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行者天下行

    一句話就是一個故事,話句入耳,腦子想想就有了:

    “人生交契無老少,論交何必先同調”。杜甫說:與朋友交往不必在乎身份地位年齡等之間的差異,重要的是朋友之間能夠交心。有道是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與知心友相交,其他的世俗事又何必理會呢?

    “走過、路過、錯過,就是一輩子”。他(她)的故事:當年他們錯過了,是她一輩子的遺憾。但她不會去想任何“如果”,只會堅定地繼續過現在的生活。錯過了一班車,抱怨或後悔都沒有用,還是要耐心地等待下一班車,著急也沒有用,該來的時候就會到站,一定能坐上車,前往自己的目的地。錯過就當作路過,不回頭,不後悔,專心地欣賞眼前的風景,不再回想曾經錯失的美好...

    例子還有很多,身邊人身邊事就是,但一句話意在“精簡”,在這裡舉一個文字精簡,由六個字引出的故事,比如一句話“逸馬殺犬於道”:

    故事原文:

    歐陽公在翰林時,常與同院出遊。有奔馬斃犬,公曰:“試書其一事。" 一曰:"有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一曰:"有馬逸於街衢,臥犬遭之而斃。"公曰:"使子修史,萬卷未已也。"曰:"內翰云何?"公曰:"逸馬殺犬於道。" 相與一笑。《唐宋八大家叢話》

    (上文所言《唐宋八大家叢話》一書,不能尋見。不過馮夢龍《古今譚概》有《書馬犬事》一篇,與本文一字不差。)

    譯文:

    歐陽修在翰林院時,常常與同院他人出遊。一次,見有匹飛馳的馬踩死了一隻狗。歐陽修說:“你們說一下這事。”一人說:“有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另一人說:“有馬逸於街衢,臥犬遭之而斃。”歐陽修笑說:“像你們這樣修史,一萬卷也寫不完。”那二人說:“那你說呢?”歐陽修道:“逸馬殺犬於道。”那二人臉紅地相互笑了起來。

    1.歐陽公:指歐陽修。

    2.同院:指翰林院的同事。

    3.通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4.內翰:翰林學士的別稱。指歐陽修。

    故事道理:

    語言文字應精簡,避免冗雜多餘。

    歐陽修(1007-1073),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安永豐(今屬江西)人,自稱廬陵(今永豐縣沙溪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學家、史學家。著名作品有《豐樂亭記》,《醉翁亭記》等。

    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於唐代的韓愈,“天下翕然師尊之”(蘇軾《居士集敘》)。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的影響。其中,蘇軾最出色地繼承和發展了他所開創的一代文風。北宋以及南宋後很多文人學者都很稱讚他的散文的平易風格。他的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

  • 2 # 絲路梧桐

    當時若不登高望,誰信東流海樣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時若不是登高望遠親自看到,有誰會相信水往東流入大海,海會有那樣的深呢?

    這話也告訴我們,人生在世,考慮問題的時候,要有一個長遠的打算。

    俗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如果只顧眼前的利益,因思慮不周而導致的災難也許會很快到來。

  • 3 # 信天游259345793

    《南轅北轍》

    古時侯,有個魏華人,他要到楚國去。

    他準備了足夠的盤費,僱了一輛馬車從魏國出發。

    路上,有人問他要去哪裡。他說他要去楚國。

    路人告訴他:“楚國在南面,你怎麼朝北面走呢?”

    “不怕,我的車伕趕車本領很好。會趕到楚國的!”

    “可你方向錯了,趕車本領趆高,離楚國就會趆遠啊!”

