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目西
-
2 # 史不語
瀉藥!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分析這場罵戰,要從戰略和戰術上分析。這場罵戰中,王朗先出招,一出手便是大招: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自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於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然而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王朗這段話,放到當時的對話情景中來細細分析,可以說所運用的戰術很高明,威逼利誘都用上了,乍一聽很有道理,總結一下就是勝者王侯敗者寇,傻子都知道,你們乖乖投降吧。但是他的戰略上卻犯了一個大錯誤,他一昧採取攻勢,吹噓自己的實力,卻忘了天下仍然是老劉家的天下,曹操這邊名不正言不順,“逆天理,揹人情”的大帽子隨便甩給人家,有一定實力的老劉家代表諸葛亮當然立刻便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來看看諸葛的反擊:
“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始,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諸葛亮的策略便是反擊,他先抓住王朗的漏洞,你曹操不是很強大嗎?在我看來,和董卓、李厥、郭汜這些狼心狗行之輩沒什麼分別,天下大亂也都是因為這些人劫持漢帝,心懷不軌引起來的,如今造成遍地的生靈塗炭,你眼瞎嗎?虧你還是打著孝廉入仕的名頭,沒想到卻幹出反助逆賊這等不要臉的事來。分析諸葛的反擊,不難發現諸葛用天下生靈,百姓社稷為切入點,一下子就把王朗給懟得啞口無言。
但是諸葛亮這邊得理不饒人,立刻又將對王郎的人身攻擊作為切入點:
住口!你這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還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於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舞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這就不用講什麼戰術了吧,反正什麼不好聽就來什麼唄,王朗失了先機,本就急怒攻心,一大把年紀又被諸葛這麼辱罵一番,不死才怪!題主說王朗所說很有道理,其實就像是兩個人吵架,貌似誰說的都有道理,就看如何運用戰略了吧!
-
3 # 王斌兔斯基
這世間有兩種事物:其一叫政治正確;其二叫具體執行。
比如說共同富裕,這是政治正確,大家要說,要宣揚;但是到具體執行上,就必須先富帶後富,你不能說一部分人掙了錢平分給大夥,那是大鍋飯,行不通的。
下面說題目相關的。
諸葛亮和王朗的撕逼我就不摘抄了,針對題主為什麼覺得王朗說的好有道理來給大夥分析分析。
第一點:
王朗的一大段話說的很實在,上來就是神器更易,什麼意思呢?就是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這個政治正確嗎?在當時是不正確的。畢竟漢高祖劉邦說過,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這個必須姓劉的當皇帝是當時的政治正確。諸葛亮的反駁中就堅持這個政治正確了。
但是,你再政治正確有啥用,沒兵沒將你憑啥當皇帝。這就是政治正確和具體執行上的差別。
第二點:
王司徒一大段話的中心思想就是老曹不容易啊,當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軍閥四起,生民塗炭。老曹是嘔心瀝血,披堅執銳才一統魏國,給老百姓粗安的生活條件。所以老曹有資格當皇帝。
這就又返回前面第一點了,政治正確是姓劉的才行,那你能讓老曹把位置讓給皇叔嗎?顯然不能。除非皇叔能幹趴老曹。所以這又是政治正確與具體執行的分別。
第三:
王司徒說我魏國國力遠強於你蜀國,現在你孔明若是投降,那大家別打了,老百姓也少受罪嘛!而且我能給你大官做哦!
這是不是事實,顯然是的,王司徒代表的魏國最終還是滅了蜀國,其軍事實力遠在蜀國之上。而諸葛亮的反駁是啥呢?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說真的,如果真是一個姓劉的智障上去,你諸葛亮也輔佐嗎?這種不加挑選的認定血脈的行為不是愚忠到家是啥!何況你諸葛亮這麼忠孝傳家,你應該維護周朝去啊!
所以說,題主你認為王朗說的有道理是沒問題的。因為王朗說的也是實在話,真話,只是這話不符合當時的政治正確,太露骨了而已。
就如同我們現在一樣,大道理誰都要講,可是你內心認同的可就不一定了。
看到有的答主類比抗日戰爭,我想問下,你知道民族主義發源於什麼時候嗎?
古代士人多離開母國投奔他國效力,按你那種提前了兩千年的民族主義來說,這幫士人都是奸臣啊!
