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踏遍青山人未老1971
-
2 # 跟著尾巴去旅行
不會講粵語來廣州旅遊絲毫沒有問題啊!我在廣州生活幾年了,到現在還是不會講一點粵語,聽也聽不懂。所以廣東人講粵語的話我就當是耳旁風,而且廣州人講粵語其實是隻對會講粵語聽得懂粵語的人講的。如果你聽不懂也不會講粵語,那他們就跟你說普通話嘍。畢竟普通話是全國通用的,大家都會講啊!當然如果你是外國人的話,他們還可以講英語啊。畢竟廣州是一個國際化都市,會講英語的特別多。而且就算是互相都不懂也不會講還可以用翻譯軟體啊,在現在這個時代真的是什麼都不是障礙了!
-
3 # 自駕趣旅行
作為一個在廣東生活了將近20年,一直講普通話,至今對粵語只會聽、幾乎不會說的北方人,並沒有感受到多大的不便,對於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廣東是一個非常具有包容性的省份廣東作為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先驅,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和洗禮,已經從原來看不起內地人的省份,變成了一個極具包容性的地方,大量的外省人員到廣東工作、生活、定居,和本省人通婚,已經大大的改變了這裡的人口結構,很多地方尤其是珠三角區域都不再是以廣東本地土著佔主要人口比例了,這樣的變化,也讓廣東人(和新廣東人)變得日漸包容,也是最不排外的省份地區了。
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來廣東旅遊,會不會因為你的口音和外省人的身份而受到排斥和不公平的對待。
普通話已經成為廣東人日常生活的主要溝通語言幾十年前的廣東,學校的教育確實是以粵語為教學語言,也導致老一輩廣東人普遍不會說普通話,但是最近這2、30年,廣東開始推行普通話教育,中小學甚至幼兒園都是採用普通話為主、粵語為輔的教學方式,所以新一代中青年廣東人,普遍能夠說一口較為流利的普通話,溝通交流不存在任何問題。
此外,大量外來人口的流入和定居,也為本省的廣東人提供了足夠充分的普通話交流、訓練的環境,如果不會說普通話,反而會比較難以混圈子了。
此外,你是來旅遊,接觸的主要是酒店、交通、餐飲、景區的服務人員,這類從業人員的普通話溝通能力更是他們從業的基本要求。
大多數廣東人很熱情,尤其是年青一代出門旅行,最擔心受到冷遇和排擠,甚至刻意的刁難,這樣的遭遇,我在以前外出旅行去其他省份的時候,確實也經歷過。但是在廣東,反而最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也正因為廣東的包容性,大多數廣東人往往會很熱情,尤其是中青年人,在你需要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往往會伸出援助之手。
即便會粵語,在廣東也會有難以溝通的地域即便是會粵語,就能在廣東暢行無憂了?不是的!
廣東話其實包含了三個語種,第一個是我們最熟悉,看香港劇聽的最多的“白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粵語,這類語言的群體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粵西的部分地區。
第二種是客家話,清遠、韶關、河源、梅州等地有較多的人群是這個語系,尤其是河源、梅州,很多上年紀的人,甚至不會說“白話”,只說客家話,這種情況下,不懂客家話的廣東本地人也會抓瞎。
第三種則是更難懂的潮汕話,主要集中在潮州、汕頭、汕尾這三個粵東靠近福建的地區,潮汕話算是我認為在中國的非少數民族語言中,最難懂的語言之一了,即便是廣東本地說“白話”、“客家話”的土著,也多半是聽不懂潮汕話的。
以前曾經有過這樣一個經歷,我部門的一位潮汕籍的同事會老家,當時只留了家裡的電話,因為有急事聯絡他,打電話過去是他奶奶接的,一個字都聽不多,只好叫廣州本地的一位同事去接電話,結果,還是聽不懂,最後,找了一位潮汕籍的同事溝通,才解決了問題。
-
4 # 老吳
廣東歡迎你!!不懂粵語當然可以來,現在普通話在廣東行得通。而且,而且,不懂粵語的廣東人大把,我也是廣東人,但我也不懂粵語。廣東除了粵語,還有客家話潮汕話。廣東的菜系也有粵菜,客家菜,潮汕菜,各有特色,潮汕的美食也很多很有名,滷鵝,牛肉,海鮮,小吃也很有名,來潮汕到每個地方都有當地有名的小吃。吃遍潮汕小吃,起碼得有幾天的時間,就是潮汕本地人也不一定吃遍所有小吃。潮汕人樸實熱情好客,歡迎到潮汕來!
