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讓養殖更美好
-
2 # 小希時間
規模大、養豬技術水平強不強分析。
村裡的普通養豬農戶和專業的大型企業有明顯的區別,比如這次生豬的價格低,普通的生豬養殖戶豬價低扛不住,而大型專業養殖戶或者企業能抵抗風險。目前農戶養豬盈虧比是6.1元一斤,根據生豬一斤5.3元,大部分農戶養一頭虧損100多元。而大型企業及專業戶養殖成本低於5.0元一斤,他們可以採取調解餵養飼料的比例和管理等手段,將養豬虧損變為盈利。
典型的區別特點:規模,普通養豬散戶規模在50---100頭以下。而專業戶養豬一般達到500頭以上,年出欄量能超過1000頭以上。
成本方面考慮:結合生豬飼料、玉米的價格核算,普通生豬養殖戶盈虧比6.0-6.2元一斤,專業戶養豬成本在5.0-5.5元一斤,基本比生豬小農戶低0.5-0.8元一斤。
養豬技術水平考慮:有專業的生豬養殖人員,對生豬的生長習性十分了解,對每個階段的生長髮育有完善的技術儲備力量。散戶養豬多位自己家人。
市場出售方面:普通農戶沒有固定的收購商,大型專業戶由於規模大、雄厚有定點的收購商或者屠宰企業。有的專業戶每隔7天供應100頭生豬。這是普通生豬養殖戶不能滿足的條件。
價格把握能力方面:專業戶有專業的人員對把握把控能力,結合大趨勢及外地生豬的價格變動,及時調整規模和飼料庫存,爭取在最短的時間、最優的方面控制價格,防止虧損。
目前來說,專業養殖戶和大型養豬企業,豬價5.5元一斤能做到不虧損,但是對小農戶而言,就處於虧損的邊緣,甚至一頭虧損150多元,這就是很大的區別。
-
3 # 果然悠
中國現在的養殖主體就包含兩部分:散養戶和專業戶,二者的最大區別在於養殖規模,散養戶養殖戶比較少,專業戶的養殖量更大。此外不同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飼料原料專業戶可能更習慣使用成品全價飼料,而農村散養戶卻習慣使用價格便宜的自配料甚至不用專業飼料。因為專業戶考慮的是飼料的價效比,而散養戶考慮的是飼料價格。
二、專業技術、生產成績相對來說專業戶的養豬專業水平更高,接觸到先進的養殖技術也更早,自然他們的生產成績也比散養戶更高。據統計,規模化豬場母豬的年出欄肥豬數可達25頭,甚至更高,而農村散養戶該成績卻僅有16-18頭。
三、糞汙處理農村散養戶處理豬糞主要是以農家肥的方式將豬糞還田,而專業養殖戶因為豬糞汙數量較大,小範圍的農田很難消化,所以規模化豬場用的是專業的糞汙處理。
目前中國的養殖正在發生轉型,正在由散養戶為主轉型規模化專業化養殖,因為國家更注重規模化養殖,給予各種補貼和政策支援,同時這也是讓農村散養戶不滿意的地方,同樣都是養豬,更符合中國國情的散養戶卻被一再打壓。
-
4 # 桂農通
養豬散養戶和專業戶的區別,主要在於以下四點:
一是規模實力上的區別。散養戶突出在一個散字,說明養豬的數量和規模比較小,屬於分散零星的養,或者是有時養多,有時養少,沒有太多的計劃性。
而專業戶一般會有專用的養豬場,養的數量幾百頭上千頭,而且會每年不同的批次連續養,需要投入的資金資本也多。這就是資金實力上的差別。
二是飼養技術上的區別。養豬專業大戶一般對飼養技術比較要求高,實現標準化養殖,甚至可能請有專門的技術顧問,根據需要配有專門的飼料。否則那麼大規模的豬,出了問題怎麼辦?
散養戶就比較隨意一些,不管是選種,是建豬舍,或者是飼料要求、病害防治上,晚上都是按自己的喜好來解決。
三是銷售資訊上的區別。專業大戶的豬出欄,一般都與大的屠宰場或者食品公司有對接,整車整批的出售。豬長大了後,有時也會有公司主動上門來收購。
普通的散養戶,只能跟在專業大戶屁股後面,打一下專業大戶的順風車將豬賣掉。至於價格呢,只能是跟在專業大戶的後面,低一點也只能賣掉了。沒辦法,專業大戶就是有專業的優勢。
四是應對風險上的區別。大家都知道這幾年的豬肉價格起伏很大,像過山車一樣,串上串下。很多散養戶叫苦連天,都說虧本,都在猶豫著要不要繼續養下去。
豬價雖然低,但我所知道,很多大型的養豬集團企業正在不斷的加大投資佔領市場。按理說,投的越多,養的越多,虧就會越多。為什麼專業大戶或者大企業不怕呢?
其實他們也在虧,但由於成本控制得好,虧不會太多,而他們有這個實力,能虧得起。只要市場回暖,他們就會賺得盆滿缽溢。
因此,現在的豬價低迷,正是大型企業和專業大戶搶佔市場份額的大好時機,就像股票中的抄底一樣等待豬價反彈。大多數的散養戶正面臨著新一輪的養豬洗牌,能頂過去了就是春天。
-
5 # 畜牧大集網
一般提到養豬散養戶,大部分人都會直接想到對應的是規模養殖場,養豬專業戶這個詞其實這幾年提及的比較少。而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此前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生態環境維護規劃》,其中明確,要求在2017年底前,各地區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
其實,從這個指示看可以看出,養殖專業戶與散戶的不同,專業戶是有一定規模的。
規模養殖場的養殖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來劃定,各個地區有一定差異,但在豬方面,一般是生豬出欄量>500頭的即是規模養殖。那養豬專業戶的規模呢?根據《全國畜禽養殖汙染防治“十二五”規劃》,養豬專業戶的養殖規模是50頭<生豬出欄量<500頭。
散戶的養殖規模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是認為在年出欄量在50頭以下。對於很多散戶來說,養豬可能只是副業,而對於養豬專業戶來說,可能就是專業養豬的,至少是以養豬為主,養殖水平也相對較高。
回覆列表
散養,一般數量小,場地小,技術不專業,飼養管理和免疫預防不到位,隨意性強。
規模,一般養殖數量大,場地大,技術較為成熟,比較規範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