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白無敵6

    ERP的專案管理含義如下:

    1、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業資源計劃)是1990年4月12日,Gartner Group 公司發表了以《ERP:下一代MRPⅡ的遠景設想》為題,第一次提出的。ERP(企業資源規劃)是當今世界企業經營與管理技術進步的代表。

    2、對企業來說,應用ERP的價值就在於透過系統的計劃和控制等功能,結合企業的流程最佳化,有效地配製各項資源,以加快對市場的響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3、它是一種企業內部所有業務部門之間、以及企業內外合作伙伴之間交換和分享資訊的系統。作為大型企業管理系統,它的複雜性決定了ERP實施過程中充滿了風險(軟、硬、諮詢、人員投入)。

    4、目前國內外主流的ERP產品供應商透過專案實踐提出了自己的實施方法論。在這些實施方法論中,雖然各有不同,但是不難發現它們都是按照專案管理的要求指導ERP實施,同時體現出ERP實施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擴充套件資料:

    ERP實施應該遵循專案管理的要求,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1、實施準備:該階段達成目標包括:明確甲方(客戶方)乙方(ERP實施方)雙方的專案經理人員,組建雙方實施小組;雙方專案組成員清楚和理解專案實施的目標和方法;雙方專案組共同擬定一份專案實施主計劃,規劃出整個專案的實施程序;公司高層資訊化建設知識和ERP理念的培訓;召開專案啟動大會。雙方確認成果有:專案組織/通訊錄、專案實施主計劃/資源需求計劃、系統環境部署建議、工作任務書、專案章程、專案預算計劃、質量保證計劃、專案實施標準文件、階段成果評估。該階段里程碑:召開專案啟動會。

    2、藍圖設計:該階段達成目標包括:讓客戶瞭解軟體系統的功能、管理思想以及應用流程(知己);瞭解客戶業務和需求,分清主次,合理不合理(知彼);進一步界定細節需求邊界;在業務調研的基礎上幫助企業發現並確定企業現存的主要問題,分析這些問題,並找出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編制業務規劃;產品需求匹配,確定需求差異,做特殊業務處理的二次開發準備;編寫解決方案初稿。雙方確認成果包括:業務解決方案初稿、個性化開發方案、系統編碼方案、系統引數配置方案、介面方案。該階段里程碑:需求分析報告確認和業務解決方案確認。

    3、系統建設:該階段達成目標包括:培訓及知識轉移;測試業務藍圖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準備將藍圖設計轉換成公司實際操作流程,進行解決方案的最佳化與驗收。雙方確認成果有:測試計劃/方案、培訓總結報告、靜態資料準備方案及表單、方案測試報告和解決方案終稿。該階段里程碑:解決方案驗收。

    4、上線切換:該階段達成目標:完成上線前的相關準備工作、保證動態資料的按質按量完成;系統正式上線;完成新舊的系統替換工作;新系統可以處理企業的日常業務。雙方確定成果:客戶內部支援體系、系統許可權配置方案、終端使用者培訓總結、使用者標準操作手冊、切換方案、系統切換報告、上線切換報告。該階段里程碑:上線準備與切換總結。

    5、上線及上線支援:該階段達成目標包括:系統正式上線後的實施支援,保證客戶可以正常應用系統進行日常業務處理;人員的有序撤離/更換,引入運維,保證服務的長期性;做好專案總結,完成專案的整體驗收工作。雙方確定成果有:日常維護策略、使用者系統管理制度、系統執行問題記錄單、專案總結報告(質量報告)、系統驗收報告、內部評審報告、專案交接記錄單、專案維護合同。該階段里程碑:專案驗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