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徐祖吉

    這句話有失偏頗,肯定不對。既然能當老師,沒有學識、水平,能隨便站在三尺講臺,胡言亂語嗎?顯然不能。

    老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它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使愚人變聰明,變得有智慧。所以,要想當老師,不是人人可當,必須是師德高尚,忠誠教育事業,有愛心,責任心,還要有淵博的知識,寬闊的胸懷,流利的語言表達,精湛的教學水平,懂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理論,你才有資格當教師。

    所以,現在要想當教師,必須參加國考,還應參加教師資格證考試並且合格,要求極嚴。但是社會對教師要求很高,把老師視為了神,認為教師可以不食人間煙火,稍有差池,便放大事實,以偏概全,否定教師的一切。教師是人,所教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很正常。

    教育聖人孔子,所教學生,弟子三千,賢人也才七十。也不是人人為賢人吧。更何況,老師不是聖人,怎麼不會學的學生,學不好的學生責備老師呢?這不符合情理吧!

  • 2 # 凌川教育文化析源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經查證出自老教育家陳鶴琴(1892.3.5——1982.12.30)之教育名言,在全社會非常關注教育的今天,從城市供職的文化人到鄉村耘耕的鄉親們,大都用此話來評價教育和教師,其觀點不約而同:在肯定所有學生的向好向善,而否定部分教師的無能無為。他們是把此話做靜態的坐實的理解,殊不知,教育是一種追求、一種境界、一種理想、一種夢想……,是賞識、是激勵、是寬容、是等待……。教育這座育人的神聖殿堂裡只有兩類信徒可進入——學生和教師,學生是懷揣夢想的踐行者,教師是播種夢想的引領者。基於此,我首先認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此話沒錯,是對的。上句是對學生的一種欣賞與期待,進入殿堂沒有門檻,亦是有教無類;下句是對教師的一種鞭策與訴求,進入殿堂門檻很高,亦是學高身正。

    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強調的是一種質量觀 。其中“好”的標準是各位討論的焦點,我認為“好”的標準——教育使學生在各自的層次上得以極限的發展做最好的自己。而升學只是教育的副產品,在不斷優秀的過程中積累智慧、培育健全人格,才是教育的目的;所以“教好”的評判標準就是合教育的規律性和學生個性發展的統一,著眼於學生髮展的可能性而達到現實性,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要在相信中守望學生,對此,這個“好”的標準是豐富的、動態的、多向度的、有層次性的、有針對性的;針對學生髮展的不同現實原點,得到最大的發展就是“好”。即使是智障孩子,只要有所發展就是“好”。所以,“好”的標準的核心是育人——最大限度的成人、成才、成功。

    二、“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強調的是一種教師觀。其中“不會教”的指向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技藝——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程度、人格魅力與責任擔當的榜樣力量、專業水平與教學研究的能力現狀、教育激情與育人技巧的實踐融合等,簡言之,就是人們評價教師時,一般認知的——敬業精神、專業水平、育人思想、育人態度、育人技巧、育人藝術、育人目標、育人效果等。最直接的評價標準就是“因才施教”的水平和效果。就是好教師的“四有”標準——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總之,“不會教”是針對教師的高標準要求的一種評價,因為教師是關乎人類未來的生命工程的工程師,是關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奠基石,所以全社會不能不對教師職業寄以更高的期望值,“不會教”就是高標準要求下的鞭策與訴求之詞。

    總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是對教育教學中的二元主體的發展性評價,前者是對學生髮展中的期望——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缺點,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優點:全面、個性、自主而可持續發展;後者是對教師發展中的要求——用科學的眼光看待教師的專業,用人文的眼光看待教師的育人:高素質、專業化和創新性。

  • 3 #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認為這句話不嚴密,其碼是不科學的。

    我們知道,人的智商是有差別的,我們依其高低把他們分成聰明、一般、智力低下、傻四個等級。一個老師不可能在同一堂課能把同等題目的內容讓這些孩子都學會的,這應該是事實。也就是說,再會教的老師,也有教不會的學生,因為他是根本就是學不會的。

