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腦血管王大夫
-
2 # 張之瀛大夫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能夠問出這樣問題的人,一般說來,他應該對於現代的生活方式有思考。首先,對於那些在60年代走過來的人們可能都會這麼說:“沒有發現那個年代有這麼多“三高”病人啊!”實話實說,在那個年代走過來的醫院老主任們也是這樣說的,我想那個年代沒有發現這麼多“三高”患者,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診療手段沒有現在這麼先進,好多病人病情沒有得到正確的診斷。第二,現階段的生活方式較之60年代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好吃的吃得太多,體力活動太少,最終導致現在較之以前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高發。
60年代有那個時代的高發病,比如說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等等,因為醫療條件差,那個年代心內科住的都是這種病人。而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心血管代謝類疾病就很少。但是,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年了,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那些60年代高發疾病已經少了,隨之而來的是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大幅度升高。
總之,時代在變,疾病譜也隨之在變,這就需要大家適時地做出生活方式的改變來適應這種變化。
-
3 # 杏花島
統計的大資料說在60年代,生活困難時期,高血壓心血管病人比現在少,但是這個資料可能並不是特別真實,因為60年代,人們生活窮困,飯都吃不起,哪有錢用來看病啊。
但是這也可能是確實的一個事實,因為首先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我們的飲食結構跟60年代相差很大,飲食結構上存在問題也特別多,現在我們普遍吃的重口味,吃飯攝入的鹽遠遠超出規定的高限,而且攝入的鉀不足,還時不時喝個酒,一喝酒就沒有節制,還吃很多含有高膽固醇、飽和氨基酸的食物,使得血脂蹭蹭的上升,加劇了患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成為一個定時炸彈,現代我們患高血壓的人確實多了;其次是精神因素,隨著社會發展,科技不斷進步,時代在飛速發展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也急劇上升,80後90後壓力山大,精神緊張,這樣也就使得患高血壓的風險加大,現代我們患有高血壓的人也可能確實比60年代多;接著是藥物影響,現在很多年輕人吃藥不聽醫囑,濫用抗生素、激素等藥物,很多年輕人經常吃避孕藥,也使得現在患高血壓的人增多;最後是環境影響,近些年環境惡劣,空氣質量下降,霧霾頻頻出現,現代空氣中的很多物質也是導致高血壓出現的因素,這樣也使得還在患高血壓的人數比60年代多。
本期答主:劉佳迪,醫學碩士
-
4 # 我想說點真話
上世紀60年代高血壓發病率不算太低,但冠心病、糖尿病的發病率明顯較50年後的現代社會發病率低,原因是:
1.高血壓病是個與遺傳相關多種基因作用下的疾病,包括年齡因素導致的動脈自身彈性下降、交感神經興奮性、敏感性增高、腎素一血管緊張素RAS活躍、鹽敏感除了肥胖不如現代社會多。社會心理因素在高血壓發病率上也起到重要作用,二戰時蘇聯高血壓發病率增加了一倍。
2.冠心病發生除了遺傳因素外主要與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糖尿病、抽菸密切關係。60年代是營養不足時期當然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明顯低於現在,動脈粥樣斑塊發生率當然比現在低,那時心肌梗塞是罕見病,記得糖尿病患者每月可以多買二斤油和二斤花生,那時每月定量供應四兩油。
3.上世紀的60年代家家人的收入都是幾十元,一家三代同往一屋的絕不是少數,一週一次葷菜,也不存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髙競爭、快節奏、大壓力,更沒有攀比心理帶來的心理問題。人際關係融洽、溝通、交流良好,這也是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發病率低的原因,為然冠心病這個原屬於西方人的高發病變成了華人發病率日趨增高的常見病。
社會發展、經濟發達、科技進步神速、國力強盛、徹底改變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經濟、科技、軍事的綜合實力,這是上世紀60年代無法相比的。同樣營養過剩,競爭、壓力、快節奏帶來的現代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日趨增多,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現代病高發病率至少70%是和不良生活模式有關,一個美食大國病從口入和缺少運動是根本原因。如果今天再不引起重視可以預見再過50年後中國疾病譜把冠心病的發病率要遠遠領先於其他疾病。
那麼從今天做起,從自己和家人做起,全社會一起做起:嚴控體重、增加運動就八個字,做到了今後的疾病譜就會有一個徹底改變。從兒童開始抵止超重,肥胖,把他們從板橙上拉到操場上,應試教育能培養出多少個天才?同時又會培養出多少個連社會生活也不能溶入的“廢材”,我相信是金子只要有機會總有一天會發光的。儘管50年來醫學科學的發展是我們過去無法想像的,可疾病確越治越多,究其原因就在於上述兩點。只有從沒病防病抓起,從兒童、青少年抓起,不僅個人要動起來,家庭要重視起來,社會必須真真地重視㧓起來,否則我們永遠處於被疾病牽著鼻子走的被動局面!
2019.4.20
-
5 # 快樂的小大夫
有人說,在60年代,高血壓和心臟病比例比現在要少,事實上一定是少很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1、壽命延長高血壓,心臟病患者的發病與很多因素有關,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年齡因素有關。
在60年代,中國人均年齡不到60歲左右,而現在中國的年齡已經達到76歲。
那麼隨的增長,中國的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大大提高的。
現代中國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已經遠遠超過了3億人,發病率遠遠比原來要高的很多。
2、社會的發展,醫療技術的進步當年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和健康的重視不夠。
在60年代,每個人想吃飽都不容易,更不要說看病了。
那個時候,血壓計只有醫院有,而現在血壓計甚至血糖儀,一般的家庭都會有。
對於現代家庭來說,生活質量提高了呃,人們對健康也開始重視了,所以人們有時間去看病,往往能夠診斷出更高的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
3、飲食結構改變隨著現在的人們的飲食結構的改變,和現在生活節奏的加快這些疾病發病增多。
原來的飲食結構基本上都是以粗茶淡飯很少肉,我記得早年我們一家一個月一斤豆油也用不上,而現在一家一個月往往能夠吃幾斤豆油,有一家每月能吃十幾斤油。
並且現在頓頓有吃肉,而原來只有過年過節才能吃上肉。
所以,隨著飲食結構的改變,人們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
同時人們的壓力也逐漸增大,特別是中青年人生活的壓力和工作壓力增加,這都是高血壓,心臟病高發因素。
所以,在和60年代我們國家的高血壓發現率和發生率都是遠遠低於現在的。
回覆列表
這個沒有明確的資料,但是可以分析的,高血壓發病原因主要有幾種:遺傳、生活壓力及精神緊張、年齡增加、飲食、運動、其他藥物作用。從這幾方面講,遺傳因素算不變因素,那些年代食不果腹精神壓力也一定比較大,壽命短,飲食差,運動大,缺醫少藥,所以應該會比現在少很多,現在監測手段更多,更方便,更易發現,所以我覺得是比現在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