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跳”與“美人計”,同樣都是以美色為誘惑騙人上鉤,但在本質上卻有很多不同。簡單而言,一個叫“江湖騙術”,一個卻是“三十六計”之一。
先說說仙人跳。
有句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所以這三百六十行就成了我們對各行各業種類的統一稱呼。不過在舊社會,還有外八行之說,指的就是江湖騙術的“蜂馬燕雀,金評彩掛”。這八個小門乾的都是上不了檯面的勾當,其中就有“仙人跳”。
先說說這八小門。
峰:指的是一群人團伙行騙,而且分工明確,以速戰速決的方式讓人上當。一旦得逞,就呼啦啦散去,消失得無影無蹤。舉個簡單的小例子,比如一群人瘋搶著買一樣東西,被不知內情的人看到了,一看又便宜又有那麼多人買,自己也趕緊過去買了一大堆。自以為佔了便宜,殊不知那些瘋搶的賣家中其實不少是託。就算你一到家就幡然醒悟,再回頭去找,那些人已經毫無蹤跡了。“風”雖然是舊社會的稱呼,但前幾年不也出現過類似的網際網路詐騙嗎?賣古玩珍奇或者珠寶玉石的群,其實群裡就一個買家,其他的都是托兒,一群人忽悠著一個人高價買假貨,一忽悠一個準兒。還有“房托兒”,“酒托兒”,接著相親的“飯托兒,五花八門。”
馬:指的是單槍匹馬,一個人行騙。雖然沒有搭檔,但逃起來卻比較方便。一般這些騙子都是嘴皮子利落的主兒,而且眼光比較毒辣,專挑沒什麼經驗的人下手。先以利誘之,然後騙人上鉤。
燕:也有寫作“顏”的,顧名思義,用美色引誘男人上鉤。馬上要成事兒的時候,突然自稱女人丈夫或者哥哥爹爹什麼的人就跳出來,女的也就突然沒有了方才“你情我願”的模樣,連哭帶鬧還要上吊,一口咬定是被逼的。丈夫或者哥哥就趁機開口要錢,上當的人為了不把醜事傳出去,一般都會選擇破財免災,息事寧人。這就是咱們這裡說的“仙人跳”。
別以為仙人跳是老戲碼,如今的老戲碼已經“推陳出新”,變得更加醜惡。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某明星,或著名某網際網路大佬,在外國遭遇“仙人跳”,被人敲了竹槓的新聞。
雀:也寫作“缺”,指的是官員的缺口。一般也都是團伙作案,幾個人有的當衙役,有的冒充官員,弄點行頭馬匹轎子,就去上任了。而且冒充官員的還真的要會官腔,有點當官兒的派頭。電影《讓子彈飛》裡,飾演張麻子的姜文就是冒名頂替了縣長的身份,還讓自己手下的兄弟扮成給縣長護駕的,一隊人浩浩蕩蕩進了鵝城。差不多就是這個感覺,不過張麻子近乎明搶,而“缺”字門的,則是透過偽裝去欺騙別人。
金:這一類騙子主要是偽裝成世外高人或算命先生,他們有察言觀色的本領,最能拿捏人的表情和心理變化。有一些甚至還會提前踩好點,打聽好目標物件的家庭情況。他們先是仙風道骨的出現,然後偶遇對方,再透過一些危言聳聽的語言來震懾被騙者,然後一副同情加安撫的表情,說:“緣分啊,剛好我有一個破解之法,今天就告訴你吧。” 經過這一番操作,不少人就迷迷糊糊的信了。
評:說的是古代人講評書。評書其實應該算是藝人,但是有些藝人就是不好好說書,故事講到最精彩之處突然戛然而止,騙人第二天繼續去聽。有的第二天他還繼續講別的,就是吊著聽者的胃口。據說過去有些說書先生講武松打虎,講了一個多月,拳頭還沒下去。
彩:通俗來講,就是變戲法的。戲法雖然需要技藝,但大部分其實都是“障眼法”。如今的魔術可登大雅之堂,但當年的戲法有時候被當做騙術來看。現如今也有類似的,80後小時候的噩夢,經常出現在廟會或大集上的“花瓶姑娘”該是其中之一。
掛:這類騙術都會藉助一些工具來完成。比較著名的有隔空取物,油鍋撈錢,赤腳走燒紅的鐵板等等。其實都是利用了一些原理,讓別人相信自己有特殊的本領。
這八小門中的“燕”和“仙人跳”雖然叫法不同,卻是一回事。
如此可以看出,“仙人跳”乃是江湖伎倆,騙的不過是一些錢財,而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它是個什麼檔次,估計您已經心裡有數了。
