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姿觀察

    伊拉克示威者上週日在伊朗駐卡爾巴拉(什葉派聖城)總領館門前進行抗議。他們爬上了領館的混凝土護欄,並且升起了伊拉克國旗,在領館的圍牆上噴塗一些口號大喊“卡爾巴拉自由了,伊朗滾出去,滾出去”,這樣的塗鴉。在示威者與警方爆發衝突的過程中,至少三人被打死。這場持續了一個多月抗議示威到目前已經造成了250多人死亡。這並不是伊朗駐敘利亞使領館第一次遭到攻擊了,在去年9月8日伊拉克南部騷亂期間,伊朗駐伊拉克巴士拉總領館遭到抗議民眾縱火焚燒。有人可能會問,伊朗和伊拉克之間都是什葉派為主,而且政府關係也非常好,為什麼民眾會攻擊伊朗領館,而不是去衝擊曾經入侵過伊拉克美國使領館?

    (抗議民眾在伊朗領館前)

    其實答案也很簡單,伊拉克政府與伊朗關係好,並不代表伊拉克所有民眾都對伊朗好。參與這次抗議示威大多數的也都是什葉派民眾。在上週佈道活動中,伊拉克什葉派領袖大阿亞圖拉希斯塔尼便發出了警告,“如果安全部隊和準軍事部隊鎮壓和打擊示威者,可能會引發內戰,混亂和毀滅。”他認可示威民眾的抗議活動,而這些民眾都普遍認為伊朗正在嚴重干涉伊拉克的內政,伊拉克的當權者正代表伊朗的利益。那麼是什麼讓伊拉克民眾會這樣認為?

    (伊拉克民眾悼念抗議中的死難者)

    可以說是伊朗在伊拉克境內扶植起來的民兵組織——人民動員力量。

    美國推翻了薩達姆,讓占人口多數的什葉派得以掌權,這也使得兩伊之間關係得以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但是美國也透過對於伊拉克的民主改造,使其變成了自己在中東的重要盟友。可以說美國與伊朗一直都在伊拉克進行這一場利益的博弈。只不過美國只是涉及外交和經貿,並不干涉伊拉克的內部政治事務,而伊朗則不同。其透過在伊拉克境內扶植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已經將自己的觸手伸向了伊拉克的領導層。在去年的大選中,伊拉克前交通部長、民兵武裝的領袖哈迪·阿米里所領導的法塔赫聯盟一下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並且某種程度上左右了伊拉克政治,現任總理馬赫迪就是在其主張下被推上臺的。現在伊拉克抗議民眾最大政治訴求就讓他下臺。

    (要求馬赫迪下臺)

    伊朗對於伊拉克的滲透給伊拉克帶來了什麼?

    伊拉克政府自身的腐敗問題十分嚴重。作為產油國,其財政收入的90%都來自石化產業,而這些收入的將近一半卻用來支付政府公務員的工資(520億美元)。真正用來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方面的資金不到政府財政收入的8%。伊朗對於伊拉克的經濟掠奪,則助燃了伊拉克本身的社會矛盾。由於受到美國的金融制裁和封鎖,伊朗嚴重缺乏外匯,所以伊朗便憑藉其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開始強化對伊貿易,不僅控制伊拉克的電力和天然氣。甚至開始向伊拉克大量傾銷各種商品。伊拉克市場上食品、日用品幾乎80%都是從伊朗進口,而這些並不在美國的制裁名單之列。這直接衝擊伊拉克自身的製造業和農業,加之內戰的影響,私營企業大批破產和關閉。這又直接導致伊拉克的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是年輕人真實失業率甚至達到50%,而伊拉克的25歲以下的年輕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60%,可想而知後果如何。

    (年輕的抗議者)

