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元亨175184033

    中醫艾炙具舒筋活絡,溫中補虛,卻風散寒之功效。風溼及類風溼。可對以下幾個穴位進行艾灸。關元、氣海、命門、神闕、腎俞、足三里、風門、風池、大椎等穴位進行艾灸。但須在有資質的中醫針炙師的醫院或診所進行治療。治療期間須保意保暖,治療處所室溫在22度以上治療效果更好。低於16度治療效果差。

  • 2 # 蘭艾說養生

    風溼艾灸一般取神闕穴 關元穴 命門穴 豐隆穴 地機穴 陰陵泉 三陰交和湧泉穴。這幾個穴位配伍可防止艾灸後上火的症狀產生。

  • 3 # 老範

    艾炙的穴位我不懂,我知道痛的部位叫阿是穴,就炙阿是穴,因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艾炙能讓氣息通暢,當然有病還是應先找醫生,艾炙只適合保健預防,治病還是要去醫院。

  • 4 # 老郭養生理療

    “醫者不明經絡,猶人夜行無燭。”

    艾灸作為中醫一門獨到的外治療法,起效原理與經絡密不可分,艾灸透過刺激穴位,把自己純陽溫熱的能力傳達至經絡,再透過經絡刺激到五臟六腑,各個器官,發揮作用。

    艾灸為陽,溼氣為陰;下雨天大家都見過的,地面潮溼一片,但是當太陽出來了,地面很快就幹了。

    艾灸是至陽之物,即是最好的祛溼之法。

    艾灸取穴:

    痛點(啊是穴),關元,中脘,氣海,腎俞,命門,八髎,合谷,足三里,血海,豐隆,解溪,三陰交,湧泉。

    1、關元穴

    這個穴的位置在我們的肚臍下面大約三寸的位置,是一種具有很好養生以及強健身體功效的穴位。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香灸,能夠有效的調理氣血,並且對於補腎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2、中脘穴

    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在這個穴位進行香灸,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和腸道所出現的各種疾病以及症狀,例如腹瀉、腹痛、食慾不振、噁心、燒心、噯氣、目眩、耳鳴等等。

    3、豐隆穴

    位於人體的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1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中指)。此穴主治頭痛、眩暈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飲病證,尤其對於祛痰祛溼療效顯著。

    4、解溪穴

    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央凹陷中,當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該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經經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溼的穴位,進行香灸之後還能夠有效的解決下半身水腫的問題

    5、合谷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中醫方面認為,這個穴位是大腸經的一個總開關,只要按摩或香灸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屬的大腸經經脈循行之處的組織和器官疾病減輕或消除。

    6、足三里

    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該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溼,生髮胃氣。

  • 5 # 庭闕有輝

    人不可能得風溼病!用艾灸對風痺,溼痺有治療作用。

    風溼病在《西醫內科學》中這樣定義:是指影響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經的異質性疾病,甚至累及內臟器官。它是對這一類疾病的總稱,而不是一個病名。所以說,我們是不可能得風溼病的,只能說,某人得的病屬於風溼病的範疇。

    解釋完了西醫對風溼病的理解,我們來看看祖國醫學是怎麼講風溼病的。

    額,這讓我們怎麼看呢?讓壓迫梨狀肌為難的不是祖國醫學怎麼看風溼病的。而是祖國醫學中沒有明確的“風溼病”的病名,但在《黃帝內經》中有提到“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就是我想和大家一起討論的“痺症”。它以肌肉,關節,筋骨等痠痛,麻木,重著,屈伸不利或關節灼熱,腫大等症狀為主要表現,和部分風溼病有相似的症狀。且痺症包括臟腑痺和內臟痺。

    所以我想問問題主想要問哪一種風溼病的艾灸治療方法?且既然打算用艾灸治療,還是要明確一下題主想要問的病有哪些症狀,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下面我大致說說肢體痺的如何鑑別,以及祖國醫學用艾灸治療肢體痺的主流選穴,方便大家參考。

    “肢體痺”一般分為行痺(又稱風痺),痛痺(又稱寒痺),著痺(又稱溼痺),熱痺。

    行痺多見疼痛遊走,痛處不定。艾灸時可配合血海穴。

    痛痺多見疼痛較劇烈,痛處固定,受涼加重,得溫則減輕。艾灸時可配合腎俞穴,關元穴。

    著痺多見肢體關節痠痛,或有腫脹,肌肉面板感覺麻木,陰雨天加重或發作。艾灸時可配合陰陵泉穴。

    熱痺多見關節疼痛,區域性灼熱紅腫,疼痛敏感,不能觸碰,關節活動不利。艾灸時可配合大椎穴。

    最後,還是提醒大家,如果身體出現什麼不適,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這樣既不會影響耽誤病情治療的最佳時間,又能得到更有效的治療,何樂而不為呢?

    下面附上腎俞穴和關元穴的圖片。

  • 6 # 知己難尋2465

    風溼艾灸需灸那些穴位?風溼在那個地方,你就在那個地方艾灸。為什麼呢?因為風溼在哪裡,你那個地方就痛,那個地方痛,就說明那個地方血液流通不暢。既然你知道是風溼所致,用艾灸完全可以把風溼去除。艾灸不但可以去除風溼,還可以去除風寒,寒溼,也可以去除風寒溼雜聚而引起的疼痛。李時珍說:風得火而滅,寒得火而散,溼得火而除,瘀得火而通。所以我認為,只灸痛處即可康復。

  • 7 # 芳草東元集團

    風溼是長期受環境和體質慢慢積累的邪氣,艾灸是最好的治療方案

    取穴,阿是穴,和除溼穴位,解溪,足三里,太溪必灸

  • 8 # 南風安康

    尋艾app現在不僅有百種健康調理方案,還可以分享你自己的調理案例,為更多的人提供參考。風溼需要艾灸的穴位透過在尋艾APP上面查詢需要艾灸的穴位有腎俞穴、腰眼穴、腰陽關穴和命門穴,如果你不知道怎麼取穴,只需要用尋艾首頁的拍照功能,拍一下全身即可智慧識別全身的穴位了,艾灸取穴非常方便!

  • 9 # 王老師談中醫養生

    我從事艾灸多年,喜歡研究,針對風溼與類風溼,穴位的選擇上是有很大區別的。分別如下。

    一、風溼病的配穴:

    ①大椎穴(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②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脛骨邊緣)

    ④阿是穴(不同的疾病阿是穴不同,阿是穴是身體上的疼痛部位,按壓會有疼痛感)

    二、類風溼的配穴:

    ①大杼穴(第1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②曲池穴(屈肘,於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取穴)

    ④大椎至腰陽關(脊柱正中線上,脊椎與脊椎指之間的凹陷中,每個穴位都需要灸)

  • 10 # 仁愛堂國醫館客服劉園園

    風溼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風溼病是一組侵犯關節、骨骼、肌肉、血管及有關軟組織或結締組織為主的慢性疾病,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相信緣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