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土地上說三農
-
2 # 九頭鳥老張
種藥材確實可以,但不是說種了就會發財,賺錢的有,虧錢的更多,怎麼種是關鍵,怎麼賣更重要,沒技術不會管理就沒有產量你沒錢賺,沒有銷路不懂行情中間商壓價你也賺不到錢,想種藥材先不要想著發財致富,先把技術學到了,瞭解藥材的等級與價格的關係再說
-
3 # 山寨農夫2020
隨著中醫振興,中藥需求快速增長是必然,中藥種植前景很好,是個方向。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選擇當地道地藥材,不要盲目跟風,也就是說選擇你當地地產藥材品種。這點很重要,決定你價格的基本道選擇題。因為中藥材的道地屬性十分重要,直接影響療效;
二是標準化、規模化種植,要按照品種要求的標準嚴格執行;
三是要有一定規模,在你具備上面兩個條件時,採購商關心的是量。這方面可以考慮流轉土地,最好是組織專業合作社來擴大規模;
四是最好以一兩個品種為主。
-
4 # 望洋捕撈
農民只能吃補藥,不能吃瀉藥了。可以出租土地,提供勞力,少賺不虧。收購藥材的老闆,要給農民提供技術提供資金,確保收購,才能提高農民的積極性!
-
5 # 蜀北一
這麼說吧,對於百分之九十的農民來說,中藥材種植可以增收,但要致富就有點困難了,因為如今的農業生產,只能是大規模才能致富。舉個例子,汶川縣南部山區,從多年前就開始鼓勵農民進行中藥材種植,全縣也推出了“南林北果”的發展方針,但這麼多年過去了,靠種植中藥材發家致富的人,卻是寥寥可數。
很現實的一個問題,一個農戶能有多少土地?不過三五畝吧,除去種點玉米,蔬菜等等用地,還剩多少?就算三五畝土地全部種上藥材,一年的收入,也就是跟外出打工差不多!
要想發家致富?也不是沒有方法,那就是流轉承包土地,但這就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有多少農戶有那個資本去承包和流轉土地!而中藥材種植,除去成本,同樣有市場行情不可預測的難題,或者說是風險。有多少農戶又能夠承受這樣的風險?
因此,到最後,大規模種植藥材的,也是寥寥無幾。
大規模種植,沒那資金,沒那膽量,小規模種植又只相當於打工,因此,中藥材種植,對於大部分農戶來說,只能增收,並不能致富。如果有固定工作,或者說是在務工的同時,又能有時間打理種植的藥材,這樣就很好划算。
回覆列表
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加註重自己的飲食搭配和養生,達到更高水平的強身健體,中藥材種植和消費不僅僅是治病的需要,養生的目的成為趨勢,品質好的中藥材受到追捧也就理所當然的了,因而農民因地制宜種植中藥材成為了走上富裕之路的可能選擇和可能的結果。
我的故鄉是雲南北部的農業大縣,境內天然林覆蓋範圍廣,沒有工業企業及環境汙染,適合使用有機肥種植中藥材,其價格可以普遍增長一倍,無疑是農民致富的福音所在。因而,近年來湧現出很多的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規劃和技術指導共享,促進了三七、當歸、重樓和黃草烏等中藥材種植的良性發展,贏得了雲南中藥種植之鄉的美稱!
種植中藥材是一個細活技術活,靈活的頭腦和不斷學習種植技術和積累種植經驗是關鍵。
一是必須進行統一規劃,形成專業中藥材種植合作社,與農業科研部門多渠道聯絡,得到專業技術人員的跟蹤指導。我有個老表就是依靠廣泛的人脈關係,得到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強有力的支援與幫助,在重樓種植上學到了技術知識,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目前擴大了種植面積,憑著多年的種植和管理經驗,信心滿滿。
二是中藥材的種植百分之百使用有機肥,即羊糞。杜絕使用化肥,雖然增長週期慢一些,但是減少了農藥殘留,提升了中藥材的品質,其價格可以翻番的,從長遠看更加划算。同時,施用有機肥,還能夠保持著土地的鬆軟和長期的底肥,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