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黔首一枚

    很久很久了,一年只能請一次假,其他工作日都要正常上班。

    每次孩子放暑假和寒假就是我們這些家長最頭疼的時候,必須要上班養家,沒法請假陪孩子出門逛逛,更別說平時的工作日了,偶爾能請個假都用來應付家裡急事了,怎麼可能還用來幹別的呢!

    這可能也是大多數上班族的痛苦吧,人要生活就要掙錢,別的能力沒有就是給別人打工掙兩錢,不敢再多要求了。

    好羨慕自由職業者和不用為生計發愁的人啊!

  • 2 # 愛的傷了愛的痛

    有的人過了一個年齡段都不想出去玩,2010年三天兩頭去網咖KTV喝酒,回家過年,也是天天KTV燒烤店,去我叔家睡,整天不著家,現在出去買生活用品之外也沒有想去玩,主要是單身一個人,覺得沒意義,那怕在苦在累都自己扛著,浪的年紀已經過了,出去玩也覺得沒意思了。

  • 3 # 張大媽聊生活

    其實,感覺讀書期間的時間是比較自由的。那個時候有暑假和寒假,年齡也比較小,自己的考慮只有學習,父母給我們撐起了一片天,所以讀書期間是比較有時間出去旅遊的。

    反而,到了自己工作以後,生活的壓力比較大,生活節奏也很快,很少有閒下來的功夫,想出去旅遊也變成了奢望。

    常常是年初定計劃,到年末發現,忙忙碌碌了一年,旅行計劃也沒有完成。

    尤其是剛剛畢業單身,剛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出去旅行常常會陷入“有錢沒時間,有時間沒錢”的尷尬。

    因為剛剛進入社會,需要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做出成績,就需要努力,加班,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剛剛進入社會,一般收入也不會太高,現在旅行花費也比較高,可能也會旅行的次數變少。

    但是,單身的寶寶們遇到另一半以後,旅行次數就會增多了。不是有一句話很火嗎,結婚前一定要出去旅行一次。其實呢,一次長途旅行,從吃喝住行簡直是人與人之間360度無死角的磨合,從旅行的細節中可以看到人品。只有互相理解,彼此關心,加強交流和溝通,才能走的長久。

    到了結婚後,有了小孩,家人一起帶著小孩出去走走的願望更加強烈了。這個時候,如果不是房貸車貸壓力很大的話,每年帶著小孩至少旅行一次,對於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好的。

    旅行是對自己最大的投資

    也會讓自己更懂生活

    見識越多

    回憶越多

    旅行,會讓生活更美好

  • 4 # 嘉MR

    我2012年大學畢業,畢業後也換了三份工作,都是在私企上班,單休,節假日輪休。不敢說對工作有多盡職盡責,但也是全勤,有時還加班。風裡雨裡騎著電瓶車早出晚歸,好不容易休息,肯定是睡一個自然醒。

    說到逛街,對於一個男人肯定沒有嗜好,就買買衣服及生活用品。有時也覺得我生活很枯燥,因為我不玩遊戲,就算有熱門手遊,玩幾天就罷手。所以休息都是窩在住處看看電視,做做飯吃,偶爾朋友同事之間串串門,有時會和朋友一起去酒吧,這也算是是我的娛樂活動了吧。可是去到酒吧,也是找一個角落坐著聽別人高歌。好吧,我的生活確實太單調了…

    再後來,到2015年,我選擇了創業。女朋友(現在是老婆了)公司(保險公司)組織去三亞培訓,心想一起去玩一下,但處於剛創業還有許多事情要辦,加上當時招聘了員工,所以離不開公司。轉眼到了2018年,創業這三年有太多艱辛,可以說舉步維艱。但沒辦法,既然選擇,應該堅持走一段再看。如果真無法繼續創業,可能會選擇找一個穩定一點的工作上班,或換一個行業。這是最壞的打算,畢竟生活還得繼續,為了家庭不可能不作一些放棄。目前對自己創立的平臺不想放棄,有一種不甘心,也不想讓父母失望,這其中也有他們的幫助和理解。

    這幾年中也計劃要出去旅遊一下,可是計劃沒變化快,時間總是一天一天的過去,自己還是原地踏步。

    其實,我心裡還是迴響著那句話“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我也想出去走走轉轉,欣賞一下外面的風景,吸收一下外面的空氣,感受一下外面的風土人情。未來的兩年內,定會帶上家人出去遊玩一下,第一站想去北京,爬長城,到天安門看升國旗,遊故宮……

    工作,就是為了有一個更好的生活,所以,一切努力都不是白費,只要自己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情,未來都是美好的。有一句俗語“先苦後甜”,所以,如果目前達不到自己所設想的,那麼還需繼續堅持,作眼未來,珍惜當天。總有一天,夢想會實現的!

  • 5 # 半夏微涼兮

    2018年年底到2019年初,也就現在,是新的一波失業潮。社保和稅務的合併讓這個情況雪上加霜。小企業因為負擔不起巨大的人力成本企業主選擇就地解散。給你算算:

    稅改前:社保基數2000,個人養老保險2000*0.08=160,醫保2000*0.02=40,還有0.5%失業險,公積金因單位而異,不過該政策已經淪為劫貧濟富的工具。單位為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2000*0.2=400,醫保2000*0.07=140,還有失業、工傷、生育險、大病險

    稅改後,社保基數調整為全年計稅工資綜合除以12。

    舉個栗子:原來月薪8000,無年終獎,按照社保基數2000繳納五險,個人部分大概為200元左右,企業部分大概為600元左右。稅改後,個人需繳納800月左右的費用,企業需要繳納2400元。

  • 6 # 韓國女婿Mike

    由於是自由工作者,所以時間都是自己安排的。如果是逛街,工作日還是非工作日那應該沒多大差別。如果是旅遊,肯定推薦在非假日時間出去。

    現在旅遊已經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塊,很多人每年都會有1~2次固定的出行計劃。但是工作日和非工作日出行,差別真的非常大。旅遊旺季時,光排隊可能就會佔用一半的旅行時間。今年夏天,帶著父母老婆孩子去了一趟西安。西安是旅遊勝地。夏天的人流可想有多大。當然,我還是沒有料到。第一天去了兵馬俑,一大早跟著旅行團的大巴車出發,到門口已經是人山人海了。終於進去了,還是排隊。華山更不用說,到一個地方都排了1,2個小時。在回程的路上,我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如果在假期去旅遊,那麼要比旅行團出發的時間再早1個小時出發。這樣旅行過程才能相對舒適點。能不跟團儘量不跟團,跟團最好是小團出行,是那種行程安排提前的那種團,行業內有時候叫精品團。貴一點很值。

    當然,如果非假日出行,會輕鬆自在得多。同樣,3年前,10月6日帶著老婆孩子自駕去杭州旅遊。國慶的高峰剛過去,訂酒店、吃飯、玩景點首先不排隊,其次玩的過程中,隨時可以坐一坐看一看。溼地公園竟然慢悠悠逛了一整天。出來的時候,船上就我們一家3口。。。到現在回想起來,杭州的那一趟旅行真的是非常舒適的一次旅行。

    總之,非假日出行,不僅僅可以節省大量的排隊時間,旅行的舒適感也會高出很多。所以如果有出行計劃,可以用請假來安排行程。旺季時,寧願不出門,宅在家裡反而更舒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制葡萄酒變味還能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