    老師的教育教學方法確實重要,也是分辯老師教學能力高低的識金石,但你不能不承認,再不行的老師,也有一講就會的學生。我們這片曾經有個老師,數學水平相當差,可是他的一個學生卻成績特別好,在每次的中心學區測評中成績總是名列前茅,最後考取了北師大,現在省政府就職。你說這是老師教的好還是學生的智商高呢。

    其實孩子學習的好壞,老師是重要的外因條件,而學生本身的素質,學習方法,努力程度等才是其提高成績的內因。

  • 4 # 小僧愛讀書

    這句話曾被教育管理者奉為至寶,現在已經被踩成爛泥了,傷了太多老師的心……以此類推的話,沒有管不好的犯人,只有不會管的管教,沒有醫不好的病人,只有不會醫的醫生,你說可笑不可笑?你說氣人不氣人?你說神經不神經?

    管理者喜歡這句話,因為這一句就能說得絕大多數老師無言以對無顏以對唯有自責自勵,隨著多年的教育實踐,打臉的次數越來越多,這句話漸漸被質疑直至被否定,管理者輕易也不敢說這話了,誰說誰找噴!為什麼清華北大不招一批學渣培養成學霸?

    生鐵能煉成鋼嗎?我就想問問這個事情,請老師傅老司機說說看!

  • 5 # 甦醒459

    題主把這句話說錯了,竟然還有那麼多回答的。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難道說是學生都可以教好,只有老師教不好嗎?是學生都可以教好,這不可能也做不到,凡事沒有絕對的,事實也如此,總有極個別的學生教不好。所以這句話從表面看犯了絕對性的邏輯錯誤。第二句,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什麼樣的老師教不好?誰去教?教什麼?為什麼去教老師?這句話把原來的意思弄擰了!原來有人提出並在教育界廣為流傳也得到了一些人認可的原話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才是我們應該討論的判斷。要弄清楚弄明白這句話的意義所在不能望文生義,那樣就曲解了原義失去了真正的意義。這句話的本義不是在說具體的學生每一個人都可以教好,只有老師會不會教的問題,而是一句有積極意義的教育理念。它的積極意義在於作為老師應該知道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優點,老師要善於發現和重視學生的閃光點不管是哪方面的,有優點和長處哪怕有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成功的體驗都有成就感,這樣每一個學生都會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這裡的教也不旦旦指教學而是凡指教育。只有不會教的老師並不是說老師不會教課,而是說有教育不好的學生是因為老師還沒有找到教育學生的好方法,教不好學生是因為方法不對。這才是原話的本意。

  • 6 # 促成教育

    在此略表我個人的一點看法,不當之處,敬請諒解,同時也請勿噴。

    不知何時,關於教育很早就有人提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此觀點曾風靡一時,也一直被追認為這是對老師教學的一種最高要求,也是對老師教學上的一種鞭策,一種激勵,一種教學上的最高的境界。

    其實,真正做過教育的,真正長期做過教育的,特別是老師,多年擔課的老師,我覺得在這方面更有話語權。

    作為學生,並不是如上述所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個個都能教會,個個都能學會。說實話,有些學生無論老師你怎麼教,怎麼教育,都顯得蒼白無力,無論老師你說什麼,都簡直是對他對牛彈琴,他們根本聽不進去一點點,他們整天就是我行我素,只知道吃和玩,就是不知道學習,不懂德,不懂擔當,他們來到學校,根本不知道是來幹什麼,根本不知道學生的職責是什麼?儘管老師三令五申,再三監管,再三勸說,再三引導,他們還是無動於衷,對這樣的學生,無論老師你怎麼教,怎麼教育,怎麼引導,都是絲毫沒有一點作用的。

    再者,有個別的學生,真的讓你大吃一驚:作為一個六年級的學生,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我還清楚的記得,有一個初一的學生,七門課程,總分考了三分,這三分還是生物這一科上有個選擇題,由於沒有答案,所以老師改卷時,不論選擇哪一個選項,都算對,這個學生就是這樣得了三分,其餘六科全部是零分。還有作為九年級的學生,竟有一部分學生,連基本的乘法口訣都不會,這不能不說是一種不可思議。對於這樣的學生,不論換誰,不論是誰,都是很難將他們教好的。

