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伯牙子期
-
2 # 清顏2017
李叔同,是《送別》的作者,創作於1914年。
有人評價李叔同:前半生是風情才子,後半生是卻是世外高僧。
李叔同父親是清朝同治年間的進士,後來子承父業成為津門鉅富。
李叔同雖然出身大戶人家,但作為名門望族的庶子,尤其父親還是去世的早,身份還是比較尷尬,因此自小便生性敏感,寡言少語。但他從小就聰慧好學,有著深厚的文學、藝術功底。
由於家底殷實,他出手闊綽,和很多的文人、交際花等都有往來。在年輕的時候,他搬到浙江許幻園家“城南草堂”,與袁希濂、許幻園、蔡小香、張小樓結金蘭之誼,號稱“天涯五友”。
父母早亡,社會閱歷豐富,加上早熟的思悟,讓李叔同過早地看到了人世間的無常與悲苦,李叔同常常一人寫詩作畫,對於人生超常的體悟,以及對藝術的天分,讓他很快脫胎換骨,在藝術上的高度,讓他知音寥寥。
一日,許幻園來拜訪,李叔同陪伴友人談天說地,寫詩論畫,心情暢快。在好友離別之後,李叔同心中惆悵,寫下了著名的《送別》,一句“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讓飄零、無常躍然紙上。這首詞曲,悽美柔婉,其中畫意詩情,更是相得益彰。歷經百年時光,依然是送別詩中的不二經典: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分割線——————————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還是在上小學的時候,看的電影《城南舊事》,雖然還不懂這首歌詞的真正含義,但感覺曲調清新淡雅,情真意摯,歌詞像詩一樣。
後來,13歲時,和我童年緊密牽連的奶奶與世長辭,我第一次懂得了什麼是親人別離。14歲那年,告別親戚,老師,和一大群童年的玩伴和同學,舉家從江南遷居到千里之外的關外。
21歲時,有了頭一場初戀,最終突然的分開了。她離去的那一瞬間,我聽見撕裂的聲音,在疼到流不出血的傷口來回的拉鋸....
如今人到中年,驀然回首,這許多年來,有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永遠的離開了我的生命和視線。那麼多的朋友、親人,都說過永遠不會離開我,可最終,時間會帶走他們,改變會帶走他們.....
所以,每次再看到或者聽到這首《送別》,就特別感慨。
因為歌曲裡面沒有故事,盡是人生。
回覆列表
朴樹四十多了,他送別了年少的自己。因為是朴樹,這個人到中年還活得像個孩子一樣的人。
他在哭泣中吼道,一生能寫出這樣的詞,死而無憾。
誰不是呢?
弘一法師在俗時,有年冬天,大雪紛飛,
好友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
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
看著好友離去的身影,
轉身回屋
寫下了送別
是吧,人生就是不斷地送別吧。
你說,你羨慕我們細膩敏感,感情豐富,
我說,我羨慕你們大大咧咧,鐵石心腸。
生活說:
家總要成, 錢總要掙, 奔走紅塵,
我說:
走走停停,兜兜轉轉,莫忘曾經是書生。
執拗、敏感、細膩、脆弱……
這些孩子般的特質, 如今依舊清晰地保留在朴樹的身上。
以前我一直在尋找一條回去的路,
可最近發現根本沒這條路,
即使有,也都不一樣了,
所以要一直往前走。人到中年,還過得像孩子一樣,很不容易吧?
想起那年的那句:生如夏花般絢爛,連帶著泰戈爾詩集都成了暢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