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個時代,記得小時候,小孩子們都盼著過年,為什麼呢?那個年代,人們家裡平常可沒那麼多樣吃的,穿了一年的衣服多多少少都會舊了或有個補丁。不像現在想吃啥穿啥都能買的到。現在的孩子們真是生活在蜜罐裡。我們的童年平常最好吃的糖就是雪裡松硬糖,童年過年母親會給我們做新衣服,(我的母親真是個偉大的母親,我們幾姊妹的春夏秋冬的衣服鞋子都是我母親自己親手製作的,我母親是個非常能幹的母親,懷念我的父母)。童年我們盼著過年,因為有新衣服穿,有新鞋子穿,有好吃的東西,又不要上課,又可以玩,我們家在單位上可以說是生活在中上層水平。過年許多家都做凍米糖,大家都忙著年貨,我們家不會做凍米糖,就請別人幫我們家做好拿來,過年家人都團聚,我們是過二十四小年的,過小年也是要放鞭炮的。過了小年就要準備年三十的晚飯。一年中一家人最豐富的晚餐—-年夜飯。年三十晚飯前必須放完鞭炮才能開始吃飯,我們家人吃飯,長輩沒上桌,晚輩是不能上桌的,長輩不懂筷子,我們晚輩也是不能動筷子的。(那時的家裡老傳統。現在不一樣了)。吃完飯守夜,每年的年三十,十二點鐘之前是不睡覺的,因為十一點多要包餃子,(餃子陷是年三十下午必須做好的),十二點鐘要放鞭炮,放了鞭炮,煮水餃吃,家裡每個人必須多多少少都要吃水餃。吃完水餃,洗洗弄弄,才睡覺。大年初一是不掃地的。大年初一的早餐也煮餃子吃的,也可以吃麵條什麼的。年初一7點鐘之前家裡必須有人起來放鞭炮,預示著開門大吉,新年開始。大年初一是不準睡懶覺的,我們做晚輩的,父母親會叫我們到鄰居家給長輩拜年,給平常相處比較好的長輩去拜年,直到我們長大工作以後,父母才不會要求我們大年初一外出拜年,但隔壁鄰居家長輩我們還是會每年大年初一去拜個年的。直到我們各自成家了以後,就沒那麼多規矩了。童年時的年味很重,鄉土氣息濃厚。現在的是新時代新氣象,人們的眼睛彷彿亮了很多,到處都是風景線,老百姓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我們那個時代,記得小時候,小孩子們都盼著過年,為什麼呢?那個年代,人們家裡平常可沒那麼多樣吃的,穿了一年的衣服多多少少都會舊了或有個補丁。不像現在想吃啥穿啥都能買的到。現在的孩子們真是生活在蜜罐裡。我們的童年平常最好吃的糖就是雪裡松硬糖,童年過年母親會給我們做新衣服,(我的母親真是個偉大的母親,我們幾姊妹的春夏秋冬的衣服鞋子都是我母親自己親手製作的,我母親是個非常能幹的母親,懷念我的父母)。童年我們盼著過年,因為有新衣服穿,有新鞋子穿,有好吃的東西,又不要上課,又可以玩,我們家在單位上可以說是生活在中上層水平。過年許多家都做凍米糖,大家都忙著年貨,我們家不會做凍米糖,就請別人幫我們家做好拿來,過年家人都團聚,我們是過二十四小年的,過小年也是要放鞭炮的。過了小年就要準備年三十的晚飯。一年中一家人最豐富的晚餐—-年夜飯。年三十晚飯前必須放完鞭炮才能開始吃飯,我們家人吃飯,長輩沒上桌,晚輩是不能上桌的,長輩不懂筷子,我們晚輩也是不能動筷子的。(那時的家裡老傳統。現在不一樣了)。吃完飯守夜,每年的年三十,十二點鐘之前是不睡覺的,因為十一點多要包餃子,(餃子陷是年三十下午必須做好的),十二點鐘要放鞭炮,放了鞭炮,煮水餃吃,家裡每個人必須多多少少都要吃水餃。吃完水餃,洗洗弄弄,才睡覺。大年初一是不掃地的。大年初一的早餐也煮餃子吃的,也可以吃麵條什麼的。年初一7點鐘之前家裡必須有人起來放鞭炮,預示著開門大吉,新年開始。大年初一是不準睡懶覺的,我們做晚輩的,父母親會叫我們到鄰居家給長輩拜年,給平常相處比較好的長輩去拜年,直到我們長大工作以後,父母才不會要求我們大年初一外出拜年,但隔壁鄰居家長輩我們還是會每年大年初一去拜個年的。直到我們各自成家了以後,就沒那麼多規矩了。童年時的年味很重,鄉土氣息濃厚。現在的是新時代新氣象,人們的眼睛彷彿亮了很多,到處都是風景線,老百姓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