接下來再說說美人計。
它可是著名的兵法謀略《三十六計》之一。兵法謀略聽起來似乎是指戰場上兩軍對壘的時候才用的計謀,其實不然。所謂“上兵伐謀”,在上戰場之前,各自已經都明裡暗裡出過很多招了。
《六韜·文伐》:“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
這正是“美人計”的出處。
“美人計”一般分兩種。
一種是進獻美女給對方的皇帝或老大,為的是讓他們沉迷美色,日夜歡愉。這樣子不僅會讓他忙到沒時間思考,失去鬥志,更會讓其手下對他失去信心。最著名的“美人計”莫過於范蠡把美女西施謹獻給吳王夫差。
另一種則是美人透過喬裝改扮打入敵人內部,一面讓敵人神魂顛倒,一面竊取有用的情報給自己人。二戰期間著名的美女間諜辛西婭就是這樣的一類。
“仙人跳”和“美人計”看似類似,其實透過上面的文字估計您肯定也知道了,這倆絕對不是一回事,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
1.追求的結果
“仙人跳“就是為了錢財,而“美人計”則是為了更大的目標。
“仙人跳”一般是馬上要成事兒了就開始進入敲詐流程,而“美人計”則是一直要把對方搞到滅國或徹底失敗為止。
2.對美色的要求不一樣
“仙人跳”針對是好色之徒,所以其實有幾分姿色就可以了。而“美人計”則不然,如果當年范蠡不是把絕世美人西施送到夫差的後宮,而是隨便找了個村姑送去,估計夫差分分鐘就把勾踐和范蠡的腦袋砍了。
3.目標不一樣
仙人跳所選的目標,要麼就是小官小吏,要麼就是兜裡有幾個錢的富人。而“美人計”起碼要選擇對方的主帥,甚至是帝王。
4.檔次不一樣
一個叫騙術,一個叫計謀,高下立現。
不過“仙人跳”和“美人計”,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利用了人的慾念,因為有了慾念,才會有弱點。弱點一旦被人抓住,馬上就有了可乘之機。
“仙人跳”與“美人計”,同樣都是以美色為誘惑騙人上鉤,但在本質上卻有很多不同。簡單而言,一個叫“江湖騙術”,一個卻是“三十六計”之一。
仙人跳先說說仙人跳。
有句話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所以這三百六十行就成了我們對各行各業種類的統一稱呼。不過在舊社會,還有外八行之說,指的就是江湖騙術的“蜂馬燕雀,金評彩掛”。這八個小門乾的都是上不了檯面的勾當,其中就有“仙人跳”。
先說說這八小門。
峰:指的是一群人團伙行騙,而且分工明確,以速戰速決的方式讓人上當。一旦得逞,就呼啦啦散去,消失得無影無蹤。舉個簡單的小例子,比如一群人瘋搶著買一樣東西,被不知內情的人看到了,一看又便宜又有那麼多人買,自己也趕緊過去買了一大堆。自以為佔了便宜,殊不知那些瘋搶的賣家中其實不少是託。就算你一到家就幡然醒悟,再回頭去找,那些人已經毫無蹤跡了。“風”雖然是舊社會的稱呼,但前幾年不也出現過類似的網際網路詐騙嗎?賣古玩珍奇或者珠寶玉石的群,其實群裡就一個買家,其他的都是托兒,一群人忽悠著一個人高價買假貨,一忽悠一個準兒。還有“房托兒”,“酒托兒”,接著相親的“飯托兒,五花八門。”
馬:指的是單槍匹馬,一個人行騙。雖然沒有搭檔,但逃起來卻比較方便。一般這些騙子都是嘴皮子利落的主兒,而且眼光比較毒辣,專挑沒什麼經驗的人下手。先以利誘之,然後騙人上鉤。
燕:也有寫作“顏”的,顧名思義,用美色引誘男人上鉤。馬上要成事兒的時候,突然自稱女人丈夫或者哥哥爹爹什麼的人就跳出來,女的也就突然沒有了方才“你情我願”的模樣,連哭帶鬧還要上吊,一口咬定是被逼的。丈夫或者哥哥就趁機開口要錢,上當的人為了不把醜事傳出去,一般都會選擇破財免災,息事寧人。這就是咱們這裡說的“仙人跳”。
別以為仙人跳是老戲碼,如今的老戲碼已經“推陳出新”,變得更加醜惡。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某明星,或著名某網際網路大佬,在外國遭遇“仙人跳”,被人敲了竹槓的新聞。
