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問道雨露

    所謂的年味其實很大程度上說一家人一起快快樂樂的過幾天生活。原來小時候物質短缺,很多好吃的都在過年時候吃,還有大部分情況下只有過年時候才能穿新衣服,所以感覺特別期待、特別高興。現在物質極其豐盛,所以那一塊慾望早已經滿足了,所以可能人們期待的東西少了。物以稀為貴吧!

  • 2 # 吳玉寧好

    這個問題出的比較片面,所謂年味是隨著時代發展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年味,現在就是老人們覺得沒有他們年輕時代的年味了,可是現代社會年輕人覺得過年很快樂幸福,我知道一些年輕人早就定了除夕夜的歌廳包間,準備徹夜歌唱等等。

    中國古代歷史上,沒有春節的說法,講究的是四時八節,春夏秋冬四時,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日。後來二千年前,華人民把立春之日定義是一年的元日,就是一年的開始。人們過元日就是團拜,祭祖,走訪三部曲。後來孫中山把立春之日的春節改為正月初一為春節,因為初一與立春之日有差別,對人們的屬性影響不小了。

    明清時期人們是臘月二十一放假,正月十七上班,假期裡所以政府部門都休息,人們假期長,年味十足。民國時期春節假日是初一到十五。

    現代社會人們更加勤奮,春節假日比較短了,尤其是文革時期四人幫江青集團鼓吹過革命化春節,春節也要鬧革命,所以文革時期春節不放假。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年味不會談化,只不過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年味更具有時代性。

  • 3 # 阿鼎AD

    年味是被連續兩年的疫情防控隨風而去木有了。不準聚集,不準吃殺豬飯,回家要健康碼,乘車要行程卡,有的地方不準燃放煙花爆竹。以前那個領導工會上門拜年慰問的形式也不見了蹤影。打工的提倡就地過年。也不興趕年賀街!了。許多景區關閉,大年初一十五的文娛活動也取消了。。

  • 4 # 木子君的小屋

    其實所謂的年味,只不過是舊時代不得已的東西。

    一、以前過年和現在的不同

    好多七零後,八零後都有這樣的感覺,那個時候的過年,要比現在過年要熱鬧得多。

    從二十三小年開始,就開始進入了備年貨的階段,今天到集上買兩棵白菜,明天到街上買兩棵大蔥,後天順路割它五斤豬肉。為什麼不一下子買完?最大的原因,就是好多人從家裡到集上要很遠的路,那個時候沒有私家車,闊氣的人最多有一輛腳踏車,能趁人家的驢車,村裡的拖拉機去買東西,都憑的是運氣。

    所以,交通工具的不便,讓一個人一次帶的東西並不多,所以要多趕幾次。

    另外,那個時代的人,生活條件差,娛樂條件也差,對他們來說,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有儀式感的,在這樣的日子裡,從生產隊到村裡,都搞了很多的娛樂活動。

    在我姥爺家,他們的村裡每年都要扶秋,也就是用木槓做一個巨大的鞦韆,男女老少,沒事就上去玩,小孩子是坐在鞦韆上蕩,而大人往往是站在上面,有的人蕩得高,人和地面達到了九十度的角度,高得都可以看得到房頂。

    下面的人,要麼是看熱鬧,要麼是在喝彩。這在現在的人,是不敢想象的。

    除此之後,從正月十六到正月十九,都有鎮上,縣裡的文藝匯演,耍獅子,踩高翹,劃旱船、舞腰鼓等各種節目,我姨所在的村子,舞獅子就特別的厲害。

    所以,過了正月初幾,那些大鼓就敲起來了。這放在現在,也是很少的。

    除此之外,在過年還有許多其他的活動,比如說殺豬,好多農家將養了一年的豬給宰了,吃殺豬飯。

    而對小孩子來說,過年也是他們一年難得一遇的好日子,在缺少物質的年代裡,平時都是玉米麵的餅和粥,一年難得吃上幾次肉,吃上白麵饅頭。也只有過年這幾天,大肉片可勁造,可以吃好吃的,吃餃子。

