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楓丹白露211735932

    德軍事科技、武器精度、技術裝備先進,但戰爭潛力、人力資源不足。蘇綜合實力強,特別是戰爭潛力、戰略資源及人力資源遠超德。

  • 2 # 田瑞安

    謝邀。應該說,在開戰前雙方不相上下吧。蘇聯雖然經歷了30年代初的烏克蘭大饑荒和國內大清洗,但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的1937年就完成了農業集體化,工業化也同期高速發展。1938年開始的“三五”則集中發展軍事工業,飛機生產保持在每年1萬架以上,1940年的武器生產額高達50億美元,超過當時英法的總和,1941年開戰前已接近德國的水平。

    希特勒太清楚斯大林的拖延戰術了,再也不敢任這個龐然大物就這樣養精蓄銳。雖然在綜合實力上不佔優勢,但德國幾乎是傾全歐洲之力對付蘇聯,特別是把諸如挪威的鐵礦、羅馬尼亞的油田等支撐戰爭的資源納入囊中和打下富裕的法國後,希特勒對巴巴羅薩還是成竹在胸的。

    希特勒沒料到的是,開戰僅半年,眼看蘇聯撐不下去的時候,美國介入了。英美特別是美國對蘇聯的援助讓德華人領教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樣恐怖的大手筆援助可是德華人當初沒有計算在內的。

  • 3 # 戰武奇兵

    說德國綜合軍力強的都應該去槍斃,那為什麼最後讓蘇聯人反撲為勝贏了呢?好吧,很多人認為這裡有很多理由,最主要的就是德軍多線作戰,還是美國的援助?那其實可以平等一下。

    德國包括它佔領的大部分歐洲國家都資源緊缺,更加都缺原油,這就是他坦克發動機為啥用汽油而不用柴油。德國從侵略前與蘇聯完全是一個前進一個後退兩個完全不同的道路。一開始德國還鑽《凡爾賽條約》空子,偷著造武器,後來直接撕毀條約明著幹。

    反觀蘇聯那邊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大清洗運動,能打仗有經驗的將軍都被洗的差不多了,更嚴重的是一線作戰的基層指揮官也被割了遍韭菜。再算上整個工業農業遭受的損失,科技發展的滯後,五年的大清洗讓整個蘇聯元氣大傷,所以一開始他根本無力抵抗德軍進攻。

    在兵工廠工作的蘇聯童工

    希特勒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會不顧英國趁早對付蘇聯,否則最早在1942年,蘇聯就會基本從大清洗影響中恢復出來,那時候再想打蘇聯恐怕得崩了門牙。而蘇聯這邊能源與礦產資源豐富,用之不盡,完全不怕與德國打消耗戰,而且人口也要比德國多很多,戰爭潛力完全比德國大。

    不要說德國武器怎麼樣怎麼先進,大家都懂,你一輛虎式坦克,蘇聯這邊有十輛二十輛T-34-85,盟軍的謝爾曼坦克更多,所以說完全沒用。二戰那樣的戰爭,拼到最後就是拼資源。那兩個國家不像我們戰場,武器存在代差。

    所以就單從戰爭潛力來講德國就已經輸了,就像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一樣,雖然強大的日本海軍咬了美國一口,贏了一時,但是惡狗在強大的獅子面前終歸難逃一死,整體實力相差懸殊,毫無懸念。

  • 4 # 楓瘋

    說這個問題,那就必須要說德軍為什麼要進行閃電戰,就是為了速戰速決,快速打垮蘇聯,因為德華人知道他們和蘇聯比,無論人口,資源國土面積的縱深等,德國都有巨大的差距,戰爭一旦打成僵持局面,蘇聯動員起全部國力,德國必敗。這種戰爭思維日本侵略中國時,也是這樣的,天不遂人願,窮兵黷武的結果就是失敗!

