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控

    其實在看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時候,我也有同樣的感覺。印象中那種Sunny明媚的時刻很少。不但《三國演義》,後來的《水滸傳》也是這個樣子。《三國演義》是1994年拍的,《水滸傳》是1998年拍的。

    我看了另外幾位作者的回答,有說是設配的問題,有說是當時環境汙染的問題。我個人的感覺是,這兩個方面的因素都存在,但電視劇《三國演義》主色調為灰的選擇,應該是導演的有意為之。

    一、整部電視劇氣氛的需要。灰濛濛的色調,最主要的還是為了烘托氣氛,使得整部電視劇顯得更有歷史感,更加厚重,也更有代入感。電視劇《三國演義》裡面的很多戰爭場景都是夜間進行,這樣的背景必然是灰暗的。就像主題曲裡唱的“歷史的天空”。

    二、原著小說的歷史背景決定的。《三國演義》是歷史演義小說,整部小說重點突出權謀、戰爭。小說的開篇詞就寫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讀來就是黃昏蒼涼的感覺。

    三、特效的限制。1994年的時候,中國的影視劇的特效製作水平還不高,在細節的處理還不能達到完美。

    最後,我本人非常喜歡電視劇《三國演義》和小說《三國演義》,這是一部真正的男人之書,能夠讀懂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小說我前後讀了四遍。電視劇斷斷續續看了兩遍。

  • 2 # 巴塞電影

    毫無疑問這是導演組故意為之,導演組希望以這樣的色調鋪墊三國混戰淒涼的氛圍。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講述的是戰場的故事,在劇情中總是伴隨著“死亡”這個詞。據不完全統計東漢末年有5600萬人口,赤壁之戰後僅有140萬人,傷亡相當慘重。為了還原歷史的老版三國自然得有淒涼的感情氛圍,就需要環境的襯托,尤其是在沙場上。老版三國中沙場的場景特別的多,假如天空的顏色是那種湛藍湛藍的便無法體現出當時戰爭的殘酷。

    在現實情況中,古代的戰場上會升起狼煙,天空灰濛濛也有可能是狼煙在開闊平坦的戰場中上升造成的。

    灰色會給人一種歷史厚重感,也符合當時的現實的情況,再加上導演組的“用心良苦”這也造就了老版本三國灰濛濛的天空。

  • 3 # 使用者7510092018933

    自從桓靈以來民不聊生,生靈塗炭,殿堂之上朽木為官,狼心狗形之輩紛紛當道,

    民不聊生,生靈塗炭,不見天日,所以天是灰濛濛的

  • 4 # 劉一千五

    毛阿敏唱的片尾曲:

    黯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嗚

    歲月呀,你帶不走

    那一串串熟悉的面容

    聚散皆是緣呵

    離合總關情

    一頁風雲散呵

    變幻了時空

    ……

    歷史的天空閃爍著幾顆星

    人間有股浩蕩氣在縱橫弛騁

    ……

    你想嘛,不灰濛濛的反應不出戰火煙霧,塵埃造成的大氣汙染……其實這恐怕與攝影器材有關係,當然也與影視要求有關係。

  • 5 # 草根談娛樂

    這是為了渲染一種氛圍,《三國演義》的故事發生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戰亂不斷、百姓民不聊生,所以灰濛濛的天空更能襯托劇情,不只是電視劇中的天空,就連電視劇的背景音樂以及片尾曲等都極具暗淡之風,那一句“暗淡了刀光劍影”正和灰濛濛的天空相呼應。

    不得不說老版《三國演義》的這種基調很符合這本小說的大的格局,很多人覺得三國演義演的是英雄間的博弈,在小編看來,其實《三國演義》著眼的是戰亂下飽受苦難的尋常百姓,頗有“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大局觀,而群雄間的“劍拔弩張”只是故事框架,同時這些故事足夠精彩。