雀:也寫作“缺”,指的是官員的缺口。一般也都是團伙作案,幾個人有的當衙役,有的冒充官員,弄點行頭馬匹轎子,就去上任了。而且冒充官員的還真的要會官腔,有點當官兒的派頭。電影《讓子彈飛》裡,飾演張麻子的姜文就是冒名頂替了縣長的身份,還讓自己手下的兄弟扮成給縣長護駕的,一隊人浩浩蕩蕩進了鵝城。差不多就是這個感覺,不過張麻子近乎明搶,而“缺”字門的,則是透過偽裝去欺騙別人。
金:這一類騙子主要是偽裝成世外高人或算命先生,他們有察言觀色的本領,最能拿捏人的表情和心理變化。有一些甚至還會提前踩好點,打聽好目標物件的家庭情況。他們先是仙風道骨的出現,然後偶遇對方,再透過一些危言聳聽的語言來震懾被騙者,然後一副同情加安撫的表情,說:“緣分啊,剛好我有一個破解之法,今天就告訴你吧。” 經過這一番操作,不少人就迷迷糊糊的信了。
評:說的是古代人講評書。評書其實應該算是藝人,但是有些藝人就是不好好說書,故事講到最精彩之處突然戛然而止,騙人第二天繼續去聽。有的第二天他還繼續講別的,就是吊著聽者的胃口。據說過去有些說書先生講武松打虎,講了一個多月,拳頭還沒下去。
彩:通俗來講,就是變戲法的。戲法雖然需要技藝,但大部分其實都是“障眼法”。如今的魔術可登大雅之堂,但當年的戲法有時候被當做騙術來看。現如今也有類似的,80後小時候的噩夢,經常出現在廟會或大集上的“花瓶姑娘”該是其中之一。
掛:這類騙術都會藉助一些工具來完成。比較著名的有隔空取物,油鍋撈錢,赤腳走燒紅的鐵板等等。其實都是利用了一些原理,讓別人相信自己有特殊的本領。
這八小門中的“燕”和“仙人跳”雖然叫法不同,卻是一回事。
如此可以看出,“仙人跳”乃是江湖伎倆,騙的不過是一些錢財,而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它是個什麼檔次,估計您已經心裡有數了。
美人計接下來再說說美人計。
它可是著名的兵法謀略《三十六計》之一。兵法謀略聽起來似乎是指戰場上兩軍對壘的時候才用的計謀,其實不然。所謂“上兵伐謀”,在上戰場之前,各自已經都明裡暗裡出過很多招了。
《六韜·文伐》:“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
這正是“美人計”的出處。
“美人計”一般分兩種。
一種是進獻美女給對方的皇帝或老大,為的是讓他們沉迷美色,日夜歡愉。這樣子不僅會讓他忙到沒時間思考,失去鬥志,更會讓其手下對他失去信心。最著名的“美人計”莫過於范蠡把美女西施謹獻給吳王夫差。
另一種則是美人透過喬裝改扮打入敵人內部,一面讓敵人神魂顛倒,一面竊取有用的情報給自己人。二戰期間著名的美女間諜辛西婭就是這樣的一類。
二者區別“仙人跳”和“美人計”看似類似,其實透過上面的文字估計您肯定也知道了,這倆絕對不是一回事,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
1.追求的結果
“仙人跳“就是為了錢財,而“美人計”則是為了更大的目標。
“仙人跳”一般是馬上要成事兒了就開始進入敲詐流程,而“美人計”則是一直要把對方搞到滅國或徹底失敗為止。
2.對美色的要求不一樣
“仙人跳”針對是好色之徒,所以其實有幾分姿色就可以了。而“美人計”則不然,如果當年范蠡不是把絕世美人西施送到夫差的後宮,而是隨便找了個村姑送去,估計夫差分分鐘就把勾踐和范蠡的腦袋砍了。
3.目標不一樣
仙人跳所選的目標,要麼就是小官小吏,要麼就是兜裡有幾個錢的富人。而“美人計”起碼要選擇對方的主帥,甚至是帝王。
4.檔次不一樣
一個叫騙術,一個叫計謀,高下立現。
不過“仙人跳”和“美人計”,從某種程度上說都是利用了人的慾念,因為有了慾念,才會有弱點。弱點一旦被人抓住,馬上就有了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