    當然還有,對於不同的學生,其思維,其興趣,其愛好,其學習方法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學生語文學的特別好,可就是對數學一竅不通,簡直是摸不到頭腦,還有的學生,其它各科都很好,偏偏英語就不好,差的可憐,於是乎他們就漸漸有了討厭,甚至是放棄。對於這樣的學生,無論老師你怎麼教育,怎麼費盡心思,都顯得無能為力。

    另外,對於“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在這裡我要說,作為教師,絕大多數還是特別敬業的,教學上還是特別用心的,沒有一個老師不想著把學生教好的,沒有一個老師不想著把學生管理好的,都是竭盡全力去教學生的,也都是傾心盡力去為學生的,因為人好說:“老師,本身乾的就是一種良心活”。

    一點看法,不當之處,再次博得諒解。

  • 7 # 我形和我數

    謝謝朋友@好多牛牛的邀請。“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話不知是哪位“磚家叫獸”說的,就象流感病毒傳播很快,某些人使用它,在開會時有了訓斥教師的說辭;某些家長想到它,對管教毛病多多的孩子的老師生出老大不滿,這也不對那也不對。

    一線老師對此話極為反感!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神化了教師的教育效果與教育能力!”

    誠然,教師承擔教育與教學的任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引路人。教師的言行、教育理念、教育方針、教育內容、教容手段都可能影響孩子們人生觀、價值觀丶世界觀的定位。但教師不是唯一教育者,一個孩子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是多方面的,有他父母的教育、有他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七姑八姨九叔十舅的教育、有左鄰右舍鄉里鄉鄰的教育、有電視電影電腦廣播收音機影碟機遊戲廳遊戲機的教育、有藍天白雲高山大海花花草草鳥獸蟲魚大自然中的一切傳達給孩子的教育丶有司機售票員檢票員乘務員服務員廚師老闆商店店員醫生護士警察帶給他的教育,有影視歌名星運動員飛行員帶給他的教育,有學校教育,有生老病死帶來的教育,有災難帶來的教育。他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社會、來自生活、來自大自然、來自學校。學校老師,只是教育孩子的萬千教育者中的一員而已。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教師亦不能夠一家獨大。事實上,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孩子的父母。

    不知您兒時可曾養過小雞小鴨,人工方法孵蛋21天就可孵化出小雞小鴨,倘若這21天每天對著蛋呼喚,小雞小雞,或鴨鴨鴨鴨,等小雞小鴨出殼後,你再如此呼喚小雞小雞!鴨鴨!鴨鴨!小傢伙們會張開小膀向你奔來。

    一個孩子的教育從他母親孕期已開始,他記得住親人的聲音,他出生後,和父母家人朝夕相處耳鬢廝磨,每天聽家人絮絮叨叨耳提面命,他受父母影響極大。既使進了學校,他也受父母背後操控“去和老師說,你眼睛看不清黑板,讓老師調第一排!”“傻兒子,幹活就往後退退,搶那個先幹啥?”“他打你,你就打他,咱可不能吃虧!”“老師說你啥了,你給媽說說,我找他去!"

    如此掣肘,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如何順利完成,並達到完美收效?教師對於學生的轉變,基於學生對老師尊重信任的前提。倘若家長與社會人在背後不起好作用,老師的教育就達不到效果,在親人和老師之間,學生首選相信親人並照做。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弱化了學生主體的爆發力與破壞力”

    這些日子網上就十二歲殺母少年該不該重返學校,展開大討論。連人民日報這樣的媒體老大,也忍不住說幾句,十二歲少年,殘忍殺了他母親,面無愧色心無悔意,“我殺自己媽又沒殺別人!”如此冷酷少年,老師能改變多少?這真是一個大挑戰,要不,叫磚家來試試?