    還可以放炮,小的時候,最喜歡的這種鞭炮,還有二踢腳。那個時候沒有那麼多的井蓋,也不會有沼氣。

    除此之外,還有壓歲錢,平時想擁有幾毛錢都不容易,也只有過年之時,會有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的押歲錢,雖說大多數都被家長收去了,但是有幾塊錢的押歲錢。

    對七零八零後來說,過年,是大人忙了一年,可以鬆口氣,娛樂一陣的好日子。對小孩子來說,是在物質條件缺乏的年代裡,唯一可以有吃的,有玩的,有節目看的不多的幾天,所以,在他們的記憶裡,年味比較重。

    二、為什麼現在沒有了年味

    為什麼同樣的過年,現在缺乏了那種味道?

    在我看來,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情懷的加成。

    以前的春節就真的那麼好嗎?未必。在缺衣少吃的年代裡,過年唯一的肉食和娛樂,是一年中少見的,難得的,物以稀為貴,所以在他們的印象中很深刻。同比,為什麼那個年代的八三版《射鵰英雄傳》和《霍元甲》那麼好看,因為那個時代電視劇少,而港劇也是剛剛引入。

    二是社會的發展,以前覺得稀缺,珍貴的東西,在現在看來習以為常。

    以前過年才能吃得上大肉片子,現在的小孩子看到肥肉都挑出來扔到一邊。

    以前吃個白麵饅頭都很美味,現在的孩子,不管哪一類的食品,平時都吃得不太想吃。那個年代想要看一個節目,只能等社戲或者文藝匯演,現在只要開啟電視、手機、電腦,你可以看得想吐;那個年代,只有過年才能穿得上新衣服,而現在,買一套衣服,也就是很日常的事情。

    也正因為這樣,以前印象深刻的年,在現在看來,稀鬆平常。

    更主要的是,交通條件的便利,以前跑幾次,大包小包往家裡拎,現在只備上幾餐的東西。哪怕年夜飯有的家裡都在飯店裡吃了。

    而以前過年的殺豬宰羊已經成為記憶,而買肉,也是在超市之類的地方直接購買。

    三、社會的發展,讓我們的生活節奏快了許多

    以前的社會,工作節奏慢,好多工廠都在正月十九之後才上班,而農民,除了極個別的,也不會在年後很快上工。

    對他人來說,過年是悠閒的,享受的。哪怕備年貨,又忙又累,但也是一種享受。

    但對現在的人呢,工作節奏快,每個人都有車貸、房貸都重擔在肩,在家休息一天,就意味著這一天,只出不進。

    所以,負擔和工作節奏讓人沒有了以往的那種悠閒,而過年,也成了例行公事的事情。

    不知我說得對否?

  • 5 # 隨心意

    年味去哪兒了?是人老了還是思想出問題了?相信每個人有自己的答案。

    一、隨著社會的發展,商家的炒作,強化了外華人的節日,而弱化了我們的傳統節日;

    二、近年,國家出於安全、環保等原因,很多地方都禁止燃放鞭炮煙花,使得過年少了些氣氛;

    三、社會發展,物質生活豐富。過去,平時吃得不好,穿也一般,而到了過年看節時,就可以有好吃的,一般過年了,也會買些新衣服。現在,平時也能吃得很好,新衣服也經常買;

    四、過去,過年時有很多傳統的節目,舞獅子,舞麒麟等,現在很多地方已經沒有了傳統的節目了;

    五、過去,過年大家都是走親戚,訪朋友的,現在很多人懶得走親戚,訪朋友。有些人在外地打工沒有回老家,而有的人,趁著過年時間到外地旅遊去了;

    當然了,小孩與大人又不一樣,小孩可以有好吃的,有新衣服,有壓歲錢。而大人卻要付出。得與失,心理狀態又不一樣了。

    以上是我的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6 # 曾經0522

    歲月老了,年味淡了。曾經濃濃的年味都去哪裡了?