-
4 # 北門猿
由於唐國強的影響力太大,我們說起諸葛亮和王朗的辯論,腦海中往往浮現的是諸葛亮的義正言辭臉:
事實上,這兩人的對話中,蘊含著很精彩的攻防戰。要說明這一點,我們必須先了解兩個前提知識,我姑且稱之為“忠君觀”和“天命觀”。
背景知識
中國古代是提倡臣子忠於君主的,在當時的時代而言,這是有利於社會穩定的——要是人人都起來造反,這世界就亂起來沒完了。所以這一道德觀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社會整體的發展進步,因此被當時的人普遍接受。
但除了第一個王朝,其他王朝的老大,都是幹翻了上一任老大才上任的,要是一味堅持忠君觀,恐怕不好解釋。再者,要求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老百姓,還忠於頭頂上那個暴君,也未免太強人所難了。於是又有另外一種理論,認為誰當皇帝的依據,是“天命所歸”,是上天的旨意。老天爺的權威要強過皇帝,在“天意”的指導下,造反就變得理直氣壯了。
至於什麼是“天意”,理論上,“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老百姓的利益,就是老天爺的意見。但實際操作上,就只能“你懂的”……
這兩個理論出現都很早。有人曾經問孟子:“堯把天下讓給了舜嗎?”我們都知道,儒家是主張堯舜禪讓說的,然而孟子回答:“不是。”為什麼呢?“天子沒有權力把天下讓給別人。是天意要讓舜當這個天子,堯只不過是順應這個旨意而已。”
這就是典型的“天命觀”,誰來當天子,那是老天爺的旨意,不是靠人力強搶來的。
至於選擇哪種理論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當然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那個。
王朗發言
好了,準備工作已經做過了,我們來逐句分析兩人的對話。首先是兩軍對陣:
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說詞,吾當隨機應之。”遂教推車出陣外,令護軍小校傳曰:“漢丞相與司徒會話。”這就是平常的一句對話開場白,但其中暗藏殺機,點明一個“漢”字,就是先樹立起自己一方的立場——在三國演義中,蜀漢是漢室的正統繼承者,而曹魏是篡逆。蜀國在這方面是佔據道德優勢的。
王朗縱馬而出。孔明於車上拱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 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這也是正常開場白。不過和諸葛亮一樣,王朗在開場白當中,也樹立起自己一方的立場。
要知道在當時,“忠君觀”是得到普遍承認的,要不然曹操也不必“挾天子以令諸侯”。曹魏畢竟是篡位,這個問題儘量不要提,於是王朗說諸葛亮“知天命”,這就表明了他要從“天命觀”入手。
孔明曰:“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這句也是過場,資訊含量不大,但諸葛亮始終站在“漢室正統”的立場上:你們是“賊”!
朗曰: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先丟擲我方觀點:皇帝應該是得到“天命”的人來做。既然如此,那不一定始終要老劉家的人來當嘛。
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傕、汜繼虐;袁術僭號於壽春,袁紹稱雄於鄴土;劉表佔據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把漢朝末年的崩亂局勢述說一遍,強調當時的糜爛局面。這是為了下一段做準備。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既然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那麼太祖武皇帝(曹操)、世祖文帝(曹丕)兩代父子掃清亂世,安定百姓,眾望所歸,這就是莫大的功德了。當皇帝豈不是理所應當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耶?毛宗崗在這句後面批註說“但言逆天數則可,若雲逆天理則不可”。所謂天理,指的是理當如此,也就是從道德層面上看,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忠君觀”。所謂天數,就是歷史局勢如此,不是人力能改變的。也就是從實力對比層面上看。
所以毛宗崗吐槽說:“勉強將一‘理’字換卻‘數’字,又勉強添一‘人’字倍卻‘天’字。”——老王也覺得一直用“天數”這詞顯得重複,所以用“天理”換了“天數”,又拉上一個“人情”做陪襯,以免顯得單薄。說來說去,他的中心論點也就是一個“天數”。
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毛宗崗又吐槽:“究竟只好歸重‘天’字上去。”因為他只能從這一方面立論……
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道德高地搶佔完畢,接下來該說點實際的了。我軍實力比你們強太多,還打什麼,早點投降吧。
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火力越集中越有效,所以最後開始把重點轉到諸葛亮身上,用高官厚祿利誘。
縱觀王朗這一番話,曉之以理,威之以兵,誘之以利,可以說是很不錯的勸說範本。題主會覺得王朗說的有道理,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人家確實說的不錯。
但王朗這番話也有一個缺點:篡逆這事畢竟洗不清楚,所以他從頭到尾都避而不談。但他不提,別人可不放過啊。
好了,正方辯手王朗立論完畢,接下來該反方辯手諸葛亮發言了。
諸葛亮發言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 軍靜聽:還是緊扣一個“漢”字,意味著我要從道德層面對你進行打擊了。
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這段歷史是客觀存在,諸葛亮也不能無視,但他沒必要替曹操宣傳,所以說的比較簡單。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這段說,漢朝解體以後,朝廷上當官的一直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以至於蒼生塗炭,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段話明面上是罵曹魏朝廷,其實裡面另有玄機,隱藏著一個厲害殺招:既然現在的朝廷如此不堪,那曹操統一北方也談不上什麼功績了。既然對百姓無功,那你又怎麼好意思說“天命所歸”?