    青春期的孩子暴躁易衝動,又反覆無常。我這個城市一箇中學生總玩手機遊戲,他的父親搶下手機順樓拋下,這個學生隨著手機之後跳樓了,高層啊,摔得慘啊。

    手機遊戲象毒魔,勾住了孩子的魂,白天晚上,機不離手,一些班級,有學生在教室後面地上鋪個墊,別人上課,他和某幾個輪流躺地上玩手機。老師家長多方想辦法,這個手機卸不掉。

    對於一些孩子,一味勸、忍、磨磨叨叨,沒什麼效果,軟硬不吃。

    我記得一位初三老師說過,她的課堂上一個不學習的淘孩子總是要上廁所,給了假出去玩不回來,某天,她不準假,這個男生在教室當眾尿了起來!對於這樣的孩子,老師無法教育,學校直接讓家長領走。

    這個上廁所真是個事!

    課上不準假,學生可能內急,讓去,可能有安全隱患,某中學,大白天學生上廁所,卻死在了外面,教師擔責,窩心不已。一些地方高中都上晚課,這女生出去上廁所,還真是讓老師操碎了心。

    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對於品質惡劣的少年,須藉藉助法律等強制手段管制教育!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是對學校教育對老師的惡意宣言

    講這話的人無視教育規律無視學生客觀,無視現有教育環境教育法規,亂放炮,擾亂教學秩序。沒有絲毫可取價值!

    回答完畢!

  • 8 # 老夥計610322

    我所服務的學校本學期新換一位校長,該校長是位全縣教育系統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所到幾所初級中學任校長,都能將一所默默無聞的鄉鎮普通學校通過幾年時間轉化成縣內赫赫有名的中學,其升學率與縣級重點學校相媲美,甚至超越。

    清楚地記得,新上任的校長在第一次全校教職員工會議上提及過他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一件往事,記憶尤其深刻,值得回味。

    校長曾經所在的學校有位天生有些智障的男生,他上任之前,該生總是門門考試皆為零分,校長有次主動找到這位"白卷先生",哄他說:好好學習,書本上聽不懂和不會的地方多請教老師,或者找我也行,接著校長允諾他:只要考試得一分以上成績,校長及可給予好筆一支獎勵,說者無意,聞者動心,不久後,在一次平時小測試考試中,這位有些智障的學生語文得了9分,校長聞訊後親自將自己的一支好筆交到他的手裡,並撫摸該生的頭,不無動情地雙眼噙淚鼓勵他,好樣的,繼續努力,獎品還會有的……

    透過以上個例所敘,我以為"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並不是要求把所有學生都送進清華北大,而是堅定教育信念,儘可能讓每個學生的潛能發揮到他們應有的水平。

  • 9 # 佩玉的爸爸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最早是老教育家陳鶴琴說的。但是沒有人能夠找到這句話的出處僅僅都是傳說。

    蘇霍姆林斯基是引用這句話的,緊接著,蘇霍姆林斯基便用了大量篇幅來論證:“難教的兒童總會是有的,無論如何也不能擺脫他們。”蘇霍姆林斯基嚴肅而詳盡地分析了這樣的兒童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積極面對這些孩子的建議。

    所以說關於這一個神一樣的語言,幾乎沒有人知道是哪裡來的,雖然沒人知道它的出處,但卻被許多教育專家尤其是學校的管理人員大量引用,並藉此以批判一線的老師。

    無論是前蘇聯的教育學家,還是我們現在產生的許多專家,對於這樣一個提法都是沒有充分的論證它的正確性的。

    小學數學特級教師霍懋徵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但在她的語境裡,所謂“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強調的是孩子的可塑性,所以她主張要細心觀察每一個孩子,對學生做到細心、耐心、愛心、信心,取得他們的認可。這也是霍懋徵老師成功的秘訣。霍懋徵老師對自己教育的嚴格要求,的確是難能可貴的。

    其實這句話最主要的目標是讓教育人員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用這種人品上的高尚完成自己的教學使命,但是很不幸的是這樣的一句話卻被亂用,最後引起了教育人員的反感,變成了一種消遣。

    這句話現在已經變成貶義詞了,我想也違反了他的初衷,語言語義的變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但是這樣一個發展變化,確實讓我們始料不及的。

  • 10 # 老少教育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話,既對,也不一定對,至少不全對。

