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鳳18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會疑惑,有仁愛心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產生害怕的心理。此語出自《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在儒家傳統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個範疇,孔子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具備這三德,成為真正的君子。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司馬牛請教如何去做一個君子,孔子回答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不大明白,接著又問:“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稱作君子了嗎?”孔子的回答是:“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問心無愧,那有什麼可以憂愁和恐懼的呢?當然,君子坦蕩蕩,不僅是一個行為端正的問題,同時也來自於人的內在品德。古人認為,君子有三種基本品德——仁愛、智慧和勇敢。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也就是說人如果有著一顆博愛之心,有著高遠的人生智慧,有著勇敢堅強的意志,那麼他就必然會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從而心底寬廣、胸懷坦蕩。擴充套件資料《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此書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再加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總稱“四書五經”。《論語》在古代有3個版本,包括《古論》《魯論》和《齊論》。現在通行的《論語》是由《魯論》和《古論》整理形成的版本。

  • 2 # 彭興文1949

    “知命"的人才叫君,什麼叫″知命"呢?″知命"就是知道自己命中的份外福報和份內福報各是什麼,這就叫做"知命"。份外福報是產生災難的根源,因此,一個人即使是遇到巨大的、唾手可得的功名利祿,也要象瞎子一樣看不到,一點都不能獲取,這叫″無為";份內福報是幸福長壽的保障,一個人即使是看一點非常微小的難以獲得的功名利祿,也要竭盡全力的去追求和謀取,一點都不能放棄,這叫"無不為”。″無為而無不為"就是君子的行為準則,是《道德經》的靈魂,是孔子說的″是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的原因,是君子自強不息的動力。這樣的君子有什麼可擔心的?可什麼可畏懼的?但是,分清一個人的份外福報和份內福報各是什麼,這個過程叫做"格物",這個"格物"就是《大學》中的"格物",是君子文化中的頂級學問。如果當今落馬的貪官知道獲取份外功名利祿就是獲取災難這個原因,他們還會去貪嗎?哪偷、搶犯罪的人還會去偷、搶嗎?君子才是真正的智者,這樣的人有什麼擔憂?《大學》是一部高大上、專門培養管理國家人才的教育方針,″止"是″無為而無不為"的略語,所以說"在止於至善”,"在親民"是管理國家的人用君子行為給人民作榜樣。漢朝和唐朝都是用君子文化治理國家,所以,這兩個朝代是強盛的朝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上一段失敗的戀愛教會了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