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69261633960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有的同學弄不清楚戊戌兩個字,語文老師就教了我們一句順口溜:“橫戌(xu,一聲)點戍(shu,四聲)空心戊(wu,四聲)”。確實,這三個字在小孩子那裡都不是很常用到的字,學生們不容易搞清楚,有了這句順口溜,就好記了。

    對於中小學生,教師編一個順口溜,讓學生記住一些事情,雖然是一個古老的方法,過去老學究們教小孩子就常常用這個辦法,但有時候卻是很有用的。這句順口溜我就是到老都沒有忘記。它是哪一位老師教的,我忘記了。這似乎不大應該,但是大概所謂教學就是這樣。我自己教給學生的知識,恐怕學生也不見得都會記得是我教的,但是,只要理解了內容、增長了才幹,教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所謂“薪盡而火相傳”,也有這一層意思在內。

    上面所說的這句順口溜,最好記的地方是最後的“空心戊”,空心就是“無”,無戊同音,只是調不同罷了。記住了一個戊,剩下的記憶的難度便大大的降低了。

    其實,與這三個字相類似的還有一個“戉”,音yuè,後人多寫為鉞。說書的或練武的老是說十八般兵器“斧鉞鉤叉”的鉞,就是這個戉。用它做音旁的常用字是越,越的本義是超越,不按次序為超越。拿著兵器走,誰敢不讓他超越?

    據說,戊、戌、戉都是象形字,本義都是斧子一類的兵器。在甲骨文和金文中,三個字右面的“戈”都是斧子的本體和斧把,而左面的一撇或豎鉤則表示斧子的刃。我很佩服那些認識甲骨文或金文的專家,他們竟然能夠在裂紋四起的甲骨或青銅器上分清楚這些幾乎一模一樣的文字。“以小人之心度之”,他們大概也只能根據上下文在“蒙”。因為即使按照他們“蒙”出來的字,一個個字單獨寫下來,這三個字還是看不出來有什麼差別,都是有點像斧子罷了。這些字的差別。只有在存在上下文的時候,才可以分辨。

    也正因為,這三個字的樣子幾乎一樣,所以,在討論由這些字作為組分,組成其他一些字的時候,那些字究竟是“從戊”還是“從戌”或是“從戉”,就往往會爭論不休,搞不清楚。文字的來歷即“從某”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寫出來要有差別,要讓別人能夠看得清楚。秦始皇的“書同文”是一件好事,它使得人們在交流時少了很多障礙。

    到了“書同文”的年代,也就是戊、戌、戉都能夠分清楚的“小篆”的時代,這些字的意義也早已發生了變化,只有戉還是“斧子”。戊和戌兩個字的本義便早就不用了。戊假借給了天干,成了天干的第五位。戌假借給了地支,成了地支的第十一位。戊戌兩個字的本義都被人們忘卻了。

    過了兩千多年,如今戊、戌兩個字也就是用於表示六十甲子的時候用得略多些。而戊字對於讀化學的人應當更熟悉,在有機化學中,有5個碳原子的體系常常用戊來命名。五個碳的烷烴稱戊烷,五個碳的糖稱戊糖。戊糖是組成我們生命的遺傳物質DNA的重要成分。

    戍與上面的三個字略有一點不同,它左面的一撇一點,實際上是一個人字。這個字是會意一人揹著一戈,所以是防守邊疆的意思。《史記·陳涉世家》裡說“發閭左適戍漁陽”(徵發“閭左”的老百姓去戍守漁陽),《石壕吏》中說“三男鄴城戍”,都是去戍邊打仗。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在用“戍邊”這個詞。所以,如今戍仍是一個較為常用的字。

    在造字方法上與戍很相近的一個字是戒。戒字下面的廾(音gǒng)是兩隻手,雙手持戈,當然可以會意警戒、戒備之類的意思了。《周易·萃卦》“戒不虞”,是說戒備意外的變亂,用的是戒字的本義。如今,國家處於緊急狀態,要隨時準備打仗,稱“戒嚴”。這個詞用的也是戒字的本義。《周易·繫辭》中說“聖人以此齋戒”,本來“洗心曰齋、防患曰戒”,也是原義,可是後來齋戒一詞被用得多了,齋往往成了吃齋,戒成了戒除即禁止,這就是引申了。豬八戒的八戒就是八種被禁止做的事情。

    比戒少一豎的是戎。戎字下面的十字,在甲骨文、金文中是“甲”的意思。這個字一副甲、一枚戈,鎧甲防身、干戈殺人,都是兵器,所以,戎是兵器的意思。《說文解字》:“戎,兵也。”說某某與某某“兵戎相見”,用的就是兵和戎兩個字的本義。兵字是上面一個斤、下面一個廾,斤就是斧子,兩隻手拿著斧子,還是要打仗。所以,戎字多表示打仗的事情。我們現在還說某人“一身戎裝”。兵可以是參與打仗的人,戎也是如此。屈原說:“操吳戈兮被犀甲”,正是一個“戎”。

    所以,從意思上說,戍、戎、戒這一組字,都與兵(打仗)有關,而且至今它們的意義都沒有發生很大的變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u面料的包會掉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