    “不怕!我有足夠的盤費,總有到楚國的一天。”

    說著,他讓車伕趕著車向北方疾馳而去。

    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這樣,一切問題將會迎刃而解。

    否則,事情的結果將會適得其反。

  • 4 # 子魚侃球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一個故事,我想到的是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號臥龍,今山東臨沂市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散文家、書法家。諸葛亮的一生真正的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在民間被尊崇為“智聖”。

    公元206年冬至207年春,劉備在經歷無數次的失敗後,總算在新野縣找到容身之地,之後“徐庶走馬薦諸葛”。劉備帶領二弟關羽、三弟張飛三次前往南陽鄧縣隆中請諸葛亮出山,這就是著名的“三顧茅廬”的故事。諸葛亮被劉備的摯誠打動,決定出山輔佐劉備爭奪天下。當時劉備47 歲,諸葛亮27歲。兩個人在茅廬中展開對話,諸葛亮描述了一個遠大宏偉的戰略遠景,史稱“隆中對”,劉備被諸葛亮的才華和眼光所折服。“隆中對”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構想之一,在政治謀略和戰術學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此後的18年,諸葛亮追隨劉備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先下荊州為根據地,後拿下益州安家,注重發展軍事和農業生產,終輔佐劉備登上帝位。劉備前半生屢戰屢敗,四處漂泊;直到請出諸葛亮,才品嚐到了勝利的滋味。劉備與諸葛亮可謂是歷史上,君臣和睦的代表人物和典範。

    後來,劉備為給二弟關羽報仇,不聽諸葛亮的勸阻,舉全國之兵攻打東吳,被陸遜火燒連營。劉備負重傷,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劉禪繼位後,諸葛亮依然忠君愛國,矢志不渝,向輔佐劉備一樣的輔佐劉禪。為了實現劉備統一中原的夙願,諸葛亮嘔心瀝血北伐中原曹魏,六出祁山,屢建功勳,無奈雙方實力懸殊巨大,加之劉禪又昏庸無能,聽信讒言,重用佞臣,致使北伐大業毀於一旦。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死在五丈原,一代“智聖”隕落,享年53歲。

    諸葛亮的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概括了波瀾壯闊的三國爭雄的故事,也詮釋了諸葛亮忠君愛國的高尚品質。他的這種大無畏的精神,和忘我的奮鬥歷程,千百年來,受到無數百姓的愛戴和尊崇。

  • 5 # 年輕故事匯

    雜交水稻,一人救萬民於水火

    核彈爆炸,從此挺直腰桿子面向世界

    英雄紀念碑上,千萬英魂永流芳

    農業稅免,從此小康在路上

    十里長街,黑色肅穆淚滿襟

    不忘初心,使命牢記,兩個一百年終點遙遙在目。

    ……

    太多,太多,數不盡,道不完,記不住!

  • 6 # 尖角小荷花

    向心怡已久的女孩表白後,女孩說“你是個好人,但我們不合適”。這樣的故事發生的是不是很多,就想不明白了,既然說我是好人,為什麼還說不合適呢,如果是沒看上我,就直接說唄,總是找一些好聽的藉口來推脫,想拒絕對方,還不想傷害對方,不傷害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減輕了一點傷害。其實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有一種失戀的感覺了,從開始準備,到鼓起勇氣,滿懷期待的去表白。結果被拒絕了,這就是一個傷感的愛情故事。有多少人被這句話拒絕過呢,反正我是經歷過很多次了,記得一次比較影響深刻的,對方是這樣說的“你是個好人,我配不上你”。當時就有一種被打臉的感覺。意思很明顯是說我配不上她。也只能故作鎮定的離開了,心中默唸“我是好人,我是好人”。

  • 7 # 善文忠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個愁,南唐後主李煜引起千年的共鳴。

    一個春水東流,告訴世人人世飄零,你我皆匆匆過客,踽踽而行。

    一問一答,訴說的是自己無法言說的身世,江山已失,妻被夜夜欺凌。

    一句話,文彩飛揚,華麗情傷,但也是一個治國蠢才的悲情。

    千古歷史今朝看,光彩耀眼的外衣下,都是赤裸裸人性的悲涼。看一看,都是驚悚,再看一看,都是失意者的斷腸,無論你是韓信還是子房,勝敗榮辱,宛如春夢一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轉基因大豆油是用汽油浸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