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57888395411

    如果是聽歌劇,那你應該喜歡威爾第的。

    建議聽他的《弄臣》、《阿依達》、《奧賽羅》。

    普契尼的歌劇也不錯,但不是很“好聽”。推薦中式風格的《圖蘭朵》。

    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唐璜》

    鋼琴曲聽肖邦和舒曼的

    管風琴曲、古鋼琴曲聽巴赫的

    海頓的絃樂四重奏

    此外,門德爾松和施特勞斯的古典音樂是更加符合你“好聽”的標準的。如門德爾松的《春之歌》,施特勞斯的許許多多的圓舞曲。

    一些資料:

    《弄臣》Rigoletto

    G.威爾第創作的歌劇。3幕。劇本由M.皮亞維根據V.維克多·雨果的諷刺戲劇《國王尋歡作樂》改編。完成於1851年,同年首演於威尼斯。主人公里戈萊託貌醜背駝,在宮廷裡當一名弄臣。年輕貌美的曼圖亞公爵專以玩弄女性為樂,而裡戈萊託常為公爵出謀,幫他幹勾引朝臣妻女的勾當,引起人們的憤恨,大家定計對他進行報復,讓他不自覺地參加誘拐自己心愛女兒吉爾達。裡戈萊託發現自己竟將女兒交給公爵後,決定僱刺客殺死他。當他從刺客手中接過裝有屍體的口袋,以為大功已成時,忽聞公爵高歌之聲,急忙開啟口袋,發現裡面裝的是奄奄一息的女兒,這使他痛苦萬分。原來,這個獲悉行刺計劃的少女對虛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願為愛情而替公爵一死。作曲家注重加強歌劇的戲劇成分,用音樂手法將劇中人物內心的感情變化和人物性格表現得極為深刻。

    門德爾松(JakobLudwigFelixMendelssohn-Bartholdy)(1809-1847),德國作曲家,是鋼琴神童,9歲就開始公開演奏,10歲時就為《詩篇19》譜曲,17歲時完成了《仲夏夜之夢》序曲。1826—1829年在巴赫逝世後首次指揮《馬太受難曲》,引起轟動而成為聞名遐爾的指揮家。他創作了《芬格爾山洞》、《第一鋼琴協奏曲》、《無詞歌》、《義大利交響曲》《蘇格蘭交響曲》、等幾部重要的作品。1843年在萊比錫創辦新音樂學院任院長。門德爾松是莫扎特之後最完美的曲式大師,古典主義的傳統與浪漫主義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賦予作品以一種詩意的典雅。他善於將美妙的旋律納入正規的古典曲式,他不僅是一位熱情歌頌自然的詩人,還是一位善於用虛無飄渺畫筆的風景畫家,他的音樂被稱為“描繪性浪漫主義”。

    春之歌選自門德爾松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詞歌集》(作品第62號),A大調,4/4拍。本曲為門德爾松創作的所有“無詞歌”中最為著名的曲子,不僅用於鋼琴獨奏,還被改編成管絃樂曲以及小提琴和其它樂器的獨奏曲而廣為流傳,深受世界人民喜愛。“無詞歌”亦稱“無言歌”,是門德爾松首創的一種小型器樂體裁,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簡單的伴奏所組成。這種方法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無遺。而且,無詞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內,而可以稍稍寬廣一些。門德爾松一生總共創作了四十九首無詞歌,大約創作於1830至1845年間,分為八集出版。這首被冠以《春之歌》標題的無詞歌具有流水般輕柔的浪漫旋律,使聽眾沉醉於快樂的氣氛中。曲式雖單純,但十分巧妙地應用了裝飾音,從而利用鋼琴創下了前所未有的漂亮效果,由此我們不得不對門德爾松的天才發出讚歎。在伴奏與踏板的關係中,也顯示出浪漫主義時代的鋼琴音樂特色。

