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30年,秦將內史騰俘獲韓王安,南韓滅;
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俘獲趙王遷,趙國基本滅;
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佔燕都薊城,燕國基本滅。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殺魏王假,魏國滅滅;
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與蒙武俘獲楚王負芻,楚國滅;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ben)攻破臨淄,齊王建投降,齊國滅。
(注: 公元前222年,王賁攻佔遼東,俘虜了燕王喜;接著攻下代城,俘虜了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
從以上紀實可以看到,齊國是最後一個被滅掉的國家。那為什麼齊國是最後一個被滅掉的國家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這是由秦國的國策決定的。秦國當時奉行還是秦昭襄王時期定下的遠交近攻的國策。此國策前期是經過實踐證明的,還在昭襄王沒有勤政的時候,當時的丞相魏冉(秦王的舅舅)曾經攻打過齊國,打勝了又如何?齊國的土地對當時的秦國來說,好比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此,意義何在?!後來睚眥必報的範睢來了,果斷糾正了這種錯誤,使用遠交近攻,蠶食周邊國家,為大一統做準備。
第二:由齊國的地理位置決定。透過地圖可發現,秦齊兩國,一個最西,一個最東,正所謂鞭長莫及,秦國在沒有滅掉韓魏之前,是不可能滅掉齊國的。否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地,風險太大。
第三:由齊國的國力決定。當時的齊王雖說不是很英明,但齊國疆域遼闊,資源豐富,人皆好戰。與秦單挑不行,但再找幾個幫手(合縱其他國家)群毆秦國,勝負就難料了。
公元前230年,秦將內史騰俘獲韓王安,南韓滅;
公元前228年,秦將王翦俘獲趙王遷,趙國基本滅;
公元前226年,秦軍攻佔燕都薊城,燕國基本滅。
公元前225年,秦將王賁殺魏王假,魏國滅滅;
公元前223年,秦將王翦與蒙武俘獲楚王負芻,楚國滅;
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ben)攻破臨淄,齊王建投降,齊國滅。
(注: 公元前222年,王賁攻佔遼東,俘虜了燕王喜;接著攻下代城,俘虜了代王嘉;燕、趙兩國徹底滅亡。)
從以上紀實可以看到,齊國是最後一個被滅掉的國家。那為什麼齊國是最後一個被滅掉的國家呢?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這是由秦國的國策決定的。秦國當時奉行還是秦昭襄王時期定下的遠交近攻的國策。此國策前期是經過實踐證明的,還在昭襄王沒有勤政的時候,當時的丞相魏冉(秦王的舅舅)曾經攻打過齊國,打勝了又如何?齊國的土地對當時的秦國來說,好比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此,意義何在?!後來睚眥必報的範睢來了,果斷糾正了這種錯誤,使用遠交近攻,蠶食周邊國家,為大一統做準備。
第二:由齊國的地理位置決定。透過地圖可發現,秦齊兩國,一個最西,一個最東,正所謂鞭長莫及,秦國在沒有滅掉韓魏之前,是不可能滅掉齊國的。否則會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地,風險太大。
第三:由齊國的國力決定。當時的齊王雖說不是很英明,但齊國疆域遼闊,資源豐富,人皆好戰。與秦單挑不行,但再找幾個幫手(合縱其他國家)群毆秦國,勝負就難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