  • 5 # 眾人的黃昏

    經濟實力,德國工業能力強,但若論一己之力的話,蘇聯韌性強,除非德軍徹底佔領烏拉爾山脈一線與烏克蘭,控制住蘇聯的資源,德國打持久戰必輸。

    政治上,德國與歐洲的關係顯然可以比蘇聯好,在德國得寸進尺的情況下,歐洲還是願意妥協,與德國交好,對蘇聯這個扼制德國勢力的巨大力量毫不理會。當然,蘇聯是想與德國起瓜分歐洲的,事實上也這麼幹了,不會與西歐同盟。

    後來的事實是,希特勒先把歐洲國辦成敵人,在政治孤立找抽,經濟也由於沒有制海權而無法得到眾多海外殖民地的原料,同時,又沒有政治智慧,未能利用如烏克蘭波蘭等一系列被蘇聯欺壓的民族,使之成為有力的同盟軍。一句話,希特勒將德國至於最不利的情況下與蘇聯開戰。反觀蘇聯,工廠原材料基地還能生產,又有強力外援,耗死德軍一點沒問題。此消彼長,德國的戰爭能力與蘇聯就差不多了,美國一參戰,只能死路一條。

    獨裁者總是走極端,瘋狂迷信某個或幾個單項的極至(本性基因決定只能如此),以為一些直接的因素充分了,就天下無敵。可以說,希特勒小兒科般的智慧與見識,暴發戶的經歷,使其低能地行事,終於化優勢為劣勢,僅憑一項不耐久的優勢就與蘇聯開戰,勝負已定。

    如果希特勒能在避免與英法等歐洲國家開戰,先拿下蘇聯南方,許諾蘇加盟共和國面子上的獨立,先拿下烏克蘭,進軍烏拉爾山,蘇聯必然頂不住,收拾完蘇聯再與歐洲談判或翻臉,情況好得多。上等兵就是上等兵,腦子有缺陷與見識很短,冒進不穩重,辦事不牢靠,嘴上有撮毛也沒用。

  • 6 # 嚴紅

    應該說是各有優勢,難說高下。

    二戰前,蘇聯的經濟實力並不弱,經濟總量超過了德國,科技實力也不差。再加上遼闊的國土,豐富的資源,眾多的人口,這些都能為軍事實力加分。

    德國是傳統的資本主義強國,工業發達(比蘇聯強),總體科技實力也比蘇聯略強,面積在歐洲國家中也不小(比蘇聯就小多了),當然資源(主要指各種礦產)比蘇聯就差了,尤其缺乏石油。

    要說軍事裝備,肯定是德國要好一些,但蘇聯也沒差到哪兒去!要說軍人的戰鬥意志,德國軍人有報復一戰後果,開拓生存空間的想法,效忠元首,紀律嚴明。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軍隊有保衛祖國的決心。所以戰鬥意志都不差。

    蘇聯雖然在戰前有肅反擴大化,許多軍官遭到清洗,軍事人才損失巨大。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二戰前,蘇聯,日本在蒙古諾門坎小試了一把,日本人被打得落花流水,讓日本人不敢北進,足見蘇軍的強大。

    衛國戰爭中,蘇軍損失巨大,單軍人就損失在600萬—800萬之間,換做其他國家,早就趴下了。當然,最後蘇軍不僅收復失地,還打到敵人老巢,孰強孰弱?不用多說。

  • 7 # 優己

    這個得分情況來說,兩國從公平角度來看,德國從整體綜合能力來說會更強!但是把兩國放到蘇聯本土上去打的話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德軍在蘇聯本土作戰會被蘇聯的地利給削弱,而蘇聯在自己本土作戰戰鬥能力則上去會被提升。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蘇聯全程被壓著打!整個蘇德戰爭蘇德士兵的傷亡比例是3比1,這還是包含後期德國派上青年軍的時候才拉低的傷亡比,到了1945年蘇聯軍與德軍青年軍的傷亡比依然是2比1,這足以看出差距!蘇聯軍雖是好戰不懼死,但是整體作戰素質差的問題一直都是事實。德軍不論是從單兵素質到戰術配合都碾壓蘇軍。

    其次,從科技角度來看,德軍在技術上有優勢。德軍武器一直都是全概念化的產品,基本上都是自己先投入戰場再被其他國仿製的。蘇聯的整體科技水平被德軍拉了一大截。

    德軍之所以在蘇聯戰敗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是蘇聯的戰略縱深太大了,德軍兵力不足,後勤跟不上;另外一個是美英以及義大利的牽制。德軍當時的部隊大約有520萬人左右,但是在東線作戰的德軍只有380萬人,其他140萬人則被牽制在西線,佔其總兵力的四分之一。所以呢,如果單純的對比兩國綜合軍事能力,把他們同時放到一起當面鑼對面鼓對打單挑,蘇聯會被碾壓!