這樣一來,就把王朗“天命觀”的基礎打掉了。
平心而論,曹操統一北方,在歷史上確實是有功的。諸葛亮這睜著眼睛說瞎話,也是情勢所迫,可以理解……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反駁對方觀點之後,諸葛亮也把火力集中到一個人身上。王朗既然對忠君這事避而不談,諸葛亮就抓住不放,大談特談。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重申我方立場,順便打擊對方立場。昭烈皇帝才是漢室的正統繼承人,既然漢統不絕,你們又怎麼好意思說“天命”在曹魏那邊?
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仍然是集中火力,進行道德層面的打擊,從生前罵到死後,可以說十分刻薄了。
總結
雙方辯手都申明瞭自己的立場,諸葛亮辯手由於有後發優勢,針對對方的缺點進行了猛烈的攻擊。王朗辯手可能是年紀大了,有心腦血管之類的疾病,一時間情緒波動過於劇烈,導致病情發作,當場猝死,嗚呼哀哉也。
由於一方辯手退場,我們判定,本次辯論的獲勝方為諸葛亮。
有B站的無數鬼畜可以為證……
-
5 # 傑夫視點
恩,如果從曹魏角度而言,王朗說的是很有道理!但是王朗忘記了一點是:王朗是一個老資格漢臣,而不是老資格魏臣,誰都可以去說諸葛亮,但是老資格的漢臣就不行!雖說曹丕是讓漢獻帝禪讓,但是蜀漢猶在,依然打著漢室的名義,從這點而言,一個老資格的漢臣的確不應該去說服蜀漢的將領,這不是自己找抽麼……
從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言,王朗自己就發錯了言,表錯了態,換做是任意一個曹魏的開國將領或者老臣來說這些話都沒問題!只能說王朗自己找死了!
-
6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你覺得王朗說的有道理,那就對了。王朗對諸葛亮,那叫辯論說理;諸葛亮對王朗,那叫人生攻擊。《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的回目是“武鄉侯罵死王朗”,說得沒錯:王朗是被罵死的,但從辯論的角度來看他並沒有輸,反而佔盡了上鋒。
諸葛亮第一北伐,不論雙方的政治立場而僅從兩國關係來看,這一次的確是諸葛亮侵略,王朗說他“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沒有問題。所以諸葛亮要回應他是“奉詔討賊”。詔只能出自於天子,而曹丕與劉備顯然互相不認可對方的帝位,諸葛亮這一句意味著劉備才是正統,所以。王朗當然要從曹丕代漢的合法性開始立論。
他的立論可謂穩紮穩打:首先天命不歸於一姓,這就否認了劉備以出身論正統的原則。之後王朗歷數漢朝皇帝的昏庸無能導致天下民不聊生,而這一切是誰終結的?是紅太陽曹操。曹操指給百姓解放的道路,曹操領導漢朝走向光明。到曹丕這一代,漢帝就把位子禪讓了。注意,禪讓是合法程式,是漢獻帝親自為之的,而且曹丕稱帝后孫權、匈奴、鮮卑等外族都來派出使者發來賀電,“處中國以治萬邦”的功業兩次說明了曹丕的天命。
王朗的立論,有理有據,而且還有節:“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 民樂,豈不美哉?”這是把臺階都給諸葛亮準備好了!王朗一代文人,這麼大年紀,他對諸葛亮好言相慰,諸葛亮就算內心是拒絕的,也不至於把話說的很難聽吧?畢竟面對兩軍將士,大家都是有身份證的人……