    《三國演義》的總導演和製作團隊想要降這本名著的格局展現給觀眾,導演也很用心,將電視劇中的天空都設定為灰濛濛的,不僅天空,就連河水亦是灰暗的,主題曲歌詞用的《三國演義》開頭的那首詞,“滾滾長江東逝水…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都付笑談中這句詞就頗有一股灰暗的韻味。

    在影視作品中,用特殊的場景襯托氛圍也是常用的技法,如諾蘭的蝙蝠俠系列,都是暗黑色調,這樣的處理將電影的壓抑情緒釋放的淋漓盡致,還有周星馳的《功夫》,天空也一直是昏黃的,給人一種大地籠罩在邪惡勢力之下的感覺。

    總之,《三國演義》的這種場景處理是恰到好處的,它符合原著的基調,原著的大的觀念就是表達風雲色變的戰亂之下百姓的民不聊生,而灰暗的天空最能襯托這樣的意境。

  • 6 # 三陌

    可能是營造出一種勵志的氛圍,蒼傷感,也可能是當時的攝影器材,技術各方面的限制,就像我們以前在錄影廳裡看香港的一些老電影氛圍也差不多,反而現在清晰度越來越高卻沒有以前看電影的感覺了。

  • 7 # 敦復

    靠,這事我還真的知道一點!

    老版《三國演義》是當年中央電視臺的一個重點專案,其重視程度是遠超我們想象的。為了拍攝這部電視劇,中央電視臺甚至和河南省焦作市人民政府合作,建了一座影視城!

    焦作影視城位於焦作市北端,距市中心1公里,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是中央電視臺與焦作市人民政府合作興建的一處大型影視拍攝製作基地。影視城依山而建,主要由城門廣場區、周王宮區、楚王宮區和市井區四部分組成。城門廣場區以銅鑄方鼎、西周東遷和大秦一統的大型浮雕、青銅武士、古錢幣狀大門,以及三皇、六哲人、四神獸雕塑等為代表,集中體現了影視城所處歷史時期(秦漢)的政治文化色彩。

    我家在焦作,聽說,當年的央視還是很有影響力的,為了爭取央視的支援,焦作市人民政府可謂是百般配合,基本上央視要蓋什麼就蓋什麼,要找什麼人就找什麼人。而且偌大的一個影視城,只給他一個劇組使用。1994年,《三國演義》在焦作影視城拍攝完以後,1995年,影視城才正式落成並對外營業。

    而當年的焦作是個什麼狀態呢?歷史上,焦作就是個小村莊。他之所能夠在100年時間內發展成為一個城市,靠的就是當地的煤礦。直到2000年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焦作的經濟支柱還是煤礦極其相關的產業。

    煤礦產業的發達,帶來的後果就是空氣汙染嚴重。我記得小的時候,天空總是灰濛濛的,很難看到透亮的Sunny,大人們都說,這都是煤礦的粉塵鬧的。加上焦作地處黃土高原東部邊緣,大風颳來的塵土也不少,空氣汙染就更嚴重了。

    看圖說話。老版《三國演義》裡面常常出現的這種看不清雲彩、灰濛濛的天空,真的就是我小時候記憶裡家鄉的天空。

    現在焦作的空氣質量已經較為好轉了,但還是常年超標。焦作市政府一直希望當地能實現經濟轉型,從資源城市變成文化、旅遊城市。《三國演義》是他們努力的結果,也是努力的證據。

  • 8 # 藍鳥啃蘋果

    還有一個問題早期的攝像機是磁帶或膠捲式的,尤其主流還是模擬式的攝像機,當時一般都是S-VHS、VHS攝像機,畫質不高而且是模擬方式儲存的。DV帶好像是後來才逐步出現的,Sony BETA超級貴一般來說當時用買不起。在1995年7月前,還是模擬攝像機的天下,這年松下推出的攝像機有RX2、RX3、RX6、RX7、A3、VX5、VX7、S880、S990、M3500、M9000等。

