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音樂需要學習識譜、樂理知識,外加了解一下音樂史。因為只有經過學習之後,才能夠透過音樂獲得更大的快感,大腦會更敏感、更清晰,能接受更多樣的音樂形式。另外,如果能學習一門樂器就更好了。還有,想要欣賞音樂,不僅要學習理論上的東西,還要透過一些訓練來啟用你的大腦,因為只有大腦對音樂敏感了,才會體會到更多的東西。
我自己的情況是愛聽音樂,但沒系統學過音樂。我從小家裡就有2.0音箱,能放CD和磁帶,所以從小到大一直在聽音樂,風格多樣。前一陣問我媽,她說胎教音樂是莫扎特...怪不得我愛聽古典。
1、樂理、視唱練耳對欣賞音樂的影響:
自己算是學過樂器,但是我比較奇葩,5歲開始學了4年電子琴,一點兒樂理知識都沒學,完全不知道視唱練耳這四個字,不知道CDEFGAB啥意思;一直在用五線譜,但讀譜不及格。學琴的時候我就靠機械記憶以及背譜為生。。。這樣學琴,唯一收穫的就是樂感、音準、節奏感比普通人好,簡譜讀譜無壓力,背譜快,除此之外沒了。所以,我學琴對於欣賞音樂沒啥影響,直到高中,我都是在不懂樂理的前提下聽音樂。這種體驗就是聽過的旋律容易記住,但不會扒譜,只會哼唱,比如“啦啦啦”這種,音準還湊合,畢竟鍵盤上彈錯一個音就特別不和諧。高中音樂課學了樂理,知道了音名調性,知道了什麼是大小調。在這之後的好處也沒什麼,因為沒有學樂器。唯一有用的地方,就是大一合唱時唱男低聲部,在iPhone上用Real Piano找音準,別人感到有點兒好奇。
等到自己能體會學樂理對欣賞音樂的幫助,還要等到2017年學了口琴之後。我當時就是抱著學習樂理的目的,彌補小時候的遺憾,挑了口琴這件樂器(半音階和十孔)。同時,我也接觸了大量的音樂小白,在教學以及自學過程中體會到了懂樂理的好處。
首先是對音高的敏感度,會樂理的人必然會唱大調音階,知道音程關係。我有測試過大一學弟,分別吹135,問他們是那幾個音,結果回答123。。。我雖然沒學過視唱練耳,但還是有音準以及對音高的敏感度的,這樣會容易記憶音樂的旋律,而且自己唱不準的話能聽出來並改正。這也是為什麼我很晚才有自己的MP3,因為自己喜歡的一些音樂已經背下來了,想聽的話在大腦裡播放就行了。
還有就是聽到的東西不一樣了。我自從學口琴以後,聽一些不復雜的音樂就不再是單純的“啦啦啦”“啊啊啊”,而是不由自主地反映出唱名(首調耳朵)。就在昨晚,我出去練口琴,回想起前天看的電影《芳華》,很容易就把《絨花》的旋律吹出來了。然後再聽幾遍韓紅的原曲,確定一些細節,就這樣把譜子記住了。
而從來沒有學過音樂的人,聽到的音樂和別人有著生理上的不同,以至於我自己都有點兒吃驚。比如我教口琴時,很多人對音高不敏感,吹錯了自己竟然聽不出來。更驚人的是,很多人耳朵分辨不出單音和雙音的區別。比如他們同時吹響低音5和1、低音7和2,還以為自己吹的就是單音1和2。這導致的後果,就是無法欣賞沒有歌詞的音樂。很多人不喜歡古典樂,就是因為他們聽到都是混沌的,無法提煉出清晰的線條並感受一些微妙的變化,更別說多聲部了。
2、音樂史等知識對欣賞音樂的影響。