王朗錯看了諸葛亮。一個在孫權的主場把江東群儒罵得底朝天的人,什麼話說出不口?諸葛亮先是把漢帝昏庸的鍋甩給“奸臣”,就開始罵王朗。什麼“無恥老賊”、“諂諛之臣”、“皓首匹夫”、“斷脊之犬”、“厚顏無恥”……這是文化人說的?諸葛亮簡直太有辱斯文了!於是王朗就死了。一個忠告,下次你打辯論賽,一定要學王朗,千萬別學諸葛亮,你會被趕出場的……
-
7 # SundaySeventeen
一個是忠君,一個是天道,既然不行天道,那只有口舌嘍。等你被忠君的迫害,你就知道他說的有沒有道理了,這世界說一套做一套的人數不勝數。諸葛亮是法家。
-
8 # 鯤Cloud兒
首先,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講理(起碼是願意講理)的人還是挺多的。其次,能回答這個問題,說明蜀漢黑也是挺多的。
事先宣告,我不是史書控和考據癖,所以我的回答都是建立在我的認知體系和認知角度之上講幾句“理”,而非大量羅列史書細節作為自己的論據。你可以覺得我的回答空或事實支援不夠充分,但如果想反駁,不好意思,我並不想陪著您cos諸葛亮和王朗。
以下是回答。
我個人認為,兩個人能辯起來,很大程度是因為兩人的三觀不同而不完全是政治立場的問題。
先說王朗。王司徒之所以“膽敢”在兩軍陣前公然和把江東一眾儒士說得啞口無言的諸葛村夫玩一把饒舌,多半是建立在其偉大信仰上的自信給予了他莫大的精神支撐。那王司徒的信仰是什麼呢,自然是“正統”二字。二十四史中,雖然那本書名叫《三國志》,但魏卻是根正苗紅的王朝更迭產物,而不像吳和蜀漢那樣是憑空出現的。所以即使魏武帝魏文帝(也就是曹操和曹丕)父子倆是用多麼卑鄙下流骯髒的手段奪取了皇位(當然曹操是追封的,曹操名義上一輩子都是漢臣,這大概也是王朗能理直氣壯的一個點),魏都是有資格在正統朝代脈絡上留名的。更何況王朝更迭哪個不是用大規模流血犧牲換來的,也沒見湯、武王姬發、秦始皇和劉邦被罵成(夏商周秦)賊的,魏替漢可是基本沒費掉幾條人命就和平解決了,你還有什麼可罵的?然而你一個地方武裝勢力(咳咳)主動來犯我正統的邊境,我給你講講道理,把你說走也就是了,你要是個講理的人,願意從地方投靠到中央來,我們也十分歡迎。這大概是王朗的核心價值觀,這麼一看,完全是個李菊福的觀點。
那麼諸葛村夫呢,他的觀念和王朗的不同點恰恰也是在你魏國是否是正統上。按照諸葛的觀念(大概也代表了吳和蜀漢這兩個國家),你這個正統之名來得可沒那麼正。打個比方,我是你家一個的管家,類似阿爾弗雷德之於蝙蝠俠那樣。你知道我一直惦記你這點兒家產,你也知道我要是真想跟你搶你壓根就搶不過我,但我和你長久以來一直保持著一個看破不說破的狀態。直到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我終於安耐不住,把你五花大綁,一把冷森森的刀正抵在你的咽喉之處。我掏出一份有法律效益的財產轉讓書逼你簽字,你誓死不從並大聲求救,卻發現你家的女傭園丁廚子司機甚至連你最牛逼的兩個保鏢都被我收買了,身陷囹圄的你此時多半也只能選擇破財保命了。你淨身出戶(這麼說似乎有點不合適,領會精神吧)之後廣撒江湖令,說誰要是能幫你奪回家產,你願意把其中99%的東西奉上,但多數人屈於我的淫威不敢幫你。這時你的一個遠方表叔得知此事後立刻不幹了,挺身而出說要打官司幫你,而表叔的理由自然就是“你是在逼迫下籤的轉讓協議,我們才是站在正義的一方”。這就是諸葛亮的核心觀點,雖然有點道貌岸然,但復興漢室和自立為王,蜀漢的口號可一直是前者。
所以,雙方的觀點都沒有錯,而且似乎諸葛亮方本身就更有“氣急敗壞”的理由。試想當你面對一個擺了你一道還對你笑嘻嘻的卑鄙小人之時,你是會選擇跟他心平氣和地擺事實講道理,還是罵他無恥呢。這大概就是很多網友口中諸葛亮對王朗人身攻擊的原因。
思考的角度不同導致處理問題的方法也不相同,我承認諸葛亮人身攻擊確實有失風度,但想用這一點來黑諸葛亮甚至整個蜀漢的朋友,我只能對你說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
