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出現短暫的、反覆發作的劇痛。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瞭的神經系統常見疾患。屬中醫“面痛”、“頭痛”、“偏頭痛”,“偏頭風”等範疇。病因病理中醫學認為三叉神經痛是因為感受風寒、痰火之邪及陽明胃熱所致,而以風邪為主。因為陽明經絡受風毒傳人經絡而凝滯不行,故有此證,或因為情感內傷、肝失條達,鬱而化火,上擾清空所致。另外因為氣血癌滯,阻塞經絡而為痛。臨床上以肝膽風火和陽明燥熱多見。西醫學認為三叉神經根被鄰近的小團異常血管壓迫是主要原因。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因目前尚未完全瞭解,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由小腦橋腦角腫瘤、三叉神經根及半月神經節腫瘤,血管畸形、動脈瘤、蛛網膜炎、多發性硬化等引起。此處主要介紹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關於三叉神經痛的病理變化尚無一致意見。過去認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並無特殊病理改變.近來有人在治療三叉神經痛病人作感覺根切斷術時進行活檢,發現有些纖維脫髓鞘或髓鞘增厚,軸突變細或消失。治療(一)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1.風寒襲絡常由遇風寒等因素誘發,發作時面側陣發性短暫性抽搐樣劇痛,似刀割樣,面肌有緊束感,區域性喜熱敷,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治法>疏風散寒通絡止痛。[方藥>川芎茶調散加減:川芎12克,荊芥12克,防風12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薄荷7克(後下),甘草7克,細辛3.5克,全蠍12克,蜈蚣3條。2.痰火上攻呈陣發性悶脹灼痛,常於吃飯時發作,區域性喜冷敷,口渴不欲飲,頭昏而沉,胸悶脘滿,時吐痰涎,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治法>化痰清熱,祛風止痛.[方藥>溫膽東加減:半夏12克,橘紅13克,茯苓16克,生甘草7克,枳實13克,竹茹13克,厚朴13克,川芎12克,全蟲12克。痛甚者加石決明25克(先下),菊花5克,地龍12克,痰多加南星13克,紫菀12克。
三叉神經痛是指在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內,出現短暫的、反覆發作的劇痛。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瞭的神經系統常見疾患。屬中醫“面痛”、“頭痛”、“偏頭痛”,“偏頭風”等範疇。病因病理中醫學認為三叉神經痛是因為感受風寒、痰火之邪及陽明胃熱所致,而以風邪為主。因為陽明經絡受風毒傳人經絡而凝滯不行,故有此證,或因為情感內傷、肝失條達,鬱而化火,上擾清空所致。另外因為氣血癌滯,阻塞經絡而為痛。臨床上以肝膽風火和陽明燥熱多見。西醫學認為三叉神經根被鄰近的小團異常血管壓迫是主要原因。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因目前尚未完全瞭解,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由小腦橋腦角腫瘤、三叉神經根及半月神經節腫瘤,血管畸形、動脈瘤、蛛網膜炎、多發性硬化等引起。此處主要介紹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關於三叉神經痛的病理變化尚無一致意見。過去認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並無特殊病理改變.近來有人在治療三叉神經痛病人作感覺根切斷術時進行活檢,發現有些纖維脫髓鞘或髓鞘增厚,軸突變細或消失。治療(一)中醫分型與中藥治法1.風寒襲絡常由遇風寒等因素誘發,發作時面側陣發性短暫性抽搐樣劇痛,似刀割樣,面肌有緊束感,區域性喜熱敷,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緊。[治法>疏風散寒通絡止痛。[方藥>川芎茶調散加減:川芎12克,荊芥12克,防風12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薄荷7克(後下),甘草7克,細辛3.5克,全蠍12克,蜈蚣3條。2.痰火上攻呈陣發性悶脹灼痛,常於吃飯時發作,區域性喜冷敷,口渴不欲飲,頭昏而沉,胸悶脘滿,時吐痰涎,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治法>化痰清熱,祛風止痛.[方藥>溫膽東加減:半夏12克,橘紅13克,茯苓16克,生甘草7克,枳實13克,竹茹13克,厚朴13克,川芎12克,全蟲12克。痛甚者加石決明25克(先下),菊花5克,地龍12克,痰多加南星13克,紫菀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