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八道鋒味
-
2 # 阿姣9428
我買了很多書,不同型別的書,有的是逛書店一時興起買的,也有因自己某段時間的生活狀態買的,我不光買了書,還買了字帖,但都沒有堅持下去,當初買就是為了學習,為了靜心,後來還是一天天的抱著手機,好像已經成習慣了,戒不掉手機
-
3 # 隨風輕舞飛揚
哈哈,一樣一樣。
還沒買的時候就在想我應該買一本什麼樣的書呢,終於在萬書叢中千挑萬選找到了心心念唸的書,收到快遞的那一刻也是高興的,大腦還在計劃著:我一定要把這本書認認真真讀完!
可能當晚看個一兩頁,覺得困了,想著反正未來還有好長時間,慢慢看,就睡了。
或者本來想安安靜靜看幾頁,覺得氛圍不對,應該放點音樂,拿起手機找到了背景音樂,看一會書覺得音樂不怎麼樣就又找音樂了,再過一會兒看到手機上別的推薦或新聞,又去當吃瓜群眾了……最後書沒看幾頁,又困了,只好想改天再看……
結果一本書被放到書櫃子裡了,過一陣子又因為聽了某些人的心靈雞湯或道理,自覺又到了改變自己的時候了,有開始買書,買了又沒看……如此往復……
突然有一天收拾書櫃,發現自己還挺有品味的,買了這麼多書,又想著書要讀了才有意義,又準備新一輪讀書,同時又繼續買書……書越來越多,書上積的灰塵越來越多
藉口永遠是——我將來一定會讀這些書的。
書,永遠是放在那裡的,除非被迫必須立刻馬上讀。
或許,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得到的總是覺得來日方長,便總是有恃無恐。
古人言:書非借不能讀也!
人和書,也講究緣分!讀書多年的我有個感覺,自己買的書讀起來始終帶有一種功利感,反而是借來的或者從其他途徑偶爾獲得的書會讀的津津有味!
我一年讀書多的時候一百多本,少的時候幾十本,基本上不會讓書成為擺設。即便如此,我發現有些書讀了又讀,反覆讀還意猶未盡,而有些書讀了一遍就再也不會翻動。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一本《三國演義》和《神鵰俠侶》,分別是圖書館處理和舊書攤淘的,我前後看了不下二十遍,總是閒來無事就翻一翻,總覺得有一種魔力牽引著我。同樣的還有《平凡的世界》、《史記》、《東周列國志》、《聊齋志異》、《狼圖騰》、《人生》等。這些書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是自己從正規書店和網上買的。
而曾經滿懷渴望花錢購買的書,我發現,自己在一段時間後,再也沒有開啟的勇氣和激情了,比如《品三國》、《拿破崙傳》、《百年孤獨》、《追風箏的人》等。
或許,有些書雖然印刷不完美,品相不新,甚至還是別人翻過的,對於自己而言,恰恰是雪中送炭。而且這些書的成色遠遠超過了毫無溫度的新版印刷冊,即使外表的裝幀也許勝不了新書,但有溫度,有經過,給人無暇的想象與慰藉!而自己刻意買來的書,確實被功利心綁架後的錦上添花吧。
書本身可能也有較高價值,但讀書也有緣分,有些時候講究一種命中註定的遇見,一旦在時光長河中開啟了這道微妙的大門,便會一發不可收拾!一些書之所以被束之高閣,或許也就是因為機緣未到吧,強行買來,也只是完成了短暫的衝動意念,至於自身的心靈渴求和靈魂匹配,一時間陰差陽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