      從事物是變化發展的觀點來看,這是對的。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強調的是孩子的可塑性,教師的言行、教育理念、教育方針、教育內容、教容手段都可能影響孩子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定位。透過老師的努力,孩子會慢慢發生變化,原來的很多不良習氣會改一部分或是一丁點,原來每次考試都只有幾分,現十幾分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並不是不能教好。

      從矛盾主、次方面辯證關係原理的觀點來看,這是不全對的。

      一個惡性十足,劣習很多的人,透過老師的教育能改,這是對的。但改一點,哪怕是改了很多,如不能完全改變,或本質不變,那還不是好孩子。老師能讓每一個壞孩子脫胎換骨,成為好孩子,這是強人所難。如老師有此神通,“沒有教不好的孩子”,那世上就沒監獄了,所有警察都將下崗。汪精衛一身漢奸骨,老師教好了他文學和才藝,他也成不了好人,還是漢奸。

      從普遍聯絡原理的觀點來看,這是不對的。

      影響一個人的因素不只有老師和學校,還有社會、家庭等等。其實,家庭教育最重要。學校教育基本差不多,但家庭教育千差萬別,甚至完全相反,這就是同一個班級的學生,有的品學兼優,有的孩子學習不好品德也壞的主要原因。老師在學校教學生不要賭博、吸菸,但學生家長就開賭館,學生回到家裡學習沒人管,還要幫一群賭鬼倒水倒茶,這家的孩子能教好才怪。這就是5小於2,5天良好的學校教育就被不負責任的2天家庭教育消化了!因此,“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是不對的,有點強人所難,是推脫責任!

      從一切從實際出發的觀點來看,這是對的。

      教師承擔教育與教學的任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引路人。教師的一言一行、教育理念和教學手段都可能影響孩子們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老師如能細心觀察每一個孩子,對每一位學生做到細心、耐心、愛心、信心,盡心施教,取得他們的認可,得到他們的積極參與,每個孩子都可能學好。因此,“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是對的,這是對老師的職責要求,是老師對事業的追求!

  • 11 # 天之殤城

    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句話的老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要是知道現在人對於這句話的理解。我估計他會從墳墓裡爬出來理論理論。

    我想他是強調教育者對孩子的一種責任與信念及教育者基於這種責任與信念對自己的嚴格要求。這句話的真理性在於:不輕易對任何學生喪失信心。

    也即是說作為教育者,我們要做到嚴於律己,對任何學生做到不拋棄、不放棄。

    但是這句話漸漸地變成了一些具有職權的教育者訓誡教師的“至理名言”,最後擴大到和教師考核掛鉤,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曲解這句話了。

    久而久之,變成了教師的枷鎖。也成了家長對於自己孩子不成才的藉口,推卸責任的理由。

    這樣下去,遲早會出現大問題的,也會讓和多想投身教育事業的人望而卻步

  • 12 # 多試試美國科學課

    我妹妹是小學老師,所以經常聽她分享學校的故事,或許我們可以從故事中體會“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句話的對錯!

    妹妹是教語文的,同時也是班主任。其中上一屆有個孩子,剛來學校兩天,妹妹就發現這個孩子非常孤僻,從來不跟其他同學說話,後來,在一些活動實踐課中,發現這個孩子也是總站在一個角落,從不關心身邊的其他事情。於是妹妹主動約了孩子的媽媽來了解情況,原來孩子出生後到上小學這幾年,父母一直忙著創業,應酬多,不是飯局,就是打麻將,完全沒有時間陪孩子,於是,就養成了孩子極其孤僻的性格。

    妹妹瞭解這個情況後,對這個孩子極其照顧,言語中儘量不刺激到孩子。在2年級時,孩子的數學成績還是很糟糕,而且聽不進去老師的話,老師跟他溝通,他不點頭,也不搖頭……愁壞了老師!但是妹妹和數學老師沒有放棄他,有時免費給孩子輔導,最終到了畢業時,孩子性格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成績雖不算好,但是也算中等,這位媽媽非常感謝老師!

