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密探
-
2 # 四處一觀察
火燒赤壁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它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誌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再限於黃河流域。孫劉聯軍最後以火攻大破曹軍,曹操北迴,孫、劉各自奪去荊州的一部分。
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焚燒範圍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園等,其焚燬的範圍及程度遠遠比圓明園大得多。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佔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援下,下令燒燬圓明園。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1]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現僅存建築遺址,並建立圓明園遺址公園。
-
3 # 無名小卒李1946
清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10月18日,3500名英軍衝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
-
4 # 無奈且向上
歷史上在改朝換代,反叛平叛,以及國與國之間的侵略戰爭中,經常會發生諸如屠城,焚城的事件,可以說是不勝列舉,但可以列舉最為惡名昭著的兩次焚燒事件。
一是,西楚霸王項羽,帶兵攻進秦朝都城咸陽後,誅殺秦皇族人及宮人無數,大肆劫掠財物。可是就這樣殘暴的霸王項羽,猶不解恨。更命軍士在咸陽城和阿房宮大肆放火,把一座舉世無雙精美絕倫的阿房宮,葬身火海。整個咸陽城及阿房宮的大火整整燒了三個月。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凝結而成光輝結晶,就這樣被這個混蛋霸王付之一炬。
二是,清王朝腐敗無能,致使八國聯軍侵略北京,侵略者在北京大肆的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僅搶劫了中國大量的珍貴文物,還將被稱之為萬國之園的圓明園的文物洗劫一空。最後侵略者為掩蓋他們搶劫圓明園的獸行,整整派了一千多人到圓明園放火,毀滅證據。圓明園的大火燃燒了三天三夜,它燒的是我中華民族的精髓,是我民族的千年恥辱。
至今,由侵略者當時搶劫的圓明園文物,還有眾多的文物流失在世界各地。因此而流失在外的文物,既是我中華民族的寶貴資產,更是記載那一段民族的恥辱。
-
5 # 軍緣鑫播客
1.項羽火燒咸陽宮。
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咸陽,秦亡。同年,項羽一把大火燒了咸陽皇宮。傳說的火燒阿房宮,經考古發掘證實並不可靠,因為那時阿房宮並沒有建完。
2.更始軍火燒未央宮。公元23年,更始軍攻入長安,新莽政權結束。同時,更始軍火燒未央宮,西漢時期的皇權中心被化為灰燼。
3.洛陽三次浩劫。第一次是東漢末年,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第二次是唐朝末年,黃巢火燒洛陽。第三次是明朝末年,李自成火燒洛陽。
4.孫劉聯盟火燒赤壁。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孫權與劉備結為聯盟,先後施以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最後火攻曹營,取得以弱勝強的戰績。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火燒的故事,比如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火燒連營等。
5.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咸豐十年即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並大肆搶劫,犯下暴行。
以上只是舉證幾例,歷史上的火燒時間不勝列舉,可悲可嘆啊!
-
6 # 知未是也
秦始皇為了統一政見焚書坑儒,留下了千古罵名。楚霸王為了發洩憤恨把阿房宮付之一炬,讓他失去了人心和天下,諸葛亮火燒博望城,令劉關張從此不再小瞧。周公瑾赤壁火攻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之勢。陸督都火燒劉備七百里,把蜀漢送上了衰落路。至於朱元璋火燒慶功樓,雖然有虛構不實的嫌疑,但卻如實的刻畫了朱重八不能善待功臣、過河拆橋的惡毒心腸。
在歷史上發生的所有火燒事件中,最讓人痛心和難忘的應該是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這是中國近代讓人最可恨的一燒,也是英法聯軍對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一燒,更是英法侵略者在中國燒殺搶掠的有力見證。
火燒圓明園,不但燒掉了中國自唐宋以來許多珍貴無比和價值連城的文物古董,還燒死了三百多個無辜的華人(太監、丫環等),毀掉了號稱人間天堂、堪稱建築奇蹟的大清皇家園林,損失之重、場面之慘、罪惡之深,令中華民族世代難忘!