    依我看,過去的年味集中體現在小孩子身上。春節主要是屬於孩子們的節日。

    記得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說,過年過年,大人愁死,小孩樂死。

    是啊,每逢過年,可以吃到平常沒得吃的雞鴨魚肉,可以穿上新衣服,還可以拿到壓歲錢,用壓歲錢買來幾個小炮仗,(放煙花爆竹是年味不可或缺的點綴,它使年味達到高潮)捂著耳朵,蹦著跳著笑著,乒乒啪啪一頓放,那個喜樂勁,便飛上天去了,便達到了高潮。

    那個年代,孩子們沒有讀書的煩惱,沒有升學的壓力,過年意味著可勁地玩、玩、玩,玩它個晨昏顛倒,玩它個天翻地覆。

    而如今,那雞鴨魚肉再不是什麼稀罕物,你想吃,天天都可以吃,早吃得那味蕾都已經麻木了;而且每個季節都可以穿上新衣服,思維中早已沒有新衣服這個概念;還有那零用錢更不在話下。反正,天天在過年。於是,自然而然的,那年味就成了一杯白開水。

    那時候,看著孩子們樂,大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成就感,他們為孩子們的樂而樂。孩子們在樂中期盼著自己長大,大人們在樂中希冀著未來的好日子。

    而如今,好日子正一步一步走來,有如芝麻開花節節升高。於是,過年,只是作為了一個傳統節日被歲歲年年地傳承下來,已經沒有了它的特殊色彩和特殊意義。

    由於孩子們不再那麼急切地盼著過年,過年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節日,他們不再為此特別地快樂,年味首先從他們的身上幾近消失。

    不能從孩子們身上體味到年味,我們又何來年味?

  • 7 # 江南三月

    俗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年要有年味,就要看它滋生的土壤:農村。農村現在已經大大衰敗,年輕人待不住,老年人維持著殘存的風俗,當然很難像以往人多熱鬧時候那樣面面俱到,五味俱全了,少了年輕人的參與,年味自然就淡了。所以越落後的地方往往年味越濃,城鎮化越明顯的地方年味越淡,就是源於土壤的式微,導致年味的消散。

    另外,什麼叫年味?當然是大家一起動手來準備年貨。像以前打爆米花、做年糕、殺年豬、寫春聯、買新衣服等等,很多都要提前個把月就動起來,為了過個好年這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動手、豐衣足食,那種感覺是難以言表的。現在呢,什麼都能用錢買到,根本不用怎麼動手,方是方便了,但那種親力親為的趣味沒有了,當然年味就淡了。

    還一個是,受到西方文化衝擊和現代科技的影響,很多過年的習俗,都認為老土更不上時代了。比如以前一到過年就鞭炮齊鳴,還要走家串戶、一家一家拜年去,在一塊吃飯聊天,很是溫馨熱鬧。現在很多地方不讓放鞭了,很多程式都簡化了,開車到親戚家點個卯,甚至用微信拜個年就拉倒了,都懶得上門,這樣走動少了,哪還有多少年味?

  • 8 # 使用者愛好寫作的老趙

    現在年味淡了,是正常現象,估計以後會越來越淡。因為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相對以前年味濃,這是因為以前交通沒用現在方便,一年到頭就等著回家一次。再有以前物質也沒有現在豐富,就等著過年這幾天改改饞,好好吃上幾天。現在交通非常方便,隨時隨地就能回家。另外,有的單位過年和平常一樣上班不放假。因此,過年也如同平時一樣。現在物資極大豐富,平時吃的和過年吃的沒有什麼兩樣,甚至,有的人過年還要特意吃些粗糧,吃些清淡的菜。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親情,人情照比以前都淡了,所以年味也就淡了。

    正是:

    年味減淡是趨勢

    不必扭轉這事實

    適應變化平常心

    過好生活講品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經典作品再次翻拍,《新神鵰俠侶》海報曝光,對佟夢實飾演的楊過會給你驚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