    從這個案例看,應該說這個孤僻的孩子至少在這個階段是得到了老師的“因材施教”,用心付出,所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在這裡顯然是對的。

    然而,也有例外。妹妹班級另外一個孩子,情商非常高,第一次接觸的人都覺得他非常棒,口才好,會說話。然而,瞭解多了,才知道這孩子是徒有表面功夫,學習很不踏實,給他聽寫,孩子不願意做,甚至直接滾到地上,一副耍賴的樣子!老師父母都拿他沒辦法!所以,這個孩子,小學畢業成績很糟,甚至後來到了初中,依然如故!

    同樣是一個老師,為啥對不同學生起到的作用卻天壤之別的?其實,學習成績只是“好不好”的一個方面,還有更多的品德、性格等因素沒有引起大家重視,長遠看,人的一生遠不是成績好就一定走得好!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老師只要給孩子以身作則樹立了健康向上努力的榜樣,那麼孩子行不行,那還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比如社會因素、家庭因素。所以,單純地用“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來判斷,也顯然不合適。

    正如題注所言,學生生源也異常重要,要把一批學渣培養到清華北大,談何容易,但是,進入清華北大的,是不是都是“好學生”呢?這就可以不一定!北大高材生弒母案吳謝宇的案例就有一定的反省價值,所以,好不好,就看標準在哪裡!

  • 13 # 教語文的美術老師

    狗屁!!!!這句話首先否定了人的差異性。

    私立學校為什麼成績會好一點?因為他們有權利拒絕那些智力發展水平較低的孩子。

    名牌大學為什麼學習成績都很好?因為學習不好的考不上。

    那些所謂的專家,為什麼不是特教出身?因為他們交不了。

    哪些大放厥詞的專家他們不可能是一線老師。因為他們說的話沒有反應,教育的本質。

    教育的作用就是讓人得到應有的發展。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培養標準件。

  • 14 # 老唐105502356

    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腔調,真正的唯物主義者都是辯證的看待問題。主觀與客觀,內因與外因的相互作用,才能發生變化,偏廢任何一方都是可笑的!別把自己當成神。

  • 15 # 新感覺語文

    這裡,我想跟大家講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案例。

    在我們村小,有一個三年級的學生,叫子浩,他學習跟不上,老師教啥啥不會,考試成績經常是個位數,老師想盡了辦法,也沒法教會他。後來換了位女班主任李老師,經過一段時間後,李老師也無奈地放棄不管他了。

    這時,子浩的爺奶爸媽到外地打工,子浩的本家四奶負責監管他。這位四奶初中沒畢業,也沒有生育過孩子,她就成天教子浩認字,慢慢地子浩也能認讀一些字。這位四奶就找到中心校校長,說李老師不負責任,白拿著每月幾千塊錢的工資,卻不好好教學,自己一個家庭婦女,卻教子浩認讀了這麼多字了, 她鬧著要求把子浩調到中心校去上學。

    校長非常來氣,就在全校大會上,點名批評了李老師,說李老師教學水平低,責任心差,還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李老師又羞又氣,弄得白天沒精神,晚上失眠。

    李老師的丈夫是一個小包工頭,從外地回來,得知此事後,就找到校長講理,說子浩這孩子誰也教不明白,要不你校長教兩天試一試,李老師的丈夫在學校大鬧一通,給李老師出了氣。

    校長氣得夠嗆,無奈把子浩從村小調到中心校上學。新接手的班主任,知道子浩的情況,就特殊對待他,在學習上特別關注子浩,還經常免費給他補課。可是任憑你怎麼做,子浩就是學不會,一學期後,期末考試子浩語文勉強能打上二十多分,數學只能得一位數,弄得新老師也無計可施。

    後來,子浩上了初中。有一天,我到他四奶家,看到了已經上初二的子浩,只見他手拿手機,耳朵裡插著耳機,一邊看小影片,一邊咧著嘴笑。我就對他四奶說,咋呢能給孩子手機呢?這位四奶無奈地說,他現在坐在班級裡,啥也聽不懂,所有老師都把他放棄了,上課沒人管他,他寫不寫作業也沒人過問。這手機是他爸媽給買的,總得讓他有點兒事兒幹吧!

