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絕地求生5006
-
2 # Mr.East
謝謝邀請,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想批評一下。以前歷史上也出現過,有一隻地方對代表國家隊的比賽在中國國足中有過這樣的嘗試,而且當時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就是1992年的亞洲盃,預選賽上足協當時廣東隊和廣州隊為主組成的聯隊出戰,先後2比0擊敗米4比0大勝馬來西亞,甚至戰勝新加坡以全勝且不失一球的成績,取得亞洲盃的出線權。
其實國足不是說不強,而是說國獎在一起磨練的時間太少,相互之間缺乏配合,如果說能在一個俱樂部裡面,將所有的國家整合到一起花大量的時間來磨合的話,我相信中國足水平會提高不止個檔次。
而恆大作為中超最強俱樂部,這一點我相信大家不會否認有這個底子,也有這個水平能夠承接這麼一個任務,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我們不要做過多的聯想,只要對於國足的水平提升是有好處的,我們都應該大力的支援。
這麼晚了,祝大家歸家愉快,新春快樂,來年多看球,多看精彩的比賽。
-
3 # 哈嘍紅米
我覺得我們應該從多方面去看待國足與俱樂部之間的關係。
首先,是這個來源問題。從邏輯上看,國家隊需要從每個俱樂部選拔一些有實力,有經驗的運動員來代表國家參加一些重大賽事,如亞洲盃,世界盃,奧運會等國際比賽。這無論是哪一個體育專案都是必然的操作。事實上,在一些中國傳統的體育強項上,運動員之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常常會看到一些優秀運動員長期作為陪練選手,不能正式參賽。而後期,這些陪練選手出國發展後,都成為了這些國家的國字號選手。
回到足球,恆大在剛剛成立的時候,為了能夠在中甲、中超甚至亞冠賽場上取得好的成績,從各個俱樂部簽約了一些球員。實話說,俱樂部剛成立的時候,選拔經驗是相對欠缺的,到底哪些球員是好的球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定數。這時候,只能是相信國字號選手的這個金字招牌,有國家隊經驗的球員優先考慮。所以,在剛組建的時候,恆大是簽約了相當一部分有國家隊經驗的球員。
後面幾年的事情,大家有目共睹,恆大首年登頂中甲,衝超成功。隨後連續7年拿下 中超聯賽冠軍,兩度問鼎亞冠冠軍,一次世俱杯第四名。在這個意義上,說曾誠,郜林這些國家隊成員成就了恆大,也是可以的。
但我們也需要看到,並不只是恆大一支球隊擁有國家隊經歷的運動員,為什麼其他俱樂部沒有拿到恆大這七年來的成績呢?所以,我們也並不能過度的誇大這些國字號成員的作用。他們功不可沒,但不是全部。穆裡奇,孔卡,埃爾克森,保利尼奧,高拉特,阿蘭這些外援,裡皮,斯科拉里這些世界盃冠軍教頭,以及一眾默默為俱樂部出力的工作人員,都是恆大前進路上,不斷取得成績單的保證。
-
4 # 愛養貓的景陽師叔
在我看來只怕是剛好相反,恆大實施從嚴管理、賞罰分明的管理模式,在中超實現史無前例的七連冠,兩奪亞冠為國爭光,為中國足球正名。就連世界名帥裡皮也是在恆大的牽線搭橋下為中國足球出力。
據此種種來看,足以說明有關部門如果真的要選擇一傢俱樂部做為國家集訓隊的試點,廣州恆大還確實是最佳之選。國安、魯能、上港,你行你上啊,俱樂部必須要為國家隊建設貢獻,這個肯定沒問題。
恆大為中國足球做貢獻,不止停留在俱樂部層面,更多地是深入到青訓層面,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
5 # 汽車微媒體
首先呢,塔利斯卡和保利尼奧和恆大是有合同在身的,和其他足球隊伍的國腳進行交流,合同身價,隊伍之間的互換,球員之間的志願等等都是個不能跨越的問題,球員不是產品不能退換貨,所以這裡邊要待商討的事情十分多。
第二,恆大開銷了上億元組成的前場三叉戟,是為了再次拿下中超聯賽冠軍,乃至是稱霸亞洲的,假如將這三叉戟、大殺器拱手送出的話,那損失會有多大,等於是把中超冠軍和衝 擊亞冠的時機悉數拋棄。
如此看來,從各個視點看來這樣的工作發作的紀律都不會太大。
-
6 # 一萬年太久歷史
並非這樣,國體局選擇恆大為主要基礎來進行集訓,是因為恆大的優勢在於擁有中超最職業的俱樂部模式、最成功的競賽成績和最成熟的市場化運作機制,這是很多俱樂部暫時還未完全達到的,作為各方面做強做優的俱樂部就應該為國家隊做出大的貢獻。
和國內的求他俱樂部相比,恆大確實走出了一條比較成功的職業化道路。作為成功路上的引向標,恆大實施從嚴管理,賞罰分明的管理模式,這就是職業化的道路成功的前提和必要基礎,綜上來說,恆大各方面考量確實適合作為國家集訓的基礎候選團隊,恆大能夠接管國足不正是意味著我們的職業化道路是行得通的嗎?