9 # 錦翼
辯論也就造勢,有沒有道理還得看誰的拳頭硬。
君不見當年駱賓王《討武曌檄》那叫一個義憤填膺,講得那叫一個義正辭嚴,罵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到了武則天這裡,武則天聽到什麼“狐媚偏能惑主。”聽著聽著就笑了:“你就不能來點新鮮的,駱賓王也是個拾人牙慧的主。”辯解都懶得辯解。
聽到“一抔之土未乾”,她說:“哎呀,丞相這麼好的人才,你咋就沒讓他來我這上班呢。”
全是談笑之詞。
因為她揮手之間就把對方滅掉了。
這是中國歷史的邏輯,也是世界歷史的邏輯,更是現實世界的邏輯。
拳頭硬說了算。
說回三國戰場。
王朗為什麼會來罵陣?
是因為諸葛亮連下三城,一出祁山,還有姜維也是這時候收的。
曹魏於是就派曹真和王朗前來迎戰。
這時候蜀軍士氣大盛,魏軍卻大有餒氣。
王朗身為軍師原想在陣前發表一番演講,鼓舞士氣。
他的武器其實就是一個“天”。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自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於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然而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他的這個天,一是指你們漢朝不行了,這是你們的天命完了。二是我們曹魏順應歷史規律,登上皇位。證據就是我們武皇帝(追認的)曹操多厲害掃清六合,天命所歸。二是我們文皇帝曹丕是禪讓得來的天下。
這就是睜著倆眼說瞎話了。
你們掃清六合?哎呀,那劉備為啥還在四川?那孫權為啥還在江南?
哪兒掃清了?你們要掃清了,就不用你在這裡嗶嗶嗶嗶了。
再說禪讓,你還好意思說?那是拿著刀子逼著禪讓的,別人不知道,你他媽能不知道?揣著明白裝糊塗。
當了婊子也就算了,立了牌坊也就算了。
你還恬不知恥在這吹。
再說了,誰說漢朝氣數盡了,四川還有個大漢皇帝的至親中山靖王之後在為漢朝奮鬥著。
所以天這玩意琢磨不定,如果你真的掃平天下了,拿著槍對著別人說:“你看我是上應天命。”
對方肯定會跪下來喊:“1313113(用英語讀)”
當然也有個別人不跪下來,開槍就是了。
這就是歷史的真正遊戲,也是現在的真正遊戲(見敘利亞)。
王朗的錯誤就是你處在弱勢的位置上你說強勢的話。
諸葛亮當然有話講了。
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始,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你說天意滅漢,我們老大是誰?
你說你們曹魏是天意,我說我家劉大哥才是天意。
因為我們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
漢朝為什麼遭到厄運?那是因為有亂臣賊子。
你們家就是亂臣賊子的一部分(三國演義上人人都會說“操雖託名漢相,實乃漢賊)。
你們家曹操本來就是我們漢朝的人,給我們家打工,拿著我們的工資,吃著我們的飯,最後砸了我們的鍋,你居然說這是天意?
你王朗本來是漢朝的人,拿過我們漢家工資的人,現在背叛了漢朝,卻他媽拿老天爺為你背書,你無恥不無恥。
其實王朗也罷,孔明也罷,都是當時的精英階層,既然都是精英階層,你為啥揣著明白裝糊塗,大家誰也沒把那個”天“當回事,大家都知道誰的拳頭硬,誰最後才給天當兒子——天子。
倆人都劍拔弩張了,掄圓了胳膊準備開打了。
王朗你不想著怎麼排兵佈陣,使出什麼計謀打敗對方。
居然站起來要講道理,這不是搞笑嗎?
