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辣條君瞎侃球

    毛姆的經典之作,相信在現在滿地都是雞湯的文學世界裡,這碗煲了有幾百年的老湯值得當下的人去嚐嚐,沒有矯情,也不會膩。

    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大街上,他抬頭看到了月亮。

    主人公在故事開頭就突然間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美滿生活,包括金融領域的高薪工作,有妻有子的美滿家庭,以及所有的社會關係,只為了追求那遙不可及的藝術夢想。關鍵他還不是一個專業的畫家,僅僅是因為喜歡畫畫。

    “他凝視著牆上的繪畫,無法控制的感情。他對於繪畫並不怎麼內行,但是牆上的這些畫卻使他感到激動。四面牆上,從地板一直到天花板,展開一幅奇特的、精心繪製的巨畫,非常奇妙,也非常神秘。庫特拉斯醫生幾乎連呼吸都停止了。他心中出現了一種既無法理解、又不能分析的感情。如果能夠這樣比較的話,或許一個人看到開天闢地之初就是懷著這種欣喜而又畏服的感覺的。這幅畫具有壓人的氣勢,它既是肉慾的,又充滿無限熱情。與此同時它又含著某種令人恐懼的成分,叫人看著心驚肉跳。繪製這幅鉅作的人已經深入到大自然的隱秘中,探索到某種既美麗、又可怕的秘密。這個人知道了一般人所不該知道的事物。他畫出來的是某種原始的、令人震駭的東西,是不屬於人世塵寰的。庫特拉斯醫生模模糊糊地聯想到黑色魔法,既美得驚人,又汙穢邪惡。”

    這是倒數第三章裡面出現的一段話,記得當時讀到這裡的時候內心震驚、感嘆,我想主人公一生積攢的所有能量都在這幅畫上爆發了出來。毛姆講述故事的張力真是收縮自如,就像坑坑窪窪的路上陡然出現一座巍峨大山,讓你畏懼的同時又心生敬佩。

    據說這個故事有原型,是法國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瞭解了這位畫家的生平之後,覺得毛姆是在此人生平基礎上做了更為高深的藝術創作,讓人物和人物心理更為豐富,故事層次感得到昇華。

    相對於《百年孤獨》這樣橫穿一個世紀的龐大複雜的關係網來講,毛姆的這個故事人物關係並不複雜,更不會讓我們在閱讀譯本的過程中出現人物混亂現象,但恰恰是用簡單的人物關係來描述出神奇的的故事才是作者的本領所在。令人折服。

    大學時聽說這本書之後,目前已來回看了兩遍。

    對我來講,國外書籍,首推《月亮與六便士》。

  • 2 # 老頑蟲

    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句子。

    “牛奶誠然非常好喝,加上幾滴白蘭地就更美味啦,但奶牛巴不得讓它趕緊流走,乳房脹著畢竟是非常難受的。

    未完待續。

  • 3 # Boham810

    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看見了月亮。單憑書名的魅力,就已使我對這個未知的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更何況開篇句句簡明扼要,直抒胸臆,不可能不給自己以極深的印象。不拖泥帶水、層次分明,有種想把他的文字背誦下來的衝動。

    思特里可蘭德不告而別打亂了原本井然有序的幸福,他本是一個少言寡語,恪盡職守的本分人。為了擺脫索然無趣的生活,他拋家棄子,隻身前往巴黎。突如其來的這一切使他太太痛苦不堪。這個叫“我”的人以勸說者的角色前往目的地,眼前的光景與早前所描述的情況截然相反,髒亂不堪代替奢華闊氣。 不成,我無法判定這一舉動是否正確。一方面他的心由於對繪畫的喜愛而悸動,從此過上窮困潦倒、食不果腹的生活,最終如願成為一名偉大的天才,這份勇氣著實令自己感動、震撼;一方面理想讓他毅然決然放棄倫敦的一切,毫無憐憫之心,卻在塔希提一個恬靜幽僻的角落裡,結婚生子,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誠然,這樣的反差使我矛盾不已。

