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沙漠氣候: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兩側,全年高溫,炎熱乾燥,極少下雨。
地中海氣候: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在南、北緯15°~30°之間,全年高溫,一年分幹、溼兩季。
熱帶雨林氣候: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北緯10°至25°之間的大陸東岸,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溼潤氣候:南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全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北緯35°~55°左右的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北緯35°~50°的亞洲和北美大陸的中心部分,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乾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在北緯50°~65°之間,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涼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極地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冬長而嚴寒,夏短而低溫,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熱的月份。
極地冰原氣候: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全年酷寒,降水極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氣候:在中緯度地區的高原地區,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海拔加而減,隨海拔減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全年低溫,年氣溫差較小,日較差大。
擴充套件資料:
影響因素
指影響氣候狀態。決定各地氣候物理條件的因素。這種物理條件主要是指決定地球上各地位置的地理諸要素,如緯度、高度、海陸分佈、相對海陸的位置、地形等等。此外,海流、穩定性的高、低氣壓的位置、盛行風也可作為氣候因素。
氣候是常年變化的,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和物理條件,有時候也叫作氣候因素。在這時候,黃道傾斜,大氣的組成,地殼變動,水陸分佈,海流等也構成氣候因素。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過程,就是一個地區形成過程。
中國的氣候分類
中國氣候區劃大多是以≥10℃活動積溫或≥10°C日數為主來確定溫度帶界限指標的。在擬定界限指標時,重要依據是植物分佈和農業上的差別,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過生態氣侯區劃,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生態氣侯的內涵。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以≥10℃等效積溫作為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將全國劃分Ⅰ為赤道熱帶、Ⅱ為中熱帶、Ⅲ邊緣熱帶、Ⅳ南亞熱帶、Ⅴ中亞熱帶、Ⅵ北亞熱帶、Ⅶ南溫帶、Ⅷ中溫帶、Ⅸ北溫帶、Ⅹ寒帶等10個一級溫度帶。
然後在各溫度帶中根據g乾溼氣候型等級,劃分溼潤(M)、半溼潤(SM)、半乾旱(SD)、乾旱(D)和極乾旱(DD)等30個氣候區。
熱帶沙漠氣候: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兩側,全年高溫,炎熱乾燥,極少下雨。
地中海氣候:副熱帶緯度的大陸西岸,約在緯度30°~40°之間,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在南、北緯15°~30°之間,全年高溫,一年分幹、溼兩季。
熱帶雨林氣候: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北緯10°至25°之間的大陸東岸,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季風和亞熱帶溼潤氣候:南北緯25°~35°亞熱帶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位於大陸西岸,南、北緯40°~60°地區,全年溫和多雨。
溫帶季風氣候:北緯35°~55°左右的大陸東岸,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大陸性氣候:北緯35°~50°的亞洲和北美大陸的中心部分,冬寒夏熱,年溫差較大,乾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在北緯50°~65°之間,冬季長而嚴寒,夏季短而涼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極地苔原氣候: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北冰洋沿岸,冬長而嚴寒,夏短而低溫,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熱的月份。
極地冰原氣候:極地及其附近地區,全年酷寒,降水極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氣候:在中緯度地區的高原地區,氣候垂直變化明顯,氣溫隨海拔加而減,隨海拔減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全年低溫,年氣溫差較小,日較差大。
擴充套件資料:
影響因素
指影響氣候狀態。決定各地氣候物理條件的因素。這種物理條件主要是指決定地球上各地位置的地理諸要素,如緯度、高度、海陸分佈、相對海陸的位置、地形等等。此外,海流、穩定性的高、低氣壓的位置、盛行風也可作為氣候因素。
氣候是常年變化的,引起這種變化的原因和物理條件,有時候也叫作氣候因素。在這時候,黃道傾斜,大氣的組成,地殼變動,水陸分佈,海流等也構成氣候因素。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過程,就是一個地區形成過程。
中國的氣候分類
中國氣候區劃大多是以≥10℃活動積溫或≥10°C日數為主來確定溫度帶界限指標的。在擬定界限指標時,重要依據是植物分佈和農業上的差別,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過生態氣侯區劃,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生態氣侯的內涵。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以≥10℃等效積溫作為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將全國劃分Ⅰ為赤道熱帶、Ⅱ為中熱帶、Ⅲ邊緣熱帶、Ⅳ南亞熱帶、Ⅴ中亞熱帶、Ⅵ北亞熱帶、Ⅶ南溫帶、Ⅷ中溫帶、Ⅸ北溫帶、Ⅹ寒帶等10個一級溫度帶。
然後在各溫度帶中根據g乾溼氣候型等級,劃分溼潤(M)、半溼潤(SM)、半乾旱(SD)、乾旱(D)和極乾旱(DD)等30個氣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