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聶筱筱倩

    會。

    很多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勸我們這種有創傷的人“與自己和解”“原諒別人就是放過自己”“父母也不容易”,那請問那些捅人後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的人,你能原諒嗎?

    之前聽說過很多類似的例子,一個女的,老公出車禍死了,撞死她老公的男人就愧疚地來照顧她,陪伴她,給她錢花,結果最後她居然嫁給了這個人。簡直匪夷所思。

    缺失的東西,靠彌補管用嗎?早已物是人非也無所謂嗎?

    我承認情感可以補救,但只能是彌補,而且還是救回來的,含金量不高啊。

    而且小時候受到的傷害,已經滲透進骨髓了。那些想不通的問題、很多個不眠之夜、對擁有幸福童年的三口之家的人那種羨慕嫉妒恨的微妙情緒……太多太多了,根本不可能放下。

    就好比一棵剛挖出來的人參,你就給它泡在酒裡二十多年,那麼把它取出來後它還是純粹的它嗎?

    所以說,我們這種泡在苦水裡長大的人,心已經苦了,不是後天給幾塊糖就能甜回來的。

  • 2 # 李燕茹婚姻情感諮詢師

    分幾個方面來看!

    1、我們來自原生家庭,或多或少會受原生家庭影響,所以我們的思想行為也會繼承

    2、由於我們個人也是獨立的個體,所以,當我們在社會中,與人交流接觸,這是另外一個生存體系,我們是否受影響的改變自己,也是要看我們接觸經歷的人或者事情,階級不同,影響力不同,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3、我們自身在新環境中遇到的問題困難,是否能激化我們的靈性思維,是否改變脫離原生家庭的影響,這個和我們自身的慾望和需求,有極大的關係!

  • 3 # 除夕小湯圓

    會的,原生家庭裡有些東西真的是會刻到骨子裡的,變成一個烙印,越想避免越避不開。看到過一句話特別有感觸,“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在我的印象裡,小時候父母總是不斷爭吵,語言激烈,我在一旁只會害怕、不知所措,甚至會想既然兩個人在一起總是吵架為什麼不離婚呢?我會羨慕別人家庭和睦,羨慕別人能得到父母的關心愛護,甚至羨慕弟弟。

    在原生家庭裡遭受父母忽視缺愛長大的孩子,會特別敏感自卑,會自我否認,別人對自己好一點,自己就會特別感激,不知所措,覺得自己欠了別人,真的特別卑微。即使知道自己這樣不對,但是逃脫不了這樣的情緒,常常想父母都這樣對自己,別人又憑什麼對你好呢?所以還總是去為傷害自己的人辯解。

    很多時候我們在等父母道歉,而父母卻在等我們道謝,往往到最後剩下的只有沉默。

    希望所有受到過原生家庭傷害的你們,能內心強大,自我治癒,釋懷所有難過,給自己一個嶄新而美好的未來。

  • 4 # 農阿妹

    答案是肯定的!

    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有強迫性重複的觀念,試圖對曾經的創傷事件進行掌控和改變。

    比如一個曾經被媽媽或者爸爸拋棄過的女孩,成年後的親密關係中,總愛問伴侶愛不愛她,是不是不要她了,這樣的女生,缺乏安全感且十分敏感,一旦有一絲的風吹草動,就能讓她做出過激的反應,在伴侶面前成了無理取鬧的女友,反而會因此而離開她,從而在當下的生活創造更多的傷害。

    成年後總是交很多的男朋友,卻往往被渣男劈腿的女生,可能童年時期她的爸爸就是因為外遇離開了家庭。而面對這種創傷無法被看見,無法被撫平時,潛意識會不斷重複這一事件的發生,渴望獲得掌控感,結局不言而喻,依然是不斷的創造傷害。

    有些童年受過虐待的孩子,會產生過度的自責,都是我的錯,是我不夠好才會被如此對待,他們成年後可能依然很愛自己的父母,試圖把錯誤歸結於自己,獲得一絲的掌控感。這樣的人在新生家庭中,很有可能也會受到家暴,並且把錯誤歸結在自己身上,不願意離開那個帶給他們傷害的人,過度的責怪自己不夠好,認為只要自己變好了,就不會遭受這樣的待遇了。

    不要把責任全都推給原生家庭

    這些種種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不是要我們把所有錯誤都推給原生家庭,作為我們破罐破摔或者逃避的理由。在我們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時,被動受到的一切傷害,錯不在我們自己。

    但是,成年後的我們,必須要對自己負責,以後的生活好與不好都是自己在過。勇敢的去面對原生家庭中的創傷,不要再把創傷事件延續到下一代。

    有的人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卻也同樣不平等的對待自己的孩子,因為他們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甚至認為那種不平等的對待是理所當然的,導致了錯誤的認知,從而讓悲劇代代相傳的上演。