  • 8 # 北京最大的四合院

    其一,軍事研發(軍事科技)。這方面在二戰蘇德戰場初中期,蘇德雙方在武器研發上各有優勢。德國在空軍方面佔有優勢。BF-109戰鬥機在當時的世界戰鬥機排名中也是翹楚的存在,除此之外,還有FW-190以及世界上第一款噴氣式戰鬥機~~ME-262;反觀蘇聯,自行研發的拉-2戰鬥機等效能不足以和同期的德國空軍相提並論。蘇聯陸軍前期佔優,後期靠數量取勝。從BT以及T-34/76中型坦克到後面的T-34/85等中型坦克,從KV-1重型坦克到IS重型坦克;而德國是初期坦克處於質量和效能的劣勢,而到後期,隨著“虎王”重型坦克和“巨鼠”超重型坦克的面世,或者可以說是德國佔優,但是,這兩款坦克都不適合大規模建造和服役。

    其二,戰略物資的儲備以及經濟。這也是雙方綜合軍力的一方面,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源源不斷的戰略物資也就無法為自身的科技研發保駕護航,沒有了經濟的支援也就無法去滿足研發所需的經費。這兩項缺一不可。初期的德國依靠其掠奪來的財富和物資儲備,開始大規模研發先進武器;蘇聯因為《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以及二戰前的“大清洗”而延緩了自身的研發速度。而後期,蘇聯在外援的幫助下,開足馬力去研發以及生產,此時的德國已經到了資源枯竭的邊緣,無力去研發和生產。

    其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初期的蘇德戰場,德國依靠二戰前研發和生產的先進戰機和地面裝甲部隊,勢如破竹般的摧毀了蘇聯位於歐洲的所有機場以及大部分作戰飛機,侵佔了蘇聯大片土地。其版圖範圍囊括了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蘇聯歐洲部分的大部、比利時等,軍力也以此達到了頂峰。然而,隨著戰爭的進行,德國物資越打越少,而蘇聯則在美英等外力的援助下,物資反而越打越多。此消彼長,蘇聯在蘇德戰爭後期開足馬力進行研發以及生產,隨著T-34/85坦克以及“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的研發成功並大規模裝備部隊後,德國只能依靠少量的“虎王”做苦苦支撐。這也導致了在戰爭後期蘇德雙方的軍事力量的天平開始向蘇聯傾斜。

  • 9 # 虹攝庫爾斯克

    兩國綜合軍事力量孰強孰弱要從如下幾個重要因素評判:

    國土——維持戰略縱深

    蘇聯的領土面積巨大,但是已超過了2240萬平方英里,這就為蘇聯提供了任何國家都不具備的巨大的戰略縱深,戰略縱深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可估量,因為國土面積越大,所以就有更多的領土縱深區域使蘇聯軍隊有更多休整、集結重振旗鼓的機會。

    但納粹德國只有6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縱深稍差。同蘇聯的領土比為1:60.5,兩國1941年爆發戰爭時期同蘇聯的領土比為1:5。

    德國不具優勢。

    圖1

    工業——支撐武器研製

    戰前的1937年,蘇聯成功完成第2個五年計劃,使蘇聯的工業產量處在全球第2,佔了全球工業總產量的10%。超過德國成為歐洲第1。這是斯大林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結果。

    蘇聯為防德國進攻,將大量工廠遷往西伯利亞、遠東等偏遠地帶,這就讓蘇聯具備工業安全優勢。英國和美國為借蘇聯制衡納粹德國,為蘇聯援助了大量物資,比如精密機床、橡膠、航空燃料、銅等金屬資源、卡車、鐵軌等對一國國防工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

