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16397272544

    套袋順序就一棵樹而言,先套上部,後套下部;先套內膛,後套外圍,以防碰落果實。套袋要逐株成片進行,以便於管理。要盡力戰勝見果就套的傾向,嚴格挑選果形規矩、果萼緊鎖、發育好的幼果,用於套袋的果實應該是單果、中心果和下垂果。

    還要留意不套外圍梢頭果、背上朝天果、不套樹冠頂層果和底層近地果。提倡全園、全樹套袋;好果套好袋,差果套差袋。只要全園套袋才幹削減打藥次數,下降出產承本。成長後期如有果袋損壞和露黑應及時換袋,隨摘隨換。

  • 2 # 世界那麼大2020

    果樹套袋技術和管理

    一、果樹套袋具備的條件和套袋前的管理

    1.套袋果園應具備的條件

      套袋果園要求綜合管理水平高,樹體健壯,病蟲害發生輕,樹體結構良好,通風透光,生長季透光率達到25%~35%,畝枝量10~12萬條,畝留果1~1.4萬個,一律留單果,還要選留結果部位好、果柄長、果型大且端正、無病蟲害的果實進行套袋。套袋品種主要選擇商品性好、有較大面積栽培的優良品種,蘋果主要包括紅富士、紅將軍、嘎拉等;梨主要包括水晶梨、黃金梨、山東梨等;桃主要包括萊州仙桃、中華壽桃等;葡萄主要包括紅提、巨峰等。

      2.套袋前果園管理

      合理整形修剪。套袋果園,應採用合理的樹體結構,蘋果、梨以小冠疏層形、基部三主枝改良紡錘形和自由紡錘形為主,修剪上以輕剪、疏剪為主,冬、夏剪相結合,長樹與結果相結合的原則,冬剪時,疏除上部粗大枝、內膛徒長枝、過密枝和外圍競爭枝,以及樹冠下部裙枝,使樹冠通風透光、結果枝粗壯,結果部位均勻,達到立體結果的目的。

      加強土肥水管理。套袋果園應加強土壤改良,使果園活土層深度至少達80釐米,山地果園在加深活土層的同時,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存蓄雨水;另外,套袋果園宜採用生草制,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保持水土,草種宜選用白三葉草、黑麥草等。套袋果園應加大優質土雜肥的施入,追肥(套袋前)以氮肥為主,以促進果樹前期生長髮育;在花後2周,4周各噴布1次氨基酸鈣液體肥,可有效減輕或防止苦痘病的發生。一般花前和套袋前進行澆水,使土壤含水量維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75%。

      疏花疏果、合理負載。套袋水果套紙袋的選擇應根據園內樹體長勢、生產目標、經濟狀況合理選擇。以生產高檔出口果為目的的最好選擇質量較好的雙層袋,如小林袋、星野袋、凱祥袋等;果園需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或花期放蜂;套袋前嚴格疏花疏果,調整好樹體負載量,實行以花定果技術。按20~25釐米的間距留1個壯花序,每1個花序留1箇中心果,於落花後1個月完成疏花疏果工作。

    二、果樹科學套袋技術

    1.套袋時期。蘋果(主要是紅富士品種)套袋時期應選擇在果實生理落果後的6月中旬(花後35~40天),此時套袋既可避開果鏽主要發生期和果實生理落果期,又可避開春旱時間以預防果實日灼,而在特殊乾旱年份,蘋果套袋時間應推遲至7月上旬,避開初夏高溫,防止日燒發生,或者在套袋前將整個園灌透水一次,以調節果園溼度;梨在5月上中旬疏果結束後套袋;桃在6月上旬套袋;葡萄在葡萄長到豆粒大小時經疏粒、整穗後立即套袋。套袋時間應在晴天上午9:00~11:00和下午2:00~6:00為宜,同時,一個果園最好是所有果實全部套袋,以便管理。

    2.套袋操作技術。套袋前將整捆果袋放於潮溼處,使之返潮、柔韌;選定幼果(穗)後,小心地除去附著在幼果(穗)上的花瓣及其他雜物,左手托住紙袋,右手撐開袋口,或用嘴吹開袋口,令袋體膨起,使袋底兩角的通氣放水孔張開,手執袋口下2~3釐米處,袋口向上或向下(試驗證明袋口向下的梗鏽果率比袋口向上的明顯降低,且日燒果率相對較少),套入果實(穗),套上果實(穗)後使果柄置於袋的開口基部(勿將葉片和枝條裝入袋子內),然後從袋口兩側依次按“摺扇”方式摺疊袋口於切口處,將捆紮絲紮緊袋口於摺疊處,於線口上方從連線點處撕開將捆紮絲返轉90度,沿袋口旋轉1周紮緊袋口,使幼果(穗)處於袋體中央,在袋內懸空、以防止袋體磨擦果面,不要將捆紮絲纏在果柄上。套袋時用力方向要始終向上,以免拉掉幼果(穗),用力宜輕,儘量不碰觸幼果(穗),袋口也要紮緊,以免害蟲爬入袋內危害果實(穗)和防止紙袋被風吹落。套袋順序為先上後下、先裡後外。

