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9星哥

    丁汝昌本來就是個陸軍將領,根本就不懂海戰,卻被李鴻章安排到當海軍將領。這就好比中國足協,讓打乒乓球的蔡振華去當足協主席。

  • 2 # 唐平華2

    丁汝昌也不瞭解此人,因為也沒細細有個記載他本人的詳細資料,以我個人的看法,服毒自殺可能是失敗後迫使他用死來當替罪,縱觀歷史,如果一場戰役,失敗了總得讓人頂罪,官大一級壓死人,他又不是一把手,敢承認自己失誤的大官畢竟是少數,誰不願坐在大椅子上舒服。丁汝昌一死,那麼許多過錯罪名全扣在他頭上。李鴻章就沒有任何責任可擔。而且北洋水師當時可有名氣的軍隊。丁汝昌又是陸軍。此人剛正不阿,得罪李鴻章的可能性極大,勝也必死,敗也得死的結局。丁汝昌與日本的戰役,他是個好將軍,那些士兵與他情同手足,他覺得無臉面對死去計程車兵們的妻兒老小這小節,大節是愧對自己的祖國,敗在這樣小小的倭國手中,有失大國的臉面,以死明志。總體來講,丁汝昌之死,他是想用死來喚醒華人,在強盜面前,委屈求全結局是可悲的,面對列強,只有用武力。人性在強者面前才會低頭。

  • 3 # 木頭126844276

    丁汝昌的棺材被捆上了鐵鏈,充分證明了光緒憤恨到什麼程度。但是,比丁汝昌責任大得多的李鴻章,卻安然無恙,為什麼?因為處置李鴻章已經遠遠超過了光緒的權力範圍,除了慈禧,任何人都動不了李鴻章。而慈禧是把李鴻章作為命根的,正是透過李鴻章,她才能掌握絕對權力,架空光緒,指揮一切。在這種情況下,慈禧又怎麼可能去追究李鴻章的責任呢?李鴻章不能動,光緒除了拿丁汝昌出氣之外,還能怎麼辦?

  • 4 # 獨家檔案

    1888年北洋海軍成立,丁汝昌被朝廷任命為北洋海軍提督。

    在黃海海戰中,58歲的丁汝昌身先士卒,與敵激戰,身負重傷後,仍坐在甲板上指揮戰鬥。當時,清廷制定了“艦在人在,艦沉人亡”的軍規。

    黃海一戰,鄧世昌慷慨赴死後,李鴻章上書朝廷,修改了“艦在人在,艦沉人亡”的軍規,在軍艦沉沒後要保全艦上將士生命,而且非指揮官失職而造成艦船沉沒的,不追究責任。

    在威海海戰中,他拒絕日軍的威逼誘降,寧死不屈,表現出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

    在威海戰役中,如果丁汝昌不自殺成仁,有可能被處死。

    丁汝昌殉國數日後,李鴻章在代奏電文中說:“丁提督於未被圍之先,已派員將水師文卷送煙,誓以必死,孤忠慘烈,極可憫傷……並懇將丁汝昌所得處分開復,以示大公。”

  • 5 # daias

    滿清大多數旗人長期不勞而獲,做為人數居的漢人,心裡會怎麼想?丁自裁或許是因為對滿清朝廷的悲觀和絕望,德不配位,真正應該下罪己詔的是葉赫拉拉氏!

  • 6 # 海250813347

    丁汝昌是太平天國降清將領,後得李鴻章重用,甲午戰爭失敗後自殺,如不自殺,象這樣的降將,也會被當替罪羊殺掉的。

  • 7 # 適者生存猶太83566430

    一隅之力對全國之力,誰去也敗,可惜這些兵,打仗真的不含糊,精準率達到百分之四十五,二戰在厲害海軍精準率只有百分之七,還有戰艦對靈動機勁的巡洋艦不敗才怪,還不是一個檔次,北洋戰艦老化了,巡洋艦又是當時最先進那有不敗之理,想想老舊戰艦都打的這麼精準,換世界最先進戰艦真可以統治海戰,丁汝昌。

  • 8 # 風談天下

    丁若不自殺,年輕氣盛的光緒必定將其治罪。

    但光緒縱有殺丁之心,恐怕也無殺丁之力。

    畢竟卑鄙懦弱如葉志超之輩,也未必能斬立決。更何況丁汝昌有英勇殺敵之舉。

    關於丁汝昌之死,我特別想提一句的是:

    1905年晚清預備立憲,在派人考察各國憲政,軍隊建設後,清廷認識到:

    當年甲午海戰之敗,不應該讓丁汝昌一個人負責,是整體實力不如人!

    於是,清廷於1906年下詔,給丁汝昌平反,重新予以官方評價。

    晚清愚昧之事頗多,但至少在這一件事上,頗讓人感慨良多。成為晚清歷史上不多的溫暖而靚麗的一抹色彩。

  • 9 # 野山cium

    丁汝昌本一長毛降將,朝廷寬容,許之反正,待罪立功。卻有負皇恩,不知盡心竭力以報朝廷,而致喪師辱國,雖萬死不辭其疚,著交大理寺究其敗軍之罪戮其九族,以洩天下之憤。這就是他若不死的下場。

  • 10 # 老照片

    1895年2月初,日軍佔領威海衛,丁汝昌率隊逃往劉公島。在困守孤島十餘天后,在突圍無望、後援無繼的情況下,丁汝昌仰藥而死。丁汝昌殉國數日後,1895年2月17日,李鴻章在代奏電文中說:“丁提督於未被圍之先,已派員將水師文卷送煙,誓以必死,孤忠慘烈,極可憫傷……並懇將丁汝昌所得處分開復,以示大公。”

    但是在清流黨和頑固黨人的交相攻擊下,清廷仍舊下旨:“已革海軍提督丁汝昌……雖此次戰敗死綏,仍著毋庸議恤。”更是批評他“畏葸成性”、“僨軍誤國”,可見此時清廷對其是相當不滿。所以說,如果丁汝昌不選擇自殺,清廷也會嚴加懲治,最輕也應是流放新疆。

    但是到了宣統年間,在朝野各方的努力下,清廷終於為丁汝昌平反昭雪,《清史稿》評價他:甲午之役,海陸軍盡覆,辱莫大焉。汝昌雖有罪,而能以一死報國,尚知畏法。汝貴、志超喪師失地,遺臭鄰邦,靦然求活,終不免於國典,何其不知恥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這兩年為什麼離婚的、分手的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