    社會保障投入不足,市場凋敝、年輕人失業,那麼結果要麼是一部分人加入伊朗支援的民兵組織,另外一部分則去遊行示威,抗議政府,而馬赫迪政府鮮明的親伊朗政策,又讓問題開始變得愈發激化。最終在9月末對抗IS過程中戰功卓著的伊反恐安全部隊司令薩伊迪將軍被馬赫迪解僱,這徹底引爆了這次持續將近一個月的遊行示威。薩伊迪將軍是伊拉克民族主義者,其一直反對伊朗對伊拉克的滲透,並強調宗教民兵可能會導致國家陷入分裂,引發社會動盪,因為黎巴嫩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所以其為了避免在伊朗在伊拉克境內扶植起一個真主黨式的組織,一直主張取締和整編伊拉克親伊朗民兵武裝。這引起了伊朗勢力的不滿,遂遭到解職。

    (薩伊迪)

    目前的情況

    10月31日,伊拉克總統薩利赫表示,馬赫迪已經向其遞交了辭呈,不過這需要等到“各派政治勢力協商一致”才能生效。伊拉克議會最大政治派別薩德爾領導的“邁向改革聯盟”已經表態,希望阿米里的“法赫德了聯盟”能夠與其聯手,將馬赫迪該下臺。雖然阿米里隨後表示同意與薩德爾合作,然而當其好朋友,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上週三突訪巴格達與其會面後,他改變了主意。目前正處於僵持階段,而這種僵持可能會讓抗議示威繼續下去,並引發更多流血事件。

    (阿米里)

  • 2 # 木春山談天下

    如果你關注到一年多前伊拉克的一次抗議活動,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的伊朗領事館都被燒了,就對如今伊拉克爆發的抗議活動不會吃驚了。

    木叔之前也和朋友們介紹過幾次,伊朗和伊拉克雖然都是什葉派為主的國家,但是有著政治和宗教上的雙重不同。

    可以分別來談談——

    伊朗是一個什葉派神權教士治國的國家,頂層都是宗教人士,比如哈梅內伊以及他周圍的眾多包著頭巾的教士們。

    而伊拉克則是一個什葉派世俗主義者治國的國家,所以你看伊拉克的高層,沒有什麼人像伊朗那樣包著頭巾。

    宗教和世俗在治國理政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伊朗最高的指標是宗教經典,一切要按照這個來制定法律。比如為什麼伊朗40來年最近才允許女性到足球場去公開看球賽?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禁令?原因就在於這裡。

    而伊拉克是世俗主義政府,他們宗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更不能影響到政治執行和法律實施。所以伊拉克人就沒有伊朗這麼保守和頑固。

    兩個國家有這樣的不同,導致雙方其實矛盾不少。

    並不是相信同一個宗教或者教派就沒有矛盾,就天下大同了。要是那樣整個西方都是耶穌系的宗教,為什麼還打打殺殺上千年?

    所以理解伊朗和伊拉克關係的問題,一定要把握以上提到的巨大不同。

    伊朗始終以什葉派盟主自居,對伊拉克一直在滲透,這從美國推翻薩達姆之後就開始了。如今的伊拉克總理馬赫迪,被視為親伊朗,但很多伊拉克人對他不滿。

    一年多前,伊朗領事館被燒了,就是伊拉克老百姓對伊朗干涉伊拉克,總想把伊拉克變成第二個敘利亞不滿意的集中體現。

    當然更大的不滿不是對伊拉克現任總理對伊朗親暱,而是他沒有治國的能力,很多年輕人失業,經濟也搞不好。所以社會才有動盪的理由。

    這些集合在一起,讓矛盾激化,最終伊朗利益受損。

    其實也不只是伊拉克,如今動盪的黎巴嫩或者其他阿拉伯國家,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問題沒搞好,他們生育率又高,生了一堆孩子沒工作,年輕人比例竟然能占人口的60%!當然沒事幹就鬧了。

  • 3 # 歷史哨聲

    客觀的說,這次伊朗遊行主題是:

    反美反伊朗,伊拉克是伊拉克人的伊拉克。

    雖然說反美,但反美情緒不如反伊朗情緒。因為伊拉克民眾遊行示威的最大根本原因是:

    伊拉克財政資源分配不公,基本上是按照政治派別分配,真正分配到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的資金非常少。

    美國雖然干涉伊拉克,但只是干涉伊拉克的外交,對於伊拉克的財政資源分配等內政,美國沒有干涉。因此伊拉克人在遊行中反美,不過是順便提及,表達伊拉克獨立自主的意思。

    反觀伊朗,在伊拉克內有著各種大小不一的親伊朗民兵部隊。這些親伊朗的民兵部隊的活動資金和軍事費用,伊朗只是出一點小錢,大部分是用伊拉克賣油的收入去維持。

    於是伊拉克的財政收入,在扣減公務員工資、安全部隊預算等之後,本來作為公共服務預算資源,就被什葉派民兵組織再割走一大塊,只剩下一小塊給伊拉克的絕大部民眾。

    可以說絕大部分伊拉克民眾不要說吃肉沒有資格,連喝湯的資格都沒有,只有舔碗底的資格。

    伊拉克政府連年輕人的失業率都不敢公佈,可見問題的嚴重性。

    伊拉克處於和平時期,又沒有被制裁,石油是越賣越好,中下層民眾的生活卻沒有什麼改變。

    這就是伊拉克示威民眾,即便面對伊拉克總理邁赫迪下臺,也依然不滿的原因:

    伊拉克的政治結構不改變,這種分配不公就不會改變。

    最簡單的改革就是——解散伊拉克民兵組織。做不到這點,伊拉克就難有真正的改革。

    以伊拉克最大民兵組織人民動員力量為例說明

    人民動員力量,是2014年6月10日攻佔摩蘇爾之後,在伊拉克什葉派大阿亞圖阿里 西斯塔尼釋出教令而由什葉派教徒組成的。

    人民動員力量的人數,沒有官府宣佈的數字,估計有6——9萬人,2015年年初時估計有10-12萬人。

    2015年美國支援的15億美元武器,基本上都落入了人民動員力量。而伊朗在2014年向伊拉克出售了100億美元武器裝置。

    2019年7月25日以來,以色列就數次空襲人民動員力量基地,以摧毀藏在那裡的伊朗武器。這說明,親伊朗的伊拉克民兵組織是伊朗運送武器到敘利亞的主要運輸方式。

    拿伊拉克國家發的錢,去為伊朗運送武器去敘利亞,這也是伊拉克人不滿伊拉克民兵組織的原因之一。

    IS不再是伊拉克的重大威脅,伊拉克民兵組織是到了要解散的時候了。

  • 4 # 蘇綻

    伊拉克曾經與伊朗是非常對立的國家,在80年代,兩國曾爆發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不過,伊拉克戰爭以後,隨著薩達姆被美軍打敗,以什葉派為多數的伊拉克,與伊朗的關係迅速升溫。目前,伊拉克與伊朗的關係非常密切。

    然而,伊拉克與伊朗關係的密切,歸根到底還是兩國外交方面的聯絡更為密切。由於什葉派在中東地區屬於少數派,儘管伊拉克是以阿拉伯人為主體的國家,但是伊拉克不得不向伊朗靠攏,以獲取伊朗的支援。畢竟,絕大多數阿拉伯國家都是遜尼派。

    近幾年,由於國際環境的變化,伊拉克內部也隨之出現了一定的動盪。其中,部分伊拉克人就以伊朗干涉伊拉克為由,而對伊朗進行抗議。包括部分伊拉克人圍堵衝擊伊朗駐伊拉克的領事館,直接原因就在這裡。並且,部分伊拉克人衝擊伊朗領事館,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尤其是2018年伊拉克人衝擊伊朗駐巴士拉領事館,在國際上影響最大。