    以上因素都大大保障了蘇聯武器生產產量以及研發,為在軍事武器數量上碾軋德國奠定了基礎。以致後來蘇聯具備一天22輛坦克的生產力。

    雖然德國擁有在全球數量第一的機床,但是其工業組織不力使生產效率極其低下,武器產量遠低於反法西斯國家。

    德國不具優勢。

    資源——補充武器血液

    圖2

    儘管兩國工業實力相仿,但蘇聯蘊含豐富的資源導致其工業生產潛力巨大。

    所謂石油是戰爭機器的驅動力,雖然德國當時在全球煤炭和鋼鐵產量上僅次美國,但其資源尤其石油產量嚴重匱乏,導致工業生產嚴重受滯,生產的作戰裝甲車輛越多,越缺乏足夠的燃料,這給德國帶來不小的壓力。德國“閃電戰”戰術也是因資源缺乏制定出來的快速打擊計劃,免遭油料過多消耗。

    此外,《凡爾賽條約》嚴格限制德國軍隊武器規模,使其不能像蘇聯那樣發展大規模軍事力量 。

    德國不具優勢。

    經濟——影響軍事發展

    德國在1929到1931年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遭受重創導致其發展十分滯後。再到了1939年二戰前夕的納粹德國其大量戰略物資必須要從國外進口,同時外匯、黃金之類的硬通貨極為缺乏,導致納粹德國的經濟十分低靡。資金髮生全國性短缺現象,市場趨於停滯狀態。

    後期,納粹為了發展軍事工業不擇手段,透過搶劫猶太人、制定工資法案和限制消費投資等手段掠奪了國內百姓。

    而斯大林廢除了新經濟政策,於1937年把蘇聯成功改造成重工業和軍事強國,使蘇聯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國家GDP一度達到了433億美元。而納粹德國只有301億美元。

    到了1943年,德國軍工生產總值為138億美元,蘇聯為139億美元,依舊比德國高。

    德國不具優勢。

    人口——提供作戰兵源

    人口直接決定了一國所能徵召兵源的數量,人口越多能召的兵就越多。在1939年,蘇聯的人口已達1.6億,到了41年蘇德戰爭爆發當年,蘇聯人口漲至1.8億。

    所以蘇聯軍隊一直維持著600萬人以上的作戰兵力,到了二戰後期甚至達到1200萬。此外,蘇聯在戰爭期間共動員了約3440萬人。

    當時納粹德國有8000萬人口。同蘇聯的人口比為1:2。在納粹攻打蘇聯之前的1941年初,德國共有848萬的兵力,除去125萬的文職人員,算上848萬中120萬的動員後備力量,共有723萬兵力。

    德國不具優勢。

    武器——直接體現實力

    圖3

    以蘇德戰爭兩國表現為例,蘇聯共生產了各類飛機共約13.41萬架,各型坦克裝甲車約10.28萬輛,各式火炮以及迫擊炮就達到了82.52萬門。

    納粹德國坦克和裝甲車的總生產量為5萬,為打蘇聯準備了各式坦克4300多輛,4.2萬門各式火炮,各式飛機公約4980架。在各式飛機上,美英支援了蘇聯約1.8萬架,美國支援了坦克和迫擊炮7千多輛、1.5萬門。加拿大和英國支援了5480多輛。

    在“巴巴羅薩”作戰行動東線戰場,德軍和蘇軍的坦克比大約為1:5.5,德軍毫無優勢可言。德國為了彌補這一缺陷,只有提升坦克的質量,然而面對龐大數量的蘇軍坦克裝甲車輛以及飛機時,質量的優勢愈發減小。

    德國不具優勢。

    綜上所述,蘇聯都佔盡天時(如冬天挫敗納粹進攻)、地利(資源豐富、巨大縱深)、人和(英美大量援助、大量兵源)使其綜合軍事實力遠強於德國。

  • 10 # 光明啟

    誰強誰弱,理論無用,看實際。

    實際就是誰進攻誰強!天下規律。攻勢方肯定強於對方,才敢攻,有底氣攻。否則有病,雞蛋碰石頭。

    這一攻,挺進上千裡,那邊潰敗千里。這已經很好的證明了誰強!

    要不是冬天提前到來,德沒做冬季的準備;要不是美國佬捱了命的輸血輸氧,海量的武器援助(光飛機就近二萬架!清單看了嚇人!),臥槽,不說了,德認輸吧。

    戰後指揮蘇軍的大元帥朱可夫說:若是沒有美國的援助,真不敢想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5D4相機,想入手351.4鏡頭,適馬和騰龍哪款好?