    模擬帶的問題就是數碼修復難度很大,尤其是細節和顏色的損失很嚴重,所以很多電視劇拍完了就完了想修復都難成本也高;但是電影膠捲的修復由於本身原理和材質的原因,不過膠捲的成本太高了拍電視劇以當時國力是不可能的,電影膠捲遠超模擬錄影帶所以修復性是很大的,比如:音樂之聲這樣都可以修復到1080p了。

  • 9 # 東方大男

    沒別的,歷史上的三國不只是演義當中的群英薈萃,英雄輩出,更是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屍橫遍野,十室九空的時代,是大漢民族的災難期,央視版的三國主色調,不僅僅是當時電視劇畫面製作水平的問題,更是有意或無意襯托時代的悲涼和世事的無奈。就像毛阿敏歷史的天空所唱的那樣,湮沒了荒村古道,荒蕪了風雪邊城,現在看裡面所有的人物,都感覺莫名的哀愁和憂傷,不論當時他們是如何雄姿英發,揮斥方遒,終究是一場場歷史悲劇

  • 10 # 我心目中的傻丫頭

    我覺是導演故意而為之,在我看來三國時代波瀾壯闊。英雄輩出。但是最後的結局也是悲劇收場。導演以灰色匯入。襯托出一種悲涼的氣息英雄遲暮,美人遲鏡。歲月帶走了許多許多。滿腔的熱血化為烏有,曾經的豪言壯語轉頭成空,還有本來三國的作者就是蜀國的推崇者。蜀國後來的落寞。作者心中的寂寥。以灰色為格調。分外凸顯開來。。

  • 11 # 林二走江湖

    這個問題,答案全在《三國演義》的片尾曲裡了,名字就點明瞭:歷史的天空。

    歷史的天空應該是什麼樣子,前兩段的兩個排比句就說明了一切。

    第一段,“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

    第二段,“湮沒了黃塵古道,荒蕪了烽火邊城。”

    這幾個排比句,已經把三國亂世的氣氛說盡了。無論是英雄還是小人,奸雄還是君子,都被淹沒在歷史的縹緲之中。

    在這種厚重之下,劇中的氣氛也要與他配合,不可能給一個瓦藍藍的天,那樣就不是《歷史的天空》,而是《十八歲的天空了》。

    這樣的天空建立了一個肅重的氣氛,把厚重的歷史感一下子送進觀眾眼睛裡,盡在不嚴重。

    所以老版《三國演義》才是人們心中的經典。

  • 12 # 隨心雜談記

    只有和平、幸福的氛圍,才能襯托出蔚藍的天空。在那戰亂連年且個地諸侯爭霸的歲月裡,到處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怨聲載道,這樣的生活氛圍中,不光天空籠罩的只能是灰濛濛的,老百姓的“心”也是灰濛濛的!

  • 13 # 光影裡的青春

    因為是亂世戰爭多發的年代,車馬滾滾,旌旗蔽空那場面你可以想象一下。另外灰濛濛給人一種渾厚滄桑的視覺感覺,更具有年代感歷史悠遠的感覺顯得更加真實。另外電視劇《三國演義》片尾曲歌詞裡寫到: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 鮮活的面容,湮沒了黃塵古道 ,荒蕪了烽火邊城。與劇中環境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 14 # 樂見安亭

    老話說“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憂什麼?戰亂紛爭、動盪不安下的百姓生存狀態,人生何處、生命無常、流離失所、哀鴻遍野。說明作者、改編、導演抓住和確定了哪個時代的主題,即混亂和暗無天日般的歷史時期。別的不說,後漢時期人口約5600萬,而三國末期人口約760萬。可見人口大幅度減少,原因一是戰爭、勞役,二是因戰爭造成的人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不能安心生養,三是生活艱難,物質匱乏無力繁衍。四是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不知何處是盡頭。總之,當人們心裡是一片灰色時,那個時代就灰色。

  • 15 # 發個今

    在當時的攝像件有限,

    另外拍攝地點的限制,

    都是植被較少的地方,

    風沙飛起,

    感覺有種灰濛濛的。

    最後拍攝思路和道具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菜市場買回的米粉。要怎麼做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