-
7 # 一葦春秋
大家說過的我就不再重複了,我再補充兩件大家都沒說到的“火燒”事件。
先說第一件。說到中國古代的亡國之君兼才子皇帝,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會是獨創“瘦金體”的北宋皇帝宋徽宗,亦或是“問君能有幾多愁”的南唐皇帝李煜,但歷史上其實還有一個皇帝,雖然名氣稍微弱了一些,但論文才卻絕不遜色於這兩位。
此人就是南梁皇帝梁元帝蕭繹。
蕭繹從小就有些非常濃厚的家學薰陶,他的父親就是大名鼎鼎的梁武帝蕭衍,是“竟陵八友”之一,而他的大哥同樣也是中國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昭明太子蕭統,著有《文選》,另外,他還有個三哥蕭綱,是南北朝時期宮體詩的開創者和代表人物。
出生在這樣的文學世家,蕭繹自然從小便耳濡目染接受到了優良的文學薰陶,這也就成就了他非凡的文學才華。
熟悉南北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南梁發生過一起著名的叛亂,叫做侯景之亂,這場動亂沉重打擊的南朝的勢力,南梁也從此一蹶不振。歷經侯景之亂之後,梁朝的政權便落在了蕭繹的手中,蕭繹登基即位,並把梁朝的國都從原來的舊都建康遷都至江陵。
蕭繹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讀書和藏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用了四十年的時間收集到了八萬卷藏書。同時,他還專門興建了一座藏書樓,存放他所有的藏書,公私藏書合計十四萬卷,堪稱是一座文化的寶庫。
然而,當西魏丞相宇文泰委派大將於謹發兵江陵的時候,蕭繹卻高坐在廟堂之上,在群臣面前做關於《老子》的學術報告。這一幕實在讓人忍俊不禁,城外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城內卻是皇帝大臣一同沉浸在學術的殿堂中無法自拔。
江陵城防空虛,西魏大軍一舉拿下城池。梁元帝蕭繹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他也沒有想著逃跑,而是直奔他的藏書樓而去,然後將整座藏書樓連同十四萬卷古今圖書全部付之一炬。
看著熊熊燃燒的大火,蕭繹拔出佩劍,重重地砍在了立柱上,說了一句著名的話:“文武之道,今夜盡矣。”然後,他又想縱身跳入火海,和他珍愛的書籍一同殉葬,不過,最後被侍臣左右拽著,這才沒有死成。
這是繼秦始皇之後的歷史上第二起“焚書”事件,事實上,蕭繹的這次焚書所釀成的文化浩劫其嚴重程度,絕不亞於秦始皇焚書。
再來說第二件。1919年1月,作為戰勝國之一的中國,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國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以及取消“二十一條”等要求。這些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卻被巴黎和會嚴詞拒絕,並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移給日本。在這場列強分贓的國際會議上,中國政府被列強狠狠地打了一記耳光,中國外交徹底失敗。
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五四運動”發生的背景資訊,正是這場外交的徹底失敗,最終引起了在京學生的激烈抗議。
5月4日,在天安門廣場,浩浩蕩蕩的隊伍聚集於此,他們發表了抗議的演說,然後便朝著東交民巷而去。
在東交民巷前,遊行的學生遭到了日本大使館衛兵的阻擋,同時北洋政府的軍警也前來企圖鎮壓學生運動。東交民巷本是中國的領地,卻不讓華人通行,本就憤怒的學生更加激動。
在東交民巷前被阻擋的學生,轉而將憤怒情緒發洩在了以曹汝霖為首的漢奸身上,人群中有人提出前往趙家樓,因為趙家樓屬於曹汝霖的宅邸,這一建議迅速得到眾人附和,於是,義憤填膺的學生們便朝著趙家樓洶湧而去。
然而,趙家樓內卻空無一人,曹汝霖本人遍尋不得,憤怒的學生便一舉點燃了趙家樓。看著熊熊燃起的烈火,學生們高舉著口號,表達著自己的愛國情緒。
這就是在五四運動中著名的“火燒趙家樓”事件。同年6月4日,北洋政府迫於壓力,終於罷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三人的職務,並最終拒絕在巴黎合約上簽字。
雖然說,“火燒趙家樓”這一事件並不理性,當時以及後來的很多人也在批評這一點,但不管怎麼說,這起“火燒”事件的確深刻影響了中國近代的歷史命運,這是毋庸置疑的。
回覆列表
自從火被人類發現,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如果用不好,就很容易導致災難。比如,公元295年,洛陽就發生過一場十分悲壯的火災,這場大火,把洛陽武器庫裡裝備20萬軍隊的軍械全部燒燬,損失慘重。
還是洛陽,公元534年,洛陽永寧寺突然著起了大火,蔓延不止的大火把所有寺院都焚燬,死傷無數。大火一直從二月燒到五月,整座山幾乎都被燒盡了。這場大火具有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大等特點。
公元1601年,杭州發生大火,大火燒燬民居近六萬家,綿延數十里,死傷不計其數。這樣的大火一旦形成,在古代救火裝備不是很完善的情況下,是很難撲滅的,古人在這樣的災難面前其實很無奈。
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啟年間,北京王恭廠突然發生巨大火災引發爆炸,史稱“天啟大爆炸”。共造成萬餘間房屋被炸燬,死傷三千多人。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掠走珍貴文物無數,更是對16萬平方米的中國古典園林造成毀滅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