    提起當年子浩在和李老師的事兒,這位四奶帶有歉意地說,當時咱們也是錯怪人家李老師了,一個班級三四十個孩子都學會了,就子浩學不會,這怎麼能怪人家老師呢?再說了,咱們就經管子浩這一個孩子,都沒整明白,人家李老師一個人教三四十個孩子,哪能經管過來呀!

    這裡我講這件事,就是想說,學生的智力和品質存在著差異,確實有些學生,誰也教不會,誰也教不好。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句話原本是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老先生提出的,強調的是教育者對學生的一種責任與信念,是教育者基於這種責任與信念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可是,在一段時間裡,上級和領導卻把這句話當成是對老師的一種綁架,它把老師當做了”神“,認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和老師有著決定性的關係,過分誇大了老師在學生學習和成長中的主導作用,這是不科學的。

  • 16 # 心理諮詢師的會客廳

    一位幼師朋友說了這樣一件事情:

    她們班有一位小朋友,在幼兒園表現不是很好,於是,她將真實情況寫在家園聯絡手冊上,以便讓家長了解並且引起重視。

    不料,週一開學,開啟該小朋友的家園聯絡手冊,在家長寫的話那一欄,看到了以下的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老師雖然有些不悅,但也不好說什麼。

    然而,從此,在家園聯絡手冊上,她反映該小朋友在幼兒園表現都還不錯,只是佈置要回家後做的家庭作業等等,卻是不盡人意。

    從此,家長所寫的話再無冒犯。

    對孩子的教育,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個方面同時進行,並且缺一不可。

    所以,把教育成效不佳的責任,全部推到老師身上,從理論上就是說不過去的。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0~6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個性形成的關鍵,而這段時期孩子所受的教育,大部分來自於家庭。

    如果家庭沒有提供優質的教育給孩子,那麼,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無論做人,還是文化知識的學習,都有可能遇到困難。

    就知識教育而言,每一個孩子天賦不一樣,接受能力不一樣,那麼,即使是同一個老師,以同樣的方式去教,每一個孩子所吸收到的知識,也是深淺不一。

    一位從教近二十年的重點高中學校的老師曾經和我說過,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都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即便老師教得再好,如果學生不是那塊精英的料,無論如何,也是無法考上清華北大的。

    所以,孩子的茁壯成長,以及是否可以成為精英,一定是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教育的結果。

  • 17 # 玉駒66

    這句話如果是老師自己說的,是自我加壓,當做工作動力。

    如果是校領導說的,是給老師施加壓力,未嘗不可。

    如果換成家長說,就有點扯了。

    孔子是聖人,思想家、教育家,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也沒有全部成賢人。況孔子也說過:“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表達了對個別弟子的失望。

    因此家長把孩子的成績不好,全部歸罪與老師是不妥的。

  • 18 # 一笑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因為這句話,多少老師的頭上被上了一道緊箍咒?每當出現一個頑劣不訓的學生,這句話就如同咒語一般,直念得老師頭痛不已。

    怎麼樣的學生才算好學生?一千人有一千種看法,成績好,品德好,表現好,哪一種好才是真的好?家長、教師、社會三方有沒有一致的標準?

    其實,真的有老師教不好的學生,無論你用任何方法去引導,他就如南極上千年的冰川,紋絲不動,你又打不得罵不得,只求他能在學校期間,不出安全事故,平平安安的回到家中就好。

    我希望,將來能有一個專業的機構,能有更為專業的人員,能將家長,教師,社會三股力量揉合在一起,大家樹立一個共同的目標,將這些頑劣的孩子培養起來,讓他們能夠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不給社會製造麻煩,為社會和諧也貢獻一分力量。

  • 19 # 可語於冰

    很早就聽說過這句話,特別是在學校做老師時,這句話會經常掛在學校校長、教育主管部門人士的嘴上,言外之意不言而喻,教學過程中的一切問題你做老師的要負全責。我從多位人士的回答裡可以看出,大家大多對這句話頗有微詞。想必來回答的大多是教師吧,和我的感覺差不多。我認為這句話本來不無道理,但是後來傳來傳去,味道變了。