    威尼斯船歌(第二首),門德爾松的“作品30”內全部為鋼琴小品“無詞歌”這一體裁,其中以第二集的第六首通稱為《第二號威尼斯船歌》,即本曲,最為大家所熟悉。樂曲為升f小調,6/8拍。如歌似的美麗旋律在舒暢的伴奏中彈出,象其它所有的“威尼斯船歌”一樣,略帶一絲憂傷的情緒。呈現在中段及後段的細波般的顫音,令人印象深刻。

    圓舞曲之王施特勞斯

    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年)是奧地利的著名作曲家。其父與他同名,被稱為老約翰·施特勞斯,而他則被稱為小約翰·施特勞斯。老斯特勞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寫過150餘首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父”。他跟寫過100多首圓舞曲的約瑟夫·蘭納一起奠定了維也納圓舞曲的基礎。直至21世今天,圓舞曲仍方興未艾,保持著一定的影響。

    小施特勞斯繼承了先父和蘭納等前輩的傳統,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的成就比他父親大,他是一個多產作家,作品編號達到479號,其中圓舞曲168首,波爾卡舞曲117首,卡得累舞曲73首,進行曲43首,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31首,輕歌劇16部。1844年他19歲時,就正式登臺首演了他創作的作品《寓意短詩圓舞曲》及其他三首舞曲,而《寓意短詩圓舞曲》在“再來一個”的喝彩聲中,竟連續重奏了19遍,獲得巨大成功,打響了第一炮。由於小約翰·施特勞斯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圓舞曲,因而被譽為“圓舞曲之王”。1899年6月3日,他因肺炎在維也納逝世,維也納人民為他舉行了據說有10萬人參加的盛大葬禮。他的遺體被安放在維也納公墓裡,在勃拉姆斯墓的旁邊,舒伯特墓的對面。

    小約翰·施特勞斯最著名的作品有《藍色多瑙河》、《藝術家的生涯》、《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春之聲》《美酒、愛情和歌曲》、《皇帝圓舞曲》等,其中《藍色多瑙河》被譽為奧地利第二國歌。此外還作有《雷鳴電閃》等120多首源自捷克的波爾卡舞曲及幾十首其他舞曲。1870年起創作了《蝙蝠》、《羅馬狂歡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吉卜賽男爵》等16部輕歌劇,對於歐洲輕歌劇的發展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

    ----約翰·施特勞斯(1825-1899)奧地利作曲家。其父與其同名,被稱為老約翰·施特勞斯(1804-1849),而他則被稱為小約翰·施特勞斯。老約翰·斯特勞斯也是位作曲家,曾寫過150餘首圓舞曲,被譽為“圓舞曲之父”。他跟寫過100多首的約瑟夫·蘭納(1801-1843)一起奠定了維也納圓舞曲的基礎。直至二十世紀的今天,圓舞曲仍方興未艾,保持著一定的影響----小約翰·施特勞斯繼承了先父和蘭納等前輩的傳統。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小約翰。施特勞斯的成就比他父親大,他是一個多產作家。作品編號達到479號,其中圓舞曲168首,波爾卡舞曲117首,卡得累舞曲73首,進行曲43首,馬祖卡舞曲和加洛普舞曲31首和輕歌劇16部。1844年他十九歲時,正式登臺首演他創作的作品《寓意短詩圓舞曲》(作品1號)及其他三首舞曲(2-4號),而《寓意短詩圓舞曲》在“再來一個”的喝采聲中,竟連續重奏了十九遍,獲得巨大成功,打響了第一炮。由於小約翰·施特勞斯一生中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圓舞曲,因而被譽為“圓舞曲之王”。l899年6月3日,他因患肺炎在維也納逝世,維也納入民為他舉行了據說有十萬人參加的盛大葬禮。他的遺體被安放在維也納公墓裡,在勃拉姆斯墓的旁邊,舒伯特墓的對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商品期貨如何止損才能做到虧少贏多?望有實戰經驗的高手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