-
10 # 天問觀世界
的確,如果是大學辯論賽,王朗同學的發言不僅沒有問題,還相當精彩。立論是我們老曹家是正統皇帝,曹丕帝位是漢獻帝禪讓的,不是搶來的,過程無論怎樣,結果上是走過法律程式的。而你諸葛亮沒事情幹,來侵犯我,沒有道理。你早一點投降,看你不錯,給你個官坐坐,不讓你失業。執迷不悟,就肯定沒好下場。
但王朗可憐之處,就在於這老頭真把戰場當大學辯論賽了。諸葛亮呢?老子就不是跟你講道理來的,老糊塗老不死為老不尊——什麼難聽說什麼?王朗我估摸著985出來的,沒有鄉村生活經驗,哪裡聽過這個。也沒研究過諸葛亮,論罵人,諸葛亮出山前,就是在一幫農民兄弟間混的,人家鄉村老太太罵人,好幾天都能夠詞彙不重複,諸葛亮這點不用培訓,耳濡目染。所以,對王朗這一頓罵,估計還都是王朗從來沒聽過的新詞彙,不氣死才怪。
-
11 # 小墩墩500
你以為王朗為啥給氣死了,不就是他明明佔著理兒,居然還是沒吵過孔明麼?這才是最讓人胸悶的事兒啊。他死就死在這裡
-
12 # 月下645
王朗的話沒錯,但不該是他說。他是漢朝高階官員,本身對漢末的亂象負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責任,若是個平民百姓說這話完全沒毛病。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王朗屁股坐歪了,諸葛亮才罵他,王朗心中有愧才會被罵死。
-
13 # 秦椒夜雨
我認為人不論學任何知識和技術,都是為了使用,就是為了取得相對優勢。很明顯,這次的贏家是諸葛亮。
王朗說話側重於說話內容的表達技巧和邏輯性;諸葛亮說話的側重點突出對話的更高目的,靈活攻擊對方的人生弱點而不是針對說話的語言漏洞。諸葛亮的思緒更清晰,目的更明確,方向把握的更好。諸葛亮的行動和言語,都是為了這次兩軍對陣的最終取勝,能夠擒賊先擒王,儘可能減少己方的損失。所以講,在這次論戰中,目標已明確,就是噁心對方士氣,打亂對方將帥思緒。結果證明諸葛亮是一個戰略統帥級辯手,而王朗只能算一個戰術參謀級辯手。說王朗辯論更有道理的人,實際是沒有弄不明這場辯論賽的規則和目標,和王朗犯了同一個錯誤。“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關於交鋒的技巧方面也多說一句吧。每個人都有不同側重的,但是否讓對方跟著自己的舞步節奏走,讓對方棄長用短,是取勝的關鍵。棄己之長,去拼對手的優勢,若不是友誼比賽,就是競技比賽,這也實為不智!!