    原生家庭給我留下血和淚的教訓

    可以說在需要和媽媽形成依戀關係,和爸爸產生互動的過程裡,我只有奶奶陪伴在身邊。

    我有一個比較冷的家,8歲後跟隨媽媽單獨生活,成了她的出氣筒,無休止的謾罵和鞭打,是我記憶裡最深刻的東西。她從不選擇相信我,情感上不斷的忽視,在她面前收穫的永遠是否定。

    後來的我,當然非常不好,我不知道自己是誰,為什麼要活著,為什麼要遭受這些。一度認為現有的糟糕是理所當然,認為我不配得到關愛,也不值得被愛,認為自己的人生毫無價值和意義。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很久,抑鬱症來敲門我毫無知覺,我的觀念是“這就是我的生活”“太正常了”!

    這種現象一直維持到,受夠了永無天日的黑暗,決心改變自己,卻又迎來躁鬱症的相伴。

    這一切的根都源自於原生家庭,好在此時的我已經不復當年了!

    走出童年創傷的人都是勇士

    原生家庭留給我們的影響,有的人一生都在這種陰影中掙扎打轉受折磨。有的人在發現問題時就開始積極的應對,仍然需要漫長的時間去解決。

    所以說,能夠走出童年創傷的人都是勇士!加油吧各位!未來將由我們自己來掌控!

  • 5 # 海黎娛樂

    一定會的,一個人小時候的經歷會對他整個人的性格產生無窮無盡的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便影響了他的一生。

    最近幾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提及和關注,很多人性格上的不足,透過反觀其原生家庭,追本溯源,也就有了答案。家庭和諧有愛,孩子從小會性格良好,自信、從容。相反的,問題家庭就容易培養出問題孩子。我們可以從自己身上自查一下,比如覺得自己脾氣不好,那父母要麼也是脾氣暴躁,要麼就是過於軟弱太縱容你的脾氣。總之,原生家庭的影子一定會在你身上有所體現甚至影響深遠。

    我們每個人受自己父母的影響,同時我們也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為人父母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希望越來越多的父母可以學習和自省,給孩子一個溫暖美好的原生家庭。

  • 6 # 李建學心理諮詢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貫穿一生且不可磨滅。

      A女士由於婚姻問題過來諮詢。名牌大學畢業的她,擁有一份誘人的職業:一家大型涉外公司的英文翻譯;老公B先生能力突出,是某跨國企業高管。他們在廣州有房有車,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

      這樣的婚姻,在外人看來非常幸福,惹人豔羨。

      然而,他們卻痛苦不堪,平均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雖然經常鬧離婚,兩人卻分分合合,離了婚又復婚,反覆折騰。痛苦不堪的他們,只好尋求婚姻心理諮詢的幫助。

      在諮詢中,對於造成今天如此婚姻局面,彼此相互指責,都覺得是對方的問題。

      瞭解到原生家庭時,核心問題慢慢浮出了水面。

      A女士,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因為私生子拋棄了她們母女。A的母親也很不喜歡她,總覺得就是因為她,自己才會被丈夫拋棄。有時候,A受了委屈,她的母親也只會說她沒用。

      後來,母親再婚,和繼父在一起諸多矛盾,常常掀起腥風血雨。她覺得自己活在一種痛苦和恐懼中,很少感受到母親的愛。

      B先生,也有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自他記事起,父母就在鬧矛盾。他的童年見證了父母吵架、冷戰、背叛、離婚的全過程。

      他一直記得那個場景:父母吵得天翻地覆,他在旁邊嚎啕大哭。

      離婚後,他跟著母親生活。那時候母親身體不太好,工作也不穩定,不完整的家庭加上經濟的拮据讓幼小的他早早就體會到了生活的心酸。

      所幸,兩人都很努力,考上了重點大學,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他們都覺得,一定要讓自己幸福,更要給孩子幸福。抱著這樣美好的願望走在一起後,夫妻倆卻經常吵架,甚至有時候當著孩子的面吵。明顯感到孩子也很不快樂,兩人自責、痛苦又困惑:我們有房有車,經濟收入可觀,什麼都不缺,為何總是要爭吵?為何要讓自己如此難受?為什麼又讓孩子體驗自己幼年的痛苦?