如果音樂課不教,幾乎沒有人會主動去聽沒有歌詞的嚴肅音樂吧?目前年輕人的欣賞水平,連歐美流行樂聽的人都不多,更別提古典爵士民樂後搖了。根據我瞭解的情況大多數人最多做到聽一些New Age、輕音樂。有一次我在KTV點了一首Hero(雖然不好唱),有人就問是不是新歌...就我的感覺,如果音樂課沒有反覆背誦那些作曲家,學習中西方音樂史,恐怕沒人去聽古典樂爵士樂。在主流媒體上也看不到任何關於嚴肅音樂的新聞,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算是個大事吧?然而我每年只在數碼多這個小眾網站看到深入的文章。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樣認真上音樂課美術課,可是每個人都要反覆背、做題,熟悉這些音樂史上著名的作品、風格、人物,最起碼做到不陌生。這樣,就會有好奇心,想要聽一下整天背的音樂是什麼樣子的。而沒上過音樂課,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動力去聽不同型別的音樂風格。
我比較幸運,從小到大的學校在當地都比較好,音樂美術課沒有被佔用過,而且老師都很認真地上。更幸運的是,我在山東,高考考基本能力,是全國最後一批考基本能力的學生(2013年)。那時候音樂課本對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都有很清晰的介紹,學生需要掌握並背誦一些知名作曲家的代表作、風格,還要記住那幾個西方古典作曲家的長相~因為考試會考。看圖識別樂器也是必備的。對於中國民樂,知道蒙古族音樂有長調短調,有馬頭琴呼麥,陝北民歌有信天游、小調、勞動號子;知道豫劇、黃梅戲、越劇、京劇的代表作,識別生旦淨醜。知道京劇西皮二黃,京韻大鼓實際上是小鼓。。。近代的音樂,知道"藍調之王"B.B.King,"爵士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總之,欣賞音樂有門檻,如果你熱愛音樂愛聽音樂,那麼強烈推薦你學習一些知識,因為你知道的越多,從音樂獲得的快感就更大。當然,最好是買一件樂器,這樣你就不僅僅是聽,而且能把喜歡的旋律演奏出來,特別有成就感。
欣賞音樂需要學習識譜、樂理知識,外加了解一下音樂史。因為只有經過學習之後,才能夠透過音樂獲得更大的快感,大腦會更敏感、更清晰,能接受更多樣的音樂形式。另外,如果能學習一門樂器就更好了。還有,想要欣賞音樂,不僅要學習理論上的東西,還要透過一些訓練來啟用你的大腦,因為只有大腦對音樂敏感了,才會體會到更多的東西。
我自己的情況是愛聽音樂,但沒系統學過音樂。我從小家裡就有2.0音箱,能放CD和磁帶,所以從小到大一直在聽音樂,風格多樣。前一陣問我媽,她說胎教音樂是莫扎特...怪不得我愛聽古典。
1、樂理、視唱練耳對欣賞音樂的影響:
自己算是學過樂器,但是我比較奇葩,5歲開始學了4年電子琴,一點兒樂理知識都沒學,完全不知道視唱練耳這四個字,不知道CDEFGAB啥意思;一直在用五線譜,但讀譜不及格。學琴的時候我就靠機械記憶以及背譜為生。。。這樣學琴,唯一收穫的就是樂感、音準、節奏感比普通人好,簡譜讀譜無壓力,背譜快,除此之外沒了。所以,我學琴對於欣賞音樂沒啥影響,直到高中,我都是在不懂樂理的前提下聽音樂。這種體驗就是聽過的旋律容易記住,但不會扒譜,只會哼唱,比如“啦啦啦”這種,音準還湊合,畢竟鍵盤上彈錯一個音就特別不和諧。高中音樂課學了樂理,知道了音名調性,知道了什麼是大小調。在這之後的好處也沒什麼,因為沒有學樂器。唯一有用的地方,就是大一合唱時唱男低聲部,在iPhone上用Real Piano找音準,別人感到有點兒好奇。
等到自己能體會學樂理對欣賞音樂的幫助,還要等到2017年學了口琴之後。我當時就是抱著學習樂理的目的,彌補小時候的遺憾,挑了口琴這件樂器(半音階和十孔)。同時,我也接觸了大量的音樂小白,在教學以及自學過程中體會到了懂樂理的好處。