    3.摘袋時期與方法。摘袋時期依袋種、品種不同而有較大差別,蘋果黃綠色品種的單層袋,可在採收時除袋;紅色品種使用單層袋的,於採收前30天左右,將袋體撕開呈傘形,罩於果上防止日光直射果面,過7~10天后將全袋除去,以防止日灼,加速著色;紅色品種使用雙層袋的,於果實採收前30~35天,先摘外袋,外袋除去後經4~5個晴天再除去內袋。桃摘袋的時間在採收前30~35天一次去袋,梨、葡萄採收前不去袋。一天中適宜除袋時間為上午9~11時,下午3~5時左右,上午除南側的紙袋,一定要避開中午日光最強的時間,以免果實受日灼。摘袋時間過早或過晚都達不到套袋的預期效果,過早摘袋,果面顏色暗,光潔度差;過晚除袋,果面顏色淡,貯藏易褪色。摘袋方法,摘除雙層袋時先沿除袋切線撕掉外袋,待5~7天后再摘除內層袋;除單層袋時,首先開啟袋底通風或將紙袋撕成長條,幾天後即除掉。

    三、套袋果樹水肥管理

    套袋後果實生長期以磷、鉀肥為主進行追肥;為減少套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可以在6月下旬、採收前40天和20天各噴布1次500毫克/公斤常樂益植索(即稀土),或6月、7月和採收前1個月噴布光合微肥、農家旺等微肥,對提高套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有一定作用。果實膨大期、摘袋前和封凍前必須澆水,使土壤含水量維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75%。套袋的果樹,儘量不要環剝。套袋果樹除按照不套袋果樹的正常肥水管理外,還應進一步加大肥水管理和葉片保護,以維持健壯的樹勢,滿足果實生長需要。計劃套袋果園,應在頭年秋季施足基肥,並適當增施硼砂、硫酸鋅等微量元素。由於套袋栽培果實中含鈣量下降,易患苦痘病等,最好在7~9月份每月噴一次300~500倍的氨基鈣或氨基酸複合微肥。在套袋前3~5天和除袋前3~5天應分別澆一次透水,以滿足套袋果實對水分的需求和防止日燒。

    四、套袋果病蟲害防治

    套袋前1~2天全園噴一遍殺菌劑和殺蟲劑,以有效地防治爛果病、棉鈴蟲、蚜蟎類等病蟲的為害;藥劑包括噴克600倍、70%甲基託布津800倍,寶麗安1500倍,棉神1號,高滲滅殺淨等;在套袋中果面易出現小紅點、小黑點和痘斑病等,主要與套袋前使用對幼果刺激作用較大的藥劑有關,如百菌清、含銅製劑、中國產代森錳鋅、福美類和乳油類等,因此謝花後至套袋前及脫袋後至採收前不宜使用上述藥劑。另外,應抓好斑點落葉病和康氏粉蚧的防治,以有效減輕紅點病和黑點病的發生。

      果實袋內生長期應照常噴灑具有保護葉和保果作用的殺菌劑,以防菌隨雨水進入袋內為害。除袋後噴一次噴克(600倍)、甲基託布津(25%,800倍)等內吸殺菌劑,防治果實內潛伏病菌引發的輪紋爛果病,同時噴1~2次有增色作用的藥肥,如300倍的磷酸二氫鉀,800倍的施康露、農家旺等,以增色防病。採收後,將用過的廢紙袋及時集中燒燬,消滅潛伏在袋上的病蟲源,以減少翌年的危害。

      套袋最易發生日燒病,為避免日燒病的發生,建議一是選用適宜的、不易發生日燒的紙袋種類;二是掌握好套、摘袋時間及摘套袋部位;三是加強果園及樹體管理。預防措施主要包括在特殊的乾旱年份,套袋時期可適當推遲,以避開初夏高溫;套袋前後果園各澆一遍水,以保持墒情,提高果實微域環境溼度,減輕日燒發生率;加強肥水管理,促進樹體生長勢;在乾旱年份不用蠟層厚紙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需要處理好哪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