    針對部分伊拉克人衝擊伊朗領事館的問題,伊拉克上層基本上還是反對的。由於伊拉克在國家層面依然站在伊朗一方,伊朗領事館被衝擊以後,並沒有對伊朗和伊拉克的關係造成多大的破壞。至少從主流來看,兩國的關係還是比較密切的。當然,伊朗目前的處境環境並不好,伊朗也不會輕易與周邊國家交惡。並且,像伊拉克這樣的國家,反而是伊朗極力爭取的。

    其實,在伊拉克部分地區出現動盪以後,伊拉克人反對更多的,並不是伊朗,而是美國。美國駐伊拉克領事館被衝擊的次數,遠遠比伊朗駐伊拉克領事館遭受衝擊的次數更多。為此,美國還不得不多次撤離駐伊拉克外交人員。只不過,這對美伊關係的影響,同樣也是有限的。

  • 5 # 江淮聖手

    伊拉克現在發生了大規模的動亂,而這次伊拉克民眾主要反對的是什葉派,伊拉克民眾大多都是遜尼派穆斯林,所以兩者之間水火不容。中東地區的教派衝突由來已久,所以這次的教派矛盾爆發是不可避免的。伊拉克示威的民眾跑到了伊朗駐卡爾巴拉大使館前面去抗議,而且還與警方發生了衝突,造成了三人死亡的局面。這場大規模的思維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目前為止已經造成了250多人死亡。那為什麼伊拉克為什麼會這麼討厭伊朗呢?

    現在的伊拉克政府和伊朗關係很不錯,但是伊拉克的民眾卻因為教派問題非常討厭伊朗的民眾,因為在中東地區宗教的勢力影響範圍很廣,甚至這次在伊拉克的什葉派也和伊朗的什葉派搞不來,因為這涉及到一些領導權的問題。參與這次抗議示威的也有很多什葉派民眾,伊拉克的什葉派領袖也譴責了安全部隊打壓示威者,同時警告這可能會引發內戰,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亂和毀滅。伊拉克現在的民眾都在認為伊朗方面正嚴重干涉伊拉克的內政,同時伊拉克的當權者為伊朗做事情。

    這個問題的本質在於美國的西方勢力和伊朗支援的傳統勢力一直在伊拉克進行博弈,而美國僅僅是干預伊拉克的經濟,但不干預伊拉克的內部政務。伊朗的方式則大為不同,伊朗是透過教派矛盾的方式介入了伊拉克局勢,而且還扶持了很多親伊朗的民兵,所以說伊朗的勢力和伊拉克的勢力現在進行政黨博弈,也就是伊朗方面的勢力是想篡奪伊拉克的領導權,這當然引起了伊拉克民眾的很大抗議,這會讓伊拉克的民眾喪失主動權,伊拉克傳統的宗教派系喪失領導權,最終的結果就是伊朗再次淪為一個非獨立自主的國家。

    當然這件事也少不了西方各國的支援,現在美國和伊朗正在激烈的對抗,而伊拉克則成為代理人戰爭的戰場,伊拉克政府現在和美國的關係並不怎麼樣,主要就是伊朗的原因,美國的勢力現在在中東地區影響越來越小,而中東地區的伊朗勢力正在擴張。這與美國在敘利亞的失敗是分不開的,同時胡塞武裝又打敗了沙特,所以現在伊朗的勢力正在急劇擴張,也導致了伊拉克人民的不滿。

  • 6 # 銘蘇先生

    伊拉克從10月份開始就爆發了示威遊行抗議活動,什葉派民眾認為政府腐敗無能、呼籲經濟改革。伊拉克政府不是迴應示威民眾的訴求,而是對示威民眾採取打壓政策,導致示威遊行向全國蔓延,一個月來至少釀成257人死亡。伊拉克總統薩利赫10月31日表示,飽受批評的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已經同意辭職,不過條件是“要先找到替代人選”。

    那麼,伊拉克近期為何要爆發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呢?

