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空妙有無量壽
-
2 # 東方曉23
書法是中國漢字的書寫方法和因書寫而產生的精氣神,也就就是寫者給人呈現的氣韻風貌,現在人叫書法藝術,好的書法必須在這兩方面都達到較高水準。而書寫方法和技巧是基礎,它是人們在書寫過程中共同認同的規範標準,只有達到和具備這些標準,且具備大多數人的審美認可的精神風貌即人們所謂的藝術性的書法才能稱得上是好書法,否則便稱不上好。從另一角度講書法的好壞是相對的,甲乙兩人的字總有一個好點一個差點,但到更大範圍比說不定甲乙兩人的字都很差。再就是人的審美觀是不一樣的,甲喜歡甜的肯定說甜味好,乙喜歡辣的肯定認為辣味好,書法也是這樣,聽以亂象叢生。用簡單的好壞來評書法是不能說明問題的。
-
3 # 高培書畫琴
我認為既在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是好書法的最高標準。
什麼是情理之中呢?好書法就是要符合中國書法的基本規律,符合古人對筆法、寫法、章法、墨法的基本要求。說明白點就是好書法要有古意,好的書法作品要有古人的傳承,符合傳統書法的規矩。現在的江湖書法,雜耍式的書法是亂寫的,自創的,嚇死人的亂搞出來的,既不合情,更不合理,當然不會是好書法。真正好的書法家劫是透過大量臨帖才能歷練出來,而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一定是下筆有由頭,字字有來歷,一看就帶有傳統的氣息。
中國的書法規矩很多,古代的大書法家多有論述。如歐陽詢的《三十六法》,講述書法結字規律,其中有排疊、避就、頂戴、穿插、向背、偏側等等。黃自元還搞了個《九十二法》,講得更是周詳。一個真正有志於書法的人,要懂得這些基本的規矩;而一篇真正好的書法作品必須具備這些基本要素,這才是符合中國書法情理的。
什麼叫意料之外呢?就是一篇好的書法作品,一定要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要繼承傳統不假,你也不能只有傳統的東西而沒有自己的創意。書法是一門藝術,凡是藝術,創意最重要。有的人臨帖一輩子也走不出帖,就只能成為書奴,創作不出好的書法作品來。
一個能在歷史上留名的書法家,一定是具有開創精神的人。歷史偉人重要的不在傳承,而在創新。一篇彪炳歷史的書法好作品,一定不同於前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唐代有兩個以草書聞名的天才人物,同時也是以創新性書法自成一體的偉人,他們就是張旭和懷素。他們的作品得到公認,成為後世難以逾越的書法高峰。歷稱“草聖旭素,絕代雙峰!”
所以說到底,好書法就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書法。
回覆列表
漢文書法的創始,雖以實用為目的,但其藝術觀賞的效果幾乎同時存在。其中以點畫的用筆,結體的間架搭建,整幅的章法佈局,為基本要素方面,形成外觀形式風格的欣賞趣味要求。
漢文化的特點,文美字美。其美之主調是廟堂之"雅"丶"正″。還有,在長期的創作過程中,官場主流是文人士大夫群體,因此文人抒情寄思的曠懷逸趣便也成了流風。
字品如人品,具文質彬彬的君子之風,方是能登大雅之堂的書法品。
書品尚傳統古雅,厭惡流俗匠氣,忌筆浮墨薄,無厚重感。當然也忌板刻,無靈動之氣。
其實書作體現的是個人修養。粗俗草率不端之品格,難有端雅之作。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如亂草,如墨豬,仍敢示人,就說明作者,既欠手頭功夫亦少文化修養。
一點一劃,都有講究。筆不妄動,下必有由。劃之起伏轉折,點之衄挫提頓,運筆使毫的變化,足見出作者之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修養功夫。所謂折釵股,屋漏痕,錐劃沙,印印泥,這都是形容的有質感有看頭的點劃用筆。
草要兼真,真要通草,方見點劃使轉之情性,字型架構之風神。章法排布,平中寓險絕,險絕不失平衡。思慮通審,不激不厲。而故作鼓努之力,強為標新立異,實乃流品習氣。
"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遲,遣不恆疾,帶燥方潤,將濃遂枯,乍顯乍晦,若行若藏,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瀟灑流落,翰逸神飛"。一一一有此效果感覺者,好書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