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先生的故紙堆
-
2 # 50後男人
張愛玲有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只有早早出名,你才能享用名譽給你帶來的一切!這就是張愛玲的世界觀,而她也是這樣做的。
據說,張愛玲7歲開始寫小說,12歲已在校刊和雜誌上發表作品。20剛出頭,就發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沉香屑·第一爐香》,一炮而紅,成為中國文壇上一顆新星。隨後陸續發表了《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小說,一舉奠定了她在文壇上的地位。
張愛玲一生中的確有許多方面是令人不齒的。最大汙點有兩個,一是與漢奸胡蘭成的畸戀。不過這只是個人感情上的問題,還不算什麼了不得的事情。二是在上海淪陷時,高調參與日本侵略者主持的各種文化活動,為日偽文化刊物撰寫了不少文章,雖不都是對侵略者明目張膽的歌功頌德,但諂媚之作不少。比如1944年她在淪陷區期刊《天地》發表的散文《雙聲》就說:“同西洋與中國現代的文明比起來,我還是情願日本的文明的”……在“文明”的日本人正在大肆屠殺華人時,她竟說出了這樣的話,當時就引起許多有正義感的文人的抨擊。所以,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編撰的《文化漢奸罪惡史》中,將張愛玲列為文化漢奸,也無怪乎楊絳先生會看不起她了。
所謂一俊遮百醜,不可否認,張愛玲的確是一個才華橫溢的女作家,特別是她的《傾城之戀》細緻入微地描寫了男女之間愛情的美妙與無奈,是能打動很多讀者的。其實這種現象古而有之,比如唐代詩人宋之問,一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寫盡多少他鄉遊子的人間至情,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也是一個以面首邀寵武則天甚至是殺外甥奪詩的無恥之徒呢?
-
3 # V5出人才
張愛玲與楊絳根本就是兩個世界的人,在她們的人生態度便可以看出來,一個是與誰爭都不屑,一個是出名要趁早。
張愛玲的早年經歷大家都知道,生在一個滿屋子的前朝遺老遺少的家中。母親因為實在受不了丈夫,便選擇了與姑姑一起去國外留學,只留下了年幼的張愛玲與弟弟。之後父親再娶,繼母對待張愛玲與弟弟也是百般可待,姐弟二人便只能夾縫裡求生存。
這樣的童年經歷又怎麼能與自幼在愛中生長的楊絳先生互相喜愛呢?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回覆列表
我覺得楊絳對張愛玲無所謂喜歡不喜歡,她只是吐槽。這種吐槽在我們普通人之間不也是存在嗎?一吐槽就說是不喜歡某人,也有點上綱上線了。
首先,她說不喜歡張愛玲的長相,說她高中時代“相貌很難看,一臉花生米,同學都看不起她”。這是事實,張愛玲自己也說過,自己高中時代是最自卑的時候,只能穿繼母的舊衣服,而自己上的偏偏是真正的貴族學校,在一群公主中做一隻醜小鴨,被人看不起也是正常現象。
其次,楊絳說張愛玲“文筆不錯,但是意境卑下。她筆下的女人都是性飢渴者。”張愛玲描寫人生的荒誕,和楊絳、錢鍾書不是一個路子,儘管他們都善於諷刺,但是張愛玲對人性嘲諷的更徹底更不留情面,吐槽她筆下的角色只能代表一家之言。更何況,楊絳誰不吐槽?她還曾吐槽鉅著《紅樓夢》,說曹公筆下的林黛玉“一雙似笑非笑含情目”寫的莫名其妙,認為沒有一點深閨淑女的樣子,這是“招徠男人的目光”。
最後,楊絳說到張愛玲和胡蘭成的舊事,說自己對漢奸不能寬容。張愛玲相當於孤身一人,沒有家庭溫暖,孤立無援,在這樣的情形下,遇到一個知冷知熱的人墜入愛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於經歷過日據時代的人來說,不能接受也實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