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毅木訥近仁
《論語·子路第十三》: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唯一正確的方法是“以經解經”。
一、什麼是“仁”?就取一個最容易理解的定義:仁者愛人。
《論語·顏淵第十二》: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二、什麼是“剛”?無欲則剛。
《論語·公冶長第五》: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倀。”子曰:“倀也欲。焉得剛!”
三、什麼是“毅”?參照“任重而道遠”,可知“毅”就是:志向堅定而不動搖。
《論語·泰伯第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四、什麼是“木訥”?《論語》查不到相關“木”字的解釋,只能把“木訥”理解為一個詞。古漢語雖然有一字一音一義的傳統,但是未必沒有二字詞,比如“弟子”就只能是二字詞,而不可能分開理解。那麼參照“訥於言而敏於行”的標準,“木訥”的意思就是:少說空話,多做實事。
《論語·里仁第四》: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總結:剛=無慾。毅=堅定。木訥=實幹。合在一起就是:為人民服務,堅持實幹,而毫無私心。做到了這三條,就可以接近達到“仁”的境界了。這就是我對經典的理解,我認為要超過上述三位名家。
剛毅木訥近仁
《論語·子路第十三》: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唯一正確的方法是“以經解經”。
一、什麼是“仁”?就取一個最容易理解的定義:仁者愛人。
《論語·顏淵第十二》: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二、什麼是“剛”?無欲則剛。
《論語·公冶長第五》: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倀。”子曰:“倀也欲。焉得剛!”
三、什麼是“毅”?參照“任重而道遠”,可知“毅”就是:志向堅定而不動搖。
《論語·泰伯第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四、什麼是“木訥”?《論語》查不到相關“木”字的解釋,只能把“木訥”理解為一個詞。古漢語雖然有一字一音一義的傳統,但是未必沒有二字詞,比如“弟子”就只能是二字詞,而不可能分開理解。那麼參照“訥於言而敏於行”的標準,“木訥”的意思就是:少說空話,多做實事。
《論語·里仁第四》: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總結:剛=無慾。毅=堅定。木訥=實幹。合在一起就是:為人民服務,堅持實幹,而毫無私心。做到了這三條,就可以接近達到“仁”的境界了。這就是我對經典的理解,我認為要超過上述三位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