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從來沒說過清熱解毒的“毒”和“病毒”是一回事。學中醫需要有一點古文基礎和訓詁能力。“清熱解毒”一詞是互文,說成白話就是“清解熱毒”,“熱毒”在中醫概念裡是具有“熱”的性質,表現出“毒”的特點的一種病邪,臨床症狀為病人自覺發熱(多伴有體溫上升,但特殊情況下體溫也會正常),出現區域性紅腫熱痛的症狀(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體表潰爛等)。中醫認為這種疾病本質上是“熱”邪導致,所以應用涼藥以“清”之,故稱這種治療方法為“清熱”。而“毒”字值得玩味,我們常說一個人“眼睛很毒”,這個“毒”字有一針見血、能聚焦到重點和關鍵的意思。前面講過這種疾病會出現區域性紅腫熱痛的表現,意思就是熱邪聚集在關鍵部位,故稱之為“熱毒”。而要將聚在一起的東西散開,有個很確切的字可以形容,就是庖丁解牛的“解”,《莊子·養生主》裡形容牛經過庖丁的屠宰之後“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牛經過解剖,肉就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不復原形了。用具有發散性質的藥物將聚在一起的“熱毒”散開,稱之為“解毒”,我覺得是十分貼切的。“清熱解毒”四個字裡麵包含著這麼多資訊,沒有具體學過中國文化和中醫的人能夠解讀出這些內涵嗎?只會出現把“毒”當成“病毒”這種望文生義的笑話吧。可惜這笑話並不可笑,不僅導致很多人的疾病被誤診誤治,還讓中醫背上莫須有的罵名。這該怪誰呢?引用徐文兵《字裡藏醫》裡的一段話吧:之所以要學習中醫,就是要求人們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正確使用中藥,化害為利。所以,古人說:“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兒女者,不知醫為不孝。”以前人們懂藥性,有這個常識。而且從古至今,藥店裡面都有坐堂大夫,問病給藥,現場指導買藥。現在坐堂醫被取締了;中成藥大多被標記為OTC,非處方藥,誰都可以買,不懂中醫也可以隨便買;西醫大夫也就學了幾十個小時的中醫課程,就可以開中藥。等出了事故,不反思使用者的問題,卻把屎盆子全都扣在中醫中藥上。毒(按注:這裡的“毒”又是不同的概念了,是指藥物本身的偏性,中醫認為中藥治療疾病的原理,就在於用藥物本身的偏性去糾正人體的偏性)是藥物的本性,速度快也是車馬的本性,並無利害、好壞之分。關鍵在於人的掌握和使用,使用得當則有利,使用不當則有害。不知道車馬的危險,去開車、騎馬,遲早會死於無知;明知車馬兇險,但是不去學習開車、騎馬就敢開車、騎馬的人,遲早會死於無畏;會開車、騎馬的的人,如果不守交通規則、漫不經心,遲早會死於無德;出了問題,如果不反思自己,反而去怪怨車、馬和發明製造車馬的人,那就是無恥了。
中醫從來沒說過清熱解毒的“毒”和“病毒”是一回事。學中醫需要有一點古文基礎和訓詁能力。“清熱解毒”一詞是互文,說成白話就是“清解熱毒”,“熱毒”在中醫概念裡是具有“熱”的性質,表現出“毒”的特點的一種病邪,臨床症狀為病人自覺發熱(多伴有體溫上升,但特殊情況下體溫也會正常),出現區域性紅腫熱痛的症狀(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體表潰爛等)。中醫認為這種疾病本質上是“熱”邪導致,所以應用涼藥以“清”之,故稱這種治療方法為“清熱”。而“毒”字值得玩味,我們常說一個人“眼睛很毒”,這個“毒”字有一針見血、能聚焦到重點和關鍵的意思。前面講過這種疾病會出現區域性紅腫熱痛的表現,意思就是熱邪聚集在關鍵部位,故稱之為“熱毒”。而要將聚在一起的東西散開,有個很確切的字可以形容,就是庖丁解牛的“解”,《莊子·養生主》裡形容牛經過庖丁的屠宰之後“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牛經過解剖,肉就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樣,不復原形了。用具有發散性質的藥物將聚在一起的“熱毒”散開,稱之為“解毒”,我覺得是十分貼切的。“清熱解毒”四個字裡麵包含著這麼多資訊,沒有具體學過中國文化和中醫的人能夠解讀出這些內涵嗎?只會出現把“毒”當成“病毒”這種望文生義的笑話吧。可惜這笑話並不可笑,不僅導致很多人的疾病被誤診誤治,還讓中醫背上莫須有的罵名。這該怪誰呢?引用徐文兵《字裡藏醫》裡的一段話吧:之所以要學習中醫,就是要求人們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正確使用中藥,化害為利。所以,古人說:“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為人兒女者,不知醫為不孝。”以前人們懂藥性,有這個常識。而且從古至今,藥店裡面都有坐堂大夫,問病給藥,現場指導買藥。現在坐堂醫被取締了;中成藥大多被標記為OTC,非處方藥,誰都可以買,不懂中醫也可以隨便買;西醫大夫也就學了幾十個小時的中醫課程,就可以開中藥。等出了事故,不反思使用者的問題,卻把屎盆子全都扣在中醫中藥上。毒(按注:這裡的“毒”又是不同的概念了,是指藥物本身的偏性,中醫認為中藥治療疾病的原理,就在於用藥物本身的偏性去糾正人體的偏性)是藥物的本性,速度快也是車馬的本性,並無利害、好壞之分。關鍵在於人的掌握和使用,使用得當則有利,使用不當則有害。不知道車馬的危險,去開車、騎馬,遲早會死於無知;明知車馬兇險,但是不去學習開車、騎馬就敢開車、騎馬的人,遲早會死於無畏;會開車、騎馬的的人,如果不守交通規則、漫不經心,遲早會死於無德;出了問題,如果不反思自己,反而去怪怨車、馬和發明製造車馬的人,那就是無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