-
5 # 清風竹影2406
太能了。首先並不是說生活中都遇到講粵語的人;其次,真遇到對方講粵語,你不會講粵語,對方自然會轉換為普通話。
我生在北方,之前在華東某一線城市學生活6年,曾戶籍落於該市,最終遷至珠三角,已居住15年之久,真沒見過歧視外地人的情況。經過幾十年親身感受,竊以為廣東省可能是全國最不排外的省份之一,以實際行動實現了“海納百川”。四個一線城市中,入戶政策最寬鬆的兩個都在廣東,公務員招考十幾年來都是面向全國不限制戶籍,真正是能者居之,天高任鳥飛。所以廣東經濟有活力毫不奇怪,科技創新也多在廣東,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絕非說說。
-
6 # 浪仔家的皮皮
肯定可以啊。廣東很多人說普通話的
我是四川人,現在在廣東生活三年了
交流沒什麼問題,在深圳上班,交流都用普通話,有時候也能聽懂一些粵語,但不會說
我們也經常去周邊城市旅行,比如我現在就在韶關,這邊大家也都說普通話,所以交流完全無障礙
所以不會粵語也可以來廣東旅遊,廣東這邊還是很多好玩的地方
-
7 # 奧德薩OldSun
我的回答是可以的,不過要放開心就好!本人親自經歷,自駕廣西沙田一帶,看見路邊賣柚子的,紙牌上寫著價格,企圖用普通話去討價還價,一老大爺嘴裡發出嗚嗚的聲音,一邊搖頭一邊指著標價的紙牌,意思是聽不懂,就照著標價賣,真沒脾氣了,只好按標價購買,算賬時和老大爺一來一往算的很明白,交錢、裝車、繼續趕路……,走出幾里路一想,我和大爺算賬時就是用普通話交流而且非常流暢。頓時覺得大爺就是大爺,套路不是一般的,車上大家一陣開心大笑,一路歡歌開開心心的就到柳州了。接下來在柳州吃飯、購物學習大爺的套路,一律堅持使用重慶話,感覺著實佔了不少便宜。
-
8 # 歷史學者林劍衝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了,我是四川人在廣東讀了4年大學。我覺得廣東是南方省份中普通話普及得最好的,就算滿桌子人都在講粵語,只要有一個人講了一句普通話,所有的粵語都會開始切換為普通話。
這一點,可能會引起很多不講粵語的外省人的共鳴。好在我大多數廣東朋友的普通話還不錯,但偶爾會遇到一兩個普通話捉急的,卻又非要講普通話,我只能跟他說:“你講白話吧,我聽得懂。”然後他才會順暢地跟我講粵語。
就算如此,一旦他講完,我用普通話回答之後,他又會不自覺地切換回普通話頻道。讓人聽得好捉急。
而與之對應的,是我的家鄉,四川。在那裡,方言就是強勢的存在。就算是CCTV拿著話筒用最標準的普通話採訪街頭的人,大多數人都還是用四川話回答:”說啥子?“。
當然,這並不代表廣東人對方言不看重。與之相反,他們非常維護粵語的存在,前幾年有政府檔案要求幼兒園教學使用普通話,民間還掀起過一陣不小的”撐粵語“反對潮。
但這是兩碼事。當考慮到在座者聽不懂粵語的時候,切換語言是對其的尊重,對“自我”的放低。很多廣東的朋友,似乎天生就有”站在對方立場上想“的本領(又或者是從小教育如此),和他們相處總會被照顧得無微不至,有些細節甚至自己都還沒注意到,他們卻幫你提出來。
北京有一半大學是廣東人創辦的。清華大學創始人是廣東人唐國安,北京大學創辦人是廣東人梁啟超,北京電影學院創始人是廣東人陳波兒,中央音樂學院創辦人是廣東人馬思聰 ,中國美術學院創始人是廣東人林風眠
回覆列表
太能了,廣東也不是所有人都說廣東話,全國各地那的人都有,語言交流一點問題沒有,我在廣州進修過兩年,幾乎沒遇到一點障礙,我當時住在海關公寓,走不到十分鐘就是石牌村,都是用普通話交流,我在的那兩年廣東廣州電視臺都是用普通話廣播採訪,不知道為什麼也不知道是那年開始的,地方臺用廣東話和白話廣播了!!你看電視可能遇到點麻煩!現在不會說普通話的老頭老太太都死差不多了,活著的廣東人基本都會說普通話,除非你去偏遠山區和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有些老人聽不懂也不會說普通話。。還有廣東不像江浙滬那樣排外,廣東人對內地人不擺架子不欺生,廣東是個挺有人情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