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蘑菇雅說

    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相信我們在很多的古裝電視劇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個情節,軍隊行軍之間以鴿子來進行資訊的傳遞,那麼在真實的古代中,這一點真的有可能實現嗎?“兵鴿鴿”真的存在嘛?

    耗時性

    即使是在現代,培養一隻懂得路的鴿子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在古代便更不簡單了,首先必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只要鴿子以後可以順利傳達資訊便可以了,但是最起碼讓鴿子培養出可以認清路線,不要誤飛,這是肯定要很多時間的,所以就算有,也不會得到普及。

    可行性

    鴿子為什麼懂得認路?主要是因為它們會自己辨別磁場和緯度的變化,加上知道目的地的具體位置才可以實現。而且在古代行軍打仗,軍隊的位置是隨戰局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在軍隊間傳輸是不可能的,最多隻可以存在於軍隊與城鎮的傳輸,而且因為鴿子認固定地方,所以一般是軍隊放出鴿子向城鎮傳遞資訊,加上培養鴿子的不易,傳遞的資訊也應該是比較緊急的事情了。

    所以說,鴿子傳遞情報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使用的頻率應該不會太高,甚至可能民間有固定位置之間的傳遞會使用得更多。

  • 2 # 夢想啟航2019

    我們在很多古代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或電影中,都會看到有“飛鴿傳書”的鏡頭:某個將軍或者大俠站在室外,接著一隻信鴿落到他手上。他從信鴿的腳上取下一根小竹管,開啟小竹管,獲得情報。接著,又寫一封信放進鴿子腿上的竹管裡,把資訊傳遞回去,這就是有名的“飛鴿傳書”。

    那麼,古代是不是真的用這種方式傳遞軍情的呢?

    我認為用“飛鴿傳書”來傳遞軍情是非常不靠譜和謹慎的。

    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信鴿絕對不會落到某一個人的手裡的,尤其是將領(包括大俠)的手裡。鴿傳書的原理,是利用鴿子的歸巢性來實現的。要利用這個特性,需要有專門的人員,對鴿子進行飼養和訓練。這個飼養和訓練的人,絕對不是將軍或大俠,他們也沒有空。

    二、信鴿傳遞情報具有單向性。因為信鴿只記得它從小長大的那個巢,所以,它只可能從戰場上飛回來,不可能再返回去。有人說,可以換一隻信鴿傳遞呀,這顯然也是不靠譜的。畢竟誰會把信鴿放在打仗的地方養呢?

    三、軍情如火情,雖然鴿子確實能夠回巢,但是它什麼時候回巢呢?會不會遇到雨就躲避一下?會不會遇到好吃的食物,忙著吃,變慢了回家的速度?如果不是很著急的書信,這都沒有問題,但傳遞軍情,顯然不行。

    四、信鴿在途中會不會遇到危險?比如被人射殺?被老鷹捕食等等。一旦遇到危害,傳遞準確性就會大打折扣。

    五、這種傳遞方式會不會洩密?一旦鴿子被人捕獲,軍事秘密就容易洩露出去。有人說,可以設定密碼,敵人無法破譯。但是,假設敵人把信鴿腿上的情報給換了,讓信鴿帶著假情報回去,那不是會釀成大錯嗎?

    透過以上幾條分析,我認為古代的人是不可能用“飛鴿傳書”方式進行傳遞情報的,畢竟軍情的準確性、安全性、及時性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什麼什麼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