首先是對音高的敏感度,會樂理的人必然會唱大調音階,知道音程關係。我有測試過大一學弟,分別吹135,問他們是那幾個音,結果回答123。。。我雖然沒學過視唱練耳,但還是有音準以及對音高的敏感度的,這樣會容易記憶音樂的旋律,而且自己唱不準的話能聽出來並改正。這也是為什麼我很晚才有自己的MP3,因為自己喜歡的一些音樂已經背下來了,想聽的話在大腦裡播放就行了。
還有就是聽到的東西不一樣了。我自從學口琴以後,聽一些不復雜的音樂就不再是單純的“啦啦啦”“啊啊啊”,而是不由自主地反映出唱名(首調耳朵)。就在昨晚,我出去練口琴,回想起前天看的電影《芳華》,很容易就把《絨花》的旋律吹出來了。然後再聽幾遍韓紅的原曲,確定一些細節,就這樣把譜子記住了。
而從來沒有學過音樂的人,聽到的音樂和別人有著生理上的不同,以至於我自己都有點兒吃驚。比如我教口琴時,很多人對音高不敏感,吹錯了自己竟然聽不出來。更驚人的是,很多人耳朵分辨不出單音和雙音的區別。比如他們同時吹響低音5和1、低音7和2,還以為自己吹的就是單音1和2。這導致的後果,就是無法欣賞沒有歌詞的音樂。很多人不喜歡古典樂,就是因為他們聽到都是混沌的,無法提煉出清晰的線條並感受一些微妙的變化,更別說多聲部了。
2、音樂史等知識對欣賞音樂的影響。
如果音樂課不教,幾乎沒有人會主動去聽沒有歌詞的嚴肅音樂吧?目前年輕人的欣賞水平,連歐美流行樂聽的人都不多,更別提古典爵士民樂後搖了。根據我瞭解的情況大多數人最多做到聽一些New Age、輕音樂。有一次我在KTV點了一首Hero(雖然不好唱),有人就問是不是新歌...就我的感覺,如果音樂課沒有反覆背誦那些作曲家,學習中西方音樂史,恐怕沒人去聽古典樂爵士樂。在主流媒體上也看不到任何關於嚴肅音樂的新聞,每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算是個大事吧?然而我每年只在數碼多這個小眾網站看到深入的文章。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樣認真上音樂課美術課,可是每個人都要反覆背、做題,熟悉這些音樂史上著名的作品、風格、人物,最起碼做到不陌生。這樣,就會有好奇心,想要聽一下整天背的音樂是什麼樣子的。而沒上過音樂課,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動力去聽不同型別的音樂風格。
我比較幸運,從小到大的學校在當地都比較好,音樂美術課沒有被佔用過,而且老師都很認真地上。更幸運的是,我在山東,高考考基本能力,是全國最後一批考基本能力的學生(2013年)。那時候音樂課本對西方音樂史、中國音樂史都有很清晰的介紹,學生需要掌握並背誦一些知名作曲家的代表作、風格,還要記住那幾個西方古典作曲家的長相~因為考試會考。看圖識別樂器也是必備的。對於中國民樂,知道蒙古族音樂有長調短調,有馬頭琴呼麥,陝北民歌有信天游、小調、勞動號子;知道豫劇、黃梅戲、越劇、京劇的代表作,識別生旦淨醜。知道京劇西皮二黃,京韻大鼓實際上是小鼓。。。近代的音樂,知道"藍調之王"B.B.King,"爵士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總之,欣賞音樂有門檻,如果你熱愛音樂愛聽音樂,那麼強烈推薦你學習一些知識,因為你知道的越多,從音樂獲得的快感就更大。當然,最好是買一件樂器,這樣你就不僅僅是聽,而且能把喜歡的旋律演奏出來,特別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