-
14 # 朵朵佬爺
這是個立場問題,《三國演義》以劉備為正統,固化了人的看法。諸葛亮是抓住了王朗的軟肋。王朗是漢臣,追隨曹丕易幟,也有大勢所趨的無奈,雖然“識時務者為俊傑”,但畢竟與他內心的漢文化格格不入,沒人揭短,尚可自欺欺人。諸葛亮罵王朗的話,並無任何高明之處,如果用來罵曹操,曹操不僅不會氣死,還會哈哈哈大笑。為什麼?因為曹操壓根就沒把漢帝當回事,頂多是捏在手裡的棋子。王朗則相反,骨子裡還是漢臣,心裡敬的是漢帝,勸漢帝退位,覺得於心有愧,有叛徒之嫌。在王朗看來,自己就是一個小人,無面目立於世,自責氣急而忘。諸葛亮的罵,只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
15 # 低調de永恆
王朗是有道理,但是他的漢臣身份導致這話不能他來說,在古人看來,這叫立身不正,都不正了你說得再有道理也是白扯。
王朗這番話換作曹真倒是可以說,不過想必諸葛亮又是另一番說辭了
-
16 # 伏桀
這個是對的,諸葛亮與王朗的對罵,實際上是三國演義的敗筆,王朗是在說理,諸葛亮卻是在噴,人身攻擊,所以實際上這段諸葛亮是敗的
-
17 # 愛車山族
那是三國演義作者神話諸葛亮的。歷史上王朗不是諸葛亮罵死的。是病死的。過度誇大諸葛亮。歷史上諸葛亮沒三國演義小說寫的這麼厲害。
-
18 # null119900686
以現代人的三觀 王朗一點都沒錯。你老闆的公司要倒閉了,難道你還拿出自己全部積蓄出來陪老闆一起破產?我肯定是趕緊跳槽啊
-
19 # 端木建
真實的王朗位至三公,“高才博雅,而性嚴整慷慨,多威儀,恭儉節約”,有勇有謀,連小霸王孫策都對他忌憚三分。《三國演義》為了突顯諸葛亮,犧牲了很多人,王朗也是其中之一。“輕搖三寸舌,罵死老奸臣”,諸葛亮沒那麼神通廣大,王朗也不是什麼老奸臣。
小說裡,二人軍前相見,諸葛亮料定王朗必下說詞,已做好了應變準備,可謂神機妙算、準備充分。諸葛亮先發制人,主動提出要跟王朗對話。王朗開門見山,直接質問諸葛亮“何故興無名之兵”,這招很不高明,在三國那樣的亂世,大家都在忙著搶地盤,管你什麼名不名的。諸葛亮說“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這句話確實高明:不僅明確了蜀漢的正統地位,也將魏釘在了恥辱柱上。接著王朗說了一大通,大意是說魏代替漢是歷史的必然,並勸降諸葛亮。
諸葛亮先表示了自己的不屑,接著發表自己的高論:也是先說天下大亂,認為是亂臣賊子禍國殃民,只要剷除了亂臣賊子,天下自然就天平了。劉備繼承了漢家基業,如今興兵討賊。你王朗為諂諛反臣,死後有何面目見漢家天子?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於馬下”,王朗的氣性挺大,可能也有腦溢血之類的病症。王朗的話確實好有道理,他是輸在了口才上。東漢亡國的原因皇帝昏庸、體制腐敗,亂臣賊子興兵作亂只是表象。
此時三國鼎立的局面已成,天命更替之說已經應驗,事實勝於雄辯。況且,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諸葛亮挾的還是自家天子。若魏國是偽朝,吳國也是如此吧,你劉備還是吳國的女婿呢,你諸葛亮還是反臣的家屬呢?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鎩羽而歸,倘若蜀漢真有天命在,也不會長期困守一隅了。罵死王朗,可以算是諸葛亮晚年的一件輝煌戰果,看起來精彩,其實也挺無奈,挺悲哀。
-
20 # 尺子芯
論:圖嘴巴的當時痛快,嘴上功夫永遠戰勝不了你的對手,蜀國的諸葛亮罵死了魏國的王朗,最後不還是被魏國消滅了?
回覆列表
因為你沒有站在古人的思想上看問題。只是站在今人的觀點上看問題!
你覺得他們是一家人都是華人,這種思想不對!
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點,天下是劉家的天下,這是共識。
雖然老劉家現在不行,但是還是輪不到,姓曹的出來指點江山,他最多做個輔助,而不是所謂的天下大勢,這是天下正統之爭。
雖然當時漢朝的皇帝沒了,但是尊漢的人還是多的,而且王朗是漢朝的官兒,轉投曹家。(後面我給你改幾個詞帶入一下感情,你就明白了)
他說: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這句話我給你改兩個詞,你看看覺得怎麼樣,日精對你說
自清末,民國以來,軍閥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明治天皇,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裕仁天皇,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日本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然後你就屁顛兒屁顛兒的去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了,可笑不可笑!、
說回諸葛亮,他能屁顛兒屁顛兒的去建立大魏國共榮圈嗎?
不可能!
所以諸葛亮說:
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 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清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 ,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 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簡單一句話翻譯過來,我大漢之所以亂,還不是因為你這種,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
用我改過的話就是,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日精又有何作為?
難道你被掰彎了????????????????????????????????
五百年後咱們是一家,我真是信了你的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