    伊拉克和伊朗原來是死對頭,但是在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以後,佔伊拉克人口多數的什葉派翻了身,在伊拉克組建的聯合政府中,由什葉派人士阿卜杜勒—邁赫迪擔任總理,伊拉克實際上就是什葉派掌權。

    伊朗作為什葉派國家的盟主,在薩達姆政府被推翻以後,伊朗就積極向伊拉克滲透,對伊拉克施加影響。伊拉克什葉派宗教領袖薩德爾領導的"進步陣線"成為伊拉克第一大政黨,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武裝"巴德爾旅"領袖阿米里領導的政黨成為國會第二大政黨,而伊拉克政府現任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就是由薩德爾和阿米里欽點的人選。

    伊朗作為什葉派盟主,企圖將伊拉克變成第二個敘利亞,引發伊拉克廣大的什葉派民眾的不滿,他們對伊朗干涉伊拉克內政的行為進行抗議。2018年伊拉克民眾圍攻,並放火焚燒了伊朗駐巴士拉的領事館,可見伊拉克民眾對伊朗有多麼不滿。

    伊拉克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產油國,但是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在伊拉克全國4000萬人口中,將近60%的人一天的生活費不到6美元,數百萬人沒有妥善的醫療照顧、沒有接受教育,甚至沒有乾淨的飲水與電力。伊拉克年輕人多,但是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所以他們只有走上街頭進行示威抗議現政府的腐敗無能。

  • 7 # 走進伊拉克

    星期天,數十名伊拉克抗議者衝向卡爾巴拉市的伊朗領事館,試圖在那裡擴大規模並縱火焚燒外牆。

    伊拉克的騷亂始於10月初,伊拉克人抗議缺乏就業機會和高失業率,他們認為政府無力提供基本服務,如電力,以及修復嚴重受損的基礎設施這些社會經濟的不滿演變成了更大規模的反腐敗抗議對伊拉克政府無能和缺乏責任感的憤怒也助長了伊拉克人對伊朗的憤怒,示威者認為伊朗對伊拉克政治家和內政的控制力過大。

    人們拒絕接受伊拉克的政治制度和伊朗對伊拉克的影響

    最近幾周在伊拉克發生的這些抗議活動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示威者湧向巴格達解放廣場,抗議者關閉了該市的道路和學校。上週末,示威者封鎖了通往巴士拉附近一個重要港口的高速公路自10月底抗議活動再次爆發以來,已有數百名抗議者喪生。

    大部分抗議活動在伊拉克南部什葉派佔多數的城鎮進行,但這不是宗派示威,而是伊拉克民族主義的表現。

    “我們想要一個國家”是抗議者高呼的口號之一。

    抗議者要求徹底改造伊拉克政府在2003年以美國為首的入侵和薩達姆侯賽因的倒臺之後,美國幫助建立了一個伊拉克政府,按照宗派路線來代表什葉派、遜尼派和庫爾德人政府是什葉派領導的,但至少在抗議者看來,目前的體制增強了政治派系的力量,降低了個別政客的責任感。

    政治階層從伊拉克其他國家的苦難中獲益腐敗滲透到政府的每一個層面,官員們的行為大多不受懲罰,政治領導人受益於有利可圖的贊助網路。

    當伊拉克人處理電力短缺和城市仍然處於廢墟中時,他們直接將政治腐敗與自身不斷惡化的局勢聯絡起來。

    還有伊朗,它已經增加了對伊拉克許多什葉派領導的政治網路的影響和控制,尤其是在美國影響減弱之際,伊朗的影響力增強,示威者認為政客和許多什葉派民兵組織對伊朗政府負有責任。在某些方面,對伊朗干涉的不滿是對伊拉克政府無能的更大挫敗感的副產品,以及伊拉克政治家除了伊拉克人民之外,幾乎所有其他人都有責任的感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從太空拍攝的“怪獸級”颶風多里安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