      透過心理諮詢,他們發現,原來是潛意識不能讓自己幸福,所以才會自我破壞。

      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資深諮詢師譚素怡解析:

      人在意識上,都在追求幸福,但潛意識更喜歡那種已經適應了的生活環境,也就是固著於舊有的內在模式。一個從小不快樂的人,成年後若不能修通、突破自己,就只能繼續做一個不幸福、不快樂的人。

      A和B在意識上想擺脫痛苦,但由於早年的生活對於她們來說是痛苦、糾結、悲傷的,他們的潛意識已經習慣了這樣的體驗,漸漸內化成了他們的心理模式,即使長大後,物質條件改變,生活環境改善,但無論外界怎樣變化,其深入骨髓的內在模式並沒有隨著發生質變。

      於是,一旦潛意識察覺到要過上幸福生活了,心底恐懼、無法承受自己對原生家庭的背叛,自己便會莫名其妙地不斷折騰,讓原本美好的生活弄到一團糟,讓自己痛苦不堪,強迫性重複著早年的體驗。

      童年不快樂,成年後不幸福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原因——恐懼。改變,意味著不再忠誠,即背叛,背叛就要被懲罰。因為恐懼懲罰,所以不敢背叛原生家庭,不敢背叛父母,因而不敢改變、不敢幸福!

      可能他們在意識上會覺得,有這樣或那樣的正當理由,令自己的生活變得不堪,但本質上是其潛意識不讓自己幸福。

      其實,兩人在發生衝突糾纏爭吵時,都是一些無關緊要、雞毛蒜皮的瑣事,第二天他們往往都不記得自己在爭吵、糾纏些什麼。他們為何要以這些小事情來破壞夫妻感情呢?其實,這些導火索往往都是被他們自己製造出來的,打著為了讓對方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旗號,殊不知,其實為了讓自己不快樂,是潛意識讓他們回到早年那種糾纏、痛苦的狀態裡。

      當明白了這樣的內心根源後,他們都舒了一口氣。當內在開始有了覺察和成長,便更容易突破舊有模式,打破自設的籬笆牆,他們就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因此,一個人的童年生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今後的人生幸福指數。童年不快樂、不幸福的人,可以獲得某些世俗的成功,但難獲內心的幸福,或者幸福感指數受侷限,極端的例子如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奧地利裔德華人,德意志第三帝國元首、總理,納粹黨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一個令上帝顫抖的魔鬼……

      希特勒的童年,充斥著各種不幸福,他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的家庭中,從小就受到父親的粗暴毆打。

      希特勒後來也提到:我從來沒有愛過我的父親,因為我很怕他,他的脾氣真的很壞,經常用鞭子抽我。

      希特勒一直壓抑著創傷性童年經歷帶給他的極度痛苦,並把這些痛苦投射到他後來所奮鬥的政治舞臺中。

      他一生沒有結婚,他與一些女人的親密友誼通常會由於希特勒做出的反常行為而使這種關係中斷,希特勒的情婦則備受折磨,所有與其關係密切的女人最後都會自殺,或者試圖自殺。

      這帶給我們的啟示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是給予孩子最好的人生禮物,遠比給他萬貫家財更重要、更彌足珍貴。守著萬貫家財,若沒有辦法享受幸福和快樂,反而破壞自己的人生,讓自己痛苦不堪,又有何意義?

      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們成年後擁有了快樂的能力,就有了享受幸福的優先權。無論走到哪裡,過著怎樣的生活,都能快樂地享受人生。

  • 7 # 親子諮詢專家章魚哥

    原生家庭是一個人人格形成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父母給你什麼原生的資源,它便成為你一輩子發展的雛型。這就是生命的代際傳承!所以說一個人的性格或行為模式與我們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而這種聯絡有可能影響我們的一生。

    對於原生家庭對我們好的影響,自是不必說,我們是接納接受的,大部分人提起原生家庭的影響,我們很自然的想到的是它不好的影響。

    1.那些看起來不好的影響,就如一個硬幣的兩面,它有好的一方面,只是太多時候我們看不到那些積極的資源和部分。

    2.作為一個已經成年的人,我們是有能力為自己負責和選擇的,透過自己後天的學習成長,我們是可以改變過去那些原生家庭的規條和限制的。哲學家尼采曾經說過:“任何不能殺死你的,都會使你更強大。”

    當面對這些過去的痛苦創傷,我們是可以選擇繼續去追債不放手,也可以選擇決定涅槃重生。當我們真正能為自己負責,勇於去直面的時候,再回首,原來讓你真正成長起來的時刻,就是那段苦不堪言的歲月。

    3.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原生家庭來的,這是我們的根源,當我們否定這個根源的時候,一生便難以發展自我,只能重複舊有的惡性迴圈,我們說愛自己,就是要從這個生命的最初開始,和原生家庭的和解接納,生命的延續就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這世界沒有什麼完美的原生家庭,嘗試著接納自己,接納父母也是一個有限的人而已。

    4.每個人都是生命延續,家族發展中的一個環節。一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不能選擇出生的家庭,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組建的家庭,可以選擇給我們的下一代提供一個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不良原生家庭”的終結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大天王中的黎明與張學友相比,在你們心中的份量誰更高,你更喜歡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