    探根求源,這句話最先出自中國近現代教育家陳鶴琴之口,原句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當年陳老說這句話的初衷是什麼呢?其實陳老的本意是指教師要有強烈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強調做教師的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在告誡從教之人應當對孩子一視同仁,以仁者之愛善待每一個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師”是在提醒老師,為了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育人本領。這樣看來,陳老這句話確實是教育大師對後輩們的叮嚀囑咐。他可能沒想到對這句話現在會有這麼多的爭議吧。

    之所以出現爭議,是因為講這句話的人,和他說這句話時所持的心態。有兩種人總喜歡引用這句話。其一就是我上面所說的管教育管老師的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和學校負責人,他們會用這句話當鞭子,不但鞭笞老師嚴格自律,想方設法提升學生成績。其二是對老師有偏頗看法的社會人士,每當有學生出現問題時,他們會用這句話當藤條,指責教師缺少責任心缺少教育方法。其實這是有些不盡情理的。照這個邏輯,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沒有失敗的學生,只有失敗的家長”呢?正因如此,這句話才會激起一些老師的逆反心理,覺得這句話是求全責備、不切實際,並會舉出生活中的若干例項來證明老師也不是萬能的。

    如果我們知道了陳老這句話的初衷,我們是不是該心平氣和一些?其實這句話更多的是對育人者的嚴格要求,而不是現實中上綱上線的圭臬;它旨在引導從教者以全心呵護孩子,而不能成為對教師妄加非議的藉口。

    廓清迷霧,正本清源。做教師的,還真得以這句話為警醒,時時刻刻以育人為本,恪盡職守。同時社會各界人士也應對老師多溝通、多理解。畢竟,教育孩子是要靠大家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才成。

  • 20 # 大臉散尾葵

    這話說的真的太絕對了,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部推到老師身上,那孩子的父母作為第一個老師承擔了什麼責任,扮演了什麼角色,難道就是給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了嗎?一個好孩子是社會、家長、老師三方造就培養的。尤其是父母,至關重要,孩子對實際的感知首先來源於父母。講個故事吧,剛畢業的時候工作不太忙,我還在外面的補習機構裡兼職代課,賺點外快。這家培訓班所在的地區生源不怎麼樣,都是些在本地排不上什麼名號,甚至偏下的學校,學生的家長主要是周圍城鄉結合部的農民,或者批發市場做生意的,根本顧不上孩子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水平可想而知。我帶的一箇中考學生家裡是做生意的,家境不錯,他是爸媽的老來子,有個比自己大十幾歲的姐姐,爸媽年紀相對比較大,對孩子不知道怎麼教育,有時候適得其反,孩子比較叛逆。我剛教這個孩子的時候,他連最基本的生詞聽寫都是連篇錯,我只好耐著性子從最基礎教起,而且“一個棒槌一個甜棗”連哄帶騙地讓他一點點補基礎。一天上課,這個孩子遲到了將近1個小時,來了以後情緒非常不好,眼睛紅紅的。上課根本不在狀態。我先安排其他學生做閱讀,把他叫到角落裡詢問,孩子告訴我自己最近都很努力的學習,沒有打遊戲,但是爸媽不問青紅皂白就要沒收手機,家長孩子間起了衝突。聽罷我覺得家長在這件事情上做的欠妥,我開解孩子,可能是爸媽最近工作壓力太大,大人其實並不是看上去那麼永遠都穩操勝券掌控全域性,他們也會有亂髮脾氣甚至崩潰的時候,然後又在微信上和孩子媽媽聊了一下,向她講了一下孩子最近在學習上的進步,解釋孩子要手機不是為了玩,是為了隨時隨地和家長保持聯絡。孩子向我保證絕不會在中考前玩遊戲。被大人信任的孩子獲得了成年人的尊重,也信守諾言,認真學習,一個本來沒學可上的孩子順利考進了一所普通高中。壞孩子不是天生的,就看大人怎麼引導他們,別以為小孩子就不用放在心上,給予他們最基本的信任和尊重,孩子也會給以回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感覺現在的單機遊戲不能用改變時間的方法卡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