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季我努學社
-
2 # 帥帥小凌兒
明代芝佛院主要人物就是李贄!
李贄(1527~1602),漢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中古自由學派鼻祖,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年舉人,不應會試。歷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自刎死。他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符合明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李贄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李贄棄官後於萬曆九年(1581)春,應湖北黃安(今紅安)耿定理之邀,攜妻子女兒到耿家鄉黃安天台書院講學論道,住耿定理家中充當門客兼教師,但和耿定理做大官的的哥哥耿定向意見衝突。耿定向在李贄看來是鄉愿、是假道學的代表人物。萬曆十二年耿定理死去以後,自然與耿定向不能相容,不可能再在黃安耿家住下去了。耿定理死時,李贄有五言長詩三首哭耿子庸(定理字)。其間萬曆十一年王畿卒,李亦著王龍溪先生告文,對王畿表示敬仰,如稱王畿為“聖代儒宗,人天法眼”,又說“先生今既沒矣,餘小子將何仰乎?萬曆十二年(1584)十月,李贄從黃安移居麻城,因無館住宿而返。第二年三月才定居於麻城龍潭湖上的芝佛院。龍潭距城三十里,一般人不易走到。他從此安靜地讀書著作,與一二相知者講學。移居麻城的時候,李贄將妻女送回福建,自己孑身居麻城龍潭湖芝佛院,讀書著述近二十年,完成《初潭集》、《焚書》等著作。收入《童心說》、《贊劉諧》、《何心隱論》及與道學家耿定向反覆論辯而撰寫《答耿中丞》、《答耿司寇》等書答、雜述、讀史短文和詩共6卷。揭露道學家們的偽善面目,反對以孔子的是非觀為是非標準,批判的鋒芒直指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程顥、張載、朱熹。李贄倡導絕假還真、真情實感的“童心說”。李贄在麻城還多次講學,抨擊時政,針砭時弊,聽任各界男女前往聽講,並受到熱烈的歡迎。
李贄一貫主張個性解放,思想自由;反對理學空談,提倡功利主義;反對封建禮教,主張婚姻自由;崇尚對社會生活少干涉或不干涉的“至道無為”政治理想。他自幼倔強難化,“不通道,不信仙”,12歲時就寫文章,反對孔子把種田人看成“小人”。他在麻城頻繁講學,每每抨擊時政,針砭時弊,聽任各界男女前往聽講,受到庶民百姓的熱烈歡迎,直至今日,人們仍然念念不忘,麻城民間廣泛流傳著怪老頭李贄的傳說。
回覆列表
芝佛院在今天的湖北麻城,明代大思想家李贄棄官之後在這個地方聚眾講學。前來聆聽的人群中,甚至有不少婦女,使得芝佛院的聲名因為講學活動和李贄得以威名遠播。
明代芝佛院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李贄在朝廷為官,但是因為清廉,所以並沒有多少積蓄,再加上他的原生家庭比較貧困,所以芝佛院是李贄在棄官之後在朋友的資助下修建的一座寺廟。
當然,關於麻城芝佛院,最著名的當然要屬李贄在這裡發表的一篇文章《題孔子像於芝佛院》。在這篇文章中,他駁斥了千百年來人們對孔子聖人形象的刻板印象,認為孔子和普通大眾一樣都是凡人,所以孔子所提倡的言論應該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不以孔子是非為是非。這點嚴重觸及到了以維護正統為宗旨的東林黨人的利益。他本人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所以在芝佛院的講學與之前的學堂甚至東林書院的講學具有明顯的不同。於是東林黨人馮應京便讓手下焚燒了芝佛院。
李贄本人雕像
李贄本人是福建泉州人,但是芝佛院在今天的湖北,相距甚遠,所以李贄居住在這裡講學期間,一直沒有回家。他的妻子也在悲痛之下搬回到故鄉去居住,直到得到自己妻子去世的訊息時,他才愕然回顧過去,感覺申申愧對家人,於是寫下了六首悼亡詩。
所以芝佛院是李贄辭官之後個人思想昇華傳播的地方,在這裡他的身份從之前的管理者轉向了後來的思想者,但是也正是他的這個舉動,造成了他後來的人生遺憾。
李贄故居
參考文獻
高峰:《李贄人生簡論》,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馬繪宇:《論“李贄”異端思想的倫理內蘊及啟示》,江蘇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許蘇民:《論李贄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歷史命運》,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