    相反,作者筆下那位肥肥胖胖、富有人情味、為人真誠,充滿活力的施特略夫先生確實給我留下美好的畫面,他的言談舉止不由得你看了不發笑,面對思特里可蘭德的冷嘲熱諷,他選擇傾心相待。事與願違,過去幸福的小家庭因一件偶然的事件匆猝間變得支離破碎,真讓人困惑莫解,愛情難道真的這麼不堪一擊嗎?儘管我並不贊同他處理這段感情的方式,略顯粗俗,不夠自信,可他的善良卻是真真實實的。 還有布呂諾船長和阿伯拉罕的故事也勾起我無數遐想。前者白手起家 ,透過雙手創造美。單純簡樸的生活卻無時無刻不流露出幸福之感;對於後者,他僅花半個小時,就甘願拋棄已有的美好,決然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安家立業,或許這就是他心中一直珍藏著的一個夢想之家。

  • 4 # 難辭其咎7936

    月亮代表理想,六便士代表現實

    誰不曾有夢想?從事不喜愛的工作,誰心中沒有冒出過放棄一切追求夢想的想法?

    只不過社會責任,集體觀念,對安逸生活的貪戀,對未知道路的恐懼,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呢?

    但是毛姆為筆下的主角卻做到了,一下子做到了我們只敢想想的事情。

    追求夢想的人,在精神上幸福的。但是我們為了物質上的幸福,放棄這種精神上的幸福。

    越是得不到,越渴望,當我們透過主角體驗到這種不顧現實而選擇夢想的人生後,頓時覺得人生的某一部分得到完滿,這就是這本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

    西方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告訴我們,生理需求滿足之後才能追求夢想。東方的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東西方文化都把個人追求放到集體利益之後,這是理智的,但是我們是人,人是具有感性的。理智讓人成功,感性讓人幸福。

    幸福與成功,你願意選擇哪一個呢?

    這便是這本書給到的命題。

  • 5 # 北府涵

    從寫作手法上來說,毛姆的敘述是誇張的。

    這本書思特里克蘭德的後半生的故事。他本來在倫敦做證券經紀人,有漂亮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孩子,過著令人羨慕的幸福生活。在結婚的第17個年頭,他選擇了放棄他所擁有的一切,獨自跑到巴黎,去追逐自己的畫畫夢想。

    這種放棄,是徹底的,沒有退路的。他自此再也沒有回過故鄉,再也沒有和家人聯絡。過著貧困潦倒的生活,四處輾轉。他完全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不近人情,不知感恩,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當然,作者給主人公設計了功成名就的結局,只不過這個結局是他死亡之後來臨的。對於活著時候的他來說,他仍是不為人所知的 。

    或許生活中會有人突然遠離原本生活的環境與事物,去追求自己埋藏在心底的夢想。但是不會有人全然與家人失聯,不會冷酷無情至毫無挽回的餘地。毛姆所塑造的思特里克蘭德是誇張的。他活在文學作品中,而非現實生活中。

    小說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為原型塑造的,而實際上,小說中的人物已經完全不是生活中的畫家,而是另外一個角色。這種誇張的手法,是毛姆為了將主題表現的更為明確與深沉而進行的一次嘗試。

    從表達的思想來看,毛姆所探討的問題是深刻的。

    書名叫做《月亮與六便士》,月亮指的是理想,六便士指的是生活。很多人總是忙於賺去六便士,卻忘記抬頭看一眼月亮,匆匆碌碌,一生蹉跎。

    不管是在毛姆生活的年代,而是在今天,人們都面對著這樣的問題。到底是為了賺錢財富忙於生計,還是應該抬頭望見理想,而走不好腳下的路。很多時候,這兩點是無法兩全的。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既不缺乏物質,又能走在實現理想的道路上。如果不是在富甲一方的家庭中,人們很難不選擇物質。因為人要活下去,這是一切詩歌與遠方的前提。

    人們總是在矛盾著、掙扎著,同時也妥協著,平衡著。很多人一邊工作著,一邊在閒暇時間坐著自己愛的事情,這不失為一種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蓋倫可以出哪些攻擊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