫出合乎法則合乎美感的字,還有很多條件才能達成(讀帖與臨帖只是最基礎的條件)。
-
5 # 萬氏制筆
臨帖是如何寫好字的實踐。光讀不練,字是不會自動寫好的。因為,你怎麼也能寫出同原帖形神兼同的字,不實際去臨摹,也是寫不出來的。臨帖到一定的功夫,你寫字的手,眼,心不由自主的有了定法,一筆一劃都有了法度,這時候的字就有模樣了。
到這個階段,讀帖就會無形中有了自己的見解,而且,讀帖的範圍要擴大,真,草,隸,篆,都可渉獵,不同時代的書法作品有不同時代的氣韻風範,不同的書法家有各自的風格特點,經常讀帖,時時揣摩,寫字的眼光,格局,都會有積極的影響和變化。所以,讀與臨是同步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
讀帖很重要,臨帖同樣重要。二者是一個整體,不可厚此薄彼。
-
6 # 古道西風007
要讀帖臨帖結合,臨帖時也要臨帖創作相結合,這兩者五五開,讀帖是臨帖快速記憶的必要手段,是想和做相結合的關係!總之,讀帖臨帖學習書法的必經之路,兩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在此基礎上創作才會有正確的方向……
-
7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絕對不可以! 讀帖和臨帖,如同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只讀不臨,眼高手生,只臨不讀,盲目從事。不但臨摹之前要仔細的讀帖,而且在臨摹進行中,必須邊讀邊臨。即使進行模擬創作練習的時候,更要以讀為主,多讀一些帖,豐富創作技法,提高書藝水平。
讀帖,不單單是逐個字乃至通篇瀏覽,光看是不住的。範本中的核心技術問題是筆法,想讀懂它、熟悉它,關鍵是,設法知道每一個畫起止和轉折的地方,都是運用什麼筆法動作出來的,需要採用一些輔助方法幫助理解,使之形成深刻的印象,為下一步正式臨摹做充分的思想準備,即所謂意在筆先,成竹在胸。
讀帖的方法舉例。比如,用毛筆蘸清水或淡淡的墨水,在練習紙上帶有分析性的試寫,意在驗證讀的對不對? 可以寫有代表性特點的筆畫,也可以寫具有典型結構的字。如圖:
臨帖,傳統的操作方法有十餘種,如:雙鉤法、單鉤法、填廓法、擴描法、摹寫法、描寫法……每一種,其功能與用途都各有獨到之處。需根據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選擇相應的作法。舉例如下:
熟練筆畫形狀及其寫法,採用雙鉤法+填廓法。如圖:
熟練字形結構,領悟起止過程中筆勢來龍去脈,掌握行筆的節奏與速度……採用單鉤法+擴描法。如圖:
總之,臨帖是有套路的,決不是單純的照著字帖寫那麼簡單。
我認為,學書法主要學的是書寫技法,並不是把帖的字型形狀臨的很像就完事大吉了,關鍵是,要真正的把原作技法全都弄懂了,能夠熟練的用於創作上才行。
回覆列表
想寫好書法,必須臨帖。讀帖只是從心靈上去感受古人書法的意趣之妙,只有親自臨帖才能把去實踐與感覺古人筆墨之境界。
楷、行、隸、草,循序漸進,最後形成自己的風格!
趙孟頫、歐陽詢、顏真卿、懷素,等都是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