隨著世界盃的臨近,組建國家隊已經迫在眉睫,如果在按部就班的訓練可能還是以往一樣難堪,不如打破陳規,用優秀的俱樂部作為國家隊的儲備人員進行集訓,定能踢出一個不錯成績。
-
7 # 三年五年之後
題主是大錯特錯了啊。
職業化放在世界上任何的國家聯賽都是必須有的東西 ,沒有了職業化談何足球。
看看現在的國足水平吧, 一方面是技術能力差,一方面是配合能力差,沒有團隊配合。可以說已經是亞洲的二流水平了, 看看越南等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崛起,我們的確需要有危機意識了。
雖然能力不行,就要鍛鍊團隊能力,原來的U23政策已經不行了, 現在就需要拿一隻球隊去鍛鍊才可以的
-
8 # 他獨立的
這個問題真是有失偏頗呀,首先我們看看自從有個恆大俱樂部之後中國足球的水平提升一大截,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吧,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連年奪冠,在亞洲基本上也算是最強的隊了吧.另外,國足是國足,恆大事恆大,怎麼能混為一談呢,我們國家的足球起點低,什麼事情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來磨練,我們要給時間,相信以後會慢慢強大的,也會走出一條職業化道路來的.我們也要有信心,偶爾的失利說明不了什麼,我們得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問題.
-
9 # 風雨小麻雀
首先,本人之前長期不關注中國足球。對於廣州恆大俱樂部奪亞冠,是廣州恆大俱樂部球迷的事情,不懂為什麼這麼多華人(不知道是哪個俱樂部的球迷或根本不是球迷)把俱樂部賽事上升到國家榮譽的層面,用恆大的亞冠來填補男足一敗塗地的感情空缺,這在成熟的歐洲足壇是難以想象的。買來一堆國腳加幾個優質外援組隊再加大把鈔票再不橫掃亞冠怎麼說得過去,貌似亞軍隊伍也是這種性質,巧合的是,這兩個國家足球都不強。強國日本南北韓都沒有俱樂部這麼幹,他們如果這麼幹,省了外援的錢也能橫掃你有外援的隊伍。
中國職業聯賽這麼多年,除了給足球賦予了更多的功利,沒有在足球運動本身或者說是足球職業本身下多少工夫。直到恆大的出現,把足球在中國影響力的程序推向了巔峰。恆大模式是一種以足球為介質的商業運作,它會在商業層面很成功,但它永遠不是中國足球發展的答案。當求勝欲需要用高額獎金激發的時候,那必然不是熱愛足球的,不敢說恆大開此先河但恆大讓這成為合理化常態,讓本就缺乏信仰的華人在精神層面更加空洞。恆大奪冠,為許老闆的商業頭腦點贊,但對於中國足球,需要做的更多。
-
10 # 返鄉歸來
精英強配升級管理,看似為鍛鍊國足隊員,實際上是嚴重破壞了市場規律。你足協讓俱樂部培養青訓,你確隨便拿來使用。俱樂部的投入你視而不見,俱樂部的心血你就這麼隨意玩弄了嗎。
這樣也同樣造成了中超水平的傾向性一邊倒,大家的競技熱情還能高嗎。白毛女讓你強行當了地主婆,她怎麼回家收租子呀,楊白勞不死也讓你氣死了。
別出心裁,腦子一熱就開幹。中超各種行規何在,你們過往的政策四大帽是不是傻帽了。你們定的各種規章是不是隨便一個政策就全毀了。就衝你們這樣拿足球當兒戲,中國足球又要毀20年。
-
11 # REN走CHA涼
就是說以後足球只為奧運,世界盃,亞洲盃而踢,聯賽什麼的都是浮雲。。其他俱樂部都是為了給這些重要盃賽服務的陪練的
回覆列表
其實我個人覺得國足目前面臨的問題還是蠻多的,再加之這次亞洲盃剛結束,其中的問題也是比往年多,所以呢,國足接下來路還是比較艱辛,也是時間比較緊張,畢竟年後中國杯就要開始,所以個人覺得透過集訓的方式來提升隊員們的實力,未必不是一個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